“趙先生,這位是高盛集團亞洲區總裁道格先生。”


    “歡迎,道格先生能夠光臨我能恒遠電子,本人倍感榮幸!”


    “趙先生客氣,如今的恒遠電子公司在內地市場愈發的強勁,我們高盛集團對貴公司一直都很有興趣!”


    “各位請坐,呂涵,幫忙把我的好茶拿出來,我要款待貴客!”


    ……


    一周過後,宋衛軒如約而至。


    所不同的是,這次他不僅本人過來,更是帶來了高盛集團亞洲區總裁道格先生。


    如果說以前的恒遠電子還沒有讓高盛集團太過重視的話,那麽如今的恒遠電子,隨著門市大規模的布局,以及電視機市場的即將開拓,終於也有了讓他們高看一眼的資格。


    截至今年的五月一日,恒遠電子的營收已經達到了46億元。


    而今年,才僅僅四個月而已。


    按照往常的推算,今年恒遠電子的營收絕對會超過140億元。


    但不要忘記,電視機板塊,恒遠電子即將在7月份開始拓展。這一塊業務,必將又一次大幅度提高公司的整體營收。


    因此,公司內部已經有一個初步的計算,1996年,恒遠電子的整體營收絕對會超過160億,甚至更多。


    “趙先生,有件事需要跟你聲明一下。本人已經從高盛集團離職,目前已經接手美豐集團的大部分業務。因此,這次本人過來是代表著美豐集團。”


    雙方坐定,宋衛軒就先表明了立場。


    “哦?原來如此。”趙文浩有些驚訝,不過也沒有感到太過意外。


    顯然,當初宋衛軒進入高盛集團任職,更多的是家族處於曆練的緣故,讓其加入。


    畢竟作為美豐集團的未來接班人,在培養方麵,還是相當的盡心。


    如今,數年過來,宋衛軒自然不可能一直在高盛集團任職高管。於是,也就有了剛剛的介紹。


    而道格的到來,自然也是希望之前的合作能夠繼續下去。


    “趙先生,我覺得貴公司第二輪融資應該可以進行了。如今亞洲金融呈現出一種前所未有的繁榮,貴公司如果想要上市的話,最好是加快進度。”


    道格沒有太多的寒暄,直接點明了今天過來的主題。


    事實上,大家都是心照不宣。


    按照正常流程,其實恒遠電子早在去年年底就應該進行第二輪的融資。


    可趙文浩就在等著門店連鎖那邊進一步的拓展,同時電視機業務準備上線。


    如此一來,恒遠電子的估值與去年年底之時相比,必然會有一個大幅度的提升。


    事實上也正是如此,這一點從營收上就可以看得出來。


    “道格先生的話正中我意,我能夠與各位見麵,就是希望盡快完成二輪融資,然後開始上市前的準備工作。”


    趙文浩沒有打什麽馬虎眼,不假思索的回複著。


    大家已經有過合作,對方本身就是恒遠電子的股東,分別占有5%的股權。


    因此,對於恒遠電子的現狀,他們是相當的清楚。


    而道格與宋衛軒對於趙文浩突然如此爽快的回答,確實感到萬分的詫異。


    他們原先以為趙文浩必然會給他們設置一定的障礙,從而獲得更多的談判籌碼。


    可沒有想到的是,趙文浩一口答應。


    這讓他們感覺到一絲的不真實感。


    “那麽,趙先生這次打算出讓多少的股份出來呢?”道格試探性的問道。


    趙文浩沒有去過多的考慮,很直接的說道:“20%,這也是恒遠電子能夠拿出的最大份額。”


    道格與宋衛軒相視一眼,喜上眉梢。


    20%,已經算是一個很不低的份額。


    如此再加上之前的10%的股份,等於是他們兩家就掌握了恒遠電子30%的股份。


    “兩位,我需要跟你們聲明的是,這20%股份是我能夠拿得出的全部。但是在上周,花旗銀行、紅杉資本,以及其他的投資公司都已經跟我預約,本周會碰麵詳談。


    因此,這20%的股份,最終花落誰家,我無法保證。這就需要看各位的手段以及能夠拿得出的籌碼有多少?”


    趙文浩微微一笑,一盆冷水潑了過來。


    果然,道格與宋衛軒兩人明顯的一愣,他們知道競爭會有,但是這麽多投資公司蜂擁而至西,還是讓他們有些猝不及防。


    他們倆以為自己的動作算是很快,卻沒有想到其他的人動作也不慢。


    看著兩人的表情,趙文浩故意的咳嗽了一聲:“兩位無需擔心,咱們之前有過協議。在同等條件下,兩位將擁有優先的權利。這一點,我沒有忘記。”


    道格與宋衛軒有些無奈,他們當然知道自己有這項權利。


    可有這麽多的競爭者,萬一有人故意抬價,他們豈不是需要一直跟下去。


    真要是有人出個高價,那麽他們將來所能獲取的利益豈不是要打上不小的折扣?


    “趙先生,我已經看過貴公司去年以及今年前四個月的報表。我們高盛集團做過分析,預估貴公司今年的營收會達到160億元。


    但是,我們也分析過貴公司今年的投入與產出。今年貴公司的淨利潤應該不會很高,這一點我們有些擔心。”


    道格開始出牌。


    “必要的投入,這是公司發展的必經之路。我公司從去年的下半年,一直在全國範圍內拓展門市連鎖。目前已經擁有自己直營店超過了300家。


    這些投入計算其內,必然會拉低公司的利潤比例。這一點,毋庸置疑。


    可你們隻看到利潤率,卻沒有仔細去研究投入產出比。


    我這裏有一份數據,兩位可以看看。


    在一二線城市,我們每投入一家門市連鎖,所需要的資金包括租金、人員、宣傳等等費用平攤下來,大約在100萬左右。


    但是,幾乎所有的門店,每個月的營業額都超過60萬,甚至更多。


    即使按照純利潤率為15%計算,如此計算下來,不用一年,我們所有的前期投入就可以收回來。”


    趙文浩讓呂涵將早就準備好的一份報表,遞了過去。


    道格、宋衛軒麵色一凝,接過了報表,同時仔細的看了起來。


    這樣的數據報表,隻有恒遠電子核心成員才有資格看到。因此,他們二人自然是不知曉這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九八八之從藥販子做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可樂需加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可樂需加冰並收藏一九八八之從藥販子做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