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終於見麵
一九八八之從藥販子做起 作者:可樂需加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4“趙總,我明白您的意思!”
賀鳴之接過了趙文浩的話,因為他已經大致了解了接下來要做的事情。
除了支持新公司的發展外,還需要對研發部門進行一些調整。
當然,這裏所說的“摻沙子”並不是要破壞或搗亂,而是要讓自己的人員逐漸融入其中,以避免何耀華團隊過於強大而形成壟斷。
顯然,趙文浩對何耀華團隊仍存在一定程度的擔憂和警惕。
實際上,賀鳴之的猜測並沒有錯,趙文浩的確持有這種看法。
畢竟,如果一個公司的研發部門完全由何耀華個人掌控,未來可能會引發一係列問題。
目前,何耀華由於資金短缺,所以需要依靠趙文浩的投資來支持其團隊的研發工作。
然而,如果未來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他投資者勢必會心動,屆時資金對於何耀華團隊來說將不再成為難題。
真出現這種情況,別人捧著大筆的鈔票放到何耀華麵前,他還能抵禦得住嗎?
人心永遠是最複雜且難以捉摸的東西,充滿著無盡的變數和不可預測性。
它像是一個深不見底的謎團,讓人無法輕易看穿其中的真相。
即使是最親近的人之間,也可能存在著背叛和欺騙;
而對於陌生人來說,更是無法保證他們的忠誠和誠信。
麵對這樣的現實,我們往往感到無力和無奈,但同時也要保持警惕,不輕易相信他人,以免受到傷害。
這也是趙文浩不願意看到的局麵,他希望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因為他深知人性的脆弱和複雜性。
所以,他需要一個可靠的人進入公司內部,這個人必須是他信任的、有目的的、能夠幫助他實現目標的人。
隻有這樣,他才能更好地掌握公司的動態,了解員工們的真實想法,並及時采取措施應對可能出現的問題。
他相信賀鳴之能夠理解他的意圖,並且將之實現。
兩人的談話交流進行了很久,從公司的現狀談到未來的發展方向。
他們討論得非常深入,甚至連一些細節都不放過。
最後,趙文浩還特意把陳偉業叫到了自己的辦公室裏來。
畢竟,在技術層麵上,陳偉業才是真正的專家,他有著豐富的經驗和專業知識,能夠提供寶貴的建議和指導。
後期的合作也需要他的積極參與和配合,隻有這樣,整個計劃才能順利推進。
就這樣,一天的時間過去了,三個人終於達成了一致的意見。
接下來,就是具體的實施階段。
1996年3月10日,何耀華團隊終於與原公司達成分手協議,正式轉入恒遠半導體公司。
這標誌著他們的職業生涯迎來了新的起點和機遇。
而就在同一天,趙文浩也第一次正式與何耀華見麵。
此時的會議室裏氣氛談不上嚴肅與緊張,但卻也有一份拘謹。
趙文浩端坐在中央位置,目光堅定地看著前方。
他的右手邊坐著賀鳴之和陳偉業,兩人表情專注,似乎在思考著什麽。而在他的左手邊,則是何耀華及其另一名夥伴蔣天賜。。
趙文浩微笑著打量了一番眼前的何耀華,心中不禁暗自感慨。
何耀華中等身材,略顯消瘦,但卻給人一種幹練的感覺。
他的頭發顯然是剛剛修剪過,整齊利落,似乎是為了迎接這次重要的洽談特意準備的。
何耀華戴著一副老式的高度近視眼鏡,透過鏡片,可以看到他那充滿疲憊的眼神。也許是因為長期在實驗室裏工作的原因,他的皮膚顯得格外白皙。
\"何總,根據陳總監和你們之前商談的結果,我這邊將安排賀鳴之擔任新公司的總經理。
同時,您將擔任公司的副總以及總工程師,蔣天賜則擔任副總工程師。這樣的安排既能發揮你們各自的優勢,又能確保公司的運營順利。\"
趙文浩將賀鳴之介紹給兩人認識後,等待著他們的反應。
在雙方一陣寒暄之後,趙文浩接著說道:\"此外,陳總監目前的主要工作仍集中在恒遠電子這邊,但作為公司的技術骨幹,我計劃讓他兼任新公司的技術總顧問。對於這個安排,大家有什麽意見嗎?\"
聽到這裏,何耀華毫不猶豫地表示:\"沒有問題!能夠邀請到陳總監來指導我們,實在是我們的榮幸。相信在他的幫助下,新公司一定能夠取得更大的成就。\"
他與陳偉業交流過很多次,包括之前的談判,都是兩人相商。
因此,對於陳偉業,他何耀華還算是比較了解。
在他看來,陳偉業就是一個純粹的技術人員。談起相關的技術來,他頭頭是道、侃侃而談,可涉及到其他方麵,確實顯得有些稚嫩。
趙文浩朝著陳偉業點點頭,然後繼續說道:“目前你們所提到的實驗室已經建立完善,你們所需要的試驗器材等設備也已經采購完畢,正在實驗室放著,你們隨時可以工作。”
“那太好了,我們這邊人員已經到齊,隨時可以開工。我們也希望能夠早點將我們的各項想法落實到實處。”
蔣天賜一臉的開心,似乎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去實驗室。
趙文浩看著對方躍躍欲試的興奮模樣,心裏也大概的對蔣天賜有了一個初步的判斷。
這人應該與陳偉業差不多,就是一位單純的技術男,對於其他的方麵,並不是很關心。
在趙文浩的眼中,他們這些人都是十分純粹的科研人員,他們將自己的精力全部都放在了科學研究上麵,並沒有太多的心思去思考其他的事情。
或許這也是為什麽他們能夠在科學領域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吧!
畢竟隻有心無旁騖地專注於一件事,才有可能做到極致。
反倒是何耀華卻不顯得那麽的純粹,包括在之前的各項談判之中所提及的那些條件。
這也是趙文浩讓賀鳴之要注意的一個原因之一。
“何總,我大概的了解了一下。目前你們團隊算上你們兩位在內,一共是21人。我個人感覺有些單薄,所以覺得有必要擴充我們的研發隊伍。”
趙文浩略作沉吟。
賀鳴之接過了趙文浩的話,因為他已經大致了解了接下來要做的事情。
除了支持新公司的發展外,還需要對研發部門進行一些調整。
當然,這裏所說的“摻沙子”並不是要破壞或搗亂,而是要讓自己的人員逐漸融入其中,以避免何耀華團隊過於強大而形成壟斷。
顯然,趙文浩對何耀華團隊仍存在一定程度的擔憂和警惕。
實際上,賀鳴之的猜測並沒有錯,趙文浩的確持有這種看法。
畢竟,如果一個公司的研發部門完全由何耀華個人掌控,未來可能會引發一係列問題。
目前,何耀華由於資金短缺,所以需要依靠趙文浩的投資來支持其團隊的研發工作。
然而,如果未來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他投資者勢必會心動,屆時資金對於何耀華團隊來說將不再成為難題。
真出現這種情況,別人捧著大筆的鈔票放到何耀華麵前,他還能抵禦得住嗎?
人心永遠是最複雜且難以捉摸的東西,充滿著無盡的變數和不可預測性。
它像是一個深不見底的謎團,讓人無法輕易看穿其中的真相。
即使是最親近的人之間,也可能存在著背叛和欺騙;
而對於陌生人來說,更是無法保證他們的忠誠和誠信。
麵對這樣的現實,我們往往感到無力和無奈,但同時也要保持警惕,不輕易相信他人,以免受到傷害。
這也是趙文浩不願意看到的局麵,他希望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因為他深知人性的脆弱和複雜性。
所以,他需要一個可靠的人進入公司內部,這個人必須是他信任的、有目的的、能夠幫助他實現目標的人。
隻有這樣,他才能更好地掌握公司的動態,了解員工們的真實想法,並及時采取措施應對可能出現的問題。
他相信賀鳴之能夠理解他的意圖,並且將之實現。
兩人的談話交流進行了很久,從公司的現狀談到未來的發展方向。
他們討論得非常深入,甚至連一些細節都不放過。
最後,趙文浩還特意把陳偉業叫到了自己的辦公室裏來。
畢竟,在技術層麵上,陳偉業才是真正的專家,他有著豐富的經驗和專業知識,能夠提供寶貴的建議和指導。
後期的合作也需要他的積極參與和配合,隻有這樣,整個計劃才能順利推進。
就這樣,一天的時間過去了,三個人終於達成了一致的意見。
接下來,就是具體的實施階段。
1996年3月10日,何耀華團隊終於與原公司達成分手協議,正式轉入恒遠半導體公司。
這標誌著他們的職業生涯迎來了新的起點和機遇。
而就在同一天,趙文浩也第一次正式與何耀華見麵。
此時的會議室裏氣氛談不上嚴肅與緊張,但卻也有一份拘謹。
趙文浩端坐在中央位置,目光堅定地看著前方。
他的右手邊坐著賀鳴之和陳偉業,兩人表情專注,似乎在思考著什麽。而在他的左手邊,則是何耀華及其另一名夥伴蔣天賜。。
趙文浩微笑著打量了一番眼前的何耀華,心中不禁暗自感慨。
何耀華中等身材,略顯消瘦,但卻給人一種幹練的感覺。
他的頭發顯然是剛剛修剪過,整齊利落,似乎是為了迎接這次重要的洽談特意準備的。
何耀華戴著一副老式的高度近視眼鏡,透過鏡片,可以看到他那充滿疲憊的眼神。也許是因為長期在實驗室裏工作的原因,他的皮膚顯得格外白皙。
\"何總,根據陳總監和你們之前商談的結果,我這邊將安排賀鳴之擔任新公司的總經理。
同時,您將擔任公司的副總以及總工程師,蔣天賜則擔任副總工程師。這樣的安排既能發揮你們各自的優勢,又能確保公司的運營順利。\"
趙文浩將賀鳴之介紹給兩人認識後,等待著他們的反應。
在雙方一陣寒暄之後,趙文浩接著說道:\"此外,陳總監目前的主要工作仍集中在恒遠電子這邊,但作為公司的技術骨幹,我計劃讓他兼任新公司的技術總顧問。對於這個安排,大家有什麽意見嗎?\"
聽到這裏,何耀華毫不猶豫地表示:\"沒有問題!能夠邀請到陳總監來指導我們,實在是我們的榮幸。相信在他的幫助下,新公司一定能夠取得更大的成就。\"
他與陳偉業交流過很多次,包括之前的談判,都是兩人相商。
因此,對於陳偉業,他何耀華還算是比較了解。
在他看來,陳偉業就是一個純粹的技術人員。談起相關的技術來,他頭頭是道、侃侃而談,可涉及到其他方麵,確實顯得有些稚嫩。
趙文浩朝著陳偉業點點頭,然後繼續說道:“目前你們所提到的實驗室已經建立完善,你們所需要的試驗器材等設備也已經采購完畢,正在實驗室放著,你們隨時可以工作。”
“那太好了,我們這邊人員已經到齊,隨時可以開工。我們也希望能夠早點將我們的各項想法落實到實處。”
蔣天賜一臉的開心,似乎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去實驗室。
趙文浩看著對方躍躍欲試的興奮模樣,心裏也大概的對蔣天賜有了一個初步的判斷。
這人應該與陳偉業差不多,就是一位單純的技術男,對於其他的方麵,並不是很關心。
在趙文浩的眼中,他們這些人都是十分純粹的科研人員,他們將自己的精力全部都放在了科學研究上麵,並沒有太多的心思去思考其他的事情。
或許這也是為什麽他們能夠在科學領域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吧!
畢竟隻有心無旁騖地專注於一件事,才有可能做到極致。
反倒是何耀華卻不顯得那麽的純粹,包括在之前的各項談判之中所提及的那些條件。
這也是趙文浩讓賀鳴之要注意的一個原因之一。
“何總,我大概的了解了一下。目前你們團隊算上你們兩位在內,一共是21人。我個人感覺有些單薄,所以覺得有必要擴充我們的研發隊伍。”
趙文浩略作沉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