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正東怒氣衝衝地摔門而去,仿佛要將心中的不滿和憤怒都發泄出來。


    他身後的眾人麵麵相覷,但誰也不敢多說一句話,紛紛跟隨著他離去,隻留下一張孤零零的整改通知單。


    王長征緊緊握著那張薄薄的紙,心情沉重無比。


    他看著趙文浩,眼中流露出一絲哀傷:\"趙總,難道我們真的要停業整頓嗎?\"


    這並不是王長征故意在趙文浩麵前表演,而是他內心真實情感的流露。


    畢竟,如今他在恒遠電子的收入相當可觀,如果公司的業務完全停滯,他們這些員工最多隻能拿到微薄的基本工資。


    更糟糕的是,如果情況一直沒有改善,甚至公司有可能會破產倒閉。


    到那時,他不僅失去了這份工作,還很難再找到這樣高薪的職位。


    想到這裏,王長征感到一陣恐慌湧上心頭。


    “你覺得我是在開玩笑?”趙文浩冷哼一聲,隨即又吩咐道,“你馬上就通知下去,把情況也跟工人們講清楚,不要隱瞞。”


    王長征默默地收起那份整改單,還想要說些什麽。


    可看到趙文浩那股子表情,終究還是沒有再繼續開口。


    “什麽?停業整頓?”


    “隻發基本工資,沒有考勤獎勵,沒有加班費,其他所有待遇全部取消?”


    “能發基本工資已經算是公司的福利啦!這樣下去,公司能不能保住都還兩說呢!”


    “這太欺負人了,咱們必須要個說法。”


    “什麽說法,你們剛才沒在外麵,不知道情況。這是有人看老板公司賺錢,眼紅了。就想著要好處呢。聽老板的意思,這幫人竟然想用3萬塊拿下公司51%的股權,這嘴巴可真夠大的。”


    “這太欺負人啦,不行我們就去縣裏,找領導們討個說法。”


    ……


    就在王長征去車間通報情況之後,整個生產車間頓時就炸開了鍋。


    恒遠電子公司的整體待遇在全縣可謂是最高,尤其是加班費,趙文浩可謂是相當的慷慨。


    因此,所有的工人每天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加班。


    要不是公司給予一定規定,每天工作時長不得超過12個小時,估計他們天天泡在車間裏都願意。


    92年,全國城鎮職工平均月收入為200元左右。


    而在平安縣這樣一個貧困縣,恒遠電子的基本工資就是120元,加上其他的收入,即使一個普通的工人也能夠拿到250元左右。


    這樣好的待遇,不要是平安縣,就是定州的那些企業,也沒有幾家會給出這樣高的待遇。


    因此,當所有人聽到公司自今日起停業整改,並且還存在著倒閉的可能性的時候,當即就有人跳了起來。


    當然,這所有的一切,趙文浩暫時並不知道。


    或者說,他已經猜到了這一切,隻不過當作不知道而已。


    現在的他,已經駕車駛往了宣州。


    “趙總,歡迎歡迎,早就盼望你能來我們工業園區考察,今天你能來,我們蓬蓽生輝啊!”


    “楊主任,您太客氣了。”


    “不,不,這絕不是客氣,而是我的心裏話。對於恒遠電子生產的熱水器我們特意去了解過市場需求情況,簡直是出乎我們的意料啊。


    我們私下也討論過,覺得今年恒遠電子營業收入有很大可能會超過億元。這在咱們省私營企業之中,絕對是排得上前三的位置。”


    宣州市工業園區管委會會議室,趙文浩與楊衛民相對而坐。


    在其一旁的,還有管委會的其他常委領導幹部。


    就在趙文浩前往宣州園區之前,他特意給楊衛民打了個電話,說自己將到園區考察。


    接到電話後,楊衛民第一時間就將所有常委召集回來,臨時開了一個小會。


    工業園區成立不過一年左右的時間,如今進駐的企業大部分分量都不是很足。而今天趙文浩即將來園區視察,這對於他們而言,將是一個絕佳的機會。


    如果能夠將恒遠電子拉入園區,這對所有人而言,都將是一件巨大的成績。


    因此,再如何的高規格接待,他們都不認為過分。


    故而,當趙文浩步入會議室時,當即就收到了綿綿不絕的掌聲。


    “楊主任,我是有打算在宣州工業園區建立新的生產基地。之前隻是走馬觀花的看了一眼,這次我想著好好的去看看。如果可能的話,咱們雙方之間可以進入到下一步談判的環節。”


    實際上,最初的時候,趙文浩確實懷揣著為家鄉貢獻力量的美好願望,計劃將平安縣打造成為公司的生產根據地,並逐步擴大其規模。


    然而,此次事件卻讓他大失所望,傷心至極。


    起碼就現階段來看,平安縣的商業經營環境遠遠未能滿足他的期望。


    \"趙總,我們可是日夜期盼著這一天的到來呀!\"


    楊衛民難掩內心的激動之情,特別是聽到趙文浩表示將要在宣州設立全新的生產基地時更是如此。


    他連忙說道:\"您盡管放心,工業園區內有大片的土地供您選擇,我們一定會全力以赴地給予支持和配合。\"


    \"那要不咱們現在就過去瞧瞧吧?\"


    趙文浩並不想隻是空口白話地討論,他覺得還是親自到現場視察一番更為妥當。


    畢竟像水電氣路這些基礎設施的三通一平情況,如果不進行實地考察,很難做出準確判斷。


    當然,這次是他一個人過來,大體上有個數就行。後期必然還會安排相關的團隊來進行下一輪的談判工作。


    “可以,我馬上就可以安排。”


    楊衛民當即就將相關的數人叫出了會議室,做起了相關的安排工作。


    很快,一個車隊駛出了管委會大樓,朝著目的地出發。


    而當趙文浩到達之際,卻是已經有很多人在此等著他。尤其是其中兩人,一人拿著話筒,另外一人扛著攝像機快速的跑了過來。


    “趙總你好,我是宣州市電視台的記者孫小芳。”


    “孫記者你好。”


    “趙總你好,我是徽寧日報的記者周婷婷。”


    “周記者你好,你們的速度夠快的啊!”


    趙文浩有些詫異,同時也為楊衛民等人的效率拍掌。


    這才半個小時的時間,市電視台、徽寧日報、宣州晚報的記者已經來到了現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九八八之從藥販子做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可樂需加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可樂需加冰並收藏一九八八之從藥販子做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