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的身體狀況很差。
盡管五年前他從陳玄風的手裏獲得了一瓶九花玉露丸,有效地延緩了宿疾發作的痛苦,從而比原時空多活了三年多。
但是,由於今年金軍的大舉進攻,他和畢再遇從鎮江到紹興的防禦戰中一敗再敗,終於耗盡了體內真元。
如今的他已是風燭殘年,即使不再與人動武,也是活不了多久了。
“玄風大師,老夫已是時日無多,卻有幾句話要問一問你,否則死不瞑目啊。”
坐在陳玄風的客廳裏,辛棄疾說明來意。
玄風大師,是辛棄疾斟酌出來的稱謂,年初陳玄風對外宣稱落發出家,卻沒有自擬法號,辛棄疾索性就叫他玄風大師。
“辛伯伯有話盡管明說,晚輩洗耳恭聽。”
陳玄風的心態並沒有因為際遇的變換而改變,對辛棄疾還是一如既往的尊敬。
“大師執掌金國軍政權柄至今,已有兩三年了吧?”
“辛伯伯說笑了,晚輩自從落發為僧,便已經退出金國朝堂,不再過問軍政之事了。”
“既然你仍然以伯父相稱,卻為何言而不實呢?”
“晚輩說的都是實話。”
“且不說你已經不再過問軍政之事,老夫想問的是,如果你再過問一次,能否影響金國的決策?”
陳玄風大致猜的到辛棄疾的目的,便直接挑明:“辛伯伯,你是想讓我息兵止戈,撤回金國的兩路大軍,是吧?”
“沒錯。陳玄風啊,老夫也不瞞你,這幾年,你真的很令我失望!你是不是忘了,你本是宋人啊!”
陳玄風搖頭笑道:“辛伯伯,你錯了,我不是宋人。或者說我從來都沒認為我是宋人!”
辛棄疾毫不掩飾地露出怒容,反問道:“難道你認為你是金人?”
“我當然也不是女真人,我是漢人。”
陳玄風說的絕對是大實話,因為他後世的身份證上寫的明明白白,陳涯,性別男,民族漢。
然而辛棄疾卻無法理解宋人與漢人的區別,問道:“宋人和漢人有什麽區別嗎?漢也好,唐也罷,與我皇宋都是華夏正統,不是嗎?”
“辛伯伯,你這話基本正確,但是我寧可做一個漢民,也不願意做唐宋之民。”
辛棄疾道:“這些姑且不說,隻說你知道我為什麽失望嗎?因為你明明有機會把金國並入宋國,你卻遲遲沒有這麽做!老夫百思不得其解,你是為了效忠於完顏氏族嗎?”
陳玄風道:“完顏氏族跟我又沒親戚,我效忠他們幹什麽?辛伯伯,如今在這金國的疆域裏生活的人民十之八九都是漢人,我不想把他們交給腐朽的趙宋去遭受盤剝,我覺得我沒錯。”
說來說去,辛棄疾和陳玄風的理念分歧,隻在是否忠於趙宋這一點。
說白了就是,辛棄疾忠誠的國、是老趙家的家天下。而陳玄風卻自覺地歸屬於華夏民族。
“辛伯伯啊,我沒有坐在皇帝的位置上興兵去征伐趙宋,已經是顧全你的麵子了,你還想讓我怎樣啊?”
經過一番辯論,辛棄疾終於也能夠理解陳玄風的理念了,卻無法接受,更無法認同。他效忠趙家皇帝幾十年,一生所學更是儒家思想,自帶迂腐buff,改是改不掉了。
陳玄風也沒打算更改辛棄疾的三觀,隻是提出了一個尖銳的問題。
“辛伯伯,我不說趙匡胤的江山並不是你想象中那樣的名正言順,我隻說你信奉的孔孟先賢,他們規定了這天下應該姓啥嗎?如果你真的隻是憂國憂民,那麽隻要國泰民安,隻要織者有其杼,耕者有其田,誰當皇帝不行呢?”
辛棄疾不得不承認陳玄風的話有一定的道理,沉思半晌,突然冷笑道:“你說的不錯,可是如今你金國興兵伐宋,又何來國泰民安?怕是隻有生靈塗炭吧?”
此言一出,陳玄風也無言以對了。
隻聽辛棄疾又道:“就按你的道理來說,拋開皇帝是誰不論,如今宋國的子民也是漢人,這些漢人也應該安居樂業,你卻為何要讓他們遭受刀兵血火之苦呢?”
陳玄風越聽越慚愧,是啊,即便隻是為了獲得所謂的戰略縱深,也不該讓趙宋的百姓承受戰亂之苦啊!
羞愧難當中,他霍然起身,剛想要派人去聯絡王維翰罷兵回師,卻突然眼前一黑,仿佛全身的力氣都被瞬間抽空,身體仰天倒下。
陳玄風確信這一世,自從穿越過來至今,從未有過這般遭遇,此時的感覺,是自己正在死去!
彌留之際,他已經口不能言,就如同當初穿越過來的情景一樣,他的另一具身體,從那具砸翻了椅子、已然倒在地上的軀殼中抽離出來。
他突然明白了,這一定是自己在射雕世界的任務結束了,自己正在離開這個世界!
他非常遺憾!
怎麽這就結束了呢?
遺憾中,他的身體越飛越高。
在高空裏,他俯瞰家園。
他看見院落裏,黃蓉和李莫愁正在練劍。
他看見他的妻妾們喜樂不一,有的在練功,有的在教育孩子,有的在發呆。
他看見開封城變成了一隻火柴盒,他看見錢塘江邊的杭州城外,一座座軍營連綿不絕,就像後世七零年代老式的冰淇淋。
我完成任務了嗎?我都拯救了誰?
原時空裏該死,這一世卻沒死的,是馮蘅?還是我自己?
陳玄風覺得,更有可能的是任務失敗了,因為原時空裏沒死的,這一世卻死了不少。
比如沙通天,裘千仞,裘千尺,歐陽鋒……
忽然間,眼前的畫麵陡變,他再次來到了穿越前的環境裏。
泛著金色的西天,天際裏若隱若現的高山,以及那一尊金色的大佛。
大佛的綸音響起:“你已經圓滿輪回了第一世,練成了輪回神功第一層,神識已經覺醒。現在你即將開始第二世的輪回,這就去吧,記住,這一世你的任務,仍然是拯救那些生死簿上不該死的人……”
(本卷終)
陳玄風
盡管五年前他從陳玄風的手裏獲得了一瓶九花玉露丸,有效地延緩了宿疾發作的痛苦,從而比原時空多活了三年多。
但是,由於今年金軍的大舉進攻,他和畢再遇從鎮江到紹興的防禦戰中一敗再敗,終於耗盡了體內真元。
如今的他已是風燭殘年,即使不再與人動武,也是活不了多久了。
“玄風大師,老夫已是時日無多,卻有幾句話要問一問你,否則死不瞑目啊。”
坐在陳玄風的客廳裏,辛棄疾說明來意。
玄風大師,是辛棄疾斟酌出來的稱謂,年初陳玄風對外宣稱落發出家,卻沒有自擬法號,辛棄疾索性就叫他玄風大師。
“辛伯伯有話盡管明說,晚輩洗耳恭聽。”
陳玄風的心態並沒有因為際遇的變換而改變,對辛棄疾還是一如既往的尊敬。
“大師執掌金國軍政權柄至今,已有兩三年了吧?”
“辛伯伯說笑了,晚輩自從落發為僧,便已經退出金國朝堂,不再過問軍政之事了。”
“既然你仍然以伯父相稱,卻為何言而不實呢?”
“晚輩說的都是實話。”
“且不說你已經不再過問軍政之事,老夫想問的是,如果你再過問一次,能否影響金國的決策?”
陳玄風大致猜的到辛棄疾的目的,便直接挑明:“辛伯伯,你是想讓我息兵止戈,撤回金國的兩路大軍,是吧?”
“沒錯。陳玄風啊,老夫也不瞞你,這幾年,你真的很令我失望!你是不是忘了,你本是宋人啊!”
陳玄風搖頭笑道:“辛伯伯,你錯了,我不是宋人。或者說我從來都沒認為我是宋人!”
辛棄疾毫不掩飾地露出怒容,反問道:“難道你認為你是金人?”
“我當然也不是女真人,我是漢人。”
陳玄風說的絕對是大實話,因為他後世的身份證上寫的明明白白,陳涯,性別男,民族漢。
然而辛棄疾卻無法理解宋人與漢人的區別,問道:“宋人和漢人有什麽區別嗎?漢也好,唐也罷,與我皇宋都是華夏正統,不是嗎?”
“辛伯伯,你這話基本正確,但是我寧可做一個漢民,也不願意做唐宋之民。”
辛棄疾道:“這些姑且不說,隻說你知道我為什麽失望嗎?因為你明明有機會把金國並入宋國,你卻遲遲沒有這麽做!老夫百思不得其解,你是為了效忠於完顏氏族嗎?”
陳玄風道:“完顏氏族跟我又沒親戚,我效忠他們幹什麽?辛伯伯,如今在這金國的疆域裏生活的人民十之八九都是漢人,我不想把他們交給腐朽的趙宋去遭受盤剝,我覺得我沒錯。”
說來說去,辛棄疾和陳玄風的理念分歧,隻在是否忠於趙宋這一點。
說白了就是,辛棄疾忠誠的國、是老趙家的家天下。而陳玄風卻自覺地歸屬於華夏民族。
“辛伯伯啊,我沒有坐在皇帝的位置上興兵去征伐趙宋,已經是顧全你的麵子了,你還想讓我怎樣啊?”
經過一番辯論,辛棄疾終於也能夠理解陳玄風的理念了,卻無法接受,更無法認同。他效忠趙家皇帝幾十年,一生所學更是儒家思想,自帶迂腐buff,改是改不掉了。
陳玄風也沒打算更改辛棄疾的三觀,隻是提出了一個尖銳的問題。
“辛伯伯,我不說趙匡胤的江山並不是你想象中那樣的名正言順,我隻說你信奉的孔孟先賢,他們規定了這天下應該姓啥嗎?如果你真的隻是憂國憂民,那麽隻要國泰民安,隻要織者有其杼,耕者有其田,誰當皇帝不行呢?”
辛棄疾不得不承認陳玄風的話有一定的道理,沉思半晌,突然冷笑道:“你說的不錯,可是如今你金國興兵伐宋,又何來國泰民安?怕是隻有生靈塗炭吧?”
此言一出,陳玄風也無言以對了。
隻聽辛棄疾又道:“就按你的道理來說,拋開皇帝是誰不論,如今宋國的子民也是漢人,這些漢人也應該安居樂業,你卻為何要讓他們遭受刀兵血火之苦呢?”
陳玄風越聽越慚愧,是啊,即便隻是為了獲得所謂的戰略縱深,也不該讓趙宋的百姓承受戰亂之苦啊!
羞愧難當中,他霍然起身,剛想要派人去聯絡王維翰罷兵回師,卻突然眼前一黑,仿佛全身的力氣都被瞬間抽空,身體仰天倒下。
陳玄風確信這一世,自從穿越過來至今,從未有過這般遭遇,此時的感覺,是自己正在死去!
彌留之際,他已經口不能言,就如同當初穿越過來的情景一樣,他的另一具身體,從那具砸翻了椅子、已然倒在地上的軀殼中抽離出來。
他突然明白了,這一定是自己在射雕世界的任務結束了,自己正在離開這個世界!
他非常遺憾!
怎麽這就結束了呢?
遺憾中,他的身體越飛越高。
在高空裏,他俯瞰家園。
他看見院落裏,黃蓉和李莫愁正在練劍。
他看見他的妻妾們喜樂不一,有的在練功,有的在教育孩子,有的在發呆。
他看見開封城變成了一隻火柴盒,他看見錢塘江邊的杭州城外,一座座軍營連綿不絕,就像後世七零年代老式的冰淇淋。
我完成任務了嗎?我都拯救了誰?
原時空裏該死,這一世卻沒死的,是馮蘅?還是我自己?
陳玄風覺得,更有可能的是任務失敗了,因為原時空裏沒死的,這一世卻死了不少。
比如沙通天,裘千仞,裘千尺,歐陽鋒……
忽然間,眼前的畫麵陡變,他再次來到了穿越前的環境裏。
泛著金色的西天,天際裏若隱若現的高山,以及那一尊金色的大佛。
大佛的綸音響起:“你已經圓滿輪回了第一世,練成了輪回神功第一層,神識已經覺醒。現在你即將開始第二世的輪回,這就去吧,記住,這一世你的任務,仍然是拯救那些生死簿上不該死的人……”
(本卷終)
陳玄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