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危機
開局天災:從讀手帳開始成為大佬 作者:淩霄花的諾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梁闕吃了個八分飽,此刻正在磨咖啡。
祝盟就特別不理解,他每次都要喝這種必須經過重重努力,才能得到的苦湯子。
但如果有人把做好的遞到她手邊,那她也樂得笑納。
隻見梁闕一邊端著短耳杯,一邊看著祝盟道:
“讓你猜對了,書記還帶著一群人去看了糧倉,現在市裏的情況刻不容緩。”
沙發旁的荔枝樹,先是半空中飄來撮一寸長的灰毛,接著,枝頭掉下來一坨灰影。
梁闕眯起了眼,餘光瞟到祝盟正在低頭加糖,於是他在那團灰影掉到他膝頭的時候,手法利落地將它丟到一旁。
正好祝盟加完了糖,看到樹下摔得一趔趄的呆咪,衝它招了招手:
“過來呀,小可愛————”
剛想過去找鏟屎官告狀的呆咪,則一抬頭,就看見那個狗男人,衝它射出危險的目光……
貓科動物瞳孔豎了起來,高高的揚起了尾巴,權衡了一下。
“喵嗚————”你給我等著。
然後小貓咪便向後踩了兩步,再然後一眨眼,就躥得無影無蹤。
“嗯?”
祝盟看了看呆咪消失的方向,又狐疑地看了眼梁闕。
她懷疑這男人容不下呆咪,但她沒有證據。
而這時,梁闕趁機一口酎盡了杯中然後躺在了祝盟大腿上,跟她商量道:
“老婆,咱家物資都在你手上,書記讓各家出力,咱們家怎麽個章程。”
果然,梁闕一說到糧食的問題,祝盟自然而然就轉移了注意力。
她拉著梁闕,來到書房,關緊門,又拉上書房的窗簾。
直到屋子裏被遮擋得密不透風,祝盟才把手賬本具現出來。
然後兩口子坐在一張轉椅裏,開始盤算自家的物資。
關於手賬本的由來,和她重生的事情,祝盟都沒明確地跟家裏人說過,不光是梁闕,祝爸祝媽也沒說過,而大家也是默契有誌一同地都沒問過她。
大家都知道,祝盟這個手賬本的來曆肯定不簡單,既然她不主動說起,大家就也不會問,身為家人,隻要信任她,支持她,就可以了。
祝盟翻開賬本後麵的頁碼,從她收錄的第一張照片開始算起。
兩人分工協作,一個扒照片,一個做記錄。
“武器庫,就是我從加州弄來的地下倉庫,讓我數一數,嗯————共計槍支1932支,各色彈藥390箱,防護服40箱。”
聽著祝盟一個個報數,梁闕做了個escel表格,祝盟說一個數,他往裏麵填一個。
梁闕喝了一口祝盟帶過來的咖啡,想到他追到米國那次兩人的相遇,跟這個咖啡味兒似的,甜滋滋:
“這就是你那回出國搞來的吧,你這個渠道真是絕了,那幫菌火商發現老窩被人端了以後,沒氣得滿世界通緝你?”
祝盟翻著手賬,頭也沒抬:
“你是不是傻,我第二天在飛機上才把照片放進手賬裏,他們上哪找我去。”
祝盟繼續翻下一頁,主要是她自己的超市物資:
“生活用品,清潔洗護,手紙紙巾之類的,留足了咱們一家人50年的用量,剩下的都存在山上超市的倉庫。”
“還有那些我不愛吃的零食,除了留出梁綺愛吃的那些,也都扒拉到超市倉庫賣去了。
我看了下今天一上午的總賬,超市就已經賣出去十三萬多通用幣。這些物資,不算進貨成本,刨除人工費,純利潤能達到十三萬整!這買賣真不戳!”
說著,祝盟從手機上調出一張貨架單,發到梁闕電腦上。
梁闕收到報表,點開一看,幫著總結整理了一下,又給祝盟發了回去。
“我調整了一下超市出貨比例,還根據黑市物價,改了一些商品售價,對接下來回籠資金速度優化百分之四十。”
祝盟看不懂這些報表,但聽到這位昔日千億財閥的總裁說的這些數字,感覺到了一種高配低位的爽利,梁·霸總版本·秘書,真好用!
按著梁秘書給標識的新出貨單,祝盟發給了淩淑芬,至於遠在蓮市的淩淑芬怎麽開展她的工作,就不是祝盟關心的事了。
祝盟把手賬翻到最後,就是他們都關心的糧食儲量問題:
“咱家的糧食分三大部分,一個是我在米國無人超市拍照得來的糧食。這個部分主要以麵粉為主,還有咱們吃不慣的,各種豆麵,反正是各種麵。再一個,就是大約15噸重的各色甜食,麵包,蛋糕,點心。真的,這些外國人真的太愛吃甜食了,怪不得他們比咱們這邊的人禁餓,人家平時攝入的脂肪就比咱們多,底子就厚。”
“再一部分,就是我回國以後,陸續囤的大米白麵,五穀雜糧,去了之前吃用和賣給鎮府的,現在還剩下大約700噸。”
“最後一部分,就是你的庫存————”
“寶寶,是咱們的庫存。”梁闕在這裏糾正她。
“嗯哼,咱們的庫存!”
祝盟勾起唇。
然後拿出一張相片,看著那頁手賬上記錄的數字,報賬:
“這部分糧食是最多的,以米國進口玉米為主,目前咱們還沒動過,數量一共是500w噸。”
麵對這麽大數量的糧食,祝盟不禁打開計算器算了算。
好比,一個人存活50年共需消耗糧食1.8w斤,那麽光是這500w噸糧食,就可以從容的養活55萬人。
別的不說,祝盟是知道的,未來10年,雖然他們錦市沒有動輒火山海嘯等滅頂之災。但隻土地無法大規模種出糧食這一條災難來,未來的日子也隻會越來越艱難。
所以雖然她們現在手裏有這麽多糧食,也不能手麵太鬆,大咧咧捐出去。
一是自己手裏有糧心不慌,而是也不能讓鎮府知道她們有太多的糧食,以後總想著宰大戶,宰成習慣了就不好了。
祝盟琢磨著,現在鎮府就有養成這個習慣的傾向。
所以,當她抬起頭,兩口子對於這個問題的看法不約而同,就是:
“不能再捐糧了!”
祝盟就特別不理解,他每次都要喝這種必須經過重重努力,才能得到的苦湯子。
但如果有人把做好的遞到她手邊,那她也樂得笑納。
隻見梁闕一邊端著短耳杯,一邊看著祝盟道:
“讓你猜對了,書記還帶著一群人去看了糧倉,現在市裏的情況刻不容緩。”
沙發旁的荔枝樹,先是半空中飄來撮一寸長的灰毛,接著,枝頭掉下來一坨灰影。
梁闕眯起了眼,餘光瞟到祝盟正在低頭加糖,於是他在那團灰影掉到他膝頭的時候,手法利落地將它丟到一旁。
正好祝盟加完了糖,看到樹下摔得一趔趄的呆咪,衝它招了招手:
“過來呀,小可愛————”
剛想過去找鏟屎官告狀的呆咪,則一抬頭,就看見那個狗男人,衝它射出危險的目光……
貓科動物瞳孔豎了起來,高高的揚起了尾巴,權衡了一下。
“喵嗚————”你給我等著。
然後小貓咪便向後踩了兩步,再然後一眨眼,就躥得無影無蹤。
“嗯?”
祝盟看了看呆咪消失的方向,又狐疑地看了眼梁闕。
她懷疑這男人容不下呆咪,但她沒有證據。
而這時,梁闕趁機一口酎盡了杯中然後躺在了祝盟大腿上,跟她商量道:
“老婆,咱家物資都在你手上,書記讓各家出力,咱們家怎麽個章程。”
果然,梁闕一說到糧食的問題,祝盟自然而然就轉移了注意力。
她拉著梁闕,來到書房,關緊門,又拉上書房的窗簾。
直到屋子裏被遮擋得密不透風,祝盟才把手賬本具現出來。
然後兩口子坐在一張轉椅裏,開始盤算自家的物資。
關於手賬本的由來,和她重生的事情,祝盟都沒明確地跟家裏人說過,不光是梁闕,祝爸祝媽也沒說過,而大家也是默契有誌一同地都沒問過她。
大家都知道,祝盟這個手賬本的來曆肯定不簡單,既然她不主動說起,大家就也不會問,身為家人,隻要信任她,支持她,就可以了。
祝盟翻開賬本後麵的頁碼,從她收錄的第一張照片開始算起。
兩人分工協作,一個扒照片,一個做記錄。
“武器庫,就是我從加州弄來的地下倉庫,讓我數一數,嗯————共計槍支1932支,各色彈藥390箱,防護服40箱。”
聽著祝盟一個個報數,梁闕做了個escel表格,祝盟說一個數,他往裏麵填一個。
梁闕喝了一口祝盟帶過來的咖啡,想到他追到米國那次兩人的相遇,跟這個咖啡味兒似的,甜滋滋:
“這就是你那回出國搞來的吧,你這個渠道真是絕了,那幫菌火商發現老窩被人端了以後,沒氣得滿世界通緝你?”
祝盟翻著手賬,頭也沒抬:
“你是不是傻,我第二天在飛機上才把照片放進手賬裏,他們上哪找我去。”
祝盟繼續翻下一頁,主要是她自己的超市物資:
“生活用品,清潔洗護,手紙紙巾之類的,留足了咱們一家人50年的用量,剩下的都存在山上超市的倉庫。”
“還有那些我不愛吃的零食,除了留出梁綺愛吃的那些,也都扒拉到超市倉庫賣去了。
我看了下今天一上午的總賬,超市就已經賣出去十三萬多通用幣。這些物資,不算進貨成本,刨除人工費,純利潤能達到十三萬整!這買賣真不戳!”
說著,祝盟從手機上調出一張貨架單,發到梁闕電腦上。
梁闕收到報表,點開一看,幫著總結整理了一下,又給祝盟發了回去。
“我調整了一下超市出貨比例,還根據黑市物價,改了一些商品售價,對接下來回籠資金速度優化百分之四十。”
祝盟看不懂這些報表,但聽到這位昔日千億財閥的總裁說的這些數字,感覺到了一種高配低位的爽利,梁·霸總版本·秘書,真好用!
按著梁秘書給標識的新出貨單,祝盟發給了淩淑芬,至於遠在蓮市的淩淑芬怎麽開展她的工作,就不是祝盟關心的事了。
祝盟把手賬翻到最後,就是他們都關心的糧食儲量問題:
“咱家的糧食分三大部分,一個是我在米國無人超市拍照得來的糧食。這個部分主要以麵粉為主,還有咱們吃不慣的,各種豆麵,反正是各種麵。再一個,就是大約15噸重的各色甜食,麵包,蛋糕,點心。真的,這些外國人真的太愛吃甜食了,怪不得他們比咱們這邊的人禁餓,人家平時攝入的脂肪就比咱們多,底子就厚。”
“再一部分,就是我回國以後,陸續囤的大米白麵,五穀雜糧,去了之前吃用和賣給鎮府的,現在還剩下大約700噸。”
“最後一部分,就是你的庫存————”
“寶寶,是咱們的庫存。”梁闕在這裏糾正她。
“嗯哼,咱們的庫存!”
祝盟勾起唇。
然後拿出一張相片,看著那頁手賬上記錄的數字,報賬:
“這部分糧食是最多的,以米國進口玉米為主,目前咱們還沒動過,數量一共是500w噸。”
麵對這麽大數量的糧食,祝盟不禁打開計算器算了算。
好比,一個人存活50年共需消耗糧食1.8w斤,那麽光是這500w噸糧食,就可以從容的養活55萬人。
別的不說,祝盟是知道的,未來10年,雖然他們錦市沒有動輒火山海嘯等滅頂之災。但隻土地無法大規模種出糧食這一條災難來,未來的日子也隻會越來越艱難。
所以雖然她們現在手裏有這麽多糧食,也不能手麵太鬆,大咧咧捐出去。
一是自己手裏有糧心不慌,而是也不能讓鎮府知道她們有太多的糧食,以後總想著宰大戶,宰成習慣了就不好了。
祝盟琢磨著,現在鎮府就有養成這個習慣的傾向。
所以,當她抬起頭,兩口子對於這個問題的看法不約而同,就是:
“不能再捐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