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王嚇哭了。
幾乎是一瞬間,在北燕人說話的當口,他的眼淚和鼻涕就不由自主地淌了他滿臉。
北燕人從鼻孔中發出冷哼,深感無趣,將匕首收回,抱著胸口靠在馬車上看著大殷最有希望成為儲君的這個鼻涕蟲。
齊王哭哭啼啼,馬車搖搖晃晃地前進,慢慢駛離皇宮。
北燕人冷聲道:「想活命嗎?殿下。」
齊王哭得上氣不接下氣,根本沒有回答他的力氣了。
北燕人俯下身子,湊到他麵前,狠狠用手扣住了他的後腦勺,逼迫他與自己額頭相碰,逼迫齊王看著他猙獰的眉目!
「聽著殿下……
「您今日傍晚就出發去迴風穀了,作為監軍,您一定會與一個人走得很近……」
齊王脊背發涼。
北燕人勾唇一笑:「不錯,正是你們大殷的戰神,穆國公……穆瀚!二十年前,迴風穀大戰中將你們皇帝救回去、還埋葬了我三千北燕弟兄的男人……」
「你們、你們究竟想幹什麽!」
「攝政王殿下看穆瀚很是不爽……這樣吧,您把迴風穀布防陣圖交給我,我帶回給攝政王殿下。殿下開心了……說不定,就能送您平安去我大燕,封個王爵。」
「……然後呢?」
北燕人哈哈大笑起來:「然後!自然是殺入祁京城,砍了南殷天子。屆時……還需要您作為南殷皇室,上交玉璽,代領南殷對我大燕……俯首稱臣!」
延和三十七年,穆國公方啟程不過一日,延和帝親自頒下聖旨,晉封昭平公主戚含章為福熙大長公主,品階連抬三品,入中書聽政輔政。並派齊王前往迴風穀軍營,領監軍一職,待戰事結束、回朝復命。吏部侍郎高羽琛進階一品,入中書聽政輔政。
這麽一來……莫說北燕戰事,單是祁京城內的局勢就變得十分微妙起來了。
皇室中子嗣本就凋零,堪當重任的又少之又少。
齊王去做監軍,擺明了就是撈軍功的。可皇帝在旨意當中加了一嘴「待戰事結束之後方可回朝復命」,就十分古怪。大殷與北燕的戰事,短得有每年的小打小鬧,長得有二十年前長達四五年的拉鋸戰。誰都不知道這次是個什麽情況,要真讓齊王在邊關待上四五年,莫說皇位了,性命能保住都是艱難萬分的。
而昭平公主……不,現在應該是福熙大長公主了。
這一位的晉升更加莫名其妙了!
甚至在聖旨下發的第一時間,就有無數的朝臣跪到了紫宸殿門口請求陛下三思而後行、收回成命!
原因無他,即便是戚含章再如何深受父親的寵愛,她始終隻是一個公主,是後宮女眷,是不得幹政的存在。
沒人覺得戚含章眼界淺薄、毫無政治思想。
恰恰相反,戚含章侃侃而談,甚至在不少朝廷重臣當中都是令人敬佩的存在。
錯就錯在……她隻是一個公主、她是一個女子!
如何能與男人並肩站立在朝堂之上?!
延和帝輕蔑地看著底下涕淚橫流、極力陳情的老臣們,大手一揮,不去理會。
他記得女兒的話,從未有過地相信戚含章。
他的女兒、他的公主……一定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存在!
皇室中,齊王唯獨有個世子是男孩兒,可還是個風流成性、嗜酒如命的紈絝,瘋瘋癲癲的名號傳遍了整個祁京上上下下,比穆以安「混世魔王」的名號都是有過之而無不及。這樣的人,根本沒人敢讓他即位。
延和帝冷哼一聲:「福熙大長公主乃是朕膝下唯一皇嗣,自小跟隨朝廷重臣研讀聖賢、精習治國安邦之道。大長公主一爵本就隸屬前朝,她如何不能聽政?!」
「陛下!大長公主殿下始終是女眷……幹政乃是冒天下之大不韙啊陛下!」
延和帝被他們吵得頭疼,沒有理會迂腐的勸諫,當日便讓人抬著做好的牌匾衝到祁京城東原來的昭平公主府,要把匾額給換了。
可戚含章卻不在家,隻得由蘇嬤嬤張羅著。
戚含章此刻在祁京城的城牆上,陪著身邊叼著糖酥發呆的穆以安。
穆以安站在高高的祁京城牆上,雙手交叉搭在了垛口處,把自己的下巴端了起來,悵然若失地望著護城河對岸緩緩落下的夕陽。夕陽燦如晚楓,紅得淋漓精緻,她似乎聽到了遠處浣紗女歸家歡快的歌唱聲,那夕陽也如同浣紗女一般,牽連著雲朵的尾巴,輕輕將它們一甩,甩入一片碧藍如洗之中,染出一片奼紫嫣紅。
戚含章盯著她的側臉,陽光勾勒出她臉部地輪廓,和那一雙微微嘟起的櫻唇。
戚含章咽了咽口水:「以安?」
穆以安沒應聲,隻是悶悶地挪了挪腦袋,示意她自己聽見了。
「怎麽了……見到我都不開心了。」
穆以安悶了一會兒,才有些哽咽地道:「二哥……跑了,跑得特別快,在爹爹之前,他就跑了。」她將頭埋得更深了些:「他著家才三天……又走了。」
戚含章一時之間不知道該如何開口。
穆以安卻突然抬起頭,翻身一把上了垛口,穩穩噹噹站在上頭!
她覺得穩當了,卻是把戚含章快嚇哭了:「以安!!你做什麽!!你快下來!」
穆以安第一次沒有聽她的話,鐵了心一般地就站在上頭不下來了。她目視著前方的夕陽,猛地張開了雙手,任由城牆頭上的風吹過她的臉龐,將她的頭髮與衣帶都吹了起來,順著風飄散著。
幾乎是一瞬間,在北燕人說話的當口,他的眼淚和鼻涕就不由自主地淌了他滿臉。
北燕人從鼻孔中發出冷哼,深感無趣,將匕首收回,抱著胸口靠在馬車上看著大殷最有希望成為儲君的這個鼻涕蟲。
齊王哭哭啼啼,馬車搖搖晃晃地前進,慢慢駛離皇宮。
北燕人冷聲道:「想活命嗎?殿下。」
齊王哭得上氣不接下氣,根本沒有回答他的力氣了。
北燕人俯下身子,湊到他麵前,狠狠用手扣住了他的後腦勺,逼迫他與自己額頭相碰,逼迫齊王看著他猙獰的眉目!
「聽著殿下……
「您今日傍晚就出發去迴風穀了,作為監軍,您一定會與一個人走得很近……」
齊王脊背發涼。
北燕人勾唇一笑:「不錯,正是你們大殷的戰神,穆國公……穆瀚!二十年前,迴風穀大戰中將你們皇帝救回去、還埋葬了我三千北燕弟兄的男人……」
「你們、你們究竟想幹什麽!」
「攝政王殿下看穆瀚很是不爽……這樣吧,您把迴風穀布防陣圖交給我,我帶回給攝政王殿下。殿下開心了……說不定,就能送您平安去我大燕,封個王爵。」
「……然後呢?」
北燕人哈哈大笑起來:「然後!自然是殺入祁京城,砍了南殷天子。屆時……還需要您作為南殷皇室,上交玉璽,代領南殷對我大燕……俯首稱臣!」
延和三十七年,穆國公方啟程不過一日,延和帝親自頒下聖旨,晉封昭平公主戚含章為福熙大長公主,品階連抬三品,入中書聽政輔政。並派齊王前往迴風穀軍營,領監軍一職,待戰事結束、回朝復命。吏部侍郎高羽琛進階一品,入中書聽政輔政。
這麽一來……莫說北燕戰事,單是祁京城內的局勢就變得十分微妙起來了。
皇室中子嗣本就凋零,堪當重任的又少之又少。
齊王去做監軍,擺明了就是撈軍功的。可皇帝在旨意當中加了一嘴「待戰事結束之後方可回朝復命」,就十分古怪。大殷與北燕的戰事,短得有每年的小打小鬧,長得有二十年前長達四五年的拉鋸戰。誰都不知道這次是個什麽情況,要真讓齊王在邊關待上四五年,莫說皇位了,性命能保住都是艱難萬分的。
而昭平公主……不,現在應該是福熙大長公主了。
這一位的晉升更加莫名其妙了!
甚至在聖旨下發的第一時間,就有無數的朝臣跪到了紫宸殿門口請求陛下三思而後行、收回成命!
原因無他,即便是戚含章再如何深受父親的寵愛,她始終隻是一個公主,是後宮女眷,是不得幹政的存在。
沒人覺得戚含章眼界淺薄、毫無政治思想。
恰恰相反,戚含章侃侃而談,甚至在不少朝廷重臣當中都是令人敬佩的存在。
錯就錯在……她隻是一個公主、她是一個女子!
如何能與男人並肩站立在朝堂之上?!
延和帝輕蔑地看著底下涕淚橫流、極力陳情的老臣們,大手一揮,不去理會。
他記得女兒的話,從未有過地相信戚含章。
他的女兒、他的公主……一定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存在!
皇室中,齊王唯獨有個世子是男孩兒,可還是個風流成性、嗜酒如命的紈絝,瘋瘋癲癲的名號傳遍了整個祁京上上下下,比穆以安「混世魔王」的名號都是有過之而無不及。這樣的人,根本沒人敢讓他即位。
延和帝冷哼一聲:「福熙大長公主乃是朕膝下唯一皇嗣,自小跟隨朝廷重臣研讀聖賢、精習治國安邦之道。大長公主一爵本就隸屬前朝,她如何不能聽政?!」
「陛下!大長公主殿下始終是女眷……幹政乃是冒天下之大不韙啊陛下!」
延和帝被他們吵得頭疼,沒有理會迂腐的勸諫,當日便讓人抬著做好的牌匾衝到祁京城東原來的昭平公主府,要把匾額給換了。
可戚含章卻不在家,隻得由蘇嬤嬤張羅著。
戚含章此刻在祁京城的城牆上,陪著身邊叼著糖酥發呆的穆以安。
穆以安站在高高的祁京城牆上,雙手交叉搭在了垛口處,把自己的下巴端了起來,悵然若失地望著護城河對岸緩緩落下的夕陽。夕陽燦如晚楓,紅得淋漓精緻,她似乎聽到了遠處浣紗女歸家歡快的歌唱聲,那夕陽也如同浣紗女一般,牽連著雲朵的尾巴,輕輕將它們一甩,甩入一片碧藍如洗之中,染出一片奼紫嫣紅。
戚含章盯著她的側臉,陽光勾勒出她臉部地輪廓,和那一雙微微嘟起的櫻唇。
戚含章咽了咽口水:「以安?」
穆以安沒應聲,隻是悶悶地挪了挪腦袋,示意她自己聽見了。
「怎麽了……見到我都不開心了。」
穆以安悶了一會兒,才有些哽咽地道:「二哥……跑了,跑得特別快,在爹爹之前,他就跑了。」她將頭埋得更深了些:「他著家才三天……又走了。」
戚含章一時之間不知道該如何開口。
穆以安卻突然抬起頭,翻身一把上了垛口,穩穩噹噹站在上頭!
她覺得穩當了,卻是把戚含章快嚇哭了:「以安!!你做什麽!!你快下來!」
穆以安第一次沒有聽她的話,鐵了心一般地就站在上頭不下來了。她目視著前方的夕陽,猛地張開了雙手,任由城牆頭上的風吹過她的臉龐,將她的頭髮與衣帶都吹了起來,順著風飄散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