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大儒就喜歡吃肉,吃蔬菜老大不情願了,不過聞言還是接過了小碗湯,細細喝了起來。


    師徒倆同桌共識,沒有官場上的爾虞我詐,傅侍郎難得也放鬆了心緒,隻覺眉宇間鬱氣都散了些。


    「戶部最近聽說在查帳,可有為難之處?」


    傅承疏出身公侯,卻因為一些原因與生父離心,戶部這次查的公侯府邸帳冊,周大儒也有聽說一些,老皇帝近些年身體愈加糟心,手段也淩厲了不少,恐怕是在為了新帝掃除障礙、充裕國庫。


    其實相較於時常惹些是非的小弟子,周大儒更擔心聰慧近妖的大弟子。


    「還好,尚能應付,再說,亦安此次,正好送了個好東西過來。」傅承疏這才道明來意。


    周大儒也猜到了:「是那琉璃瓦?」


    「不錯,亦安在湯溪應過得不錯,這蔬果品質極好,而與之一道來的,還有一個琉璃的方子,較之從前,成本足輕了百倍。」


    周大儒頓時就明白,小弟子這次送來的,是給大弟子晉升的捷徑。琉璃價高,敬獻朝廷,收入還不是歸入戶部。


    周大儒一笑,忍不住笑罵:「難怪你這般縱著他!」


    又有誰會不喜歡這樣的孩子呢,你以真心與他,他也同樣報以赤誠之心,當初周大儒就是因此而收下小弟子,天賦是一方麵,品格卻更為重要。


    周大儒輕哼一聲,他收弟子才不像外頭傳言那般,隻收一甲之才呢,他隻不過剛好就收到了一甲之才而已。


    「學生沒有。」傅承疏端端地否認了,但看這舒適的意態,顯然是任憑老師說的模樣。


    周大儒被哄得高興了,卻沒忘記剛才寫的信:「讓你的人一併送去湯溪,還有這些個蔬菜留下,趕明兒老夫準備去你師叔家一趟,找那幾個老傢夥下下棋喝喝茶。」


    夜色很快就深了,傅承疏並未留宿,從周府出來,他看了看天上的寒月,哈出了一口寒氣,這京城的天,可是越來越冷了,難怪亦安都不想待了。


    遙在湯溪的程縣令狠狠打了一連串噴嚏,默默緊了緊身上的冬衣,哼哼,肯定是師兄跑去老師那兒告陰狀了,想想老師氣得想跳起來打他卻打不到的模樣,程晉忍不住一樂。


    哎呀,這樣一想,其實跑湯溪來也挺開心的。


    「大人,您又在算計誰呢?笑得這般不懷好意。」


    程縣令笑著扔了一團紙過去:「小魚幹還堵不住你的嘴!」


    也果然沒出程晉預料,幾天後,他就收到了老師斥徒信,足夠五大張,這龍飛鳳舞的字跡,他程縣令忽然一哆嗦,老師不會真開春要南下吧?


    雖然他老人家身子骨挺硬朗,但他這衙門,要鬼有鬼,要妖有妖,甚至從人變妖的都有,老師可不像阿從那般心大,這一個不好,恐怕……畫麵太美,他都不敢想。


    於是嚇得一個激靈的程縣令趕緊提筆寫信給師兄,那措辭別提有多誠懇了,甭管什麽不平等條約,隻要老師不來湯溪,就什麽都好說。


    「沒想到你天不怕地不怕,居然會怕一個凡人老頭來看你?」


    程晉托著腮反駁道:「師爺此言差矣,這不是怕,而是尊老愛幼。」


    黑山這幾日顯然心情不大好,從地府傳來的消息不甚明朗,因為時間跨度太大,曾經的陰差都換了好幾撥,到底是誰替那應娘投胎,還真不好查。同樣不好查的,還有當年的明泉寺。


    地府有一些關於陽間明泉寺的資料,但大多是介紹其何時建造,由誰督造,又有誰名聲功德佳,而上麵記錄的僧侶,早已入輪迴不知多少遭,孟婆湯早便那些記憶洗得一幹二淨了。


    當然,查了這麽久,慶恆這兩個字還是柳仙說出來的,是不是真名還兩說,甚至是不是活著,都得打一個問號。程晉能感覺到黑鹿鹿的急迫,但有些事,急是急不來的。


    「等下本官要去琅琊鄉訪查,要不要一起去?本官聽說你上次去的時候,很得鄉民喜歡。」


    如果隻有前半句,黑鹿鹿說不定會去,但想到那些鄉民,他當即就拒絕了:「不去,還有許多公務,都是你扔給本座的。」


    程大人自覺理虧,當即穿上大氅溜走了。


    琅琊鄉距離縣城,騎馬大概需要半個多時辰,捕快都出去巡街了,衙門裏就剩一個燕赤霞,程晉就帶上燕道長一起去。


    兩人快馬,很快就看到了琅琊鄉的石碑。


    道人望氣是基本功夫,燕赤霞一看這琅琊鄉的山色,就忍不住讚嘆:「是個好地方,山環水繞,有些靈氣,雖不及大山嶽,但福澤一鄉,已是綽綽有餘。」


    「當真?」


    「貧道不講虛言,此地出產的藥材應品狀甚好,若是種蔬果,亦是如此。」燕赤霞指著山上道,「若貧道沒有猜錯,此山必定有一泉眼,用此泉水澆灌,無論是藥材還是蔬果,長勢必定極佳。」


    「這位捕快大人好眼力,咱們琅琊鄉的藥材,那是整個湯溪頂尖的。」鄉間的裏正早聽說今日縣令老爺要來,早派人到村口望風,如今一看到人騎馬過來,當即就迎了出來,見到程晉便跪拜下去,程晉趕緊把老人家拉起來。


    接下來的事情,就簡單很多了,程晉在裏正的陪同下,參觀了已經搭建完成的暖棚,此刻已經有領了種子的農戶在翻土育種。


    這術業有專攻,程晉也指手畫腳教人種地,不過山區確實土壤石礫多,若是能研究下沃土肥料,說不定更好。不過程晉也是這麽一想,沒想一口氣吃成一個胖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聊齋]我在聊齋當縣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狐昔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狐昔裏並收藏[聊齋]我在聊齋當縣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