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朝廷有迴避製度,今日坐在公堂上的不是她。」趙璽道:「我希望你以後不要再提除掉誰這種話,尤其當著孩子的麵。」
煙籮眼淚直往下掉,雙肩發抖:「君媚恨死我了,我也恨死我自己,娘她……」
趙璽握住妻子的手:「四叔和意兒會給她求情,家裏也在想辦法,我們請最好的訟師,無論如何,盡力而為,你放心。」
煙籮埋下去,把額頭抵著他的胳膊,緩緩閉上了濕紅的眼。
第34章
啟程前夕, 意兒再次登門宏府,向宏煜的父母辭行。晚上趙掩鬆在家裏擺席, 給她們三人餞行。不過隻是尋常小宴,除長房外,隻有趙庭梧和君媚出席。
經過昨日的變故,不知怎麽,君媚仿佛換了個人,尤其對意兒的態度,不再敵視排斥, 反倒十分認真地坐在邊上,呆望著她,專注聽她講話。
席間阿瞻睡了,煙籮抱他回房。
趙掩鬆問起宏煜:「你和他究竟怎樣, 我看宏老爺和宏夫人的意思,也想讓你們重新訂婚。」
意兒捏著酒杯苦笑:「爹,你別操心了, 他眼下人在山東, 怎麽訂婚啊?」
趙掩鬆聞言十分詫異:「如今山東大旱,他被調去賑災嗎?」
宋敏道:「山東武城縣出了一起謀殺監察禦史的大案,震驚朝野,等案件查明,武城縣令和東昌知府被擬了死刑, 布政使、按察使與巡撫因姑息失察被革職,皇上派宏煜前往山東,臨時代掌東昌府政事。」
趙璽道:「這鬧著旱災呢,那些當官的怎麽還有空謀殺同僚?」
「正因旱災才出了這事。」意兒道:「被殺的禦史名叫馮若棋,他在武城縣核查賑災情況, 誰知查出縣令王申多開飢戶,冒賑歸己,而且數額巨大,於是寫好清冊,準備上奏彈劾。可王申一直在背後監視他,得知自己的罪行被掌握,便打算以重金行賄,但馮若棋不為所動。後來王申買通馮若棋身邊的小廝,下毒將他毒死,再偽造成自縊。而負責勘驗的知府羅轂收了王申一千兩賄賂,以自縊案上報,令馮若棋蒙冤而死。」
「竟如此歹毒?!」
意兒點頭:「四叔對此案應該很清楚。」
趙庭梧神情寡淡,興致不高,「嗯」一聲:「後來,馮若棋的兄長馮若元前去領取靈柩,發現遺衣上的血跡,大為起疑,於是開館檢驗,查出他生前中毒,且並非自縊而亡,於是赴京告上都察院。」
趙掩鬆嘆氣:「山東的小米原賣一兩二錢一石,聽聞災荒以來,竟賣到六七兩,那些窮人家可怎麽活?」
意兒道:「何止,除小米外,黑黃豆、高粱、麥子、綠豆,也都在七八兩之間,連糠也賣到二錢一鬥,朝廷發撥的二十五萬救災銀兩,隻購得三萬五千石糧食,尤其東昌府受災嚴重……我聽宏伯父的意思,他們準備籌集錢糧,月底前出發,送往山東救災。」
意兒說著略停下:「爹……」
趙掩鬆抬手:「是,我正有此意,咱們家裏累年積儲的糧食約有幾萬石,明日我便叫各莊子上的管家進城商議,月底前大概能湊個幾千石,到時一併送去山東。」
趙璽忙道:「爹,此事交給我來辦吧。」
「好,好,」趙掩鬆應著,又說:「我還預備捐出一萬兩銀子賑災,到時朝廷看在咱們賑濟有功的份上,興許能放親家太太回來,如此,意兒和庭梧也不必出麵,你們在朝為官,若公然替罪犯求情,難免落人口舌,說你們枉顧律法,袒護親眷。」
「爹爹……」
君媚聞言愣住,睜著杏子似的大眼睛,先是茫然,隨後淚光點點,忙起身向趙掩鬆跪下,哽咽磕頭:「多謝世伯,多謝世伯……」
趙璽也鼻尖發酸,在一旁抹淚。
眾人動容之際,唯獨趙庭梧看向意兒,默不吭聲,吃了幾杯酒,找機會與她搭話:「你可知那個馮若棋正是莊寧縣人。」
「果真?」她挑眉。
「嗯。」他抿酒,麵色有些暗淡:「莊寧縣民風保守,你上任後,無論推行什麽新律,切忌太過強硬,不要和地方勢力對著幹。」
「我知道。」她隨口答應,笑道:「多謝四叔提醒。」
趙庭梧眼簾低垂,清俊的臉頰因醉酒而泛著潮紅,眉間微蹙,又問了句:「你非要這麽急著走嗎?」
「什麽?」
他抿了抿唇,別過頭,掩飾沒來由的煩悶和低落,再不與她說話。
沒關係。趙庭梧想,她要去莊寧縣赴任,恰巧那位冤死的禦史也是莊寧縣人,聽聞皇帝的意思,要將親手殺死馮若棋的小廝李詳押送到他墳前淩遲,既如此,何不討了這項差事,到時去那邊看看意兒。
否則,這一別,不知何時才能再見了。
……
——
話說宏煜抵達東昌府,立刻著手賑災事宜,朝廷撥下的十萬石糧食,加上所購的三萬五千石糧,對山東局部受災的數十萬百姓來說,杯水車薪。
宏煜到任後,即出文告,寫疏引,置化緣簿,安排屬官拜訪地方紳士和富戶,組織他們出資出糧,他自己更帶頭捐納。
至於對農民的賑救,則安排各縣布置鄉約裏甲對受災情況進行登記,按受災輕重和家裏的經濟基礎分別給予不同的救災錢糧的發放,各鄉裏甲必須逐戶調查,建立賑濟冊。之後將災區民戶分成極富、次富、稍富、稍貧、次貧、極貧六等,前四者皆不在荒政賑濟的對象之內,隻有極貧和次貧才會得到救濟。
煙籮眼淚直往下掉,雙肩發抖:「君媚恨死我了,我也恨死我自己,娘她……」
趙璽握住妻子的手:「四叔和意兒會給她求情,家裏也在想辦法,我們請最好的訟師,無論如何,盡力而為,你放心。」
煙籮埋下去,把額頭抵著他的胳膊,緩緩閉上了濕紅的眼。
第34章
啟程前夕, 意兒再次登門宏府,向宏煜的父母辭行。晚上趙掩鬆在家裏擺席, 給她們三人餞行。不過隻是尋常小宴,除長房外,隻有趙庭梧和君媚出席。
經過昨日的變故,不知怎麽,君媚仿佛換了個人,尤其對意兒的態度,不再敵視排斥, 反倒十分認真地坐在邊上,呆望著她,專注聽她講話。
席間阿瞻睡了,煙籮抱他回房。
趙掩鬆問起宏煜:「你和他究竟怎樣, 我看宏老爺和宏夫人的意思,也想讓你們重新訂婚。」
意兒捏著酒杯苦笑:「爹,你別操心了, 他眼下人在山東, 怎麽訂婚啊?」
趙掩鬆聞言十分詫異:「如今山東大旱,他被調去賑災嗎?」
宋敏道:「山東武城縣出了一起謀殺監察禦史的大案,震驚朝野,等案件查明,武城縣令和東昌知府被擬了死刑, 布政使、按察使與巡撫因姑息失察被革職,皇上派宏煜前往山東,臨時代掌東昌府政事。」
趙璽道:「這鬧著旱災呢,那些當官的怎麽還有空謀殺同僚?」
「正因旱災才出了這事。」意兒道:「被殺的禦史名叫馮若棋,他在武城縣核查賑災情況, 誰知查出縣令王申多開飢戶,冒賑歸己,而且數額巨大,於是寫好清冊,準備上奏彈劾。可王申一直在背後監視他,得知自己的罪行被掌握,便打算以重金行賄,但馮若棋不為所動。後來王申買通馮若棋身邊的小廝,下毒將他毒死,再偽造成自縊。而負責勘驗的知府羅轂收了王申一千兩賄賂,以自縊案上報,令馮若棋蒙冤而死。」
「竟如此歹毒?!」
意兒點頭:「四叔對此案應該很清楚。」
趙庭梧神情寡淡,興致不高,「嗯」一聲:「後來,馮若棋的兄長馮若元前去領取靈柩,發現遺衣上的血跡,大為起疑,於是開館檢驗,查出他生前中毒,且並非自縊而亡,於是赴京告上都察院。」
趙掩鬆嘆氣:「山東的小米原賣一兩二錢一石,聽聞災荒以來,竟賣到六七兩,那些窮人家可怎麽活?」
意兒道:「何止,除小米外,黑黃豆、高粱、麥子、綠豆,也都在七八兩之間,連糠也賣到二錢一鬥,朝廷發撥的二十五萬救災銀兩,隻購得三萬五千石糧食,尤其東昌府受災嚴重……我聽宏伯父的意思,他們準備籌集錢糧,月底前出發,送往山東救災。」
意兒說著略停下:「爹……」
趙掩鬆抬手:「是,我正有此意,咱們家裏累年積儲的糧食約有幾萬石,明日我便叫各莊子上的管家進城商議,月底前大概能湊個幾千石,到時一併送去山東。」
趙璽忙道:「爹,此事交給我來辦吧。」
「好,好,」趙掩鬆應著,又說:「我還預備捐出一萬兩銀子賑災,到時朝廷看在咱們賑濟有功的份上,興許能放親家太太回來,如此,意兒和庭梧也不必出麵,你們在朝為官,若公然替罪犯求情,難免落人口舌,說你們枉顧律法,袒護親眷。」
「爹爹……」
君媚聞言愣住,睜著杏子似的大眼睛,先是茫然,隨後淚光點點,忙起身向趙掩鬆跪下,哽咽磕頭:「多謝世伯,多謝世伯……」
趙璽也鼻尖發酸,在一旁抹淚。
眾人動容之際,唯獨趙庭梧看向意兒,默不吭聲,吃了幾杯酒,找機會與她搭話:「你可知那個馮若棋正是莊寧縣人。」
「果真?」她挑眉。
「嗯。」他抿酒,麵色有些暗淡:「莊寧縣民風保守,你上任後,無論推行什麽新律,切忌太過強硬,不要和地方勢力對著幹。」
「我知道。」她隨口答應,笑道:「多謝四叔提醒。」
趙庭梧眼簾低垂,清俊的臉頰因醉酒而泛著潮紅,眉間微蹙,又問了句:「你非要這麽急著走嗎?」
「什麽?」
他抿了抿唇,別過頭,掩飾沒來由的煩悶和低落,再不與她說話。
沒關係。趙庭梧想,她要去莊寧縣赴任,恰巧那位冤死的禦史也是莊寧縣人,聽聞皇帝的意思,要將親手殺死馮若棋的小廝李詳押送到他墳前淩遲,既如此,何不討了這項差事,到時去那邊看看意兒。
否則,這一別,不知何時才能再見了。
……
——
話說宏煜抵達東昌府,立刻著手賑災事宜,朝廷撥下的十萬石糧食,加上所購的三萬五千石糧,對山東局部受災的數十萬百姓來說,杯水車薪。
宏煜到任後,即出文告,寫疏引,置化緣簿,安排屬官拜訪地方紳士和富戶,組織他們出資出糧,他自己更帶頭捐納。
至於對農民的賑救,則安排各縣布置鄉約裏甲對受災情況進行登記,按受災輕重和家裏的經濟基礎分別給予不同的救災錢糧的發放,各鄉裏甲必須逐戶調查,建立賑濟冊。之後將災區民戶分成極富、次富、稍富、稍貧、次貧、極貧六等,前四者皆不在荒政賑濟的對象之內,隻有極貧和次貧才會得到救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