湊近照片時,她嗅到一股刺激性的油墨味道,不覺愣了愣,下意識翻過了照片。
白色的卡布紋相紙上,依舊是蒼遒有力、淩厲露鋒的幾行字,恰如他一般鐵骨錚錚:
【小魚:
我一生言出必行,當日向你立誓時,從未想過相負於你。
可我們身陷長夜已久,總歸要有人燃燒自己,追尋太陽。
我知我不過是微渺之螢火,但中國有千千萬萬這樣的我,眾聚成光,足以一把燃盡黑暗。
如若我犧牲在逐日之途,望你能原宥我之絕情相負。
不必為我落淚,更不必為我傷懷,因為我將永遠與你同在。
長夜將盡,黎明將至。請你定要堅持下去,替我等曙光來。
待旭日重升之後,你所見大好河山,四時佳景,皆是我。
雁暉書於1938年4月29日出戰前】
這就是在他生命將逝前,給她留下的最後一段話。
他那時是抱著怎樣的心情寫下這些話呢?他既希望能騙過她,讓她永遠都看不見這些話;心裏實則又清楚,他不可能能瞞她一輩子,她總歸是會得知他的死訊的,才用這段話來勉勵她。
她不願稱之為遺書,因為這段話裏,每一句話,每一個字,都是他燃燒著他的生命書寫下的,書寫著他向死而生的意誌。
她想聽他的話,不要為他的逝去而流淚。可這一秒,本來已絕盡的鹹涼淚水還是洶湧而出。
她將照片捂在懷裏,哀哀哭泣,任恣意的淚水將她湮沒。
從午後至黃昏,黃昏至入夜,她不知她哭了多久。
最後,是回郭公館的喬蕙琪循聲趕來,將哭泣不止的她一把抱進了懷中:「小魚,你怎的回來了?你別哭,你說話。有我在,我可以幫你。」
她瞥見了放在桌上的軍郵袋,驀然一怔。
「雁暉……去找蔚榕哥哥去了。」朱魚淚眼朦朧地望向喬蕙琪,撲進了她懷中,「我也走不成了,蕙琪。」
喬蕙琪鼻頭泛酸,含淚輕撫著她的發:「他們姓郭的,都是害人精!不打緊,留下就留下,有我照顧你,別怕啊,別怕。」
在她的懷裏,朱魚放聲大哭。
***
郭蔚槿選擇了一個正確的時間離開。
她走後的第三日,日軍登錄大亞灣,不費吹灰之力攻陷了惠州,廣州也岌岌可危。
但廣州城的市民,卻對敵情懵然無知,因為在10月15日,廣東守軍第四路軍司令部居然利用廣州各大報社,杜撰了一大堆「大捷」的戰報,大肆宣傳那子虛烏有的勝利,完全蒙蔽了民眾。
直至17日,日軍的鐵蹄逼近廣州時,第四路軍總部才讓警察局通知疏散,讓市民緊急撤退。
一時間,廣州城陷入了一片混亂。各條道路堵得水泄不通,車站和碼頭一下都擁擠不堪。人們都慌不擇路地逃難,可有限的交通工具隻能送出有限的人。
10月21日,朱魚站在郭公館的窗戶前,望見滾滾黑煙四起,熊熊火光猛燃著,燒得整片天空都淌著血色。
不絕於耳的哭嚎聲、爆炸聲、敵機轟鳴聲是窗戶抵擋不住的。平日裏乖巧的嬰兒在希希的懷裏,被嚇得悲鳴不止,朱魚和希希都哄不來。
廣州的受難日就這樣來到了。彼時的廣州,多數守軍都已經被調空了,兵力不足。日軍如入無人之境,輕而易舉占領了廣州。
在淪陷之前,喬蕙琪和朱魚已讓郭公館僅剩的青壯家僕們,帶著郭公館裏能走動的女人們都去坐車坐船逃難了。
但還有許多走不了路,或是不敢逃跑的老弱婦孺依舊留在了郭公館。她們已經逃了太久了,這一次,是真的逃不動了,天真地以為,興許躲一躲就能躲得過去。
希希和那個嬰兒也沒有跟著那些家僕一起逃。她已習慣了喬慧琪和朱魚所給予的庇護,她說她不可能帶著這個嬰兒在逃難途中活下來。
朱魚她們叫她把嬰兒留下,她可以一個人逃走,但她也不願。
這一日,喬蕙琪很早就從博濟醫院裏回來了,因為醫院亦是一團混亂。
她沒有說很多話,一進門就把一把白朗寧遞給朱魚,囑咐希希將所有人都帶去防空洞,隻留她和朱魚在門口守著門。
夜裏,她們沒有點燈,也沒有點火,隻是彼此打量著彼此的眼睛。
「會用槍麽?」她問朱魚。
朱魚搖頭:「以前看雁暉用過,我好奇問過他怎麽用。但他那時說,槍是男人們用的,不該讓我碰。」
喬蕙琪笑了:「男人們都不在了,就輪到我們了。讓我來教你怎麽用。」
喬蕙琪的言傳身教始於第二晚。這一夜,她開槍打死了一個想要闖入郭公館趁火打劫的流氓。
是日晚上,日軍、漢奸和市井流氓在廣州城內大肆燒殺搶掠,四處放火。黃沙、東堤都被燒成廢墟焦土,市民都隻得躲在家中,無人再敢出門。
三日後,郭公館內已沒有幹糧,而有些病人因為斷了藥,已病情危殆。
希希看著郭公館,而喬蕙琪和朱魚則出高價叫來了黃包車,試圖將一些危殆的婦孺送至白鶴洞難民收容所。可剛趕過去時,收容所已經人滿為患,拒收了她們。
她們又隻能輾轉將危殆的病人送至博濟醫院。醫院卻已經陷入了癱瘓,視線所及,都是被炸傷和被燒傷的傷員。她們都顧不上再去買菜買糧,換上了護士裝,消毒後,立刻投入了救治工作。
白色的卡布紋相紙上,依舊是蒼遒有力、淩厲露鋒的幾行字,恰如他一般鐵骨錚錚:
【小魚:
我一生言出必行,當日向你立誓時,從未想過相負於你。
可我們身陷長夜已久,總歸要有人燃燒自己,追尋太陽。
我知我不過是微渺之螢火,但中國有千千萬萬這樣的我,眾聚成光,足以一把燃盡黑暗。
如若我犧牲在逐日之途,望你能原宥我之絕情相負。
不必為我落淚,更不必為我傷懷,因為我將永遠與你同在。
長夜將盡,黎明將至。請你定要堅持下去,替我等曙光來。
待旭日重升之後,你所見大好河山,四時佳景,皆是我。
雁暉書於1938年4月29日出戰前】
這就是在他生命將逝前,給她留下的最後一段話。
他那時是抱著怎樣的心情寫下這些話呢?他既希望能騙過她,讓她永遠都看不見這些話;心裏實則又清楚,他不可能能瞞她一輩子,她總歸是會得知他的死訊的,才用這段話來勉勵她。
她不願稱之為遺書,因為這段話裏,每一句話,每一個字,都是他燃燒著他的生命書寫下的,書寫著他向死而生的意誌。
她想聽他的話,不要為他的逝去而流淚。可這一秒,本來已絕盡的鹹涼淚水還是洶湧而出。
她將照片捂在懷裏,哀哀哭泣,任恣意的淚水將她湮沒。
從午後至黃昏,黃昏至入夜,她不知她哭了多久。
最後,是回郭公館的喬蕙琪循聲趕來,將哭泣不止的她一把抱進了懷中:「小魚,你怎的回來了?你別哭,你說話。有我在,我可以幫你。」
她瞥見了放在桌上的軍郵袋,驀然一怔。
「雁暉……去找蔚榕哥哥去了。」朱魚淚眼朦朧地望向喬蕙琪,撲進了她懷中,「我也走不成了,蕙琪。」
喬蕙琪鼻頭泛酸,含淚輕撫著她的發:「他們姓郭的,都是害人精!不打緊,留下就留下,有我照顧你,別怕啊,別怕。」
在她的懷裏,朱魚放聲大哭。
***
郭蔚槿選擇了一個正確的時間離開。
她走後的第三日,日軍登錄大亞灣,不費吹灰之力攻陷了惠州,廣州也岌岌可危。
但廣州城的市民,卻對敵情懵然無知,因為在10月15日,廣東守軍第四路軍司令部居然利用廣州各大報社,杜撰了一大堆「大捷」的戰報,大肆宣傳那子虛烏有的勝利,完全蒙蔽了民眾。
直至17日,日軍的鐵蹄逼近廣州時,第四路軍總部才讓警察局通知疏散,讓市民緊急撤退。
一時間,廣州城陷入了一片混亂。各條道路堵得水泄不通,車站和碼頭一下都擁擠不堪。人們都慌不擇路地逃難,可有限的交通工具隻能送出有限的人。
10月21日,朱魚站在郭公館的窗戶前,望見滾滾黑煙四起,熊熊火光猛燃著,燒得整片天空都淌著血色。
不絕於耳的哭嚎聲、爆炸聲、敵機轟鳴聲是窗戶抵擋不住的。平日裏乖巧的嬰兒在希希的懷裏,被嚇得悲鳴不止,朱魚和希希都哄不來。
廣州的受難日就這樣來到了。彼時的廣州,多數守軍都已經被調空了,兵力不足。日軍如入無人之境,輕而易舉占領了廣州。
在淪陷之前,喬蕙琪和朱魚已讓郭公館僅剩的青壯家僕們,帶著郭公館裏能走動的女人們都去坐車坐船逃難了。
但還有許多走不了路,或是不敢逃跑的老弱婦孺依舊留在了郭公館。她們已經逃了太久了,這一次,是真的逃不動了,天真地以為,興許躲一躲就能躲得過去。
希希和那個嬰兒也沒有跟著那些家僕一起逃。她已習慣了喬慧琪和朱魚所給予的庇護,她說她不可能帶著這個嬰兒在逃難途中活下來。
朱魚她們叫她把嬰兒留下,她可以一個人逃走,但她也不願。
這一日,喬蕙琪很早就從博濟醫院裏回來了,因為醫院亦是一團混亂。
她沒有說很多話,一進門就把一把白朗寧遞給朱魚,囑咐希希將所有人都帶去防空洞,隻留她和朱魚在門口守著門。
夜裏,她們沒有點燈,也沒有點火,隻是彼此打量著彼此的眼睛。
「會用槍麽?」她問朱魚。
朱魚搖頭:「以前看雁暉用過,我好奇問過他怎麽用。但他那時說,槍是男人們用的,不該讓我碰。」
喬蕙琪笑了:「男人們都不在了,就輪到我們了。讓我來教你怎麽用。」
喬蕙琪的言傳身教始於第二晚。這一夜,她開槍打死了一個想要闖入郭公館趁火打劫的流氓。
是日晚上,日軍、漢奸和市井流氓在廣州城內大肆燒殺搶掠,四處放火。黃沙、東堤都被燒成廢墟焦土,市民都隻得躲在家中,無人再敢出門。
三日後,郭公館內已沒有幹糧,而有些病人因為斷了藥,已病情危殆。
希希看著郭公館,而喬蕙琪和朱魚則出高價叫來了黃包車,試圖將一些危殆的婦孺送至白鶴洞難民收容所。可剛趕過去時,收容所已經人滿為患,拒收了她們。
她們又隻能輾轉將危殆的病人送至博濟醫院。醫院卻已經陷入了癱瘓,視線所及,都是被炸傷和被燒傷的傷員。她們都顧不上再去買菜買糧,換上了護士裝,消毒後,立刻投入了救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