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仿佛見他趴在床頭,兩眼卻一動不動地盯著她案頭的燭火。
她問他在幹什麽,他就會答:「練眼力。」
燭火還在靜靜地燃,看燭火的人卻隻是她眼前的幻影。
又一個月圓之夜,她去給阿翠姐的花艇送完粥後,回到自己船上來。
她覺得今日艙內洩出的光線,比昨日似乎敞亮些,不禁一愣。
掀起艙簾,她才是真真正正地愣得屏住呼吸。
郭阡的雙手交握在腦後,背向後沉,靠在她的雙喜蘭花椅上。椅子前兩腳翹起,後兩腳撐地,半截懸空,搖搖擺擺的,欲墜不墜。他的黑皮鞋依然擦得鋥亮,交錯著搭在案頭的一角,借力支住了他整個身子。
他維持著這個放縱的姿勢。見到她時,向她招一隻手叫了她一句「朱魚」,也沒破壞這來之不易的平衡,椅子仍然沒有落地。
朱魚咬著下唇,驀地失語。
她疑心他又是幻影。可幻影之前從未和她開口說話過。
那就是真的了。
他真的又回來了。
良久,她才道:「我叫你莫要再上我的船。」
「可我那時並未答應啊。」他從椅子上跳落下來,一下就跳到她麵前,震得船又下落了一寸。
她這才借著迎麵的燈火與燭火,看清他醺紅的臉,聞見他身上的酒氣。
他吃多了好多酒,但眼裏是清明的,清明的笑意裏還帶著一絲戚然與苦澀,醉話淩亂破碎:「……我早就……早就無處可去了……偌大一個廣州城,隻有你還肯留我……肯留我這個狗也嫌的郭三少……」
這一夜的郭阡是傷情而脆弱的。
脆弱得仿如一隻翅膀受傷的落雁,拚著最後一口氣飛到她船上來尋她。
「郭阡。」
她忍不住柔柔喚他。
喊聲還未消退,他就擁她入懷,像溺水之人抱緊手旁的最後的一塊浮木,口中絮絮念念:「今日,是郭蔚榕的生辰,家裏所有人都記得,可沒人記得我的。若我姆媽在,她會記得的。可她畢竟是走了,留我一個人,就這麽走了。」
朱魚聽著也濕潤了眼眶,輕輕環住他的腰,安撫他的背。
他天生長得是無憂無慮的笑眼,活該就是大富大貴的福相,連看相的先生都要誇一句「有福」的笑眼。
但笑眼裏若淌了淚,竟比一般的眼睛更淒婉:「可我心裏不生氣的。我吃誰的醋,也不會吃郭蔚榕他一個死人的醋。他們背著我去給他過陰壽就算了,可憑什麽……憑什麽要燒郭蔚榕給我留的東西……」
朱魚聞言怔了怔。眼神一晃,她看清了桌案上放了一個敞著口子的軍郵袋。
軍郵袋被燎開了許多焦黑的破洞,似是浸過火。
而軍郵袋旁,放著一張被燒去一角的殘缺照片。
照片上的男人站在一塊石碑前。他身著皮質軍綠飛行服,穿著黑色長靴,防風鏡掀到額前,露出文質彬彬的一張臉,濃眉星目,和郭阡有七八分肖似。
石碑上鐫刻著幾行赫然醒目的大字,紮入了她的眼,仿若有人在她耳畔,振聾發聵地逐字念出:
【我們的身體、飛機和炸彈,當與敵人兵艦陣地同歸於盡!】
第28章 昔時月(2)【1935,廣州】 【民……
她出神凝望,引得郭阡也順著她的目光望去。
望那隻被他從火盆裏救出來的軍郵袋,裏麵有郭蔚榕最後留給他的一點東西。
若不是他發現得及時,連這點東西,也要被燒沒了。
他鬆開擁著朱魚的雙臂,顫抖著手打開它,將一件件東西小心翼翼地取出來,撣淨上麵沾染的灰燼。
日記本、腕錶、中央航校的紀念手鍊。
還有許多未曾開封過的信。
他從中揀出一封被火燒去了一半的信,將信紙從信封中取出來,第一眼就瞥見一行蒼遒有力的字——「以身許國,我死國生,不悔矣。」
就不忍再卒讀下去。
軍郵袋裏的物件被一件件整理出來,最後隻剩一枚足赤金戒指。
郭阡凝視戒指良久,突然放聲大笑,笑聲卻愈變愈淒涼:「郭蔚榕,戒指托人帶給你一枚,我又帶回來一枚,好不容易湊一對,你卻枉費我苦心。」
朱魚這才明白過來,這枚足赤金戒指和郭阡給她的那枚紅寶石戒指是一對。
不過如今物是人非,對戒相逢,人卻相離。
那夜,郭阡在她船裏呆坐了一整夜,讀完了所有書信和日記本。
每一封家書,每一頁紙,每一個字,都輕如鴻毛,又重如泰山。
而她在他身邊,亦陪著他一夜未眠,將他手上被火燎起的水泡一點點塗上研好的藥粉,爾後靜靜替他縫補那個漏洞的軍郵袋,將他讀過的信一封封放回去。
她沒有一絲想要偷看的欲望。即便不讀,她也曉得,信上的每一句話,都不會比她在照片上看到的那句話更輕快。
所以她隻是握著郭阡那隻未受傷的手,隻準他單手翻頁,不準他去撓那些水泡。
拂曉來臨時,雙眼皆是血絲的郭阡合上了日記本,看著枕在他膝頭熟睡的朱魚。
她的臉,一半浴在光裏,一半浸在暗中。她呼吸平穩,在安睡時,也不忘恪盡職守地壓著他的左手,將他的左手墊在她的臉和他膝間。
他看得有些沉醉,回過神來時,才發現他的右手已要觸及到她臉頰。
她問他在幹什麽,他就會答:「練眼力。」
燭火還在靜靜地燃,看燭火的人卻隻是她眼前的幻影。
又一個月圓之夜,她去給阿翠姐的花艇送完粥後,回到自己船上來。
她覺得今日艙內洩出的光線,比昨日似乎敞亮些,不禁一愣。
掀起艙簾,她才是真真正正地愣得屏住呼吸。
郭阡的雙手交握在腦後,背向後沉,靠在她的雙喜蘭花椅上。椅子前兩腳翹起,後兩腳撐地,半截懸空,搖搖擺擺的,欲墜不墜。他的黑皮鞋依然擦得鋥亮,交錯著搭在案頭的一角,借力支住了他整個身子。
他維持著這個放縱的姿勢。見到她時,向她招一隻手叫了她一句「朱魚」,也沒破壞這來之不易的平衡,椅子仍然沒有落地。
朱魚咬著下唇,驀地失語。
她疑心他又是幻影。可幻影之前從未和她開口說話過。
那就是真的了。
他真的又回來了。
良久,她才道:「我叫你莫要再上我的船。」
「可我那時並未答應啊。」他從椅子上跳落下來,一下就跳到她麵前,震得船又下落了一寸。
她這才借著迎麵的燈火與燭火,看清他醺紅的臉,聞見他身上的酒氣。
他吃多了好多酒,但眼裏是清明的,清明的笑意裏還帶著一絲戚然與苦澀,醉話淩亂破碎:「……我早就……早就無處可去了……偌大一個廣州城,隻有你還肯留我……肯留我這個狗也嫌的郭三少……」
這一夜的郭阡是傷情而脆弱的。
脆弱得仿如一隻翅膀受傷的落雁,拚著最後一口氣飛到她船上來尋她。
「郭阡。」
她忍不住柔柔喚他。
喊聲還未消退,他就擁她入懷,像溺水之人抱緊手旁的最後的一塊浮木,口中絮絮念念:「今日,是郭蔚榕的生辰,家裏所有人都記得,可沒人記得我的。若我姆媽在,她會記得的。可她畢竟是走了,留我一個人,就這麽走了。」
朱魚聽著也濕潤了眼眶,輕輕環住他的腰,安撫他的背。
他天生長得是無憂無慮的笑眼,活該就是大富大貴的福相,連看相的先生都要誇一句「有福」的笑眼。
但笑眼裏若淌了淚,竟比一般的眼睛更淒婉:「可我心裏不生氣的。我吃誰的醋,也不會吃郭蔚榕他一個死人的醋。他們背著我去給他過陰壽就算了,可憑什麽……憑什麽要燒郭蔚榕給我留的東西……」
朱魚聞言怔了怔。眼神一晃,她看清了桌案上放了一個敞著口子的軍郵袋。
軍郵袋被燎開了許多焦黑的破洞,似是浸過火。
而軍郵袋旁,放著一張被燒去一角的殘缺照片。
照片上的男人站在一塊石碑前。他身著皮質軍綠飛行服,穿著黑色長靴,防風鏡掀到額前,露出文質彬彬的一張臉,濃眉星目,和郭阡有七八分肖似。
石碑上鐫刻著幾行赫然醒目的大字,紮入了她的眼,仿若有人在她耳畔,振聾發聵地逐字念出:
【我們的身體、飛機和炸彈,當與敵人兵艦陣地同歸於盡!】
第28章 昔時月(2)【1935,廣州】 【民……
她出神凝望,引得郭阡也順著她的目光望去。
望那隻被他從火盆裏救出來的軍郵袋,裏麵有郭蔚榕最後留給他的一點東西。
若不是他發現得及時,連這點東西,也要被燒沒了。
他鬆開擁著朱魚的雙臂,顫抖著手打開它,將一件件東西小心翼翼地取出來,撣淨上麵沾染的灰燼。
日記本、腕錶、中央航校的紀念手鍊。
還有許多未曾開封過的信。
他從中揀出一封被火燒去了一半的信,將信紙從信封中取出來,第一眼就瞥見一行蒼遒有力的字——「以身許國,我死國生,不悔矣。」
就不忍再卒讀下去。
軍郵袋裏的物件被一件件整理出來,最後隻剩一枚足赤金戒指。
郭阡凝視戒指良久,突然放聲大笑,笑聲卻愈變愈淒涼:「郭蔚榕,戒指托人帶給你一枚,我又帶回來一枚,好不容易湊一對,你卻枉費我苦心。」
朱魚這才明白過來,這枚足赤金戒指和郭阡給她的那枚紅寶石戒指是一對。
不過如今物是人非,對戒相逢,人卻相離。
那夜,郭阡在她船裏呆坐了一整夜,讀完了所有書信和日記本。
每一封家書,每一頁紙,每一個字,都輕如鴻毛,又重如泰山。
而她在他身邊,亦陪著他一夜未眠,將他手上被火燎起的水泡一點點塗上研好的藥粉,爾後靜靜替他縫補那個漏洞的軍郵袋,將他讀過的信一封封放回去。
她沒有一絲想要偷看的欲望。即便不讀,她也曉得,信上的每一句話,都不會比她在照片上看到的那句話更輕快。
所以她隻是握著郭阡那隻未受傷的手,隻準他單手翻頁,不準他去撓那些水泡。
拂曉來臨時,雙眼皆是血絲的郭阡合上了日記本,看著枕在他膝頭熟睡的朱魚。
她的臉,一半浴在光裏,一半浸在暗中。她呼吸平穩,在安睡時,也不忘恪盡職守地壓著他的左手,將他的左手墊在她的臉和他膝間。
他看得有些沉醉,回過神來時,才發現他的右手已要觸及到她臉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