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勛安自幼就知道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這在課本上,各種文教資料上都被大大的宣揚。可是國人也都知道,歷史上關於黃河水泛濫致沿岸居民無家可歸民不聊生的記載也是數不勝數。
他一直不理解為什麽這麽一條母親河會如此無情,隔上幾十年就要泛濫一次,為什麽人們還堅稱它為母親河。
他雖然不是環境專家,在親自實地考察大禹渡以後,心裏也多多少少有一點理解。這裏屬於黃河的中遊和下遊的交界,往上是著名的黃土高原,往下是中原大地,大多是海拔較低的平原。
落差大水流急,裹著黃沙的水流到了中下遊地段,隨著水流的減緩,泥沙大量沉積,竟把河床抬得比兩岸的農莊農田還高,一旦水流暴漲,堤壩承受不住壓力河水必然外泄,淹毀農田和村莊。
考察過後,許勛安做了一個大禹渡口附近的地質模型,洛兒也當然小徒弟幫了不少忙,和泥,揀石頭都是她的活,孫丕負責拎水。這兩人幫忙的時候還覺得奇怪,實在看不懂許勛安在弄什麽,直到一步步顯形才恍然大悟,心裏的佩服又增加了一分。
許勛安讓孫丕舀一瓢水從上遊倒下去,流水裹著泥沙嘩嘩地往下流,在大禹渡口,落差更大一些,流水不斷衝擊兩岸的堤壩,北岸是岩石,影響不是很大,南岸卻是剛築的壩子,幾瓢水下去,堤壩就被水流裹走了一半,變得越來越薄。
許勛安又圍著大禹渡口挖了一個坑,可以囤積一部分水,從上遊裹下來的泥沙也都沉澱在了水坑裏,過不了多久就得清理一次,否則還是一個隱患。
反覆試驗了幾次,根本找不到一勞永逸的方法,治理水患隻能靠世世代代人不斷的保護環境,定期清理河堤淤泥,定期維護防水設施排查隱患。
不過他也沒有放棄,反覆試驗幾次,總算找到了最佳方案。在模擬水坑的另外兩個方向都開了水渠,用水閘控製,澇時分流旱時灌溉,這樣周圍的灘塗土地都可以用來耕種,不用擔心隨時可能爆發的水患。
他在水庫周圍設計了幾架風車,旱季時可以把水庫的水抽掉不少,用於灌溉周圍的農田,也可以趁機清理水底淤積的泥沙,一舉兩得。
許勛安忙碌了兩天,才把自己試驗的經過和最終得出的最佳解決方案詳細地寫了下來,裝訂成一份《關於預防和治理大禹渡口洪澇災害的建議書》,帶著這份建議書進城去找李思誌。
李思誌對許勛安的能力深信不疑,他的老師是張子衡,從前他就經常聽老師稱讚許勛安有治世之才,看過許勛安寫的建議書,他更是深信不疑,連寫向皇帝寫了一封奏報,和許勛安的建議書一起送往長安。
他原想在奏報裏推薦許勛安來做下一任陝州刺史,被許勛安拒絕了。
如果這事往前倒一兩個月,許勛安說不定會非常樂意,可是經歷了那麽多事,他認清做官不是那麽簡單的,如果沒有強硬的後台,隻能束手束腳地受製於人,他覺得自己還是要沉澱,要積累自己的資本,以後做官也做得有底氣。
李思誌雖然覺得可惜,還是尊重他的選擇。
洛兒並不知道師傅主動拒絕了一個當官的機會,她甚至擔心師傅的計劃再次被皇上拒絕,她知道師傅每一份計劃都經過反覆斟酌,尤其是這一次,她看著師傅一次又一次地還原大禹渡的模型,不厭其煩地推到重建,就是要確保跟實地情況達到一致,得到的結果真實有效。
他熬夜寫計劃,紙墨不知道用去多少,燈燭亮了一夜。洛兒以為師傅可能是想借著這次機會讓皇上和朝堂那些人見識他真正的才華,她心裏一度十分矛盾。
一方麵不希望師傅的才華被人埋沒,努力付出不能得到回報,一方麵又擔心師傅能力太過突出,被朝堂上那些權臣嫉恨。
她擔心的事都沒有發生,眼下師傅卻跟沒事人一樣跟她坐在馬車裏,皇上賞賜的匹絹財物都被他捐給了陝州的災民,用於災後重建和開鑿水庫。
而師傅卻隻寫了一封信讓李思誌轉交給皇上,就帶著洛兒離開了,誰也不知道他信裏寫了什麽,不過看他一身輕鬆的樣子,像是想通了什麽似的,完全沒了以前那些鬱鬱不得誌的沉重,洛兒也就放心了。
駕車的仍是孫丕,趙海、錢力和李賁騎馬,許勛安趴在車轅上跟幾人聊天:
「李賁,你的輕功是真的還是假的?你背上或者腰帶上有沒有什麽暗器,流星爪什麽的,起跳之前先把流星爪扔出去抓住樹枝,你是靠著這種暗器才飛那麽高的吧?」他還是不相信沒有威亞那種東西吊著人就可以直線起飛。
「並沒有什麽暗器,我們侍衛自幼練習的都是正派功夫!」李賁對安哥的話感到莫名其妙,真是隔行如隔山,讀書人對他們習武之人一定有什麽誤解。他們可是正派人士,不像錦衣衛,暗衛那些人,什麽陰謀詭計邪祟手段都能使。
許勛安臉上赤裸裸地寫著不信,李賁心思簡單,直接解開自己的箭袖,然後是腰帶,許勛安趕緊伸手捂住洛兒的眼睛,不顧她的反抗。
「李賁,聊天就聊天,你一言不合就脫衣服什麽意思?」
李賁無辜地看了一眼安哥,從馬背上輕輕一躍,竟跳到了馬車頂上,落腳是輕若無聲,在許勛安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又躍了回去,整個過程馬一直沒有停下,真是神奇。
洛兒掙開師傅的手生氣地問道:「你幹嘛捂著我的眼睛?」就見師傅張大了嘴,下巴都快掉到地上了,不自覺地伸出兩隻小手幫他合上,許勛安才回過神來,兩眼放光地看著李賁,那眼神把李賁嚇不輕,趕緊束上腰帶係上箭袖。
「李哥,賁哥!」許勛安也有星星眼的時候,看得趙海錢力幾人渾身都起雞皮疙瘩,「你幾歲開始練的輕功,可不可以教教我啊!」
李賁被許勛安突然的熱情弄得很不自在,輕咳了一聲說道:「我也不記得了,反正自小就開始練,腿上綁沙袋,最開始綁一個,然後逐漸增加,最後兩條腿都要綁滿沙袋,還要綁緊,一開始在平底跑,每天至少跑十裏,後來往山上跑,每天兩次上山下山跑,教練就在終點等著,誰跑最後,或者誰的沙袋少了,沙子漏了都要懲罰的。」
洛兒就看到師傅的眼睛裏的光芒一點點暗淡,最後把頭垂在窗子上,有氣無力地問:「怎麽懲罰?」
李賁輕鬆地說道:「就是在梅花樁上蹲馬步!」許勛安剛想鬆一口氣,就聽他接著說,「頭上頂著水盆,蹲半個時辰,水不能灑出來,水灑了繼續罰跑十裏。」
許勛安剛剛燃起的那點武俠夢徹底被李賁的話給澆滅了,這罪受的,他聽著都累,還是算了吧!
他一直不理解為什麽這麽一條母親河會如此無情,隔上幾十年就要泛濫一次,為什麽人們還堅稱它為母親河。
他雖然不是環境專家,在親自實地考察大禹渡以後,心裏也多多少少有一點理解。這裏屬於黃河的中遊和下遊的交界,往上是著名的黃土高原,往下是中原大地,大多是海拔較低的平原。
落差大水流急,裹著黃沙的水流到了中下遊地段,隨著水流的減緩,泥沙大量沉積,竟把河床抬得比兩岸的農莊農田還高,一旦水流暴漲,堤壩承受不住壓力河水必然外泄,淹毀農田和村莊。
考察過後,許勛安做了一個大禹渡口附近的地質模型,洛兒也當然小徒弟幫了不少忙,和泥,揀石頭都是她的活,孫丕負責拎水。這兩人幫忙的時候還覺得奇怪,實在看不懂許勛安在弄什麽,直到一步步顯形才恍然大悟,心裏的佩服又增加了一分。
許勛安讓孫丕舀一瓢水從上遊倒下去,流水裹著泥沙嘩嘩地往下流,在大禹渡口,落差更大一些,流水不斷衝擊兩岸的堤壩,北岸是岩石,影響不是很大,南岸卻是剛築的壩子,幾瓢水下去,堤壩就被水流裹走了一半,變得越來越薄。
許勛安又圍著大禹渡口挖了一個坑,可以囤積一部分水,從上遊裹下來的泥沙也都沉澱在了水坑裏,過不了多久就得清理一次,否則還是一個隱患。
反覆試驗了幾次,根本找不到一勞永逸的方法,治理水患隻能靠世世代代人不斷的保護環境,定期清理河堤淤泥,定期維護防水設施排查隱患。
不過他也沒有放棄,反覆試驗幾次,總算找到了最佳方案。在模擬水坑的另外兩個方向都開了水渠,用水閘控製,澇時分流旱時灌溉,這樣周圍的灘塗土地都可以用來耕種,不用擔心隨時可能爆發的水患。
他在水庫周圍設計了幾架風車,旱季時可以把水庫的水抽掉不少,用於灌溉周圍的農田,也可以趁機清理水底淤積的泥沙,一舉兩得。
許勛安忙碌了兩天,才把自己試驗的經過和最終得出的最佳解決方案詳細地寫了下來,裝訂成一份《關於預防和治理大禹渡口洪澇災害的建議書》,帶著這份建議書進城去找李思誌。
李思誌對許勛安的能力深信不疑,他的老師是張子衡,從前他就經常聽老師稱讚許勛安有治世之才,看過許勛安寫的建議書,他更是深信不疑,連寫向皇帝寫了一封奏報,和許勛安的建議書一起送往長安。
他原想在奏報裏推薦許勛安來做下一任陝州刺史,被許勛安拒絕了。
如果這事往前倒一兩個月,許勛安說不定會非常樂意,可是經歷了那麽多事,他認清做官不是那麽簡單的,如果沒有強硬的後台,隻能束手束腳地受製於人,他覺得自己還是要沉澱,要積累自己的資本,以後做官也做得有底氣。
李思誌雖然覺得可惜,還是尊重他的選擇。
洛兒並不知道師傅主動拒絕了一個當官的機會,她甚至擔心師傅的計劃再次被皇上拒絕,她知道師傅每一份計劃都經過反覆斟酌,尤其是這一次,她看著師傅一次又一次地還原大禹渡的模型,不厭其煩地推到重建,就是要確保跟實地情況達到一致,得到的結果真實有效。
他熬夜寫計劃,紙墨不知道用去多少,燈燭亮了一夜。洛兒以為師傅可能是想借著這次機會讓皇上和朝堂那些人見識他真正的才華,她心裏一度十分矛盾。
一方麵不希望師傅的才華被人埋沒,努力付出不能得到回報,一方麵又擔心師傅能力太過突出,被朝堂上那些權臣嫉恨。
她擔心的事都沒有發生,眼下師傅卻跟沒事人一樣跟她坐在馬車裏,皇上賞賜的匹絹財物都被他捐給了陝州的災民,用於災後重建和開鑿水庫。
而師傅卻隻寫了一封信讓李思誌轉交給皇上,就帶著洛兒離開了,誰也不知道他信裏寫了什麽,不過看他一身輕鬆的樣子,像是想通了什麽似的,完全沒了以前那些鬱鬱不得誌的沉重,洛兒也就放心了。
駕車的仍是孫丕,趙海、錢力和李賁騎馬,許勛安趴在車轅上跟幾人聊天:
「李賁,你的輕功是真的還是假的?你背上或者腰帶上有沒有什麽暗器,流星爪什麽的,起跳之前先把流星爪扔出去抓住樹枝,你是靠著這種暗器才飛那麽高的吧?」他還是不相信沒有威亞那種東西吊著人就可以直線起飛。
「並沒有什麽暗器,我們侍衛自幼練習的都是正派功夫!」李賁對安哥的話感到莫名其妙,真是隔行如隔山,讀書人對他們習武之人一定有什麽誤解。他們可是正派人士,不像錦衣衛,暗衛那些人,什麽陰謀詭計邪祟手段都能使。
許勛安臉上赤裸裸地寫著不信,李賁心思簡單,直接解開自己的箭袖,然後是腰帶,許勛安趕緊伸手捂住洛兒的眼睛,不顧她的反抗。
「李賁,聊天就聊天,你一言不合就脫衣服什麽意思?」
李賁無辜地看了一眼安哥,從馬背上輕輕一躍,竟跳到了馬車頂上,落腳是輕若無聲,在許勛安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又躍了回去,整個過程馬一直沒有停下,真是神奇。
洛兒掙開師傅的手生氣地問道:「你幹嘛捂著我的眼睛?」就見師傅張大了嘴,下巴都快掉到地上了,不自覺地伸出兩隻小手幫他合上,許勛安才回過神來,兩眼放光地看著李賁,那眼神把李賁嚇不輕,趕緊束上腰帶係上箭袖。
「李哥,賁哥!」許勛安也有星星眼的時候,看得趙海錢力幾人渾身都起雞皮疙瘩,「你幾歲開始練的輕功,可不可以教教我啊!」
李賁被許勛安突然的熱情弄得很不自在,輕咳了一聲說道:「我也不記得了,反正自小就開始練,腿上綁沙袋,最開始綁一個,然後逐漸增加,最後兩條腿都要綁滿沙袋,還要綁緊,一開始在平底跑,每天至少跑十裏,後來往山上跑,每天兩次上山下山跑,教練就在終點等著,誰跑最後,或者誰的沙袋少了,沙子漏了都要懲罰的。」
洛兒就看到師傅的眼睛裏的光芒一點點暗淡,最後把頭垂在窗子上,有氣無力地問:「怎麽懲罰?」
李賁輕鬆地說道:「就是在梅花樁上蹲馬步!」許勛安剛想鬆一口氣,就聽他接著說,「頭上頂著水盆,蹲半個時辰,水不能灑出來,水灑了繼續罰跑十裏。」
許勛安剛剛燃起的那點武俠夢徹底被李賁的話給澆滅了,這罪受的,他聽著都累,還是算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