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秋楓堂後, 傅謹語立時叫來立夏,將她被傅二老爺看上的事兒告知。
這對有了意中人的立夏來說,無異於晴天霹靂。
她立時跪下來, 哭嚎道:「姑娘, 奴婢隻想在您身邊服侍一輩子,並無那等愛慕虛榮之心, 求姑娘幫奴婢跟老爺求個情,還讓奴婢留在您身邊服侍吧……姑娘, 奴婢捨不得您呀……」
在自個身邊服侍一輩子?說的倒是好聽!傅謹語在心裏哼了一聲。
穀雨邊去拉立夏, 邊作無奈狀, 嘆氣道:「咱們打小就在姑娘身邊服侍, 姑娘有多護犢子你還不知道?方才在鬆鶴堂,姑娘為了你, 不惜頂/撞老爺,險些被老爺罰去跪祠堂。」
見拉不動立夏,她也沒勉強, 從衣襟上取下帕子,按了按眼角, 「哽咽」道:「連姑娘都勸不住老爺, 還有誰能勸得動老爺呢?這就是咱們當奴婢的命啊……」
還有誰能勸得動老爺呢?自然是有的, 那就是受老爺寵/愛的大姑娘。
立夏在穀雨的刻意提點下, 眸中頓時一亮。
對呀, 還有大姑娘呢。
自個可是幫過大姑娘的大忙, 她也許諾待二姑娘出嫁後, 就成全自個跟青橋。
如今出了這樣的變故,也隻有她能救自個了。
她也不得不救,不然自個將她推二姑娘下水的事兒捅給二太太, 可沒她的好果子吃。
故而又哭嚎了一陣子後,立夏假裝哭累了,被幾個小丫鬟攙扶回了自個房間。
小丫鬟一走,她就躲躲閃閃的跑去了傅謹言所住的冬淩苑。
派人盯著她的穀雨得到消息後,暗嘆了一口氣。
這就叫自作孽不可活,若非她出賣姑娘在先,姑娘又怎可能任由她被老爺要去?
同樣被老爺瞧上的白露,現下不毫髮無損的待在姑娘身邊?
興許,這就是命吧。
*
傅謹言也不知是如何跟立夏說的,總之立夏暫時被穩住了,次日乖乖挎著小包袱去了鬆鶴堂。
穀雨來報時,傅謹語隻點了點頭,表示自個知道了,並無旁的話說。
原著裏頭,可沒有傅二老爺討要立夏當通房這茬。
畢竟這個時間線上,韓姨娘還活著呢,有她這個心肝寶貝在,傅二老爺自然沒有旁的心思。
後頭韓姨娘雖然也領了便當,但裴氏也丟了性命,傅二老爺得守一年妻孝。
守孝結束,續娶了新妻子,新妻子帶了幾個如花似玉的陪嫁丫鬟進來,他哪裏還會瞧得上立夏?
不過立夏也沒有落得甚好下場就是了,因青橋毀諾另娶他人,立夏發狠要揭傅謹言的老底,被傅謹言尋到錯處,賣給了個過路的漠北客商。
不過立夏也是個狠人,三年後,竟然一路靠著當失/足/婦/女回到了京城,跑去寧王府大門前跪著哭嚎。
吸引來觀眾後,她將傅謹言的老底全抖出來,然後當著急匆匆趕出來的傅謹言的麵,一頭碰死在大門旁的石獅子上。
這讓傅謹言的名聲一度跌到穀底,京中貴婦們人人對她避之不及。
後頭還是靠著捐出一半嫁妝賑災,並將自個陪嫁莊子騰出來收納災民,這才漸漸挽回了自個的名聲。
總之,好一出狗咬狗一嘴毛的大戲!
橫豎人離了秋楓堂,從此不與自個相幹,隨她們咬去。
不過為防傅謹言重新在自個身邊安插釘子,傅謹語吩咐穀雨道:「你盯緊點秋楓堂的人,若發現哪個跟冬淩苑那邊過從甚密的,記得告訴我。」
穀雨應道:「是,姑娘放心,奴婢省得。」
*
傅謹語料理了幾天家事,時間就來到七月半,中元節,佛家又叫盂蘭盆節。
上元節、中元節以及下元節,合稱三元節,古人對於三元節十分重視。
按照傅家,或是說是大齊官宦世家的規矩,中元節前一日用新米祭祀祖宗,中元節這日去廟裏參加盂蘭盆法會。
傅家在京中不顯,有名的大廟根本排不上號,往年都是去一些小廟參加法會。
今年托傅謹語的福,她們能去參加大齊香火最鼎盛的寺廟——慈安寺的盂蘭盆法會了。
對此,傅老夫人難得對二孫女露出個笑容來:「這事兒語姐兒辦的不錯,難為你了。」
大太太陸氏一邊興沖沖的吩咐下人將自個抄錄的經書都帶上,一邊撇嘴作不屑狀:「狐假虎威。」
然後又眼饞穀雨、白露以及霜降三人背著的雙肩包,開口跟傅謹語討要:「語姐兒,把你的丫鬟背的怪模怪樣的包給我一個,我拿來裝經書。」
被傅謹語幹脆利落的給拒絕了:「我自個還不夠使呢,大伯母若喜歡,回頭我叫人將雙肩包的圖樣子給您送去,您喜歡甚花樣,隻管叫丫鬟給您做便是。」
陸氏頓時不高興了,冷哼一聲:「小氣鬼!」
傅謹語懶得理會她。
穀雨她們三人背的雙肩包,又是繡花又是抽繩收口又是繩結係帶的,做起來十分費勁,三個丫鬟忙活好幾日才做好。
雖說裏頭裝著的都是自個的物什,但包卻是她們的,自個哪好隨便發送人?
況且,還是陸氏這等又當又立不值得她尊重的長輩?
想都不要想。
*
盂蘭盆節法會在晚上,故而用過午膳後,傅府女眷這才坐上馬車。
當然,其中不包括身懷有孕的裴氏。
這對有了意中人的立夏來說,無異於晴天霹靂。
她立時跪下來, 哭嚎道:「姑娘, 奴婢隻想在您身邊服侍一輩子,並無那等愛慕虛榮之心, 求姑娘幫奴婢跟老爺求個情,還讓奴婢留在您身邊服侍吧……姑娘, 奴婢捨不得您呀……」
在自個身邊服侍一輩子?說的倒是好聽!傅謹語在心裏哼了一聲。
穀雨邊去拉立夏, 邊作無奈狀, 嘆氣道:「咱們打小就在姑娘身邊服侍, 姑娘有多護犢子你還不知道?方才在鬆鶴堂,姑娘為了你, 不惜頂/撞老爺,險些被老爺罰去跪祠堂。」
見拉不動立夏,她也沒勉強, 從衣襟上取下帕子,按了按眼角, 「哽咽」道:「連姑娘都勸不住老爺, 還有誰能勸得動老爺呢?這就是咱們當奴婢的命啊……」
還有誰能勸得動老爺呢?自然是有的, 那就是受老爺寵/愛的大姑娘。
立夏在穀雨的刻意提點下, 眸中頓時一亮。
對呀, 還有大姑娘呢。
自個可是幫過大姑娘的大忙, 她也許諾待二姑娘出嫁後, 就成全自個跟青橋。
如今出了這樣的變故,也隻有她能救自個了。
她也不得不救,不然自個將她推二姑娘下水的事兒捅給二太太, 可沒她的好果子吃。
故而又哭嚎了一陣子後,立夏假裝哭累了,被幾個小丫鬟攙扶回了自個房間。
小丫鬟一走,她就躲躲閃閃的跑去了傅謹言所住的冬淩苑。
派人盯著她的穀雨得到消息後,暗嘆了一口氣。
這就叫自作孽不可活,若非她出賣姑娘在先,姑娘又怎可能任由她被老爺要去?
同樣被老爺瞧上的白露,現下不毫髮無損的待在姑娘身邊?
興許,這就是命吧。
*
傅謹言也不知是如何跟立夏說的,總之立夏暫時被穩住了,次日乖乖挎著小包袱去了鬆鶴堂。
穀雨來報時,傅謹語隻點了點頭,表示自個知道了,並無旁的話說。
原著裏頭,可沒有傅二老爺討要立夏當通房這茬。
畢竟這個時間線上,韓姨娘還活著呢,有她這個心肝寶貝在,傅二老爺自然沒有旁的心思。
後頭韓姨娘雖然也領了便當,但裴氏也丟了性命,傅二老爺得守一年妻孝。
守孝結束,續娶了新妻子,新妻子帶了幾個如花似玉的陪嫁丫鬟進來,他哪裏還會瞧得上立夏?
不過立夏也沒有落得甚好下場就是了,因青橋毀諾另娶他人,立夏發狠要揭傅謹言的老底,被傅謹言尋到錯處,賣給了個過路的漠北客商。
不過立夏也是個狠人,三年後,竟然一路靠著當失/足/婦/女回到了京城,跑去寧王府大門前跪著哭嚎。
吸引來觀眾後,她將傅謹言的老底全抖出來,然後當著急匆匆趕出來的傅謹言的麵,一頭碰死在大門旁的石獅子上。
這讓傅謹言的名聲一度跌到穀底,京中貴婦們人人對她避之不及。
後頭還是靠著捐出一半嫁妝賑災,並將自個陪嫁莊子騰出來收納災民,這才漸漸挽回了自個的名聲。
總之,好一出狗咬狗一嘴毛的大戲!
橫豎人離了秋楓堂,從此不與自個相幹,隨她們咬去。
不過為防傅謹言重新在自個身邊安插釘子,傅謹語吩咐穀雨道:「你盯緊點秋楓堂的人,若發現哪個跟冬淩苑那邊過從甚密的,記得告訴我。」
穀雨應道:「是,姑娘放心,奴婢省得。」
*
傅謹語料理了幾天家事,時間就來到七月半,中元節,佛家又叫盂蘭盆節。
上元節、中元節以及下元節,合稱三元節,古人對於三元節十分重視。
按照傅家,或是說是大齊官宦世家的規矩,中元節前一日用新米祭祀祖宗,中元節這日去廟裏參加盂蘭盆法會。
傅家在京中不顯,有名的大廟根本排不上號,往年都是去一些小廟參加法會。
今年托傅謹語的福,她們能去參加大齊香火最鼎盛的寺廟——慈安寺的盂蘭盆法會了。
對此,傅老夫人難得對二孫女露出個笑容來:「這事兒語姐兒辦的不錯,難為你了。」
大太太陸氏一邊興沖沖的吩咐下人將自個抄錄的經書都帶上,一邊撇嘴作不屑狀:「狐假虎威。」
然後又眼饞穀雨、白露以及霜降三人背著的雙肩包,開口跟傅謹語討要:「語姐兒,把你的丫鬟背的怪模怪樣的包給我一個,我拿來裝經書。」
被傅謹語幹脆利落的給拒絕了:「我自個還不夠使呢,大伯母若喜歡,回頭我叫人將雙肩包的圖樣子給您送去,您喜歡甚花樣,隻管叫丫鬟給您做便是。」
陸氏頓時不高興了,冷哼一聲:「小氣鬼!」
傅謹語懶得理會她。
穀雨她們三人背的雙肩包,又是繡花又是抽繩收口又是繩結係帶的,做起來十分費勁,三個丫鬟忙活好幾日才做好。
雖說裏頭裝著的都是自個的物什,但包卻是她們的,自個哪好隨便發送人?
況且,還是陸氏這等又當又立不值得她尊重的長輩?
想都不要想。
*
盂蘭盆節法會在晚上,故而用過午膳後,傅府女眷這才坐上馬車。
當然,其中不包括身懷有孕的裴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