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腰間原本繫著一隻荷包,如今又係上一隻,兩隻荷包隨著她身/子的晃動,不時的你撞我一下,我撞你一下,竟生出些纏纏/綿綿的意味。


    他額頭青筋直跳,伸手道:「把荷包還回來。」


    傅謹語立時抬手捂住了荷包,嚷嚷道:「喂,這送出來的東西,豈有再討回去的道理?堂堂王爺,出爾反爾,也忒小氣了些。」


    崔九淩嘴角抽了抽,沒好氣道:「金珍珠你留下,荷包還給本王。」


    傅謹語:「……」


    原來不是要討回金珍珠,而是討回荷包呀。


    她忙伸手去解懸掛在自個腰間的那個青緞繡墨竹的腰圓荷包。


    崔九淩的目光盯住她的手。


    然後就見她解到一半,又給係了回去。


    「王爺送給臣女的荷包,臣女會好生愛惜的。」


    傅謹語丟下這麽句話,站起身來,拎著裙角就朝外跑去。


    待崔九淩反應過來時,她已經跑出了書房,綠裳紅裙的身影在書房外頭的甬道上跑動片刻後,消失在甬道盡頭。


    他頓時臉黑如鍋底。


    站在他身後的崔沉憋笑憋的臉都青了,拿指甲狠掐住自個手心,這才沒笑出聲來。


    心想,傅二姑娘可真他/娘的是個鬼才,如此膽大包天的事兒都敢幹,收服自家王爺指日可待!


    第20章 20 必要把這事兒給攪合了不可。……


    等崔九淩趕到正院時,傅謹語早已逃之夭夭。


    索要荷包的事兒隻能暫且擱置,等醫女進府,她來教導心肺復甦時再說。


    然而他還是低估了傅謹語的狡詐。


    再來靖王府時,她不但沒係自個那隻荷包,連她自個的荷包都沒係。


    在他出言索要時,她拍著空空如也的柳腰,笑嘻嘻道:「對不住呀王爺,臣女忘了這回事兒了,下回定給您捎來。」


    下回又是同樣的說辭。


    接連被忽悠三次後,崔九淩怒了:「明兒你若再不將本王的荷包帶來,本王便叫暗衛去貴府取。到時若瞧見了不該瞧見的,觸碰了不該觸碰的,可怪不得本王,是你咎由自取。」


    這番威脅的話,顯然奏效了。


    傅謹語咬/唇糾結片刻,從袖子裏掏出個荷包來,往他身上一丟:「為了隻破荷包,如此大動幹戈,至於麽?還給你!」


    連敬辭都不用了,顯然動了怒氣。


    而且扔完看也不看他一眼,提起裙子調頭就跑。


    崔九淩目送她的背影消失在通往正院的甬道上,這才收回目光,將荷包塞進袖子裏。


    夜裏沐浴時,服侍他的太監許青竹撿起從外袍裏掉落出來的荷包,隨意的打量了一眼,立時詫異的「咦」了一聲:「這荷包的針線,似乎不是梁嬤嬤的。」


    崔九淩貼身的衣衫,還有荷包、香囊以及扇袋等小物什,都是出自梁嬤嬤之手。


    「嗯?」崔九淩皺眉,伸手從許青竹手裏扯過荷包,拿到眼前打量了一番,頓時臉色一黑,咬牙切齒道:「傅謹語!」


    都是青緞繡墨竹沒錯,但他那隻荷包右下角空空如也,這隻荷包右下角卻多了一尾紅色的小魚。


    「魚」音同「語」。


    崔九淩頭疼的扶額。


    這女人……


    簡直比狐狸還狡猾!


    早起自個索要荷包時,她一副肉疼而又無奈的模樣,提裙跑走時的背影都透著哀傷,將一個失意女子的神態表現的淋漓盡致。


    虧他當時還信了,甚至還略有些良心不安。


    畢竟她是自個母妃的救命恩人,如今又勞心勞力的替自個教導醫女,於情於理都不該對她如此冷酷無情。


    誰知都是在做戲!


    甚肉疼而又無奈,甚背影透著哀傷,統統都是假的!


    這會子,她隻怕正偷偷躲在被窩裏偷笑呢。


    許青竹是靖王的貼身內侍,傅二姑娘惦記自家王爺的事兒他當然曉得。


    見狀,他提議道:「要不,奴才把這荷包拿剪子絞碎了,扔火盆裏燒掉?」


    「渾說。」崔九淩瞪了許青竹一眼,將荷包扔到他身上,吩咐道:「用匣子裝起來,找個妥當的地兒放著,不許給人瞧見,也不許弄丟了。」


    派暗衛去取回荷包,不過是拿來威脅她的說辭,斷不可如此蠻幹。


    若想挽回這城,隻能假裝未發現端倪。


    並且把傅謹語手上的那隻荷包打成贗品。


    她敢繫著那荷包招搖過市,他就敢給她扣個「愛慕自個愛慕到連荷包都要仿製」的地步,到時看丟臉的是誰!


    不過他再次低估了傅謹語的老謀深算。


    好容易才弄到手的荷包,傅謹語怎可能輕易戴出來?


    反倒是崔九淩,因為摸不清她的路數,琢磨來琢磨去,心裏貓抓一樣的癢。


    *


    一個月後,醫女們出徒。


    傅謹語也順利的拿到了尾款——一匣南洋珍珠。


    此時時間已進/入五月,天氣炎熱起來不說,距離端午節也隻有三四天的工夫了。


    古人,尤其是達官貴人家,對於端午節極為重視,互送節禮不說,還會上門坐客吃酒。


    傅家父子不擅官場經營,相熟的人家不多,但姻親還是有幾家的。


    比如傅二老爺的嶽家,傅謹行、傅謹言兄妹的外祖家——柳家,就早早的打發了家中小輩來送節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女配她千嬌百媚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過水無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過水無痕並收藏女配她千嬌百媚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