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內氣氛異常壓抑,每個人心思都很重,因為立場不同,所以言論所向必然不同,靜默良久,坐在一旁的殊藝道長開腔打破這個局麵,「小喆……你可以不信命,但你要相信因果,你現在所經歷的一切所失去的一切終將會以另一種形式補償你,回饋你,它們會歸來……」
難道說沒有參透世間萬物皆苦是慈悲未滿,沒有看透世事諸多磨難是智慧未達?因果……?那我是做錯了什麽罪大惡極的事嗎?我種了什麽因,會得到如此惡果……
傅喆現在的境況就如困獸鬥,她參不透這些難題,實在煩心透頂,她隻想現下有人可以全心全意的支持她信任她去完成,不要揪著那點她根本不看重的「價值包袱」設下重重關卡阻撓。
「你們能否相信我一次?支持我的決定?利弊權衡我心中有數……就相信我一次可以嗎?」傅喆說出這句話時心中苦悶已經頻臨崩潰界限,但她還是想得到師父與師叔的認同。
可惜,世事往往事與願違,此話一出,帳內再次陷入漫長的死寂中。
「傅喆,眼下你的心思太重,沒法分清孰重孰輕,你且靜下心好好想想吧……」清宏道長本是出於好意,他也冷靜下來思考了一番,希望傅喆可以三思而後行,誰知,這番語重心長卻在一瞬間點燃了傅喆心底最不可觸碰的底線——
傅喆猛然地站了起來歇斯底裏發了瘋似的與清宏道長對吼起來,「心思太重?分不清孰重孰輕?因果?!執拗?!你們都是想著『我』該如何成為『你們所期盼的樣子』,你們可真的是想過我本來是什麽樣子的?」
「冥婚如何?活著死了又如何?名節有多重?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傅喆這一生所有信仰的寄託全在他一人身上!」
「師父,你可知,這些日子我要不停地跟自己說,我是大將軍!大將軍!不是傅喆,我不是傅喆,大將軍是為闐晟而拚命,江山百姓是她的信仰,而我傅喆隻為一個人拚命!此事到此結束,沒有討論的必要,您若是覺得我這徒弟實在太損你臉麵,您就逐我出師門罷……」連珠炮髮式的怒吼震耳欲聾,話落,傅喆頭也不回的往帳外走去。
殊藝道長聽著傅喆這番話不禁一股苦澀衝上喉嚨,他看見傅喆要走,心急如焚一把拉住傅喆胳膊想讓她冷靜下來,但是傅喆正在氣頭上,她現在什麽話都聽不進去,下意識就甩開了殊藝道長的手。
下一刻,寧淮的鳴嘯劍就出鞘數寸橫在傅喆頸側,高大的身軀阻擋了傅喆的視線,寧淮冷言冷語地對傅喆說:「回去!」
傅喆同樣冷冽地繃著一張臉,目光掃過寒光畢露的劍鋒,再抬眸對上寧淮的視線,她滿目赤紅氣勢淩人如冰錐落地似的從牙縫逼出兩個字:「滾開!」
寧淮麵不改色,置若罔聞,傅喆也是寸步不讓之勢,她將朗月劍一把抽出,朗月劍出鞘響起悠長的劍鳴盲音迴蕩在帳內,仿佛一切都在電光火石之間發生,帳內一道寒光閃過,朗月劍鋒橫在了寧淮頸側……
殊藝道長被這針鋒相對的兩人嚇出一身冷汗,他忙不迭拉開了寧淮,寧淮看向他,殊藝道長隻搖了搖頭道:「隨她去吧……」寧淮什麽也沒說就乖乖讓開道。
看見傅喆大步流星決絕離去的背影,清宏道長長籲了一聲,百般滋味糾集在心頭,既矛盾又衝突,心底是盼著這徒弟若是能放下這段感情不用受情所困,奈何,天不從人願!天若有情天亦老……算罷,勸不回頭……
闐晟的夏日漫長且悶熱,那個「晉陽王」棺槨不能安置在王府院落中,搞得眾人人心惶惶,傅喆請示了玟政皇帝,事急從權,先讓沈三沈六在夜半無人時分神不知鬼不覺的將這具無頭屍首偷偷運出王府安置在義莊,然後再將空的棺材按照皇家俗例擇日運往既定的墓地安葬。
當日「晉陽王」的棺槨沿街運往皇家墓地時,傅喆事先安插了王府暗衛佯裝成普通百姓模樣,待運棺車隊出行時,他們負責混在人群中調動起百姓的情緒。這一路上百姓群情洶湧,在官道兩旁自發的高呼道:「滅牧嶼振闐晟」。
皇榜裏早就貼出新的徵兵告示,這下,應著「晉陽王被害」熱點事件,前來應徵參軍的男丁有增無減,闐晟軍正是用人之際,這下暫解燃眉之急——傅喆這招可謂一箭雙鵰。
晉陽王剛「安葬」不到兩天,傅喆那廂已經安排人手去發散新消息——牧嶼軍殘害闐晟王爺,讓一對佳偶被逼天人永隔,玉衡將軍將與晉陽王冥婚……不久將來玉衡將軍將帶兵勢必討伐牧嶼,血債血償!
傅喆斟酌這消息的用詞用字,務求引起闐晟百姓更廣泛的共鳴與迴響。
從軍事大勢到民生瑣事,將反擊牧嶼的種種思想滲透到百姓腦子裏心頭上,隻有民之所向才是光明正道。
此消息一經傳開猶如瘟疫盛行,舉國上下從南至北,從東到西,同一時間出現了《玉衡將軍與晉陽王爺秘戀情事》之數十個版本,牧嶼軍這下不單單成了罪無可恕的侵略者還成了棒打「鴛鴦」惡毒化身。他們被傅喆的連環計上計推上了風頭浪尖,國讎家恨民族情義舊帳還未清算,現在再加一筆新帳。
闐晟百姓猶如崇拜神仙般地追捧以武功蓋世將才突出的「玉衡將軍」與以貌美如仙君降世的白麵「晉陽王爺」,兩人名號響亮背後的傳奇色彩更是被百姓添油加醋傳成忠貞不渝的佳話。
難道說沒有參透世間萬物皆苦是慈悲未滿,沒有看透世事諸多磨難是智慧未達?因果……?那我是做錯了什麽罪大惡極的事嗎?我種了什麽因,會得到如此惡果……
傅喆現在的境況就如困獸鬥,她參不透這些難題,實在煩心透頂,她隻想現下有人可以全心全意的支持她信任她去完成,不要揪著那點她根本不看重的「價值包袱」設下重重關卡阻撓。
「你們能否相信我一次?支持我的決定?利弊權衡我心中有數……就相信我一次可以嗎?」傅喆說出這句話時心中苦悶已經頻臨崩潰界限,但她還是想得到師父與師叔的認同。
可惜,世事往往事與願違,此話一出,帳內再次陷入漫長的死寂中。
「傅喆,眼下你的心思太重,沒法分清孰重孰輕,你且靜下心好好想想吧……」清宏道長本是出於好意,他也冷靜下來思考了一番,希望傅喆可以三思而後行,誰知,這番語重心長卻在一瞬間點燃了傅喆心底最不可觸碰的底線——
傅喆猛然地站了起來歇斯底裏發了瘋似的與清宏道長對吼起來,「心思太重?分不清孰重孰輕?因果?!執拗?!你們都是想著『我』該如何成為『你們所期盼的樣子』,你們可真的是想過我本來是什麽樣子的?」
「冥婚如何?活著死了又如何?名節有多重?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傅喆這一生所有信仰的寄託全在他一人身上!」
「師父,你可知,這些日子我要不停地跟自己說,我是大將軍!大將軍!不是傅喆,我不是傅喆,大將軍是為闐晟而拚命,江山百姓是她的信仰,而我傅喆隻為一個人拚命!此事到此結束,沒有討論的必要,您若是覺得我這徒弟實在太損你臉麵,您就逐我出師門罷……」連珠炮髮式的怒吼震耳欲聾,話落,傅喆頭也不回的往帳外走去。
殊藝道長聽著傅喆這番話不禁一股苦澀衝上喉嚨,他看見傅喆要走,心急如焚一把拉住傅喆胳膊想讓她冷靜下來,但是傅喆正在氣頭上,她現在什麽話都聽不進去,下意識就甩開了殊藝道長的手。
下一刻,寧淮的鳴嘯劍就出鞘數寸橫在傅喆頸側,高大的身軀阻擋了傅喆的視線,寧淮冷言冷語地對傅喆說:「回去!」
傅喆同樣冷冽地繃著一張臉,目光掃過寒光畢露的劍鋒,再抬眸對上寧淮的視線,她滿目赤紅氣勢淩人如冰錐落地似的從牙縫逼出兩個字:「滾開!」
寧淮麵不改色,置若罔聞,傅喆也是寸步不讓之勢,她將朗月劍一把抽出,朗月劍出鞘響起悠長的劍鳴盲音迴蕩在帳內,仿佛一切都在電光火石之間發生,帳內一道寒光閃過,朗月劍鋒橫在了寧淮頸側……
殊藝道長被這針鋒相對的兩人嚇出一身冷汗,他忙不迭拉開了寧淮,寧淮看向他,殊藝道長隻搖了搖頭道:「隨她去吧……」寧淮什麽也沒說就乖乖讓開道。
看見傅喆大步流星決絕離去的背影,清宏道長長籲了一聲,百般滋味糾集在心頭,既矛盾又衝突,心底是盼著這徒弟若是能放下這段感情不用受情所困,奈何,天不從人願!天若有情天亦老……算罷,勸不回頭……
闐晟的夏日漫長且悶熱,那個「晉陽王」棺槨不能安置在王府院落中,搞得眾人人心惶惶,傅喆請示了玟政皇帝,事急從權,先讓沈三沈六在夜半無人時分神不知鬼不覺的將這具無頭屍首偷偷運出王府安置在義莊,然後再將空的棺材按照皇家俗例擇日運往既定的墓地安葬。
當日「晉陽王」的棺槨沿街運往皇家墓地時,傅喆事先安插了王府暗衛佯裝成普通百姓模樣,待運棺車隊出行時,他們負責混在人群中調動起百姓的情緒。這一路上百姓群情洶湧,在官道兩旁自發的高呼道:「滅牧嶼振闐晟」。
皇榜裏早就貼出新的徵兵告示,這下,應著「晉陽王被害」熱點事件,前來應徵參軍的男丁有增無減,闐晟軍正是用人之際,這下暫解燃眉之急——傅喆這招可謂一箭雙鵰。
晉陽王剛「安葬」不到兩天,傅喆那廂已經安排人手去發散新消息——牧嶼軍殘害闐晟王爺,讓一對佳偶被逼天人永隔,玉衡將軍將與晉陽王冥婚……不久將來玉衡將軍將帶兵勢必討伐牧嶼,血債血償!
傅喆斟酌這消息的用詞用字,務求引起闐晟百姓更廣泛的共鳴與迴響。
從軍事大勢到民生瑣事,將反擊牧嶼的種種思想滲透到百姓腦子裏心頭上,隻有民之所向才是光明正道。
此消息一經傳開猶如瘟疫盛行,舉國上下從南至北,從東到西,同一時間出現了《玉衡將軍與晉陽王爺秘戀情事》之數十個版本,牧嶼軍這下不單單成了罪無可恕的侵略者還成了棒打「鴛鴦」惡毒化身。他們被傅喆的連環計上計推上了風頭浪尖,國讎家恨民族情義舊帳還未清算,現在再加一筆新帳。
闐晟百姓猶如崇拜神仙般地追捧以武功蓋世將才突出的「玉衡將軍」與以貌美如仙君降世的白麵「晉陽王爺」,兩人名號響亮背後的傳奇色彩更是被百姓添油加醋傳成忠貞不渝的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