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喆一直在場邊不停躲閃大漢的攻擊,消耗大漢的體能再尋個好時機,一招擊殺。
顧延在看台上看著傅喆,他忽地說了句:「這姑娘挺機靈……」
紋政皇帝一聽,晉陽王那是開了金口誇人,實屬少見。便想著,當下朝廷內外烽火四起,要是這姑娘當真折下桂冠,不如做個順水人情,讓她去保護晉陽王,也省得太師總是念叨他不多照顧這個弟弟,圖個耳根清淨也是極好,太師是三朝老神,開罪不得。
人前人後也好落得個「兄友弟恭」的好名聲。
毫無懸念,傅喆拿了「武狀元」,她以為此生都不可能再與晉陽王這樣謫仙一般的人物有交集,誰知道她做了武狀元第一個差事便是保護晉陽王。
傅喆是顧延人生中的意外,顧延從小長在深宮,身邊沒一個可以信任的人,甚至還有許多想加害於他的人。
吃口飯,喝口水,那都得試過毒。
小小年紀,總也是自己一個在高牆深院裏度過,時刻要為自己生命安全作考量,活著活下去成了顧延小時候的唯一目標。
闐晟當朝太師,名喚張準,是唯一一個保了他幾次命的人,劉太妃幾次想加害於他,穩固玟政皇帝的地位,都是張太師以一命換一命保下了顧延。
顧延小時候不知自己為什麽就這麽招人恨?後來才驚覺,原來血脈也是為自己招致殺身之禍的源頭,他也不願生在帝皇之家,後來他曾聽宮裏的老太監說,他有個皇叔就是因為厭倦了兄弟之間爾虞我詐殺戮無償才離宮入道……
想當年,玟政皇帝已經登基,小小年紀的帝皇,總是驕縱蠻橫一些,幸而得三朝元老——張太師的教誨,才穩下性子來。
闐晟顧氏開國以來,皇族血脈不盛,到了顧延這一代,就隻有玟政皇帝顧致跟晉陽王顧延這兩同父異母的兄弟。
太師為闐晟鞠躬盡瘁,擔慮玟政皇帝有朝一日會找個藉口殺了晉陽王,太師暗地裏教導要晉陽王做個「遊手好閑的紈絝王爺」便可,不問朝政不理世事,是為保命之道。
顧延應了下來,後來十六七的少年期,總有些春意萌動的時刻,那時顧延身邊沒有任何政治勢力,王公大臣也沒人敢招他,除了大學士的學生江治雲願意親近他。
他們源於一場射箭比賽,顧延從小身體有異象,習不得武,一習武運氣,那氣血就會逆流,所以作罷。但顧延不甘心,便去學射箭。偏他悟性極高,箭法其準。江治雲是他唯一的對手,棋逢對手,惺惺相惜。
十六七的顧延出落得英朗挺拔,當朝太傅的女兒姮靜非常喜歡顧延,兩人總是出雙入對,好似一對璧人,因為顧延無權無勢,太傅並不想跟這樣一個窩囊王爺攀上任何關係,便一手將姮靜送入宮,顧延那懵懂青澀的感情便無疾而終。
顧延的前半生,便也跟傅喆,相差無幾——
傅喆的出現,是顧延暗淡生活的一道光,她總是生氣勃勃,孔武有力,而且說話從不唯唯諾諾,想到什麽便說什麽,哪怕對方是晉陽王,要是開罪了她,傅喆一旦尋著機會,她一樣會拐著彎來反唇相譏。
一次次的出生入死,一次次的互相扶持,慢慢從生死相依裏滋生出來的情愫,顧延知道,傅喆對他,有情有義,而且忠心不二。
隻是他從來沒想過,有朝一日,自己也會被傅喆所吸引,目光跟隨她的步伐,情緒受她牽絆。
當傅喆說,她的信仰就是自己的時候,那一刻,顧延覺得也許上天真的對他不薄,顧延從懷疑到接納自己是喜歡傅喆這件事,他躊躇彷徨許久,他總是用眼尾餘光去看傅喆,直到被鴉群追殺時,他才意識到也許傅喆真的會離他而去,那種無助的恐懼勝過一切。
殊不知,情根深重的人是他。
他保護不了傅喆,這是顧延的最重心病。他不願再做一個虛有其表的晉陽王,所以他一直在部署,一直在暗中行事,反過來,卻被傅喆質問自己是不是當她為棋子……那時,顧延想,何苦把自己逼進死胡同……卻偏偏動了情。
當她自己穿著嫁衣來時,顧延以為這是夢,傅喆說她不願等,能廝守一刻便是從蒼天手裏多賺了一刻的福份,她說要嫁他為妻,哪怕沒有明媒正娶沒有三書六禮沒有大排筵席,也要嫁,當喜帕蓋住他們二人的時候,顧延想,這一生,有這一刻,足矣……
第48章 生米已煮成熟飯
傅喆在顧延的床上醒來時總是覺得有些虛幻不真實, 盼了兩輩子的願望終是達成了,身旁那個呼吸均勻麵容俊秀英朗的男人是晉陽王,顧延。
傅喆實在是不敢相信, 一向自詡「為人沉穩低調」的自己居然會主動去勾引顧延……想來應是那碗「米飯」給吃「上頭」了,才敢做出這麽膽大妄為的事。
不過話又說回來, 這本就是正中她姑奶奶下懷的事,反正生米已煮成熟飯, 這隻賺不賠的生意——畢竟自己年紀比顧延大, 顧延才二十出頭, 自己都快三十……羞死人!
傅喆越想越是得意,四肢百骸的酸痛哪裏製得住昨晚那些旖旎瑰麗火辣纏綿的畫麵在腦海裏自動一幀幀回放。
傅喆心想, 這實在也是……太……刺激!
大清早的, 傅大人便覺得這腦門被自己洶湧氣血給衝撞的五迷三道。
一言既之曰:飄飄然……如身在雲裏霧裏。
顧延在看台上看著傅喆,他忽地說了句:「這姑娘挺機靈……」
紋政皇帝一聽,晉陽王那是開了金口誇人,實屬少見。便想著,當下朝廷內外烽火四起,要是這姑娘當真折下桂冠,不如做個順水人情,讓她去保護晉陽王,也省得太師總是念叨他不多照顧這個弟弟,圖個耳根清淨也是極好,太師是三朝老神,開罪不得。
人前人後也好落得個「兄友弟恭」的好名聲。
毫無懸念,傅喆拿了「武狀元」,她以為此生都不可能再與晉陽王這樣謫仙一般的人物有交集,誰知道她做了武狀元第一個差事便是保護晉陽王。
傅喆是顧延人生中的意外,顧延從小長在深宮,身邊沒一個可以信任的人,甚至還有許多想加害於他的人。
吃口飯,喝口水,那都得試過毒。
小小年紀,總也是自己一個在高牆深院裏度過,時刻要為自己生命安全作考量,活著活下去成了顧延小時候的唯一目標。
闐晟當朝太師,名喚張準,是唯一一個保了他幾次命的人,劉太妃幾次想加害於他,穩固玟政皇帝的地位,都是張太師以一命換一命保下了顧延。
顧延小時候不知自己為什麽就這麽招人恨?後來才驚覺,原來血脈也是為自己招致殺身之禍的源頭,他也不願生在帝皇之家,後來他曾聽宮裏的老太監說,他有個皇叔就是因為厭倦了兄弟之間爾虞我詐殺戮無償才離宮入道……
想當年,玟政皇帝已經登基,小小年紀的帝皇,總是驕縱蠻橫一些,幸而得三朝元老——張太師的教誨,才穩下性子來。
闐晟顧氏開國以來,皇族血脈不盛,到了顧延這一代,就隻有玟政皇帝顧致跟晉陽王顧延這兩同父異母的兄弟。
太師為闐晟鞠躬盡瘁,擔慮玟政皇帝有朝一日會找個藉口殺了晉陽王,太師暗地裏教導要晉陽王做個「遊手好閑的紈絝王爺」便可,不問朝政不理世事,是為保命之道。
顧延應了下來,後來十六七的少年期,總有些春意萌動的時刻,那時顧延身邊沒有任何政治勢力,王公大臣也沒人敢招他,除了大學士的學生江治雲願意親近他。
他們源於一場射箭比賽,顧延從小身體有異象,習不得武,一習武運氣,那氣血就會逆流,所以作罷。但顧延不甘心,便去學射箭。偏他悟性極高,箭法其準。江治雲是他唯一的對手,棋逢對手,惺惺相惜。
十六七的顧延出落得英朗挺拔,當朝太傅的女兒姮靜非常喜歡顧延,兩人總是出雙入對,好似一對璧人,因為顧延無權無勢,太傅並不想跟這樣一個窩囊王爺攀上任何關係,便一手將姮靜送入宮,顧延那懵懂青澀的感情便無疾而終。
顧延的前半生,便也跟傅喆,相差無幾——
傅喆的出現,是顧延暗淡生活的一道光,她總是生氣勃勃,孔武有力,而且說話從不唯唯諾諾,想到什麽便說什麽,哪怕對方是晉陽王,要是開罪了她,傅喆一旦尋著機會,她一樣會拐著彎來反唇相譏。
一次次的出生入死,一次次的互相扶持,慢慢從生死相依裏滋生出來的情愫,顧延知道,傅喆對他,有情有義,而且忠心不二。
隻是他從來沒想過,有朝一日,自己也會被傅喆所吸引,目光跟隨她的步伐,情緒受她牽絆。
當傅喆說,她的信仰就是自己的時候,那一刻,顧延覺得也許上天真的對他不薄,顧延從懷疑到接納自己是喜歡傅喆這件事,他躊躇彷徨許久,他總是用眼尾餘光去看傅喆,直到被鴉群追殺時,他才意識到也許傅喆真的會離他而去,那種無助的恐懼勝過一切。
殊不知,情根深重的人是他。
他保護不了傅喆,這是顧延的最重心病。他不願再做一個虛有其表的晉陽王,所以他一直在部署,一直在暗中行事,反過來,卻被傅喆質問自己是不是當她為棋子……那時,顧延想,何苦把自己逼進死胡同……卻偏偏動了情。
當她自己穿著嫁衣來時,顧延以為這是夢,傅喆說她不願等,能廝守一刻便是從蒼天手裏多賺了一刻的福份,她說要嫁他為妻,哪怕沒有明媒正娶沒有三書六禮沒有大排筵席,也要嫁,當喜帕蓋住他們二人的時候,顧延想,這一生,有這一刻,足矣……
第48章 生米已煮成熟飯
傅喆在顧延的床上醒來時總是覺得有些虛幻不真實, 盼了兩輩子的願望終是達成了,身旁那個呼吸均勻麵容俊秀英朗的男人是晉陽王,顧延。
傅喆實在是不敢相信, 一向自詡「為人沉穩低調」的自己居然會主動去勾引顧延……想來應是那碗「米飯」給吃「上頭」了,才敢做出這麽膽大妄為的事。
不過話又說回來, 這本就是正中她姑奶奶下懷的事,反正生米已煮成熟飯, 這隻賺不賠的生意——畢竟自己年紀比顧延大, 顧延才二十出頭, 自己都快三十……羞死人!
傅喆越想越是得意,四肢百骸的酸痛哪裏製得住昨晚那些旖旎瑰麗火辣纏綿的畫麵在腦海裏自動一幀幀回放。
傅喆心想, 這實在也是……太……刺激!
大清早的, 傅大人便覺得這腦門被自己洶湧氣血給衝撞的五迷三道。
一言既之曰:飄飄然……如身在雲裏霧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