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周瑜率軍迅速渡江返回江東。剛回到江東,周瑜便展現出了卓越的軍事才能。短短月餘時間,周瑜就接連挫敗了紀靈和臧霸兩人,將他們趕回了徐州。


    但周瑜深知戰爭尚未結束,絲毫不敢懈怠。他迅速整頓兵馬,有條不紊地安排防務。


    他留下潘璋和徐盛,分別率領一軍駐守江乘和丹徒兩地,以防止紀靈和臧霸卷土重來再度率軍渡江。


    與此同時,周瑜敏銳地察覺到了戰機。褚燕率軍進入江夏後,導致九江郡兵力空虛。於是,周瑜當機立斷,率領大軍渡江,對九江發起了猛烈的攻擊。


    九江各縣接連失陷消息如同長了翅膀一般,飛速傳到了江夏李嚴的大營之中。褚燕得知這個消息,頓時大驚失色。


    他深知九江對於己方的重要性,如果此城失守,自己必將無顏麵對主公。他向李嚴請求出兵救援九江。


    然而,李嚴深知即便現在馬上調遣軍隊出發,也是鞭長莫及!畢竟遠水難救近火。而且更為棘手的是,當下江東少主孫策正坐鎮於西陵城內!以孫策的智謀和膽識,又怎會坐視不管,任由自己率領大軍去支援九江呢?


    想到此處,李嚴不禁緊緊地皺起了眉頭,滿心憂慮地在營帳之中來來回回不停地踱著步子。時間一分一秒過去,營帳內的氣氛愈發凝重起來。


    終於,李嚴停下腳步,長長地歎息了一聲,轉頭對著身旁的褚燕說道:“眼下這種情形,我們切不可魯莽行事!九江固然重要,但隻要我軍稍有動作,那孫策必定會毫不猶豫地出兵攻擊。


    到那時,我軍將會陷入前後夾擊、腹背受敵的困境當中,所遭受的損失必然會比現在還要巨大得多!”


    褚燕聽了這番話後,雖然心中仍有些許不甘,但也明白李嚴所言非虛,無奈之下隻好點了點頭,表示同意。


    隨後,他趕忙吩咐手下之人快馬加鞭,將江夏以及九江兩地的戰況詳細地稟報給自己的主公劉翊,好讓主公能夠盡快做出應對之策。


    與此同時,在九江戰場之上,周瑜展現了談笑間檣櫓飛回湮滅的風采,麾下士兵們更是士氣高昂、奮勇殺敵,其兵鋒銳利得讓人難以抵擋。


    反觀九江這邊的守軍,則是在敵軍強大的攻勢下苦苦支撐,盡管他們拚盡全力想要守住城池,但戰局已然明顯呈現出一邊倒的態勢,失敗似乎隻是時間問題罷了。


    劉翊在得知江夏和九江兩地的戰況之後,他趕忙派人將法正請來,共同商討應對之策。


    不多時,法正便匆匆趕來。在聽了劉翊的講述後,隻見他神色凝重地說道:“江東美周郎可是當今天下少有的英才!此人足智多謀,想要僅僅依靠九江守將拖延時間恐怕難以奏效。


    依我之見,倒不如趁著現在這個時機,盡快發動對荊南四郡的攻勢。與此同時,再派遣人手前往襄陽城散布孫策並不在城外大營的消息。


    如此一來,便可借助劉表之力來擊潰襄陽城外的江東軍隊。等到那時,隻需派出一名得力大將去牽製住襄陽城中的荊州軍即可。


    而我方則可以率領大軍從荊州、豫州以及徐州三個方向一同壓上去,如此這般,必定能夠將孫策驅趕回江東老家。”


    劉翊聽完後,眉頭緊緊皺起,開始沉思起來。過了好一會兒,他緩緩點了點頭,覺得法正所提出的方法確實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於是,他當即下達命令,命趙雲和張任二人同時率領軍隊對荊南四郡展開猛烈的攻擊。


    另外又讓陳到率領一軍迅速返回豫州。一方麵防止周瑜率軍北上入侵豫州,另一方麵做好從豫州方向對九江發起攻勢的準備工作。


    劉翊正在緊鑼密鼓地調兵遣將之際,遠在另一邊的周瑜已然率領著大軍以雷霆萬鈞之勢攻克了九江。


    然而,周瑜沒有片刻停歇之意,緊接著便馬不停蹄地指揮軍隊對廬江軍發起了猛烈的攻擊。


    廬江的守軍們萬萬沒有想到周瑜的行動竟然會如此迅速淩厲,麵對突如其來的強敵,他們頓時亂了陣腳,陷入一片恐慌之中。各縣紛紛開城向周瑜投降。


    待成功占領廬江之後,周瑜並沒有繼續向外擴張地盤。他心知以目前江東的兵力,在鯨吞似的擴張,會使兵力分散各地守衛力量不足。留下黃蓋鎮守廬江後,便率軍直奔江夏。


    黃蓋作為江東元老,深知民心向背對於統治一方土地的重要性,於是首先著手整肅軍紀,嚴禁士兵們騷擾百姓。同時還積極采取各種措施來安撫民眾,恢複當地的生產生活秩序。


    周瑜的大軍很快逼近江夏,雙方列陣對峙。周瑜立於陣前,羽扇綸巾,氣度不凡。他遣使給李嚴送去書信,勸其歸降江東。李嚴看信後將周瑜書信擲於地上,怒道:“我李嚴豈是反複無常的小人?”遂下令全軍準備拚死一戰。


    周瑜派遣心腹之人秘密前往西陵城與孫策互通消息,經過一番周密謀劃後,最終決定於三日後的夜間對敵軍營地發起突襲行動。


    三日後夜晚天空漆黑如墨,周瑜身披鎧甲,手提長劍,親自率領著一隊訓練有素且裝備精良的精兵強將,他們悄無聲息地向著李嚴的營寨緩緩逼近。


    與此同時,在西陵城內的孫策依照之前的約定,率軍從城中衝殺而出,刹那間,喊殺之聲響徹雲霄,震動天地。


    李嚴雖然事先有所防備,但麵對來自兩個方向的敵人夾擊,尤其是孫策和太史慈這兩位勇冠三軍的猛將帶頭衝鋒陷陣,他所布下的防線很快就被江東軍撕開了一道口子,江東軍如潮水般湧入營內。


    見此情景,江東軍的將士們個個精神抖擻,士氣如虹,越戰越勇。然而,李嚴畢竟並非等閑之輩,他臨危不亂,迅速調整戰術,重新組織起有效的防禦力量,試圖抵擋住江東軍凶猛的攻勢。


    雙方之間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生死搏鬥,整個戰場瞬間被刀光劍影所籠罩,血腥之氣彌漫開來,四處皆是血肉橫飛之景。


    此時,雙方正激戰到難解難分的關鍵時刻,突然之間,一陣震耳欲聾且急促的馬蹄聲劃破了寂靜的夜空。眾人循聲望去,隻見營地之外,一支生力軍疾馳而來。為首將領正是龐德。


    周瑜遠遠望見龐德率領著大軍前來增援,心中不由得暗暗叫苦不迭。然而,麵對如此嚴峻的形勢,他卻沒有絲毫的畏懼之色,反而猛地一橫手中那把寒光閃閃的寶劍,振臂高呼道:“今日這一戰,我們已然無路可退!唯有奮不顧身地死戰到底,才有可能博得一線生機!眾將士們,隨我一同殺敵!”


    話音未落,龐德已經衝入了江東軍之中。其所過之處,猶如狂風掃落葉,江東軍頓時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


    就在這時,太史慈見勢不妙,立刻拍馬挺槍,徑直朝著龐德殺去。兩位猛將就這樣狹路相逢,刹那間,槍與刀猛烈地撞擊在一起,迸發出無數耀眼的火花。


    龐德天生神力,他手中的長刀每一次揮動,都仿佛攜帶著千鈞之力,令人膽寒。而太史慈則以其敏捷的身手和靈活多變的槍法應對自如,他手中的長槍就好似一條靈動的毒蛇,槍尖不時吐出致命的信子。


    隻見場中的龐德和太史慈二人,你來我往之間,火星四濺,互不相讓。轉瞬間,他們已然交手了數十個回合,然而卻依舊難分高下,戰況膠著異常。


    就在此時,另一邊的孫策與李嚴也再度廝殺在了一起。一時間,戰場之上喊殺聲、兵器相交之聲不絕於耳,震耳欲聾。


    盡管龐德率領軍隊猛然衝殺進來,使得江東軍陣腳大亂。但好在有周瑜坐鎮指揮,他臨危不亂,一道道清晰而果斷的指令迅速傳達下去。


    江東軍在他的調度之下,很快穩住陣腳,並有條不紊地行動起來。他們相互配合,巧妙地運用戰術,不斷對李嚴麾下的士卒進行分割包圍。


    隨著時間的推移,雙方士卒都出現了大量的傷亡。戰場上橫屍遍野,鮮血染紅了大地,空氣中彌漫著濃烈的血腥氣息。


    麵對如此慘烈的戰局,李嚴一方的士卒漸漸士氣低落下來。一些膽小的士卒甚至開始轉身潰逃,這無疑進一步削弱了他們的戰鬥力。


    李嚴眼見局勢不妙,心中暗叫不好。他猛地虛晃一招,手中長槍化作一道閃電,朝著前方刺去。孫策眼疾手快急忙躲避,而李嚴則縱馬脫離戰鬥。朝龐德所在疾馳而去。


    正在與龐德交戰的太史慈,忽然聽到身後響起急促的馬蹄聲,還未等他做出反應,就聽到孫策高喊讓他小心。


    太史慈聞得孫策示警,急忙側身閃躲。說時遲那時快,隻聽得“嗖”的一聲,李嚴那淩厲的一槍擦著太史慈的身體劃過,險之又險!


    太史慈也被這突如其來的一槍嚇得一身冷汗。趁著這個間隙,李嚴和龐德不敢有絲毫耽擱,連忙催動胯下戰馬,如疾風般疾馳而去,片刻間間消失在了眾人的視野之中。


    孫策、太史慈本欲率軍追擊,但被周瑜阻攔下來。隨著戰事結束,孫策下令打掃戰場並統計傷亡。


    回到西陵城中後,孫策得知周瑜不僅將劉翊軍趕出了江東,還順勢攻下九江和廬江兩郡之地頓時大喜。


    但見周瑜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便開口問道:“公瑾,如今我等大勝,你怎卻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再現漢之輝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憂鬱的榴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憂鬱的榴蓮並收藏三國:再現漢之輝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