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出遠門時,就已經把兩台水車拖到堤上,作為平台的小船和浮筒也另打了兩個栓錨捆得死緊,就這還是不放心,於是一回來徐金鵬就去大堤上看情況,見到抓魚工具們安然無恙才敢放心下來。
頭頂大堤上水流湍急,水波碰撞河堤使人心驚肉跳。
屋內大炕已經燒起來,這邊原來就是烘烤魚幹用的,頭頂掛著橫樑,垂下來一串串的魚幹,時不時還能滴魚油下來,房間都是魚腥味。
大家隻能靠著火牆,蜷縮著烘幹衣服,憂心忡忡地閑聊,話題離不開家裏一畝三分地。
「……看樣子天氣要變,咱們外邊種的白菜蘿蔔都還沒收,要是突然下大雪,得全凍壞了……」
「下著雨呢,現在去收,菜都得壞。」
「石頭,濕噠噠的菜沒法放菜窖裏吧?」春娟姐問。
全村人都種著蘿蔔白菜土豆的,徐中磊想著到時候保存不方便,便指導著村裏人挖菜窖,到時候放菜。既然有人問,徐中磊便順口將注意事項都說了說:
「菜窖存菜首先做一個木架子,到時候菜就放在架子上。白菜收回來之後先清理掉壞葉土塊,再晾曬兩天,才能放進菜窖裏,大頭朝下放。」
「菜都收好之後,往菜窖裏放兩桶水,水能慢慢放熱,讓菜窖裏邊溫度不至於太低凍壞菜。」
本村地處南方,村裏幾輩子都用不上一次菜窖,大家都對這玩意一知半解,這時便踴躍問一些「要不要通風換氣」
「什麽時辰下才菜最好」「拿菜的時候是不是要帶一隻蠟燭才能下去」,之內的問題。
徐中磊把能答的都答了,剩下他也不知道的,隻說讓大家什麽方法都試試。
菜窖的話題結束,徐誌平靠在火牆邊,想起什麽,「這次去交易大會,魚幹、陶器都賣的差不多,總共換回來差不多四千斤糧食,還有幾對兔子,幾十斤鹽。這批東西怎麽分,我是這麽想的:」
「糧食和鹽都按之前的,成年人拿一整份,十歲以下小孩拿半份,十歲以上小孩拿三分之二份。那幾對兔子是石頭專門買來養殖的,咱就不分了。找個沒人的房,專門養兔子,到時候兔子多了再說。」
「水車撈上來的這麽多魚幹,因為水車是石頭做的,所以他先占一成。剩下的九成,咱也按照糧食的分法,咱們人少魚幹多,分多分少都吃不完。」
「金鵬、戴勝,你們三班倒在這邊殺魚曬魚,自家活也沒幹,辛苦你們。這些活都算工分,等村裏分木柴和土豆紅薯的時候,會多給你們一份。」
「大家有啥意見?」
徐中磊和程昱銘對分配沒有異議,兩人互相撩開衣服烤火,蹲在一邊聽。
旁邊魏萊坐立不安,他本來就是打算來當上門女婿的,沒想到還沒有成為村裏人,糧食已經分光了。
也不是貪圖這些東西,主要是:要是他魏萊啥都沒有,整天就蹭樊玉的飯,樊玉非得把他扔西伯利亞去,別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沒有發聲,先哭暈在冰天雪地裏。
都怪來得太著急,忘記在弘瑞山莊帶點糧食過來了。
所以,再回去一趟還來得及麽?
第123章 學校 冰雪來襲
「你吳哥來之前和我說了, 讓我罩你,懂我什麽意思吧?」徐中磊偏頭,笑眯眯地和魏萊說。
魏萊搖頭, 聽著不像是好事的樣子, 那不懂, 也不想懂。
徐中磊使勁捏了捏他的手:「幫我幹點雜活,管你的飯。」
「多不好意思……」魏萊有些心動, 隨口客氣。
徐中磊, 邪魅一笑:「能帶家屬。」
「哥你家有啥活就說, 飯不飯的不重要, 我主要就是喜歡劈柴澆水燒火洗碗。」魏萊從善如流, 在兩人份的飯麵前,小小勞動不值一提。
二十來口人在鎮上呆了一整天,分配方案基本搭成共識, 淋濕的糧食也清理完畢。
第三天一早,冷雨漸停, 天空放晴。
一場秋雨一場寒,不管這場大雨是不是大寒的徵兆, 徐家老屋的備雪之戰便緊鑼密鼓準備起來。
徐金鵬和戴勝又領著幾個人把水車拉回大河上,轉軸緩緩隨著河水轉動, 似乎一切都回歸正常。
徐誌平臨回家之前叮囑留下的仨人:「要時時觀察天氣的變化,發現情況不對立刻把水車拉回岸上。要是搞不定記得來村子裏叫人, 實在不行,及時放棄。水車沒了就沒了, 隨時能再做,人最重要。」
*
放鬆心情的弘瑞山莊之旅過後,徐家老屋人重新歸於忙碌之中。
尤其是徐中磊和程昱銘, 他們攤子大,種的東西多,種地一時爽,收穫土葬場。
地裏大白菜大白蘿蔔要收,幹香菇要烘,菜屋裏輪種的黃豆也成熟了,更別說一茬一茬的青菜都在變老的途中……
還有無窮無盡的修理工作,發電機、風電機,家裏的燈泡,地裏的補光燈,蘑菇房的加濕器。
加上拉回來的壯丁魏萊,三人腳不沾地,忙得昏天黑地。
徐中磊連一分鍾都沒有想起他的獵人小屋。
回村第三天,村裏又組織了一次聲勢浩大的集體砍樹活動,瞅著不遠處巍峨的黃角峰,徐中磊終於想起來,還有好幾件事情沒來得及幹。
「天氣越來越冷,今年來不及去山裏蓋房子了。」徐中磊低聲悵然和程昱銘說。他覺得有些遺憾,一直心心念念的事情總來還是沒有做。
頭頂大堤上水流湍急,水波碰撞河堤使人心驚肉跳。
屋內大炕已經燒起來,這邊原來就是烘烤魚幹用的,頭頂掛著橫樑,垂下來一串串的魚幹,時不時還能滴魚油下來,房間都是魚腥味。
大家隻能靠著火牆,蜷縮著烘幹衣服,憂心忡忡地閑聊,話題離不開家裏一畝三分地。
「……看樣子天氣要變,咱們外邊種的白菜蘿蔔都還沒收,要是突然下大雪,得全凍壞了……」
「下著雨呢,現在去收,菜都得壞。」
「石頭,濕噠噠的菜沒法放菜窖裏吧?」春娟姐問。
全村人都種著蘿蔔白菜土豆的,徐中磊想著到時候保存不方便,便指導著村裏人挖菜窖,到時候放菜。既然有人問,徐中磊便順口將注意事項都說了說:
「菜窖存菜首先做一個木架子,到時候菜就放在架子上。白菜收回來之後先清理掉壞葉土塊,再晾曬兩天,才能放進菜窖裏,大頭朝下放。」
「菜都收好之後,往菜窖裏放兩桶水,水能慢慢放熱,讓菜窖裏邊溫度不至於太低凍壞菜。」
本村地處南方,村裏幾輩子都用不上一次菜窖,大家都對這玩意一知半解,這時便踴躍問一些「要不要通風換氣」
「什麽時辰下才菜最好」「拿菜的時候是不是要帶一隻蠟燭才能下去」,之內的問題。
徐中磊把能答的都答了,剩下他也不知道的,隻說讓大家什麽方法都試試。
菜窖的話題結束,徐誌平靠在火牆邊,想起什麽,「這次去交易大會,魚幹、陶器都賣的差不多,總共換回來差不多四千斤糧食,還有幾對兔子,幾十斤鹽。這批東西怎麽分,我是這麽想的:」
「糧食和鹽都按之前的,成年人拿一整份,十歲以下小孩拿半份,十歲以上小孩拿三分之二份。那幾對兔子是石頭專門買來養殖的,咱就不分了。找個沒人的房,專門養兔子,到時候兔子多了再說。」
「水車撈上來的這麽多魚幹,因為水車是石頭做的,所以他先占一成。剩下的九成,咱也按照糧食的分法,咱們人少魚幹多,分多分少都吃不完。」
「金鵬、戴勝,你們三班倒在這邊殺魚曬魚,自家活也沒幹,辛苦你們。這些活都算工分,等村裏分木柴和土豆紅薯的時候,會多給你們一份。」
「大家有啥意見?」
徐中磊和程昱銘對分配沒有異議,兩人互相撩開衣服烤火,蹲在一邊聽。
旁邊魏萊坐立不安,他本來就是打算來當上門女婿的,沒想到還沒有成為村裏人,糧食已經分光了。
也不是貪圖這些東西,主要是:要是他魏萊啥都沒有,整天就蹭樊玉的飯,樊玉非得把他扔西伯利亞去,別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沒有發聲,先哭暈在冰天雪地裏。
都怪來得太著急,忘記在弘瑞山莊帶點糧食過來了。
所以,再回去一趟還來得及麽?
第123章 學校 冰雪來襲
「你吳哥來之前和我說了, 讓我罩你,懂我什麽意思吧?」徐中磊偏頭,笑眯眯地和魏萊說。
魏萊搖頭, 聽著不像是好事的樣子, 那不懂, 也不想懂。
徐中磊使勁捏了捏他的手:「幫我幹點雜活,管你的飯。」
「多不好意思……」魏萊有些心動, 隨口客氣。
徐中磊, 邪魅一笑:「能帶家屬。」
「哥你家有啥活就說, 飯不飯的不重要, 我主要就是喜歡劈柴澆水燒火洗碗。」魏萊從善如流, 在兩人份的飯麵前,小小勞動不值一提。
二十來口人在鎮上呆了一整天,分配方案基本搭成共識, 淋濕的糧食也清理完畢。
第三天一早,冷雨漸停, 天空放晴。
一場秋雨一場寒,不管這場大雨是不是大寒的徵兆, 徐家老屋的備雪之戰便緊鑼密鼓準備起來。
徐金鵬和戴勝又領著幾個人把水車拉回大河上,轉軸緩緩隨著河水轉動, 似乎一切都回歸正常。
徐誌平臨回家之前叮囑留下的仨人:「要時時觀察天氣的變化,發現情況不對立刻把水車拉回岸上。要是搞不定記得來村子裏叫人, 實在不行,及時放棄。水車沒了就沒了, 隨時能再做,人最重要。」
*
放鬆心情的弘瑞山莊之旅過後,徐家老屋人重新歸於忙碌之中。
尤其是徐中磊和程昱銘, 他們攤子大,種的東西多,種地一時爽,收穫土葬場。
地裏大白菜大白蘿蔔要收,幹香菇要烘,菜屋裏輪種的黃豆也成熟了,更別說一茬一茬的青菜都在變老的途中……
還有無窮無盡的修理工作,發電機、風電機,家裏的燈泡,地裏的補光燈,蘑菇房的加濕器。
加上拉回來的壯丁魏萊,三人腳不沾地,忙得昏天黑地。
徐中磊連一分鍾都沒有想起他的獵人小屋。
回村第三天,村裏又組織了一次聲勢浩大的集體砍樹活動,瞅著不遠處巍峨的黃角峰,徐中磊終於想起來,還有好幾件事情沒來得及幹。
「天氣越來越冷,今年來不及去山裏蓋房子了。」徐中磊低聲悵然和程昱銘說。他覺得有些遺憾,一直心心念念的事情總來還是沒有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