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尋的專注,沒察覺雲知滿麵的難以置信。
沈一拂加入過同盟會?這……這怎麽可能呢?
「找到了,在這裏。」馬老從櫃子上取下了一個相框,放到書桌上,「瞧瞧,認不認得出哪個是你父親?」
林賦約的相貌很好認。
最左邊那個身著黑色褂衫的就是。比祖父書房裏那張大合照更成熟穩重些,而站在最右的沈一拂——身量高頎,眉目澄澈,梳著那時最興的背頭短髮,正是琉璃亭那次他的模樣。
照片陳舊,依舊能看得出四個意氣風發的青年眉目帶笑,眼裏仿佛都透著無限的希望,哪怕時隔多年,隻需看一眼,也知他們相交甚篤,誌同道合。
馬老看她看得出神,坐回椅背上,道:「你翻翻看照片背後。」
她拆下相框,但看背麵的鋼筆蒼勁有力寫著一行字:革命流血,自吾輩始,前仆後繼,信仰永續。
雲知心念巨震。
「本來我不贊成你爸爸沖在前沿,囑託他保重己身,方能將所學的知識蔚為國用,時值湖北各革命組織欲要起事,他在文學社和共進會中都有同窗,就義不容辭留下調停,之後就寄了一封信加上這張照片給我。」馬老搖頭失笑:「我啊,當時人在外地,急的團團轉,也真是奈何不了他。」
她迫不及待地問:「之後呢?」
馬老本隻是追憶,看她神色不覺一愣,「你父母沒同你說過?」
她捺低了聲音,「我小時候在蘇州老家那邊,這些……我爸媽很少和我提。」
馬老「嗯」了一聲,道:「為人父母,自不願之女走上同一條路。同盟會分散後,我與你父親就失去了聯絡,見到了你,想起第一次見你父親,他也就這般大……」
一別後,流水十年間,故人已故。
「人老了,越早的事記得越清……」馬老嘆了一聲,「我聽說你父母是前陣子在一個小村莊裏亡故的……」
「是意外,旱了一個多月,走水了,我從家裏的水管裏爬出來的。」祖父囑託過多次,不論在什麽人麵前,都要一口咬定火災隻是意外。
馬老活到這把歲數,小丫頭臉上一點異色不是沒看在眼裏。他終究沒有深究,隻道:「好在你平安,你父親也不算後繼無人。」
雲知將照片放回相框,起身朝馬老恭恭敬敬鞠了一躬,「我會努力向學,帶著我父親的那份,不會令您失望的。」
她心底仍有許多謎團,但看馬老眼眶微潤,不敢再詢。
直待跨出辦公室,耳畔還有些「嗡嗡」的聲響,分不清是耳鳴還是心顫。
馬詠老教授一席話令她的心房幾處空幾處堵,一時不知從哪填從哪疏。
近日心中念念的前塵的因,竟以這樣的方式得知了些許果。
雲知轉向身後紅磚砌築的紅樓,周圍的景致恍恍惚惚的晃過去,思緒逐漸變得清晰。
照片的時間是1910年3月,他們同年七月大婚,換而言之,沈一拂留美歸來時就加入了同盟會,是三個月後才回到的北京。
早在十多年前,她就聽過廣州起義、鎮南關起義皆出自同盟會。隻是她年少時沒有機會接觸外界,從來聽阿瑪說起都稱其為叛黨、匪賊。
此番想來,沈一拂所說的「不甚了解」,應延伸為「對你會否支持我不甚了解」,而「一年」後,恰是辛亥首義開響了第一槍。
當馬老說他加入同盟會時,雲知的第一個念頭是:他怎麽不告訴我?
可平心而論,當年沈一拂真的如實告訴了她,她真的會無條件的支持他麽?
隻怕不會。
固然重活以來,她逐漸明白「非革命無以垂亡,殆不可須臾緩」;不論今朝如何評說,昔年當下,那「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口號,是□□裸的「反滿反朝廷」。
她,便是「滿」。
當年的妘婛,若同她說「不愛了」,她不會強求,可要告訴她,他將加入反朝廷的盟會舉事,也許她不會忍心。
即使隻是「也許」,他依舊不能冒險,若有個萬一,他就走不成了。
這就是成婚之後不告而別的理由麽?
石子小路往前,不知不覺走到了湖畔中央的石拱橋。
雲知倚著橋欄,默默用手背拭去滑到臉頰上的眼淚。
那洞房花燭之夜,她擲地有聲對他說「什麽給時間彼此了解,還不是為了尋求退路找冠冕堂皇的理由」時,還不知他將要去往何處。
兩處心思,兩處離愁,當時不知,此刻方知。
為什麽心裏還是這般委屈?
也不單是委屈,是什麽,怎麽都說不清了。
一陣涼風颳來,樹木「嘩嘩」直響,雲知心眼兒裏哆嗦了一下,她突然想見沈一拂,質問他一句為什麽。
當時已決定離開,何以還要留下那樣的背影,那樣的信?
沈古板啊沈古板,你究竟在何處?
參加新文學社培訓的各地學生陸陸續續到了,回到本校區時,正好一隊學生拉著行囊等候在外,全是男生,膚色普遍偏黑,手上皆有凍瘡,一身補丁,比起他們從上海來的,看得出是貧寒人家的子弟居多。
他們圍在那日晷儀邊上嘰嘰喳喳的討論,看見雲知走來,有個膽子大的學生叫住她:「同學,這個怎麽看時間你曉得不?」
她本來情緒低沉,乍聽這濃重的方言,都沒第一時間會意,「啊?」
沈一拂加入過同盟會?這……這怎麽可能呢?
「找到了,在這裏。」馬老從櫃子上取下了一個相框,放到書桌上,「瞧瞧,認不認得出哪個是你父親?」
林賦約的相貌很好認。
最左邊那個身著黑色褂衫的就是。比祖父書房裏那張大合照更成熟穩重些,而站在最右的沈一拂——身量高頎,眉目澄澈,梳著那時最興的背頭短髮,正是琉璃亭那次他的模樣。
照片陳舊,依舊能看得出四個意氣風發的青年眉目帶笑,眼裏仿佛都透著無限的希望,哪怕時隔多年,隻需看一眼,也知他們相交甚篤,誌同道合。
馬老看她看得出神,坐回椅背上,道:「你翻翻看照片背後。」
她拆下相框,但看背麵的鋼筆蒼勁有力寫著一行字:革命流血,自吾輩始,前仆後繼,信仰永續。
雲知心念巨震。
「本來我不贊成你爸爸沖在前沿,囑託他保重己身,方能將所學的知識蔚為國用,時值湖北各革命組織欲要起事,他在文學社和共進會中都有同窗,就義不容辭留下調停,之後就寄了一封信加上這張照片給我。」馬老搖頭失笑:「我啊,當時人在外地,急的團團轉,也真是奈何不了他。」
她迫不及待地問:「之後呢?」
馬老本隻是追憶,看她神色不覺一愣,「你父母沒同你說過?」
她捺低了聲音,「我小時候在蘇州老家那邊,這些……我爸媽很少和我提。」
馬老「嗯」了一聲,道:「為人父母,自不願之女走上同一條路。同盟會分散後,我與你父親就失去了聯絡,見到了你,想起第一次見你父親,他也就這般大……」
一別後,流水十年間,故人已故。
「人老了,越早的事記得越清……」馬老嘆了一聲,「我聽說你父母是前陣子在一個小村莊裏亡故的……」
「是意外,旱了一個多月,走水了,我從家裏的水管裏爬出來的。」祖父囑託過多次,不論在什麽人麵前,都要一口咬定火災隻是意外。
馬老活到這把歲數,小丫頭臉上一點異色不是沒看在眼裏。他終究沒有深究,隻道:「好在你平安,你父親也不算後繼無人。」
雲知將照片放回相框,起身朝馬老恭恭敬敬鞠了一躬,「我會努力向學,帶著我父親的那份,不會令您失望的。」
她心底仍有許多謎團,但看馬老眼眶微潤,不敢再詢。
直待跨出辦公室,耳畔還有些「嗡嗡」的聲響,分不清是耳鳴還是心顫。
馬詠老教授一席話令她的心房幾處空幾處堵,一時不知從哪填從哪疏。
近日心中念念的前塵的因,竟以這樣的方式得知了些許果。
雲知轉向身後紅磚砌築的紅樓,周圍的景致恍恍惚惚的晃過去,思緒逐漸變得清晰。
照片的時間是1910年3月,他們同年七月大婚,換而言之,沈一拂留美歸來時就加入了同盟會,是三個月後才回到的北京。
早在十多年前,她就聽過廣州起義、鎮南關起義皆出自同盟會。隻是她年少時沒有機會接觸外界,從來聽阿瑪說起都稱其為叛黨、匪賊。
此番想來,沈一拂所說的「不甚了解」,應延伸為「對你會否支持我不甚了解」,而「一年」後,恰是辛亥首義開響了第一槍。
當馬老說他加入同盟會時,雲知的第一個念頭是:他怎麽不告訴我?
可平心而論,當年沈一拂真的如實告訴了她,她真的會無條件的支持他麽?
隻怕不會。
固然重活以來,她逐漸明白「非革命無以垂亡,殆不可須臾緩」;不論今朝如何評說,昔年當下,那「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口號,是□□裸的「反滿反朝廷」。
她,便是「滿」。
當年的妘婛,若同她說「不愛了」,她不會強求,可要告訴她,他將加入反朝廷的盟會舉事,也許她不會忍心。
即使隻是「也許」,他依舊不能冒險,若有個萬一,他就走不成了。
這就是成婚之後不告而別的理由麽?
石子小路往前,不知不覺走到了湖畔中央的石拱橋。
雲知倚著橋欄,默默用手背拭去滑到臉頰上的眼淚。
那洞房花燭之夜,她擲地有聲對他說「什麽給時間彼此了解,還不是為了尋求退路找冠冕堂皇的理由」時,還不知他將要去往何處。
兩處心思,兩處離愁,當時不知,此刻方知。
為什麽心裏還是這般委屈?
也不單是委屈,是什麽,怎麽都說不清了。
一陣涼風颳來,樹木「嘩嘩」直響,雲知心眼兒裏哆嗦了一下,她突然想見沈一拂,質問他一句為什麽。
當時已決定離開,何以還要留下那樣的背影,那樣的信?
沈古板啊沈古板,你究竟在何處?
參加新文學社培訓的各地學生陸陸續續到了,回到本校區時,正好一隊學生拉著行囊等候在外,全是男生,膚色普遍偏黑,手上皆有凍瘡,一身補丁,比起他們從上海來的,看得出是貧寒人家的子弟居多。
他們圍在那日晷儀邊上嘰嘰喳喳的討論,看見雲知走來,有個膽子大的學生叫住她:「同學,這個怎麽看時間你曉得不?」
她本來情緒低沉,乍聽這濃重的方言,都沒第一時間會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