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秀麗從東邊的屋子裏跑了出來,她急紅了眼,喊了一聲:「媽,我要上大學。」她望著薑大嫂,受著莫大的委屈,就差哭出聲來了。
薑大嫂哪還坐得住,她從板凳上跳了起來,蠻橫道:「甭管抓不抓鬮,都是我女兒上這個學,甭管文妮抓不抓得中,我閨女上學都是板上釘釘的事!」
薑二爺氣得拿菸鬥的手一個勁地在抖,他指向門口,喊道:「老大,你過來說話。」
薑文武蹲在堂屋的門檻上,匆忙看一眼他二叔,再看一眼他媳婦,轉身就躲回了房間裏。
氣得薑二爺當場罵道,「這個孬種。」
薑文妮平靜地道:「二叔,你給咱老薑家分個家,大哥他們是一家子,我和我娘是一家子,大嫂愛讓誰上學就讓誰上去,我上不上得了學,我娘說了算。」
薑大嫂撒潑,死活不願分家,但拗不過薑大爺和後來的幾個薑家長輩作主,還是給分了家。
薑文妮和李春華分了西邊的這個屋,得了一畝靠近村口靠近水源的地,比起薑大哥的五畝地來,確實是少得可憐。廚房的灶台是共用的,米麵分了她們一份,額外的分了一隻雞,除此之外,她們還分得一個爛鐵鍋,幾個破了邊的瓷碗以及瓢盆什麽的,得了一把鋤頭,兩個木桶,還有一副扁擔。
薑文韜入贅成了支書家的上門女婿,丟了老薑家的臉麵,分家時一點家產都沒給他剩下。
送走了薑二爺和幾位長輩,薑文妮回屋收拾幾件衣服,準備出門。
李春華覺得女兒最近突然變得很有主見,從起夜看書到考上省大,就跟換了個人一樣,以前什麽事都和她商量來著,現在什麽事她都藏在心裏,讓她捉摸不透,「太陽這麽大,你這是要上哪去?」
薑文妮拿過門後的竹笠戴在頭上,邊繫繩子邊說:「上縣裏汽車站一趟,小姨不是在那裏開了個麵攤麽,她說缺人手,我說好了去幫她的忙,正好也能掙點學費。「
九零年代上大學逐步開始收費,薑文妮上的省大,光學費就要200元,加上生活費學雜費什麽的,沒個五六百,這個學上不了。
「家裏剛分的那一畝地,稻穀熟了就拿去給你換學費,還有這隻雞,養肥了下蛋,多少也能換點錢。「
薑文妮臨出門時,回頭看了眼李春華,「媽,都賣了回頭我們吃什麽去?」
李春華一時語塞,頓了良久,她才說道:「妮兒,就算借遍全村人的錢,我也會湊齊學費讓你上這個學。」
薑文妮笑著回道,「我知道,錢的事再慢慢想辦法,媽,我不在家的這幾天裏,你不用再看大哥一家人的臉色生活了。「
去縣城的路要走上一個小時,薑文妮走在太陽底下,汗濕了整件麻布衫,她躲在村口的榕樹下乘了會兒涼,遠遠地就見人騎著一輛二八大槓的自行車,一路按著鈴鐺沖她而來。
來的不是別人,正是她二哥薑文韜。
薑文韜將自行車停在榕樹下,從後座上跨下一條大長腿,他從小就長得一副斯文相,眉目清朗,長相俊逸,要不然支書家的寶貝閨女也不會看上他,非要嫁給他不可。
「我前腳才回了趟家,你後腳就走了,媽說你要去小姨那兒幫工,我就趕過來送你。」薑文韜將自行車往她身前一推,說道,「騎車去總比走路好,回來也方便。」
薑文妮看著這輛二八大槓自行車,心裏怵得慌,她騎過共享單車,但沒騎過這種規格的,「二嫂知道你把車借給我嗎?」
「她知道你考上了省大,要不是現在懷孕,她會鬧著和我一起回去看你。」薑文韜難得回了趟家,就聽說了家裏那一地雞毛的事情,「分了家好,學費的事不用太擔心,二哥會幫你想辦法解決,自行車拿去,回頭我和你二嫂說說就行。」
薑文妮拿過自行車,愣是沒敢騎上去。
薑文韜知道她怕摔,一屁股跨坐到後座上,催了聲,「二哥坐後麵,兩條腿幫你穩住車身,可以上車了?」
「二哥,穩著點啊。」薑文妮千叮嚀萬囑咐後,才跨著橫槓上車,這車大是大,卻是相當地穩,等她騎出手感後,忽然覺得車身重量一輕,知道薑文韜下車後,她哭喪著臉不敢回頭。
薑文韜看著她歪歪扭扭地騎在泥路上,衝著她的後背喊道,「小心上路,別摔著就成。」
薑文妮在心裏把他罵成了狗。
第2章 秘製滷蛋 進出汽車站的小廣場上,每天……
進出汽車站的小廣場上,每天都會支起各種小攤,賣什麽的都有,賣茶葉蛋賣包子的生意最緊俏,賣盒飯賣麵的賺錢最長久,文妮的小姨李雪芬就擁有一個固定的攤位,專門賣麵賣包子。
李雪芬的丈夫早些年得了腎病,那時候為了治病欠了一屁股債,後來治不好,人走了債留了下來,這些年李雪芬一個人拉扯著兩個孩子長大,又要供孩子讀書又要還債,守著這一個攤子起早貪黑地幹,很是辛苦,明明才四十出頭的年紀,發間的頭髮白了不少,看起來倒像個五六十歲的阿婆。
文妮看見小姨辛苦成這樣,真心替她心酸難過。
汽車站早上的客流量大,為了能擺上攤子,早早地四點鍾就得起床生火燒煤,煮一大鍋筒骨湯,洗好了青菜剁好了碎肉,人來了要一碗麵,配上醃製的酸菜,加上各種調料,一碗美味出鍋,讓不少過往的路人匆匆留步。
薑大嫂哪還坐得住,她從板凳上跳了起來,蠻橫道:「甭管抓不抓鬮,都是我女兒上這個學,甭管文妮抓不抓得中,我閨女上學都是板上釘釘的事!」
薑二爺氣得拿菸鬥的手一個勁地在抖,他指向門口,喊道:「老大,你過來說話。」
薑文武蹲在堂屋的門檻上,匆忙看一眼他二叔,再看一眼他媳婦,轉身就躲回了房間裏。
氣得薑二爺當場罵道,「這個孬種。」
薑文妮平靜地道:「二叔,你給咱老薑家分個家,大哥他們是一家子,我和我娘是一家子,大嫂愛讓誰上學就讓誰上去,我上不上得了學,我娘說了算。」
薑大嫂撒潑,死活不願分家,但拗不過薑大爺和後來的幾個薑家長輩作主,還是給分了家。
薑文妮和李春華分了西邊的這個屋,得了一畝靠近村口靠近水源的地,比起薑大哥的五畝地來,確實是少得可憐。廚房的灶台是共用的,米麵分了她們一份,額外的分了一隻雞,除此之外,她們還分得一個爛鐵鍋,幾個破了邊的瓷碗以及瓢盆什麽的,得了一把鋤頭,兩個木桶,還有一副扁擔。
薑文韜入贅成了支書家的上門女婿,丟了老薑家的臉麵,分家時一點家產都沒給他剩下。
送走了薑二爺和幾位長輩,薑文妮回屋收拾幾件衣服,準備出門。
李春華覺得女兒最近突然變得很有主見,從起夜看書到考上省大,就跟換了個人一樣,以前什麽事都和她商量來著,現在什麽事她都藏在心裏,讓她捉摸不透,「太陽這麽大,你這是要上哪去?」
薑文妮拿過門後的竹笠戴在頭上,邊繫繩子邊說:「上縣裏汽車站一趟,小姨不是在那裏開了個麵攤麽,她說缺人手,我說好了去幫她的忙,正好也能掙點學費。「
九零年代上大學逐步開始收費,薑文妮上的省大,光學費就要200元,加上生活費學雜費什麽的,沒個五六百,這個學上不了。
「家裏剛分的那一畝地,稻穀熟了就拿去給你換學費,還有這隻雞,養肥了下蛋,多少也能換點錢。「
薑文妮臨出門時,回頭看了眼李春華,「媽,都賣了回頭我們吃什麽去?」
李春華一時語塞,頓了良久,她才說道:「妮兒,就算借遍全村人的錢,我也會湊齊學費讓你上這個學。」
薑文妮笑著回道,「我知道,錢的事再慢慢想辦法,媽,我不在家的這幾天裏,你不用再看大哥一家人的臉色生活了。「
去縣城的路要走上一個小時,薑文妮走在太陽底下,汗濕了整件麻布衫,她躲在村口的榕樹下乘了會兒涼,遠遠地就見人騎著一輛二八大槓的自行車,一路按著鈴鐺沖她而來。
來的不是別人,正是她二哥薑文韜。
薑文韜將自行車停在榕樹下,從後座上跨下一條大長腿,他從小就長得一副斯文相,眉目清朗,長相俊逸,要不然支書家的寶貝閨女也不會看上他,非要嫁給他不可。
「我前腳才回了趟家,你後腳就走了,媽說你要去小姨那兒幫工,我就趕過來送你。」薑文韜將自行車往她身前一推,說道,「騎車去總比走路好,回來也方便。」
薑文妮看著這輛二八大槓自行車,心裏怵得慌,她騎過共享單車,但沒騎過這種規格的,「二嫂知道你把車借給我嗎?」
「她知道你考上了省大,要不是現在懷孕,她會鬧著和我一起回去看你。」薑文韜難得回了趟家,就聽說了家裏那一地雞毛的事情,「分了家好,學費的事不用太擔心,二哥會幫你想辦法解決,自行車拿去,回頭我和你二嫂說說就行。」
薑文妮拿過自行車,愣是沒敢騎上去。
薑文韜知道她怕摔,一屁股跨坐到後座上,催了聲,「二哥坐後麵,兩條腿幫你穩住車身,可以上車了?」
「二哥,穩著點啊。」薑文妮千叮嚀萬囑咐後,才跨著橫槓上車,這車大是大,卻是相當地穩,等她騎出手感後,忽然覺得車身重量一輕,知道薑文韜下車後,她哭喪著臉不敢回頭。
薑文韜看著她歪歪扭扭地騎在泥路上,衝著她的後背喊道,「小心上路,別摔著就成。」
薑文妮在心裏把他罵成了狗。
第2章 秘製滷蛋 進出汽車站的小廣場上,每天……
進出汽車站的小廣場上,每天都會支起各種小攤,賣什麽的都有,賣茶葉蛋賣包子的生意最緊俏,賣盒飯賣麵的賺錢最長久,文妮的小姨李雪芬就擁有一個固定的攤位,專門賣麵賣包子。
李雪芬的丈夫早些年得了腎病,那時候為了治病欠了一屁股債,後來治不好,人走了債留了下來,這些年李雪芬一個人拉扯著兩個孩子長大,又要供孩子讀書又要還債,守著這一個攤子起早貪黑地幹,很是辛苦,明明才四十出頭的年紀,發間的頭髮白了不少,看起來倒像個五六十歲的阿婆。
文妮看見小姨辛苦成這樣,真心替她心酸難過。
汽車站早上的客流量大,為了能擺上攤子,早早地四點鍾就得起床生火燒煤,煮一大鍋筒骨湯,洗好了青菜剁好了碎肉,人來了要一碗麵,配上醃製的酸菜,加上各種調料,一碗美味出鍋,讓不少過往的路人匆匆留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