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頁
[歷史同人]如何捕捉野生臥龍 作者:麥野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他收回手,擦去下巴上的水珠,並沒有生氣。
……哎,要了老命了。
諸葛亮心想。
他醒過來半天,仍然覺得渾身鈍痛無力,昏昏沉沉,回憶起之前的事情,大概也想明白是怎麽回事了。
哪有青龍降雨還會被雷劈中的,真是笑話。要此時司馬懿在場,一定會毫不客氣地嘲笑他一通。
他暗暗嘆了口氣,這才慢慢睜開眼睛。
諸葛亮發覺自己泡在水裏,被暖洋洋的煙霧包裹著。
明明沒使出什麽力氣,也沒消耗法力,身體卻很自然地浮了起來,反而等他意識到的時候,又突然一沉,水從頭頂湧上來,差點讓他喝了幾口……泡澡水。
他一掙紮,身後便伸出來一隻手,牢牢地托起他的手肘,拉到岸邊。
「多謝……」諸葛亮嗆了點水,連連咳嗽,抹去眼前的水珠,才看清這隻是個水池子。
似乎是個溫泉,又充斥著硫磺與各種藥材混合的怪味,顏色看起來有些可怕。不過,就算如此最深處也才剛到胸口,離沒頂還遠著。
他不知道自己在這水裏泡了多久,隻覺得渾身疏懶,心口暖洋洋的,先前被雨水澆得濕淋淋的,還引來了雷電,直到現在,皮膚上還隱隱殘留著麻木的痛感。
他下意識地抱緊了自己的手臂,摸了摸之前被灼燒過的地方。
被池水反覆浸泡過,已經褪去了一層死皮,傷口迅速癒合,隻剩下一圈淺紅色,新生的肌膚略顯嬌嫩,被男人握住時,不適感便很明顯。
諸葛亮不由往回縮了縮,對方一愣,隨即鬆開手。
「已經沒事了。」低沉的聲音響起。
他把自己藏在水裏,隻露出半張臉,眨著眼睛往上看去。
嬴政正安靜地注視著他,沉沉紅眸中流動著他看不懂的情緒。
「抱歉。」諸葛亮微微赧然,決定為自己的窘迫解釋一下,「以前我用這招的時候都挺正常的,不知道怎麽這次就……」
嬴政抬手打斷了他的話。
「朕知道,與天意對著幹,是要受天罰的。以後這種事,你就不要再做了。」
……啊?
諸葛亮心說,這不至於。
隻不過是求了一場雨……等等,他突然想起,鄒衍的確說過,他們所學的陰陽術,隻能順勢而為,不可逆轉幹坤。
他原本以為這隻是個副本,用點法力也不礙事的。
倒沒想到,這裏的一切都如此真實。包括他麵前的秦王,好像也不隻是係統記錄裏的一串數據,而是活生生存在的——不,曾經存在過的人。
諸葛亮又悄悄往水下麵縮了縮。
「這場大旱……已經這麽嚴重了麽?」
嬴政擰了擰眉毛,本該是不悅的表情,卻被他很快扭轉為一抹淡淡的笑意。
「曾有人預言,秦過二世而亡。」
那也不算,諸葛亮默默糾正,好歹是有第三代繼承人的。
看到嬴政眼底的漠然,他試著安慰:「預言這種東西,並不靠譜……」
而嬴政輕描淡寫地:「你以前也是這麽說的。」
諸葛亮怔住。
片刻,他遲疑道:「陛下是不是認錯了——」
「不會。」嬴政製止了他的話,斬釘截鐵地,那眼神仿佛在說,我是誰?
他的神情又溫和許多,低下頭,望著他身上一道道口子的禮袍,不自覺地皺眉,抬手替他撫去臉頰上的水珠。
隨後他強硬地轉移了話題。
「這場雨兩個時辰前已經停下,若是之後各地繼續大旱,與此同時,兩域中下遊卻洪澇不止,你認為該如何?」
嬴政突然發問,諸葛亮有些意外:「那就……南水北調?」
「嗯?」
想到時代限製,這當然不靠譜的,他幹咳一聲,認真答道:」若是不能強行扭轉天時,便隻有盡力而為,按原來的疏通之策,我認為是可行的,繼續增建水渠,疏河道淤泥,引導災民分散。至於荊襄等地,大旱持續數月已久,理應減免稅收五成以上。畢竟天有不測風雲,非人力所能阻止,隻要糧倉充實,當地官員盡心盡力安撫百姓,便能共患難關。」
他以為自己被隨意安排了個祭司的位置,隻是純屬湊數,嬴政並沒打算把他當做正經的手下官員來看待,要論國家大事,自然會去找他的三公九卿商議,卻不想此時不緊不慢,都拿出來問了個遍。
「如今胡地匈奴猖獗,朕已命蒙恬率三十萬軍收服河南,兼修長城……然,各地人心動盪,對服役情緒不滿,若按律嚴懲……」他說到這裏,頓了頓,「你是否會覺得,太苛刻?」
意外歸意外,諸葛亮對這些問題並非沒有準備,很快理清思緒,一一作答。
秦國能從他國眼中的蠻夷之地走到今天,法家思想功不可沒。
他研讀過管仲、樂毅之學,並深以為然。
然而戰時的法製未必適用於任何時期,繼續沿用,對百姓而言就成了苛政酷法,不加疏導,一味暴力鎮壓,將刑與法推向極致,這一點,諸葛亮無法認可。
「……若是我,先修律法,對民對軍,不應用同一套舊製。公私分明,又應考慮張弛有度。」他隨時注意著嬴政的神情反應,見他並不反對,才繼續說下去,「北方戰戰事雖緊,卻不可強征徭役。」
……哎,要了老命了。
諸葛亮心想。
他醒過來半天,仍然覺得渾身鈍痛無力,昏昏沉沉,回憶起之前的事情,大概也想明白是怎麽回事了。
哪有青龍降雨還會被雷劈中的,真是笑話。要此時司馬懿在場,一定會毫不客氣地嘲笑他一通。
他暗暗嘆了口氣,這才慢慢睜開眼睛。
諸葛亮發覺自己泡在水裏,被暖洋洋的煙霧包裹著。
明明沒使出什麽力氣,也沒消耗法力,身體卻很自然地浮了起來,反而等他意識到的時候,又突然一沉,水從頭頂湧上來,差點讓他喝了幾口……泡澡水。
他一掙紮,身後便伸出來一隻手,牢牢地托起他的手肘,拉到岸邊。
「多謝……」諸葛亮嗆了點水,連連咳嗽,抹去眼前的水珠,才看清這隻是個水池子。
似乎是個溫泉,又充斥著硫磺與各種藥材混合的怪味,顏色看起來有些可怕。不過,就算如此最深處也才剛到胸口,離沒頂還遠著。
他不知道自己在這水裏泡了多久,隻覺得渾身疏懶,心口暖洋洋的,先前被雨水澆得濕淋淋的,還引來了雷電,直到現在,皮膚上還隱隱殘留著麻木的痛感。
他下意識地抱緊了自己的手臂,摸了摸之前被灼燒過的地方。
被池水反覆浸泡過,已經褪去了一層死皮,傷口迅速癒合,隻剩下一圈淺紅色,新生的肌膚略顯嬌嫩,被男人握住時,不適感便很明顯。
諸葛亮不由往回縮了縮,對方一愣,隨即鬆開手。
「已經沒事了。」低沉的聲音響起。
他把自己藏在水裏,隻露出半張臉,眨著眼睛往上看去。
嬴政正安靜地注視著他,沉沉紅眸中流動著他看不懂的情緒。
「抱歉。」諸葛亮微微赧然,決定為自己的窘迫解釋一下,「以前我用這招的時候都挺正常的,不知道怎麽這次就……」
嬴政抬手打斷了他的話。
「朕知道,與天意對著幹,是要受天罰的。以後這種事,你就不要再做了。」
……啊?
諸葛亮心說,這不至於。
隻不過是求了一場雨……等等,他突然想起,鄒衍的確說過,他們所學的陰陽術,隻能順勢而為,不可逆轉幹坤。
他原本以為這隻是個副本,用點法力也不礙事的。
倒沒想到,這裏的一切都如此真實。包括他麵前的秦王,好像也不隻是係統記錄裏的一串數據,而是活生生存在的——不,曾經存在過的人。
諸葛亮又悄悄往水下麵縮了縮。
「這場大旱……已經這麽嚴重了麽?」
嬴政擰了擰眉毛,本該是不悅的表情,卻被他很快扭轉為一抹淡淡的笑意。
「曾有人預言,秦過二世而亡。」
那也不算,諸葛亮默默糾正,好歹是有第三代繼承人的。
看到嬴政眼底的漠然,他試著安慰:「預言這種東西,並不靠譜……」
而嬴政輕描淡寫地:「你以前也是這麽說的。」
諸葛亮怔住。
片刻,他遲疑道:「陛下是不是認錯了——」
「不會。」嬴政製止了他的話,斬釘截鐵地,那眼神仿佛在說,我是誰?
他的神情又溫和許多,低下頭,望著他身上一道道口子的禮袍,不自覺地皺眉,抬手替他撫去臉頰上的水珠。
隨後他強硬地轉移了話題。
「這場雨兩個時辰前已經停下,若是之後各地繼續大旱,與此同時,兩域中下遊卻洪澇不止,你認為該如何?」
嬴政突然發問,諸葛亮有些意外:「那就……南水北調?」
「嗯?」
想到時代限製,這當然不靠譜的,他幹咳一聲,認真答道:」若是不能強行扭轉天時,便隻有盡力而為,按原來的疏通之策,我認為是可行的,繼續增建水渠,疏河道淤泥,引導災民分散。至於荊襄等地,大旱持續數月已久,理應減免稅收五成以上。畢竟天有不測風雲,非人力所能阻止,隻要糧倉充實,當地官員盡心盡力安撫百姓,便能共患難關。」
他以為自己被隨意安排了個祭司的位置,隻是純屬湊數,嬴政並沒打算把他當做正經的手下官員來看待,要論國家大事,自然會去找他的三公九卿商議,卻不想此時不緊不慢,都拿出來問了個遍。
「如今胡地匈奴猖獗,朕已命蒙恬率三十萬軍收服河南,兼修長城……然,各地人心動盪,對服役情緒不滿,若按律嚴懲……」他說到這裏,頓了頓,「你是否會覺得,太苛刻?」
意外歸意外,諸葛亮對這些問題並非沒有準備,很快理清思緒,一一作答。
秦國能從他國眼中的蠻夷之地走到今天,法家思想功不可沒。
他研讀過管仲、樂毅之學,並深以為然。
然而戰時的法製未必適用於任何時期,繼續沿用,對百姓而言就成了苛政酷法,不加疏導,一味暴力鎮壓,將刑與法推向極致,這一點,諸葛亮無法認可。
「……若是我,先修律法,對民對軍,不應用同一套舊製。公私分明,又應考慮張弛有度。」他隨時注意著嬴政的神情反應,見他並不反對,才繼續說下去,「北方戰戰事雖緊,卻不可強征徭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