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有雲,萬人操弓,共射一招,招無不中,又有孟子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又不如人和,他們雖然已經占據地利,但我們卻能占了人和這一項,倘若我們做到上下團結一心,又能使敵人軍心不穩,便有勝的把握。」
說完話後,他立即轉頭看著雲琛,一雙眼睛亮亮的,似乎是在等待他的意見。
對於慕子淩,雲琛對他有欣賞,有喜歡,但更多的還是感謝和感激,感激他願意犧牲自己入宮救幫助燕文灝。
不過這會兒見到他這般猶如孩童的模樣,雲琛也不禁會心一笑,眼帶慈愛地看著他,接著又點了頭,贊同道:「你說的不錯,確實如此。」
說罷,雲琛轉過頭,又看向燕文灝,本來想要開口,卻見燕文灝始終用溫柔的眼神注視著慕子淩,微微出神了,於是,他含在口中的話真是說也不是不說也不是。
「……」
忍不住輕咳了一聲,成功喚回燕文灝的思緒後,雲琛對他稍稍一點頭,沉聲說道:「灝兒,將你先前的想法,再說一遍。」
他們現在要做的,首先便是要離散對方的軍心,唯有對方軍心不穩,無法團結,他們才能穩操勝券。
——無論謝景鈺能否及時調兵趕回來。
這會兒,他們還有今日和明日,兩日的準備時間。
提及正事,燕文灝斂了斂外露的神情,他微微頷首,斟酌了一下語言,便將方才跟雲琛在禦花園商談的想法,說了出來,而且這回,他還稍稍潤色了不少地方,使得整個方法,聽起來完善不少。
雲琛不住地點頭,顯然非常滿意。
一旁的雲景聽了,也笑著微微頷首,但他思索了一會,又疑惑道:「灝兒,你這法子雖然不錯,但是,我們如何能將這個消息送入他們營地?又如何才能讓他們相信?」
燕文灝勾了勾唇角,露出了一個笑容來,他冷聲道:「良妃。」
眼見雲景不明所以疑惑的模樣,停頓片刻,燕文灝又補充解釋道:「良妃,其實是淮王一直安插在宮內的線人,而且,她未入宮前,就已經跟淮王有染,她喜歡之人,乃是淮王。」
呂熙已然離開,此時屋內並無外人,所以燕文灝不需要顧慮,便沒有任何隱瞞的將所有的事情,都給雲景說了一遍,其中包括當年莊後的真正死因,隻是隱藏了他中毒之事。
雲景緊緊抿著唇,臉上閃過一絲極致的痛苦,變得有些蒼白,他萬萬沒想到,他最疼愛的妹妹,竟然是因為自己才會疏忽被害。
是他的原因……是他的錯!
「灝兒,是我……」他的臉色有些發白,好幾次張嘴,但都因為心懷愧疚,無法說出話來。
「小舅。」
燕文灝喊了一聲雲景,見他抬頭後就盯著他的雙眼,板著臉認真說道:「母後的逝世,原因並不在小舅你,縱然不是那次,亦會有下一次,淮王和良妃二人才是罪魁禍首,他們才是該贖罪之人,與小舅你是無幹的。」
拍了拍他的肩膀,雲琛掩下眼中的哀傷,淡聲道:「灝兒說的有理,此事過錯本不在你,你又何必攬在自己身上,陷入枷鎖之中?你與雲瑤手足情深,我想雲瑤在九泉之下,若有感知,亦不願看到你如此。」
「爹……」
雲景輕喚了一聲,語中充滿哀傷。
「……傻孩子,這不怪你。」雲琛輕聲道。
看清雲琛眼中無法掩蓋的哀傷,雲景兀自垂著頭沉默著,再抬起頭時,他已經斂下了臉上的愧疚和痛苦,變得冷峻不已,他緊緊握著拳,麵無表情地寒聲道:「我定會替雲瑤報仇,讓他們二人,付出應有的代價來——」
作者有話要說: 萬人操弓,共射一招,招無不中。(出自呂氏春秋)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孟子·公孫醜下)
第91章
話音落下後,雲景又安靜了許久,他的臉上還留有狠意,久久無法化去。
這是雲景第一次表現出這麽濃烈的恨意和情緒,倘若可以,他此時已經入宮,親手去了解了淮王和良妃二人,替雲瑤報了仇。
用盡全力壓下了自己心裏洶湧的殺意,雲景拚命呼吸吐納著,好半晌過去,他才逐漸冷靜了下來,不過臉色並沒有好多少。
寒著一張臉,雲景沉吟了好一會兒,才終於把話題又轉回到了正事上,他冷聲問道:「為何需要良妃?她能做何事?」
「小舅你有所不知,我們所剩時間不多,故而這些消息,隻能由她來傳遞,才能發揮最有效的作用,其他人未必能夠達到。」
停下來斟酌了一下語句,燕文灝跟他解釋道:「此次,三皇弟雖然成功將淮王抓獲,也一併捉拿了與淮王勾結的官員,但是,卻還是有一批人被忽視了。淮王秘密謀劃了數年,僅有他自己一人是無法成事的,他的身邊必然還有一批謀士和手下。而這些人,便是淮王的心腹,是他真正信任的人。」
「淮王這番入京,僅僅帶來了幾個侍妾,不見其他任何手下之人,想必此時此刻,他們都在城外軍營當中籌劃著名。淮王被抓後,之所以膽敢直言用這些兵馬威脅父皇,讓父皇不敢輕易對他動殺手,勢必也有一部分是基於他們。」
端起茶盞飲了一口茶水,再開口時,他的眼神冰冷徹骨,語氣也充滿了深深的寒意:「能夠讓淮王如此儀仗信任之人,能力自然不會差,遇事會思慮甚多,若是一般之人,恐怕無法輕易哄騙到他們,反而還會被他們察覺,變得更加麻煩。」
說完話後,他立即轉頭看著雲琛,一雙眼睛亮亮的,似乎是在等待他的意見。
對於慕子淩,雲琛對他有欣賞,有喜歡,但更多的還是感謝和感激,感激他願意犧牲自己入宮救幫助燕文灝。
不過這會兒見到他這般猶如孩童的模樣,雲琛也不禁會心一笑,眼帶慈愛地看著他,接著又點了頭,贊同道:「你說的不錯,確實如此。」
說罷,雲琛轉過頭,又看向燕文灝,本來想要開口,卻見燕文灝始終用溫柔的眼神注視著慕子淩,微微出神了,於是,他含在口中的話真是說也不是不說也不是。
「……」
忍不住輕咳了一聲,成功喚回燕文灝的思緒後,雲琛對他稍稍一點頭,沉聲說道:「灝兒,將你先前的想法,再說一遍。」
他們現在要做的,首先便是要離散對方的軍心,唯有對方軍心不穩,無法團結,他們才能穩操勝券。
——無論謝景鈺能否及時調兵趕回來。
這會兒,他們還有今日和明日,兩日的準備時間。
提及正事,燕文灝斂了斂外露的神情,他微微頷首,斟酌了一下語言,便將方才跟雲琛在禦花園商談的想法,說了出來,而且這回,他還稍稍潤色了不少地方,使得整個方法,聽起來完善不少。
雲琛不住地點頭,顯然非常滿意。
一旁的雲景聽了,也笑著微微頷首,但他思索了一會,又疑惑道:「灝兒,你這法子雖然不錯,但是,我們如何能將這個消息送入他們營地?又如何才能讓他們相信?」
燕文灝勾了勾唇角,露出了一個笑容來,他冷聲道:「良妃。」
眼見雲景不明所以疑惑的模樣,停頓片刻,燕文灝又補充解釋道:「良妃,其實是淮王一直安插在宮內的線人,而且,她未入宮前,就已經跟淮王有染,她喜歡之人,乃是淮王。」
呂熙已然離開,此時屋內並無外人,所以燕文灝不需要顧慮,便沒有任何隱瞞的將所有的事情,都給雲景說了一遍,其中包括當年莊後的真正死因,隻是隱藏了他中毒之事。
雲景緊緊抿著唇,臉上閃過一絲極致的痛苦,變得有些蒼白,他萬萬沒想到,他最疼愛的妹妹,竟然是因為自己才會疏忽被害。
是他的原因……是他的錯!
「灝兒,是我……」他的臉色有些發白,好幾次張嘴,但都因為心懷愧疚,無法說出話來。
「小舅。」
燕文灝喊了一聲雲景,見他抬頭後就盯著他的雙眼,板著臉認真說道:「母後的逝世,原因並不在小舅你,縱然不是那次,亦會有下一次,淮王和良妃二人才是罪魁禍首,他們才是該贖罪之人,與小舅你是無幹的。」
拍了拍他的肩膀,雲琛掩下眼中的哀傷,淡聲道:「灝兒說的有理,此事過錯本不在你,你又何必攬在自己身上,陷入枷鎖之中?你與雲瑤手足情深,我想雲瑤在九泉之下,若有感知,亦不願看到你如此。」
「爹……」
雲景輕喚了一聲,語中充滿哀傷。
「……傻孩子,這不怪你。」雲琛輕聲道。
看清雲琛眼中無法掩蓋的哀傷,雲景兀自垂著頭沉默著,再抬起頭時,他已經斂下了臉上的愧疚和痛苦,變得冷峻不已,他緊緊握著拳,麵無表情地寒聲道:「我定會替雲瑤報仇,讓他們二人,付出應有的代價來——」
作者有話要說: 萬人操弓,共射一招,招無不中。(出自呂氏春秋)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孟子·公孫醜下)
第91章
話音落下後,雲景又安靜了許久,他的臉上還留有狠意,久久無法化去。
這是雲景第一次表現出這麽濃烈的恨意和情緒,倘若可以,他此時已經入宮,親手去了解了淮王和良妃二人,替雲瑤報了仇。
用盡全力壓下了自己心裏洶湧的殺意,雲景拚命呼吸吐納著,好半晌過去,他才逐漸冷靜了下來,不過臉色並沒有好多少。
寒著一張臉,雲景沉吟了好一會兒,才終於把話題又轉回到了正事上,他冷聲問道:「為何需要良妃?她能做何事?」
「小舅你有所不知,我們所剩時間不多,故而這些消息,隻能由她來傳遞,才能發揮最有效的作用,其他人未必能夠達到。」
停下來斟酌了一下語句,燕文灝跟他解釋道:「此次,三皇弟雖然成功將淮王抓獲,也一併捉拿了與淮王勾結的官員,但是,卻還是有一批人被忽視了。淮王秘密謀劃了數年,僅有他自己一人是無法成事的,他的身邊必然還有一批謀士和手下。而這些人,便是淮王的心腹,是他真正信任的人。」
「淮王這番入京,僅僅帶來了幾個侍妾,不見其他任何手下之人,想必此時此刻,他們都在城外軍營當中籌劃著名。淮王被抓後,之所以膽敢直言用這些兵馬威脅父皇,讓父皇不敢輕易對他動殺手,勢必也有一部分是基於他們。」
端起茶盞飲了一口茶水,再開口時,他的眼神冰冷徹骨,語氣也充滿了深深的寒意:「能夠讓淮王如此儀仗信任之人,能力自然不會差,遇事會思慮甚多,若是一般之人,恐怕無法輕易哄騙到他們,反而還會被他們察覺,變得更加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