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杭州的頭一晚有了這麽一齣戲,第二天出發的時候誰也不敢發出大動靜,就怕有什麽事兒傳到前邊老爺子耳朵裏去,當了他老人家的出氣筒。
「好了好了,早知是這樣我就不該帶你去的。」楚寧馬車裏還坐著胤禟送過來的董鄂氏,原本就情緒有些不對的人一進馬車眼淚都掉下來了。
「嫂嫂,你怎麽的這般心狠,好歹你比我還多見青郎一回呢。」董鄂氏是個有才情的女子,有才情的人心中那些詩情畫意總是比楚寧這樣的俗人來得多些。
自打從花船回來之後,董鄂氏還真是對那女扮男裝的淸倌兒上了心。第二天就又差遣人送了銀子和親手些的小箋送過去。這還不夠,人青娘知道自己什麽身份並無回應,董鄂氏竟然為了這個愁眉不展好幾天。
最後還是胤禟沒了法子看不下去親自去了一趟,找上花船的媽媽問清了人的身世,又確定她自己並不想常年在花船上耗下去,才讓百寶閣那邊出麵替青娘贖了身。
「青郎什麽青郎,是青娘。再喊錯老九真要不高興了啊。」楚寧打斷了董鄂氏的話,「老九讓人給她贖了身,她雖是淸倌兒但這些年在花船上肯定攢了些銀子,往後肯定能把自己的日子過好,你又何必老想著那一夜的快活呢。」
這話說完楚寧總覺得有點兒不對,好像聽著有些歧義。不過好在董鄂氏才顧不上這些,「嫂嫂,我就是覺著這一次的經歷像極了一場夢,上一次這般做夢還是沒嫁人的時候與胤禟書信的那些日子,嫁了人之後便再沒有了。」
董鄂氏就像是個矛盾體,一麵從小飽讀詩書嚮往詩經典籍裏的那些純粹無暇的感情,一麵又從小看透了大宅門裏的勾心鬥角,她也學了個得心應手,做起皇子福晉來從不手軟更沒什麽情麵可講。
楚寧說不好自己更喜歡哪樣的董鄂氏,但這會兒她倒是願意多出幾分耐心陪陪她,畢竟為了個唱曲兒的淸倌兒不舍成這樣,著實還是少見。
「再說胤禟也不在,我才不怕他呢。」眾人都是往回走,隻有胤禟得了皇上口諭往更南邊去。胤禟雖不知道康熙為何突然起了念頭要搜羅別國書籍,但即是頭一次皇阿瑪專門交給自己的差事,自然是要用心辦好才是。
「你啊,人九兒不錯了。心裏酸得不得了還得捏著鼻子幫你去安頓人家。平時最是見不得美人的主兒,那天回來愣是拉著他哥數落了人青娘好久,我可從沒見過他那樣。」
以往都是那些爺們聚在一起說家中福晉的不是,甭管他們在外邊又看中多少女子,或是又有哪家大臣送了人進府,隻要福晉有些不高興他們便覺著是福晉小氣了。如今不過掉了個個一回就醋成這般,也算是他們活該。
董鄂氏聽了這話心情多少好了些,妯娌兩人坐在馬車裏吃吃點心倒也就把這茬給順到腦後去,但誰也沒想到出城的時候竟然還來了一出千裏相送。
車隊因著聖駕在前邊走得慢,後邊多少有些堵,兩人原本在馬車裏挺好,恰好一陣微風吹來把馬車簾子半吹了起來。董鄂氏隨意往外一瞟,卻不想正好就撞見站在路旁一身那日花船上一模一樣的打扮的青娘。
董鄂氏看著車下的人穿著那日的衣裳深深的給自己鞠了一躬,便頭也不回的走了。她一時之間詫異得說不出話來,說來自己其實除了知道她叫青娘旁的一概不知,青娘恐怕也不知自己到底什麽底細,除了那張小箋怕是什麽都沒了。
那晚其實董鄂氏剛開始上花船的時候言語間頗有敵意,隻要一想到在京城裏胤禟肯定也是這般與她們嬉戲玩鬧她心中就不舒服。卻不想自己的敵意抵不過青娘的包容,一直身在深宅大院天天鬥得跟烏眼雞一樣的人從來沒嚐過那般滋味,容不得董鄂氏不歡喜不惦記。
這一眼是青娘來給她道謝,也是告別。董鄂氏許是真想通了,也許是深藏了,反正是瞭然一笑放下車簾,便再也沒提起過這件事。
一路往回走,聖駕走走停停最長也沒超過三兩天,總算在三月裏春暖花開之際回到京城。回京之後兩件事讓朝堂之上沒個安寧,第一件是皇上下旨黃淮河工告成,從此四海奠安,民生富庶。一時之間每天上朝都是幾大摞歌功頌德的摺子,熱鬧得緊。
第二件還是逃不過太子和索額圖,這次南巡跟出去的人多留下得到也不少,留下的人沒閑著,皇上把太子帶出去算是把最大的阻礙帶了出去,留在京城的人已然是把索相和他的嫡係奴才都查了個底掉。索額圖罪狀的摺子如今就在皇上案頭放著,隻是沒人知道皇上到底要什麽時候發落索相。
這些外邊的事兒頂多就是個熱鬧,聽一聽就完了。回了京城的楚寧可比他們要忙得多,先是進宮去給宜妃和太後請安,然後聽訓不該在杭州那般肆意玩鬧。好在如今自己肚子裏還有個護身符,不至於真留在宮裏受罰,最後隻乖乖聽了教訓便吧兩個孩子接了回來。
回家之後該讀書讀書,該上課上課,家塾的先生和弘暉他們也都過來了,先生是當年教翰寧的老先生,在書院裏是出了名的嚴厲。從宮裏回來的幾個小孩功課上多少有些懈怠,先生如何瞧得過眼,上課前三天不論大小全都在挨罰,罰得一個個頭暈腦脹再不敢偷懶才算完。
「這什麽味兒,太沖了啊。」安頓好孩子安撫好大佬,楚寧總算能安安心心的養胎,三月一過肚子多少顯了一點兒,原本挺正常的胃口回了家竟然就變得格外不同起來。
「好了好了,早知是這樣我就不該帶你去的。」楚寧馬車裏還坐著胤禟送過來的董鄂氏,原本就情緒有些不對的人一進馬車眼淚都掉下來了。
「嫂嫂,你怎麽的這般心狠,好歹你比我還多見青郎一回呢。」董鄂氏是個有才情的女子,有才情的人心中那些詩情畫意總是比楚寧這樣的俗人來得多些。
自打從花船回來之後,董鄂氏還真是對那女扮男裝的淸倌兒上了心。第二天就又差遣人送了銀子和親手些的小箋送過去。這還不夠,人青娘知道自己什麽身份並無回應,董鄂氏竟然為了這個愁眉不展好幾天。
最後還是胤禟沒了法子看不下去親自去了一趟,找上花船的媽媽問清了人的身世,又確定她自己並不想常年在花船上耗下去,才讓百寶閣那邊出麵替青娘贖了身。
「青郎什麽青郎,是青娘。再喊錯老九真要不高興了啊。」楚寧打斷了董鄂氏的話,「老九讓人給她贖了身,她雖是淸倌兒但這些年在花船上肯定攢了些銀子,往後肯定能把自己的日子過好,你又何必老想著那一夜的快活呢。」
這話說完楚寧總覺得有點兒不對,好像聽著有些歧義。不過好在董鄂氏才顧不上這些,「嫂嫂,我就是覺著這一次的經歷像極了一場夢,上一次這般做夢還是沒嫁人的時候與胤禟書信的那些日子,嫁了人之後便再沒有了。」
董鄂氏就像是個矛盾體,一麵從小飽讀詩書嚮往詩經典籍裏的那些純粹無暇的感情,一麵又從小看透了大宅門裏的勾心鬥角,她也學了個得心應手,做起皇子福晉來從不手軟更沒什麽情麵可講。
楚寧說不好自己更喜歡哪樣的董鄂氏,但這會兒她倒是願意多出幾分耐心陪陪她,畢竟為了個唱曲兒的淸倌兒不舍成這樣,著實還是少見。
「再說胤禟也不在,我才不怕他呢。」眾人都是往回走,隻有胤禟得了皇上口諭往更南邊去。胤禟雖不知道康熙為何突然起了念頭要搜羅別國書籍,但即是頭一次皇阿瑪專門交給自己的差事,自然是要用心辦好才是。
「你啊,人九兒不錯了。心裏酸得不得了還得捏著鼻子幫你去安頓人家。平時最是見不得美人的主兒,那天回來愣是拉著他哥數落了人青娘好久,我可從沒見過他那樣。」
以往都是那些爺們聚在一起說家中福晉的不是,甭管他們在外邊又看中多少女子,或是又有哪家大臣送了人進府,隻要福晉有些不高興他們便覺著是福晉小氣了。如今不過掉了個個一回就醋成這般,也算是他們活該。
董鄂氏聽了這話心情多少好了些,妯娌兩人坐在馬車裏吃吃點心倒也就把這茬給順到腦後去,但誰也沒想到出城的時候竟然還來了一出千裏相送。
車隊因著聖駕在前邊走得慢,後邊多少有些堵,兩人原本在馬車裏挺好,恰好一陣微風吹來把馬車簾子半吹了起來。董鄂氏隨意往外一瞟,卻不想正好就撞見站在路旁一身那日花船上一模一樣的打扮的青娘。
董鄂氏看著車下的人穿著那日的衣裳深深的給自己鞠了一躬,便頭也不回的走了。她一時之間詫異得說不出話來,說來自己其實除了知道她叫青娘旁的一概不知,青娘恐怕也不知自己到底什麽底細,除了那張小箋怕是什麽都沒了。
那晚其實董鄂氏剛開始上花船的時候言語間頗有敵意,隻要一想到在京城裏胤禟肯定也是這般與她們嬉戲玩鬧她心中就不舒服。卻不想自己的敵意抵不過青娘的包容,一直身在深宅大院天天鬥得跟烏眼雞一樣的人從來沒嚐過那般滋味,容不得董鄂氏不歡喜不惦記。
這一眼是青娘來給她道謝,也是告別。董鄂氏許是真想通了,也許是深藏了,反正是瞭然一笑放下車簾,便再也沒提起過這件事。
一路往回走,聖駕走走停停最長也沒超過三兩天,總算在三月裏春暖花開之際回到京城。回京之後兩件事讓朝堂之上沒個安寧,第一件是皇上下旨黃淮河工告成,從此四海奠安,民生富庶。一時之間每天上朝都是幾大摞歌功頌德的摺子,熱鬧得緊。
第二件還是逃不過太子和索額圖,這次南巡跟出去的人多留下得到也不少,留下的人沒閑著,皇上把太子帶出去算是把最大的阻礙帶了出去,留在京城的人已然是把索相和他的嫡係奴才都查了個底掉。索額圖罪狀的摺子如今就在皇上案頭放著,隻是沒人知道皇上到底要什麽時候發落索相。
這些外邊的事兒頂多就是個熱鬧,聽一聽就完了。回了京城的楚寧可比他們要忙得多,先是進宮去給宜妃和太後請安,然後聽訓不該在杭州那般肆意玩鬧。好在如今自己肚子裏還有個護身符,不至於真留在宮裏受罰,最後隻乖乖聽了教訓便吧兩個孩子接了回來。
回家之後該讀書讀書,該上課上課,家塾的先生和弘暉他們也都過來了,先生是當年教翰寧的老先生,在書院裏是出了名的嚴厲。從宮裏回來的幾個小孩功課上多少有些懈怠,先生如何瞧得過眼,上課前三天不論大小全都在挨罰,罰得一個個頭暈腦脹再不敢偷懶才算完。
「這什麽味兒,太沖了啊。」安頓好孩子安撫好大佬,楚寧總算能安安心心的養胎,三月一過肚子多少顯了一點兒,原本挺正常的胃口回了家竟然就變得格外不同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