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大半月白黎軒那就得到了消息,說是許城周邊有了地震,數個村子遭了災難,由於發生在大半夜,許多人就在這睡夢中死去了,朝廷知道這個消息之後確實也撥下了糧餉,可這層層下去之後,幾萬兩的銀子到了最後直接縮水隻剩下幾千兩,分到災民手中,原本按人頭算的變成了按一戶算,三四兩銀子根本無法解決倒坍的房屋和被破壞的田地。雅*文*言*情*首*發


    白黎軒最擔心的還是雲巧的安危,但此刻從這來去,起碼也要兩個月的時間,千佛寺的事迫在眉睫。


    “誌平,再派那兩個兄弟去許城那的西鎮打聽仔細,西鎮周邊的村子到底有哪些傷亡人數。”程誌平知道他擔心什麽,點點頭出去讓那兩個人再度出發去許城。


    白黎軒低頭看著手中的冊子,神色凜了起來,等千佛寺這事結束,他還是想要回去看看,遠遠知道她過的好就放心了......


    月子出雲巧豐潤了許多,加上還在喂奶,每日魚湯滋補想不胖都很難,跟著她一起胖起來的還有兩個孩子,一個多月過去雲巧對這長相一模一樣的兩個孩子還是很不清楚,為娘的她很慚愧,手腕上纏了不同顏色的線以免自己喂錯奶。


    那時地震後池塘崩塌,池子裏的魚跑了一半,幸好之前該賣的都賣了,隻是淹死了不少牲畜,上頭的棚子也坍塌了一些。


    等著各家的房子都弄好了,王五叔他們才有空幫雲巧這把河塘和棚子搭起來,縣城裏撥下來的銀子,還不夠她修補池塘,購買魚苗回來的。


    七月的地震直接毀了無數村民的希望,本來七月正在收的玉米地都被山上滾落下來的泥沙石頭蓋死了,還有沒來得及收的蜀黍,最嚴重的還是那一片在雲巧池塘邊上的穀子,如今正是抽穗的時候,壓傷了很大一部分,靠近路邊的人家還好一些,可靠近田梯的那些,有幾戶一畝地全給埋了。


    吃的糧食都毀了,下半年基本就等著餓死,村裏裏唉聲歎氣一片,雲巧那些種在池塘周邊的芋艿卻沒有事,因為池塘崩了流出了不少水,除了被壓死的幾支外,其餘的都活的好好的。


    花氏也為壓掉一半穀子發愁,蜀黍和玉米都是可以收了的,泥裏挖挖還能把玉米棒子和蜀黍抗回來一些,可這些穀子就沒法救了。


    雲巧進去的時候她正在和張老爹說著這情形,這縣城撥下來的四兩銀子,屋子修修好就去了三兩,剩下的一兩也抵不過那些糧食,人都說賤賣錢買,便宜的賣出去的,買回來就要貴了,一兩銀子這鎮上能買多少糧食回來。


    “娘,我和阿憨分的這四兩銀子您拿去。”雲巧那的屋子就她和阿憨的那間受損嚴重些,其餘的修修補補花了二兩不到,前段日子大表哥幫忙去賣掉的那些魚,扣除給表哥的工錢還剩下十五兩,修補了池塘之後也還剩下不少。


    “那哪成啊,你那也花了不少,兩個孩子還等著吃呢。”花氏推說不要,雲巧把銀子放到了她手裏,“成親前給你和爹的那些,一部分給我我做嫁妝,還添購了這麽多東西,後來爹還置了一畝地,都沒剩下多少了,縣衙給的這些怎麽夠,二妹再過些日子就要出嫁了,難道還要寒酸了不成。”


    張老爹沒說什麽,花氏含著淚把銀子給收下了,到底是心疼那些糧食,張老爹背著鋤頭出門去了水田看。


    家裏的院子裏堆著從梯田裏挖來的玉米和蜀黍杆子,雲苗和雲芝挑著幹淨的出來放在一旁,一部分蜀黍壞死了,一部分曬著幹了還能碾了吃。


    在外呆了一會雲巧就覺得脹的難受,回去給大寶二寶喂奶過後,雲巧又換了一件裏襯,把廚房裏煮熟的豆子倒到了木桶裏,混著糠末子又加了不少剁碎的菜,拎到院子裏攪拌好了,拿到豬舍裏倒了一部分在槽子裏。


    池塘上的牲口死了大半,死了兩天的沒人敢吃,就都找地埋了,雲巧手頭上是還剩下些銀子,不過這些都要用來買魚苗魚食,還得留一些再買些牲口回來,村裏別人家的養的如今都舍不得賣了,雲巧尋思隻能等明年孵了再養。


    這段日子村子裏時不時有人過來盤查人,誰家受傷了,誰家在地震中壓死了,壓死的那些,正戶人家都沒人了,那這地就得收走,實在是困難的過不下去了,那些衙役來查了之後,從縣衙裏帶了一些大戶人家捐的糧食,隻是這些有限,能分的人家不多。


    直到九月收穀子了,這地震的氣氛才微微去了一些,今年的穀子收的特別快,曬穀場那曬著的也比往年少了很多,雲巧家本來三畝水田,最後收起來的隻有去年的兩畝產量,而張老漢家裏,兩家加起來六畝水田,卻隻收了三畝多,其餘的都給壓死了。


    趙氏沒少為這事哭暈在田埂上,但幾個兒子家裏多少都有損失,想幫也幫不了。


    趙氏可沒管這些,每年收了穀子要拿一些回去,今年還是要的,要的還比去年多。


    <a href="http:///"></a>


    老三那首先就不答應了,老三媳婦金氏直接把去年的一半量拿去了張老漢家,家裏三個孩子,這肚子裏還有一個,難不成自己家的就都得跟著喝西北風了。


    日子得照樣過,家家都遇到了這麽些個情況,家裏有底的拿出來先撐著這一年,沒有的隻能東家湊西家借,這日子還是一天天過下去。


    穀子收了沒幾天,田家村的姥姥家那傳來了消息,大舅怕是挨不過,要去了。


    這邊家裏在準備雲苗喜事,人也走不開,花氏一個人去了姥姥家看什麽情形,這再有幾天,雲苗就該出嫁了。


    九月二十八這日,雲苗出嫁,雲巧起的趕早,雲苗洗澡洗頭好換上了衣服,牛嬸在一旁給她梳了頭添了妝,一旁的雲芝還打著哈欠一臉沒睡醒的樣子。


    李家的迎親隊伍到了之後,門口攔著要了紅包,在聽過張老爹和花氏的話後吉時到雲苗就從屋子裏出來了,家裏沒有哥哥弟弟,就由堂哥背著出去上了花轎,花氏抹著眼淚看著花轎離開,張老爹一盆子的水潑向那花轎的方向,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


    女兒嫁出去了,娘家這就沒什麽事了,喜慶的是迎親到那的夫家,花氏紅著眼睛回了廚房,大丫出嫁好歹是在了隔壁,這二丫出嫁,以後一年半載見麵的次數也就少了,三個閨女她一個都舍不得。


    牛嬸還在一旁安慰她,花氏邊笑邊擦淚眼,把這灶鍋子裏的燉菜煮熟了之後一碗一碗盛開來拿著要送給別家。


    雲芝坐在炕床上逗著兩個外甥,末了抬頭對雲巧說道,“大姐,我將來成親,肯定要比二姐出嫁熱鬧十倍。”


    雲巧刮了一下她的鼻子,“喲,你這誌氣可不小,熱鬧十倍,你打算嫁給誰去。”


    “那我可還沒想好。”雲芝撅了撅嘴,雲巧笑了,“得,你還有個三四年時間慢慢想,想好了和姐說,姐給你去瞅瞅~”...


    十月,千佛寺的山頂已經很冷了,尤其是風大的日子裏,祭台上這吹的人心裏頭都涼的慌。


    聞右手執牌子高舉朝天,天灰蒙蒙的,一點都沒有要放晴的意思。


    此為大忌。


    本是天子祭天一事由他這個尋常人來,可見老天也是不答應的,聞右三拜過後又說了些求福的話,轉身下了祭台。


    祭台下是幾十個和尚盤腿坐在那,四周肅靜一片,隻有低低的誦經聲,聞右身著暗紅的朝服,把牌子放在身後舉著的盤子裏,風吹地腰間的垂帶瘋了一般的舞動著。


    “大人!”一個身著墨黑衣服的官員匍匐地跪在地上,聞右看了他一眼,淡淡說道,“所謂何事。”


    “祭天完畢,大人應該回朝。”那人的聲音在大風中飄飄忽忽,聞右微皺了下眉頭,清冷的聲音傳來,“你想命令我?”


    “臣不敢!”


    “此天色不宜回朝,我要等開陽之時再行祈福,你若有異議,可以直接這麽回去稟告你主子。”那官員驚訝地抬起頭,聞右看著他姣好的麵容,長公主還真是舍得把這樣的人派過來。


    “若是不回去,那就派人好好看著我,否則,你這張臉可也救不了你。”聞右蹲□子拍了拍他的臉,起身,那官員怔怔地看著他從自己身邊走過...


    閣樓裏還能聽到外麵的猛烈風聲,聞右坐在案桌上看著書,忽然窗邊傳來一陣聲響,一陣勁風吹入,很快窗戶又合了上去。


    聞右抬起頭,白黎軒已經站在了他的麵前,屋外傳來侍衛詢問聲,聞右說了句沒事,好整以暇地看著他,良久,他笑道,“你可真是命大。”


    白黎軒收起了劍,同笑了一聲,聰明人說話,不需要拐彎抹角太多。


    閣樓外的風聲阻絕了外麵的侍衛監聽屋子裏的情形,半個時辰左右,外麵再度聽到窗戶的砰聲,闖進去一看,聞右坐在那很無辜地看著他們,案桌上的紙吹起了好幾張飄落在了地上,旁邊的窗戶大開著晃來晃去,“風太大,窗戶關了還是被吹開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種田之農家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蘇小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蘇小涼並收藏穿越種田之農家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