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跟著那一僧一道離開之後,無相的蹤跡就成了一個謎,去向不明。
那個和尚說過要讓無相「去他該去的地方,做他該做的事」,可是任由檀逸之想破了腦袋,也想不出來究竟是什麽地方,要做什麽事。
所以幾乎排出了所有的人手,盡全力去尋找無相的行蹤。
可是沒想到,結果所等到來的卻,是的無相跳下懸崖的消息。
此事是一群樵夫親眼所見,無相身為當世高僧,聲名遠播,早就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且相貌氣質出眾,向來引得眾多閨閣小姐暗暗傾心。
隻是礙於他是個出家人,不能婚嫁。
若是無相沒有背負血海深仇,隻是個普通人家的少爺,恐怕這個時候家裏的門檻早就被提親的人踏破了,情願以全副身家來招他入贅的肯定不在少數。
但凡是與無相有過一麵之緣的人,無不印象深刻。
雖然常年住在隨州城外的樵夫們沒有見過他的樣子,但是聽到過他的名聲,進城時來買東西時,一看到張貼在城外的畫像,立刻辨認了出來。
再加上,那一日在懸崖邊上的場景非常奇怪。
有個三人同時去跳崖,看外表的裝束是一個道士,兩個僧人,他們都神色還都毫無畏懼,很難不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此場景,他們當然不會輕易忘掉。
所以當進城後,一看到布告上貼著的文字,有能提供高僧無相的行蹤線索者重重有賞,便立刻報官來領賞了。
從這些人的口中得知,無相的確是跳下了懸崖。
一僧一道的事情並沒有對外宣揚,親眼見過的隻有玉娘、塗驥等人而已,旁人一概不知,但是這些樵夫卻能說得上來,可見不是假話。
那麽無相跳下懸崖一事,十有八九是真的。
可是檀逸之不死心,繼續派人去樵夫們口中所說的懸崖下去搜尋,用盡各種手段找尋,看看能不能找到遺骸或者是衣物。
懸崖下是荊即遍布,萬丈深淵,還不乏豺狼虎豹,尋常人掉下去肯定是沒有命了。
可檀逸之是不見棺材不掉淚,非得親眼看到屍首才相信。
結果仍然是什麽都找到,懸崖下麵是一條荒石路徑,裏麵還有一個不算大的山洞,隻能容許幾個人擋風避雨,但是並沒有人居住過的痕跡。
搜遍了懸崖下麵,都沒有看到有什麽屍骨。
雖然沒有找到無相的屍體,但是如此大規模的尋找,引起了許多人的好奇,再加上領了賞金的人嘴巴不牢靠,高僧無相跳下懸崖一事還是在百姓中傳播開來。
所以世人都以為無相已經死了,勘破紅塵,毅然跳下懸崖而死,是一種常人無法理解的大智慧。
一年之後,無相的師父智清大師在廣源寺圓寂。
朝廷派遣一名德高望重的官員前去看慰拜祭,又對智清大師進行一係列的追封,極盡哀榮,同時還有給寺內眾人犒賞,以示尊重。
由於沒有找到無相的屍骨,檀逸之一直不相信他真的死了,仍然派人在民間四處搜尋,遇山進山,見廟拜佛,勢要查盡天下間的每一座寺廟和每一間道觀。
蕭易安想起了夢中的場景,心裏有一種強烈的預感,建議檀逸之派人去蓬萊山找找看。
於是蓬萊山成了朝廷使臣的著重暗訪之地,接了聖旨帶令所來,簡直是不放過山上山下的每一寸土地,就差將山翻個個兒了,但是如此連續六次尋訪,卻仍然沒有半點線索。
大江南北,塞外天山,無論是細雨連綿的江南,還是四季溫暖如春的海島上,全都沒有無相的下落。
直到二十一年後,舊朝弊政盡除,江山穩固,朝堂清明,四海昇平,百姓生活安康,當朝陛下和皇後攜太子與公主出遊,去泰山封禪。
之後,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繞道蓬萊山。
但是中途登山時遇到一場大雨,明明艷陽高照的天空卻在片刻間陰雲密布,帝後不得不駐足停歇,急忙找到一處就近的地方避雨。
可是在避雨的樹蔭下,卻看到那上麵的樹枝丫杈裏掛著一串佛珠。
透過時光的縫隙,兩人都仿佛看到了當年那個出塵飄逸的白袍僧人,他的脖頸中就掛著這麽一串佛珠,翩翩如玉,風姿卓然。
無相從來沒有離開,他隻是換了一種方式繼續生活在這個塵世間,忍受的無邊無際的寂寞,活得比任何人都要長久。
因為無相從來沒有接受過的大燕的任何官職封賞,史官沒有記載下他的一些行徑。
而無相因為復仇,周旋在兩個皇子之間的所做的那些見不得光的事,親手殺了慕容烈的事,在檀逸之的刻意隱瞞下,也不被世人所知。
幸好如此,才得以保全了高僧的名聲。
他還是那個清風霽月的僧人,一提起來人們隻會想到他的傳聞,是如何相貌俊朗,初入金陵時引得眾人議論,沸沸揚揚。
還有人傳言說,無相那溫潤如玉的俊秀容貌,連公主都在聽他講經時忍不住暗自傾心。
隻是奈何皇權富貴,天差地別,兩人被身份所阻礙,有情人不能終成眷屬,天各一方,最終落得個陰陽兩隔,終生難以相見。
後來有一位科考不中,多次落第的秀才,生活落魄,他為求溫飽,將這個故事寫成了話本,同時賣給了說書人和戲院。
為了力保故事的精彩性,所以避開真名,在許多情節上不免特意刪改,增添了許多男癡女愛的佳話戲段,如公主和親等等,寫的跟真的一樣。
這個話本大受歡迎,戲院和茶館人滿盈座,雖然沒有採用真名,但是根據年代和名諱,大家都能猜的到所寫的人物是誰。
之後傳說廣為流傳,成為前朝皇宮內的一件野史軼事。
直到數百年後,仍舊以戲曲小調的形式流傳在民間,至於真假已經不可考究,每次人們談起這件事時,也無從考慮真假,隻當做是一件風月趣聞。
當下的隨州城內一片祥和,慕容烈已經被除去,他的殘餘勢力盡數瓦解。
無論對於西秦那邊,還是塗驥和玉娘這些前朝勢力而言,又或者投降不久的大燕臣子,都是除去了一個心頭大患,無不覺得如釋重負。
就連蕭易安,因為血緣關係對他僅存那一點點的生父感情,都因為自己所受到的火銃的傷而衝散了。
如果不是那一僧一道的出現,她真的會沒命了。
火銃的威力太大,這種火器遠遠不是血肉之軀所能抵擋的,連僅僅是被打中了手臂的玉娘,至今還在修養中,沒有痊癒。
更別說不會武功的蕭易安了,她的身體還要好好的恢復,才能下床走動。
這一段時間內,檀逸之無微不至的照顧她,兩人拋卻了外麵的流言蜚語,眼中隻有彼此,感情迅速升溫,變得比原來還要膩歪。
玉娘受了傷,身邊照顧她的人則是塗驥。
兩人好似又回到了當年,那個在麵對著通緝追捕一同流浪,相依為命的時候,原來這麽多年兩人都沒有變過,感情也沒有變。
有些東西,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消失。
經過鄧巢一事,塗驥開始明白,前朝勢力的許多人中,表麵上說的冠冕堂皇,實際上卻並不是因為忠心君王,才想著扶持公主登上皇位。
如鄧巢之流,是為了一己私慾,想要將這些當做自己青雲直上的墊腳石。
等到他們將蕭易安推上皇位之後,並不甘心隻是待在一個安分守己的位置,還準備一齊架空她的權力,讓她成為隻能發號施令的傀儡。
這種狼子野心,與慕容烈那種叛臣無異,而且比他更加卑鄙一些。
這人心險惡,不分立場,哪怕是與自己同行的人也不得不提防,塗驥受到了巨大的衝擊,第一次開始懷疑自己所做的事情是否是對的。
玉娘則藉此機會勸他不要固執己見,反正蕭易安現在與檀逸之已經難以拆散,且兩人的感情不是外人所能左右的。
將來繼承皇位的孩子也一定是兩人的血脈,既然新朝的血脈裏一定有陳朝的一半,興復不興復陳朝又有什麽關係,難道名義上的興復就那麽重要嗎。
玉娘現在受著傷,沒有了平日裏的那份剛強果斷,更是隻剩下楚楚動人和嬌媚柔弱。
塗驥吃軟不吃硬,看到她這幅樣子分外惹人憐惜,開始真的思考懷疑自己要興復陳朝一事。
畢竟,連蕭易安這個唯一的陳朝後人都不願意登上女帝之位,那麽自己一意孤行所做的事情又有什麽意義呢,強行的逼迫和威脅,隻能引起仇恨。
塗驥與鄧巢不一樣,他是真的忠心,這和他出生在一個世代忠良之家有關係,自小收到的影響就是如此。
君臣有別,如果最終要走到一個與蕭易安決裂的地步,是他絕不願意看到的。
之前受到了鄧巢花言巧語的挑撥,他這種悶脾氣很容易被人利用,幸好現在醒悟的較為及時。
所以在經過了慎重的思考,以及玉娘再三的勸誡之後,塗驥決定還是擱置原先的計劃,暫且先不將西秦視為敵對的一方。
如果檀逸之敢對因為身世的原因,與蕭易安生出了嫌隙,那再動手不遲。
他不知道的是,對於蕭易安陳朝公主的真實身份,檀逸之知道的遠遠比他還要早。
一切變得風平浪靜,在鄧巢被處決死之後,傳播流言的力量漸漸消散了,那些藏在幕後的人樹倒猢猻散,立刻逃之夭夭。
百姓們雖然差不多知道了這件傳聞,但是隻有一陣的新鮮勁兒,不可能日日傳,月月傳,年年傳。
更不可能整天口中就念著這件事,所以傳來了這段時間,在平民百姓中間的輿論已經漸漸消散了,不再是什麽新鮮事情。
蕭易安的傷勢就在這段時間,慢慢養好了。
說來多虧了那枚靈丹妙藥,不僅能起死回生,而且還能固本培元,否則蕭易安恐怕還要再繼續躺上一個月才行。
在閑聊的時候,蕭易安曾經追問過那枚丸藥是用怎麽製成的。
但是,第一次檀逸之立刻用別的話題岔了過去,第二次講個不好笑的笑話將她的注意力吸引走,反正就是都不從正麵回答。
蕭易安猜想,他大概是也不知道,所以就不問了。
見她之後不問了,檀逸之暗自鬆了口氣,還是不知道的好。如果被她知道了這藥的成分,那臉色想必一定非常精彩。
足足等到大半個月之後,西秦世子才宣布人馬拔營離開隨州,去往金陵。
這些官員自然是帶著家眷一同回去,而南越王赫連鈺是第一次來,也沒有急著返回,而是選擇跟著他們一起回金陵,等參加完新帝的登基典禮之後再離開。
而塗驥和玉娘雖然也是返回金陵,但是不與官員和士兵們一道,所以他們單獨帶著自己的人離開。
因為戰亂前來避難的人們陸陸續續的離開了隨州,返回自己居住的地方,而從隨州離開的百姓也回到家鄉,漂泊四鄉的生活總算是結束了。
西秦的人馬浩浩蕩蕩,向著金陵城的方向出發。
但檀逸之不知道的是,與此同時,有一幫西秦老臣正在從灃京來金陵的路上,要世子為之前所盛傳的傳言要一個交代。
由於西秦王的一再推脫,使得遲遲是模稜兩可的答覆。
臣子們紛紛不滿意這種應答,但又知道大王一貫是這樣作風,多年以來無從改變,於是商議之下,決定啟程前往金陵,去找世子要一個解答。
世子與大王不一樣,做事情雷厲風行,從來不拖泥帶水。
況且大王既然已經決定將新朝的皇位傳給世子,自己直接當太上皇,就是準備不過問政事了,那麽去找世子問個清楚反而是最好的方法。
灃京和金陵畢竟相隔遙遠,或許有些事情查的不是那麽真切。
眾人也想去親眼看一看那位神秘的世子妃,究竟何等人也,是不是傳言中的那位同時有著兩個前朝血脈的公主。
西秦王巴不得這些人主動離開,立即放他們去金陵了,順便給信告訴了檀逸之一聲,讓他做好準備。
喜歡廢後重生是顏控請大家收藏:()廢後重生是顏控更新速度最快。
那個和尚說過要讓無相「去他該去的地方,做他該做的事」,可是任由檀逸之想破了腦袋,也想不出來究竟是什麽地方,要做什麽事。
所以幾乎排出了所有的人手,盡全力去尋找無相的行蹤。
可是沒想到,結果所等到來的卻,是的無相跳下懸崖的消息。
此事是一群樵夫親眼所見,無相身為當世高僧,聲名遠播,早就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且相貌氣質出眾,向來引得眾多閨閣小姐暗暗傾心。
隻是礙於他是個出家人,不能婚嫁。
若是無相沒有背負血海深仇,隻是個普通人家的少爺,恐怕這個時候家裏的門檻早就被提親的人踏破了,情願以全副身家來招他入贅的肯定不在少數。
但凡是與無相有過一麵之緣的人,無不印象深刻。
雖然常年住在隨州城外的樵夫們沒有見過他的樣子,但是聽到過他的名聲,進城時來買東西時,一看到張貼在城外的畫像,立刻辨認了出來。
再加上,那一日在懸崖邊上的場景非常奇怪。
有個三人同時去跳崖,看外表的裝束是一個道士,兩個僧人,他們都神色還都毫無畏懼,很難不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此場景,他們當然不會輕易忘掉。
所以當進城後,一看到布告上貼著的文字,有能提供高僧無相的行蹤線索者重重有賞,便立刻報官來領賞了。
從這些人的口中得知,無相的確是跳下了懸崖。
一僧一道的事情並沒有對外宣揚,親眼見過的隻有玉娘、塗驥等人而已,旁人一概不知,但是這些樵夫卻能說得上來,可見不是假話。
那麽無相跳下懸崖一事,十有八九是真的。
可是檀逸之不死心,繼續派人去樵夫們口中所說的懸崖下去搜尋,用盡各種手段找尋,看看能不能找到遺骸或者是衣物。
懸崖下是荊即遍布,萬丈深淵,還不乏豺狼虎豹,尋常人掉下去肯定是沒有命了。
可檀逸之是不見棺材不掉淚,非得親眼看到屍首才相信。
結果仍然是什麽都找到,懸崖下麵是一條荒石路徑,裏麵還有一個不算大的山洞,隻能容許幾個人擋風避雨,但是並沒有人居住過的痕跡。
搜遍了懸崖下麵,都沒有看到有什麽屍骨。
雖然沒有找到無相的屍體,但是如此大規模的尋找,引起了許多人的好奇,再加上領了賞金的人嘴巴不牢靠,高僧無相跳下懸崖一事還是在百姓中傳播開來。
所以世人都以為無相已經死了,勘破紅塵,毅然跳下懸崖而死,是一種常人無法理解的大智慧。
一年之後,無相的師父智清大師在廣源寺圓寂。
朝廷派遣一名德高望重的官員前去看慰拜祭,又對智清大師進行一係列的追封,極盡哀榮,同時還有給寺內眾人犒賞,以示尊重。
由於沒有找到無相的屍骨,檀逸之一直不相信他真的死了,仍然派人在民間四處搜尋,遇山進山,見廟拜佛,勢要查盡天下間的每一座寺廟和每一間道觀。
蕭易安想起了夢中的場景,心裏有一種強烈的預感,建議檀逸之派人去蓬萊山找找看。
於是蓬萊山成了朝廷使臣的著重暗訪之地,接了聖旨帶令所來,簡直是不放過山上山下的每一寸土地,就差將山翻個個兒了,但是如此連續六次尋訪,卻仍然沒有半點線索。
大江南北,塞外天山,無論是細雨連綿的江南,還是四季溫暖如春的海島上,全都沒有無相的下落。
直到二十一年後,舊朝弊政盡除,江山穩固,朝堂清明,四海昇平,百姓生活安康,當朝陛下和皇後攜太子與公主出遊,去泰山封禪。
之後,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繞道蓬萊山。
但是中途登山時遇到一場大雨,明明艷陽高照的天空卻在片刻間陰雲密布,帝後不得不駐足停歇,急忙找到一處就近的地方避雨。
可是在避雨的樹蔭下,卻看到那上麵的樹枝丫杈裏掛著一串佛珠。
透過時光的縫隙,兩人都仿佛看到了當年那個出塵飄逸的白袍僧人,他的脖頸中就掛著這麽一串佛珠,翩翩如玉,風姿卓然。
無相從來沒有離開,他隻是換了一種方式繼續生活在這個塵世間,忍受的無邊無際的寂寞,活得比任何人都要長久。
因為無相從來沒有接受過的大燕的任何官職封賞,史官沒有記載下他的一些行徑。
而無相因為復仇,周旋在兩個皇子之間的所做的那些見不得光的事,親手殺了慕容烈的事,在檀逸之的刻意隱瞞下,也不被世人所知。
幸好如此,才得以保全了高僧的名聲。
他還是那個清風霽月的僧人,一提起來人們隻會想到他的傳聞,是如何相貌俊朗,初入金陵時引得眾人議論,沸沸揚揚。
還有人傳言說,無相那溫潤如玉的俊秀容貌,連公主都在聽他講經時忍不住暗自傾心。
隻是奈何皇權富貴,天差地別,兩人被身份所阻礙,有情人不能終成眷屬,天各一方,最終落得個陰陽兩隔,終生難以相見。
後來有一位科考不中,多次落第的秀才,生活落魄,他為求溫飽,將這個故事寫成了話本,同時賣給了說書人和戲院。
為了力保故事的精彩性,所以避開真名,在許多情節上不免特意刪改,增添了許多男癡女愛的佳話戲段,如公主和親等等,寫的跟真的一樣。
這個話本大受歡迎,戲院和茶館人滿盈座,雖然沒有採用真名,但是根據年代和名諱,大家都能猜的到所寫的人物是誰。
之後傳說廣為流傳,成為前朝皇宮內的一件野史軼事。
直到數百年後,仍舊以戲曲小調的形式流傳在民間,至於真假已經不可考究,每次人們談起這件事時,也無從考慮真假,隻當做是一件風月趣聞。
當下的隨州城內一片祥和,慕容烈已經被除去,他的殘餘勢力盡數瓦解。
無論對於西秦那邊,還是塗驥和玉娘這些前朝勢力而言,又或者投降不久的大燕臣子,都是除去了一個心頭大患,無不覺得如釋重負。
就連蕭易安,因為血緣關係對他僅存那一點點的生父感情,都因為自己所受到的火銃的傷而衝散了。
如果不是那一僧一道的出現,她真的會沒命了。
火銃的威力太大,這種火器遠遠不是血肉之軀所能抵擋的,連僅僅是被打中了手臂的玉娘,至今還在修養中,沒有痊癒。
更別說不會武功的蕭易安了,她的身體還要好好的恢復,才能下床走動。
這一段時間內,檀逸之無微不至的照顧她,兩人拋卻了外麵的流言蜚語,眼中隻有彼此,感情迅速升溫,變得比原來還要膩歪。
玉娘受了傷,身邊照顧她的人則是塗驥。
兩人好似又回到了當年,那個在麵對著通緝追捕一同流浪,相依為命的時候,原來這麽多年兩人都沒有變過,感情也沒有變。
有些東西,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消失。
經過鄧巢一事,塗驥開始明白,前朝勢力的許多人中,表麵上說的冠冕堂皇,實際上卻並不是因為忠心君王,才想著扶持公主登上皇位。
如鄧巢之流,是為了一己私慾,想要將這些當做自己青雲直上的墊腳石。
等到他們將蕭易安推上皇位之後,並不甘心隻是待在一個安分守己的位置,還準備一齊架空她的權力,讓她成為隻能發號施令的傀儡。
這種狼子野心,與慕容烈那種叛臣無異,而且比他更加卑鄙一些。
這人心險惡,不分立場,哪怕是與自己同行的人也不得不提防,塗驥受到了巨大的衝擊,第一次開始懷疑自己所做的事情是否是對的。
玉娘則藉此機會勸他不要固執己見,反正蕭易安現在與檀逸之已經難以拆散,且兩人的感情不是外人所能左右的。
將來繼承皇位的孩子也一定是兩人的血脈,既然新朝的血脈裏一定有陳朝的一半,興復不興復陳朝又有什麽關係,難道名義上的興復就那麽重要嗎。
玉娘現在受著傷,沒有了平日裏的那份剛強果斷,更是隻剩下楚楚動人和嬌媚柔弱。
塗驥吃軟不吃硬,看到她這幅樣子分外惹人憐惜,開始真的思考懷疑自己要興復陳朝一事。
畢竟,連蕭易安這個唯一的陳朝後人都不願意登上女帝之位,那麽自己一意孤行所做的事情又有什麽意義呢,強行的逼迫和威脅,隻能引起仇恨。
塗驥與鄧巢不一樣,他是真的忠心,這和他出生在一個世代忠良之家有關係,自小收到的影響就是如此。
君臣有別,如果最終要走到一個與蕭易安決裂的地步,是他絕不願意看到的。
之前受到了鄧巢花言巧語的挑撥,他這種悶脾氣很容易被人利用,幸好現在醒悟的較為及時。
所以在經過了慎重的思考,以及玉娘再三的勸誡之後,塗驥決定還是擱置原先的計劃,暫且先不將西秦視為敵對的一方。
如果檀逸之敢對因為身世的原因,與蕭易安生出了嫌隙,那再動手不遲。
他不知道的是,對於蕭易安陳朝公主的真實身份,檀逸之知道的遠遠比他還要早。
一切變得風平浪靜,在鄧巢被處決死之後,傳播流言的力量漸漸消散了,那些藏在幕後的人樹倒猢猻散,立刻逃之夭夭。
百姓們雖然差不多知道了這件傳聞,但是隻有一陣的新鮮勁兒,不可能日日傳,月月傳,年年傳。
更不可能整天口中就念著這件事,所以傳來了這段時間,在平民百姓中間的輿論已經漸漸消散了,不再是什麽新鮮事情。
蕭易安的傷勢就在這段時間,慢慢養好了。
說來多虧了那枚靈丹妙藥,不僅能起死回生,而且還能固本培元,否則蕭易安恐怕還要再繼續躺上一個月才行。
在閑聊的時候,蕭易安曾經追問過那枚丸藥是用怎麽製成的。
但是,第一次檀逸之立刻用別的話題岔了過去,第二次講個不好笑的笑話將她的注意力吸引走,反正就是都不從正麵回答。
蕭易安猜想,他大概是也不知道,所以就不問了。
見她之後不問了,檀逸之暗自鬆了口氣,還是不知道的好。如果被她知道了這藥的成分,那臉色想必一定非常精彩。
足足等到大半個月之後,西秦世子才宣布人馬拔營離開隨州,去往金陵。
這些官員自然是帶著家眷一同回去,而南越王赫連鈺是第一次來,也沒有急著返回,而是選擇跟著他們一起回金陵,等參加完新帝的登基典禮之後再離開。
而塗驥和玉娘雖然也是返回金陵,但是不與官員和士兵們一道,所以他們單獨帶著自己的人離開。
因為戰亂前來避難的人們陸陸續續的離開了隨州,返回自己居住的地方,而從隨州離開的百姓也回到家鄉,漂泊四鄉的生活總算是結束了。
西秦的人馬浩浩蕩蕩,向著金陵城的方向出發。
但檀逸之不知道的是,與此同時,有一幫西秦老臣正在從灃京來金陵的路上,要世子為之前所盛傳的傳言要一個交代。
由於西秦王的一再推脫,使得遲遲是模稜兩可的答覆。
臣子們紛紛不滿意這種應答,但又知道大王一貫是這樣作風,多年以來無從改變,於是商議之下,決定啟程前往金陵,去找世子要一個解答。
世子與大王不一樣,做事情雷厲風行,從來不拖泥帶水。
況且大王既然已經決定將新朝的皇位傳給世子,自己直接當太上皇,就是準備不過問政事了,那麽去找世子問個清楚反而是最好的方法。
灃京和金陵畢竟相隔遙遠,或許有些事情查的不是那麽真切。
眾人也想去親眼看一看那位神秘的世子妃,究竟何等人也,是不是傳言中的那位同時有著兩個前朝血脈的公主。
西秦王巴不得這些人主動離開,立即放他們去金陵了,順便給信告訴了檀逸之一聲,讓他做好準備。
喜歡廢後重生是顏控請大家收藏:()廢後重生是顏控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