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燕連連潰敗,無力支撐,隻能打出了「求和」的名號,暫時休戰,並且派了一位使者前去會見西秦世子。
而這位倒黴的使者,剛巧是一位熟人,正是之前的那位尚書右僕射鍾漢朗。
其實燕皇此舉,也有些故意為之,之前曾經問過鍾漢朗,西秦世子是否有謀逆之心。
他卻支支吾吾地說不出個所以然來,惶恐的不得了,拖泥帶水的樣子讓人心生厭煩,這次幹脆就送他去前線,將功補過。
雖然鍾漢朗的官銜高,但是其為人本分老實,不善於阿諛奉承,之前又不曾參與齊王、楚王和秦王的爭儲之戰,不曾投靠任何一方便沒有靠山。
所以,這種倒黴的事情落到了他的頭上時,沒有人為他說話。
再者,鍾漢朗之前去南越當使臣時曾經見過檀逸之,也算是有過一麵之緣,索性就以此為由,下旨意派他前去求和。
皇命不可違,聖旨已經宣讀,當然不可能再收回成命,鍾漢朗懷揣著「兩國交戰,不斬來使」的心思趕赴前方的戰場。
檀逸之已經到達青州,選擇在距離城外三十裏外的地方安營紮寨,暫時休養生息,一頂頂帳篷搭建起來,遠遠望去黑壓壓的一片。
鍾漢朗到了青州之後,青州的太守、刺史、州牧幾乎是從一早就在等著相迎,立刻將他從另一邊的城門接了進來。
西秦的的人馬來勢洶洶,糧多馬肥,之前朝廷派去的十幾萬援兵都被擊潰了,可想而知其兇悍的戰鬥力。
單單一個青州又怎麽能抵擋的了接二連三的進攻,當地官員一個個早就擔心的不得了,於是立刻派人把鍾漢朗送去西秦的營帳當中,希望能好好和談。
若是雙方能談得攏,或是能繼續休戰下去,是最好的結果,皆大歡喜。
若是這次談崩了,他們可就要收拾行囊準備跑路了,誰也不希望將全家老小的性命搭在這裏。甚至於,有的人已經在心裏打起了「開城投降」的主意。
那位西秦世子見到大燕使者的反應如何,直接決定著許多人的命運。
鍾漢朗知道自己責任重大,可以說是「臨危受命」,大燕江山社稷的安危都在自己一人身上,忐忑之餘還有些榮光加身的感覺。
他想學那三寸不爛之舌的蘇秦和張儀,能成功遊說,富貴留名,可是他知道這個可能,性微乎其微。
最不濟,在失敗之後,也要學那牧羊的蘇武,矢誌不改,持節不屈,才不辜負了自己的名聲。
打定主意,鍾漢朗走到西秦的帷帳前,大步的邁進去。
他雖不知情前路如何,卻是視死如歸,倒也不辜負了恩師周祈往日的教導。
從陣前的入口到帷帳外站著一排的守衛,身影高大,全都穿著一身黑甲,分成兩隊,前方的一隊人持槍,後方的一對人配劍,是前攻後守之勢。
鍾漢朗見自己一步步走近,但是一眾士兵的目光不改,筆直的望向前方,不曾將眼神分給自己一星半點,毫無偷懶懈怠之色。
單單隻這一點,便勝過大燕的兵將了。
看得出西秦世子治理嚴謹,果然是不負虛名,怪不得大燕的一眾兵馬接連招架不住,敗得那麽慘。
在一眾黑甲裏,雪亮亮的一桿杆長槍槍尖發出鋥亮的耀眼光芒,帶著騰騰的殺氣,兵陣羅列,鍾漢朗從他們中間走過倍感壓力。
在眾多黑色的鎧甲中,鍾漢朗穿著大燕朝服的樣子格外顯眼,像是個不知道從哪裏冒出來的異類。
楊長史站在陣前的入口處,等著迎接這位來自大燕的使者。
交戰不斬來使,不過多數會選擇給個下馬威,不至於專門派人迎接,起碼西秦做的是仁至義盡了。
楊碩陪著世子在金陵待了這麽多年,對於所有六品以上的官員的情況和底細一清二楚,所以由他來出任最是恰當。
果不其然,能看到一張熟悉的麵孔,鍾漢朗如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心中的恐懼被驅散了不少。
稱呼了一聲,「楊長史。」
楊長史微微一笑,然後客氣兩句,他知道此時兩人的敵我陣營不同,所以並不曾多言。
然後負責引路,帶著鍾漢朗進入最中央的帷帳裏。
一路走來,鍾漢朗才發現,原來這些帷帳外麵都是黑色的,無一不同,連世子檀逸之所住的亦不例外。
他心裏暗暗覺得奇怪,這一水兒的黑色,怪不得遠遠看去是黑壓壓的一片。
隻是在白日裏還好,到了黑夜裏豈不是摸黑一片,不容易分辨,說不準還要被搞糊塗。
他哪裏知道,這帷帳的外麵被檀逸之用特殊的顏料做了記號,上麵的圖案各不相同。
每當夜晚時,便會發出淡淡的螢火光芒,平添了幾分神秘感。外人的確不容易分辨,可西秦的人卻是一眼就能認出來。
走進帷帳內,發現裏麵並沒有什麽多餘的裝飾,一眼便能看到盡頭,而且裏麵的所用之物極為普通樸素,甚至可以說的上是簡陋了。
一路跋山涉水,戰場上腥風血雨,當然是統帥也不應該追求奢華和享受。
隻是在最中央坐著的那個人,卻讓整個帳篷內多出一抹無法忽視的亮色。
檀逸之高坐其上,他身穿玄金色的黑甲,眼神如炬,原本高貴舒華的氣質經過戰場的廝殺拚搏,更顯得無可掩蓋,猶如龍翔九天,在瑤池中翱翔翻滾,雷霆一怒便噴出數萬的天火。
有些人,天生就是受人矚目的焦點,檀逸之就是這類人。
即便他隻是靜靜的坐在那裏,一個字都沒有說,仍舊沒有辦法忽略掉他的存在。
這樣的人,仿若崑山之玉,夜間明珠,哪怕是處身於黑暗之中,自身仍舊能從淤泥中頑強的掙紮出來,自我救贖,然後攀岩淩然傲上。
比起這些來,檀逸之的絕美容貌,倒是要排在第二位了。
即使不是第一次見麵,鍾漢朗還是忍不住感慨,世間竟然有如此驚艷的人物。
心想,果真是上天不憐憫,大燕的齊王或者是楚王,若是能有如此風姿和本事,怕是滿朝帝王將相也不至於走到了「求和」的這一步。
鍾漢朗略微整了整自己的衣衫,上前一步恭恭敬敬的行了個禮。
他是來和談的,自己這方處於弱勢,姿態當然要放得低一些。
雖然是見到故人,可檀逸之的聲音聽不出喜怒,淡淡的說了一句,「鍾尚書,你我兩人還真是有緣,又見麵了。」
鍾漢朗在心內暗嘆一聲,若非是極為不得已,誰願意再來與你見這一麵。
他一麵感慨,一麵又不得不將大燕求和的訊息委婉的表達出來,他職責所在,便要盡力促成此事。
盡人事聽天命,至於成與不成,那就不是他最終所能決定的了。
檀逸之的臉色陰晴不定,卻又突然間浮起了一絲笑意。
「西秦數萬兵馬浩浩而來,如果就這樣風平浪靜的撤回去,豈不是白白的興師動眾一場?原本以為大燕的和談是有誠意的,沒想到卻不過是小孩子家的把戲。」
檀逸之微微抬起右手,對楊長史說:「將這位大燕使者再送出去。」
鍾漢朗連忙說:「且慢!世子您若是有什麽要求,盡管可以提出來。」
他話還沒說完,卻眼見著要被人家轟走,立刻補充說:「大燕朝廷會賠償這次西秦兵馬的糧草和一切所需的物資,若是沒有的便用真金白銀來補償。」
楊長史在一旁笑了笑,算是鬆口了,這才有了一些求和的意思。
本身大燕就是戰敗一方,處於弱勢,若是再端著這個架子,就要是揣著明白裝糊塗了,根本沒有一點想要和談的誠意。
鍾漢朗繼續說:「西秦和大燕本來就是友邦,兩國之間興起戰爭隻會讓百姓不堪其重,生靈塗炭,民不聊生,還望世子看在天下蒼生的份兒上,為這些無辜的百姓們考慮考慮吧。」
楊長史剛才有所緩和的臉色,頓時冷了下來。
好一個冠冕堂皇的藉口,將天下大義壓在別人的頭上,你鍾尚書可真是說的一席「好話」。
檀逸之不與他兜圈子,直接諷刺說:「這倒是奇怪了,平日裏燕皇多次惹出民怨,苛捐雜稅弄得百姓生活貧寒,民間怨聲載道,怎麽那個時候你不上奏勸一勸他?要修建行宮時,大肆揮霍民脂民膏,那時你又在哪?」
「鍾尚書,這個時候拿百姓說事,可有些說不通啊。況且,西秦律令如山,兵馬一路行來何曾傷害過無辜的百姓?路過村莊時從不驚擾,連田地裏的莊稼都不曾隨意毀壞過一顆!」
這話說的句句在理,把鍾漢朗臊得直抬不起頭來。
他是大燕的臣子,難道不知道提及燕皇時所說的事,是編造的還是實情。
可是,放在當時他哪裏敢去勸。
一些先人的教訓擺在那裏,如果當時他寫奏摺規勸了燕皇,此時怕是已經不能完好的站在這裏了,早就入獄了,此刻估計在嶺南忍受瘴氣之毒了。
如果當時沒有為民請命,這時候拿蒼生做冠冕堂皇的藉口就顯得很可笑了。
檀逸之覺得,大燕的君臣們還是不懂得他們到底輸在了哪裏,歸根究底上就是「民心」二字。
從西秦的灃京出發已經一月有餘,他一路行來,親眼所見,才知道大燕處處苛政,情況遠遠比想像中還要惡劣得多,已經是沉屙舊疾,須得根治。
不過,那些遠在金陵繁華地的老爺們當然不知道了。
尤其是燕皇,怕是還沉浸在自己盛世的幻想當中,總以為自己是多麽的英明神武,治理有方,殊不知,這一切都是虛假的泡沫罷了。
鍾尚書無話可說,顯然在言語交鋒中檀逸之已經占據了上風。
就這,還是他念及在南越時,鍾漢朗曾經幫蕭易安混入宮宴內,口下留情了。
否則,以他的能言善辯和譏諷本身,直接說的鍾漢朗羞愧到找個地方一頭撞死,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好了,鍾尚書既然說完了,那現在該本王提條件了。」
檀逸之伸手一指,從疆域圖上齊整整的虛畫下來了一片輪廓。
「十五座城池,再加上青州、定州、常州、秦州,全部劃到西秦的疆域版圖裏,由西秦派人接管治理,大燕從此不得插手!」
鍾漢朗抬頭看去,隻見他的身後掛著一幅「大燕疆域圖」。
大燕的山川河流地貌盡顯眼前,其中的每一條山川、河流、小道、路徑都繪製的清清楚楚,再詳細不過了,應該是繪製此圖的親自踏足過了這些土地。
隻是所書寫的文字清麗娟秀,筆法稍顯柔弱圓潤,鋒尖不足,好像是出自一個女子之手。
怪不得西秦的兵馬在作戰中,有幾次被地形所限製,最後卻兵分幾路,從意想不到的地方闖了出來,繼續作戰。
有些時候,甚至比大燕的人還清楚地形構造和每一條小路所在,令人驚奇,原本是有這份疆域圖的幫助。
檀逸之讓大燕獻出足足十九座城池,這個要求可謂是輕狂極了。
「這、這怎麽行!」
鍾漢朗的一張老臉憋得通紅,剛才是被羞的,現在則是被氣的,這西秦世子簡直是欺人太甚,這不是要逼得皇上將大半壁江山拱手送人麽。
若是真將這些城池劃給了西秦,那大燕成了什麽,這也成了莫大的恥辱。
首先,皇上肯定不會同意這個和談的條件,齊王慕容晟必然也不會同意。
「行則和,不行則戰。」
檀逸之沒有將他的憤怒放在眼中,若無其事地說:「很簡單,回去問一問你們的皇帝,他是想和,還是想戰,本王隨時奉陪!」
接著做了一個手勢,讓楊長史送人離開。
見檀逸之態度決絕,沒有商量的餘地,鍾漢朗別無他法,隻得蔫蔫兒的離開了。
這時,外麵有世子的侍衛進帳,稟告說:「世子妃派人來傳信說,她會於今日經到達青州地界。」
檀逸之站起身來,立刻追問,「什麽時辰到?」
喜歡廢後重生是顏控請大家收藏:()廢後重生是顏控更新速度最快。
而這位倒黴的使者,剛巧是一位熟人,正是之前的那位尚書右僕射鍾漢朗。
其實燕皇此舉,也有些故意為之,之前曾經問過鍾漢朗,西秦世子是否有謀逆之心。
他卻支支吾吾地說不出個所以然來,惶恐的不得了,拖泥帶水的樣子讓人心生厭煩,這次幹脆就送他去前線,將功補過。
雖然鍾漢朗的官銜高,但是其為人本分老實,不善於阿諛奉承,之前又不曾參與齊王、楚王和秦王的爭儲之戰,不曾投靠任何一方便沒有靠山。
所以,這種倒黴的事情落到了他的頭上時,沒有人為他說話。
再者,鍾漢朗之前去南越當使臣時曾經見過檀逸之,也算是有過一麵之緣,索性就以此為由,下旨意派他前去求和。
皇命不可違,聖旨已經宣讀,當然不可能再收回成命,鍾漢朗懷揣著「兩國交戰,不斬來使」的心思趕赴前方的戰場。
檀逸之已經到達青州,選擇在距離城外三十裏外的地方安營紮寨,暫時休養生息,一頂頂帳篷搭建起來,遠遠望去黑壓壓的一片。
鍾漢朗到了青州之後,青州的太守、刺史、州牧幾乎是從一早就在等著相迎,立刻將他從另一邊的城門接了進來。
西秦的的人馬來勢洶洶,糧多馬肥,之前朝廷派去的十幾萬援兵都被擊潰了,可想而知其兇悍的戰鬥力。
單單一個青州又怎麽能抵擋的了接二連三的進攻,當地官員一個個早就擔心的不得了,於是立刻派人把鍾漢朗送去西秦的營帳當中,希望能好好和談。
若是雙方能談得攏,或是能繼續休戰下去,是最好的結果,皆大歡喜。
若是這次談崩了,他們可就要收拾行囊準備跑路了,誰也不希望將全家老小的性命搭在這裏。甚至於,有的人已經在心裏打起了「開城投降」的主意。
那位西秦世子見到大燕使者的反應如何,直接決定著許多人的命運。
鍾漢朗知道自己責任重大,可以說是「臨危受命」,大燕江山社稷的安危都在自己一人身上,忐忑之餘還有些榮光加身的感覺。
他想學那三寸不爛之舌的蘇秦和張儀,能成功遊說,富貴留名,可是他知道這個可能,性微乎其微。
最不濟,在失敗之後,也要學那牧羊的蘇武,矢誌不改,持節不屈,才不辜負了自己的名聲。
打定主意,鍾漢朗走到西秦的帷帳前,大步的邁進去。
他雖不知情前路如何,卻是視死如歸,倒也不辜負了恩師周祈往日的教導。
從陣前的入口到帷帳外站著一排的守衛,身影高大,全都穿著一身黑甲,分成兩隊,前方的一隊人持槍,後方的一對人配劍,是前攻後守之勢。
鍾漢朗見自己一步步走近,但是一眾士兵的目光不改,筆直的望向前方,不曾將眼神分給自己一星半點,毫無偷懶懈怠之色。
單單隻這一點,便勝過大燕的兵將了。
看得出西秦世子治理嚴謹,果然是不負虛名,怪不得大燕的一眾兵馬接連招架不住,敗得那麽慘。
在一眾黑甲裏,雪亮亮的一桿杆長槍槍尖發出鋥亮的耀眼光芒,帶著騰騰的殺氣,兵陣羅列,鍾漢朗從他們中間走過倍感壓力。
在眾多黑色的鎧甲中,鍾漢朗穿著大燕朝服的樣子格外顯眼,像是個不知道從哪裏冒出來的異類。
楊長史站在陣前的入口處,等著迎接這位來自大燕的使者。
交戰不斬來使,不過多數會選擇給個下馬威,不至於專門派人迎接,起碼西秦做的是仁至義盡了。
楊碩陪著世子在金陵待了這麽多年,對於所有六品以上的官員的情況和底細一清二楚,所以由他來出任最是恰當。
果不其然,能看到一張熟悉的麵孔,鍾漢朗如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心中的恐懼被驅散了不少。
稱呼了一聲,「楊長史。」
楊長史微微一笑,然後客氣兩句,他知道此時兩人的敵我陣營不同,所以並不曾多言。
然後負責引路,帶著鍾漢朗進入最中央的帷帳裏。
一路走來,鍾漢朗才發現,原來這些帷帳外麵都是黑色的,無一不同,連世子檀逸之所住的亦不例外。
他心裏暗暗覺得奇怪,這一水兒的黑色,怪不得遠遠看去是黑壓壓的一片。
隻是在白日裏還好,到了黑夜裏豈不是摸黑一片,不容易分辨,說不準還要被搞糊塗。
他哪裏知道,這帷帳的外麵被檀逸之用特殊的顏料做了記號,上麵的圖案各不相同。
每當夜晚時,便會發出淡淡的螢火光芒,平添了幾分神秘感。外人的確不容易分辨,可西秦的人卻是一眼就能認出來。
走進帷帳內,發現裏麵並沒有什麽多餘的裝飾,一眼便能看到盡頭,而且裏麵的所用之物極為普通樸素,甚至可以說的上是簡陋了。
一路跋山涉水,戰場上腥風血雨,當然是統帥也不應該追求奢華和享受。
隻是在最中央坐著的那個人,卻讓整個帳篷內多出一抹無法忽視的亮色。
檀逸之高坐其上,他身穿玄金色的黑甲,眼神如炬,原本高貴舒華的氣質經過戰場的廝殺拚搏,更顯得無可掩蓋,猶如龍翔九天,在瑤池中翱翔翻滾,雷霆一怒便噴出數萬的天火。
有些人,天生就是受人矚目的焦點,檀逸之就是這類人。
即便他隻是靜靜的坐在那裏,一個字都沒有說,仍舊沒有辦法忽略掉他的存在。
這樣的人,仿若崑山之玉,夜間明珠,哪怕是處身於黑暗之中,自身仍舊能從淤泥中頑強的掙紮出來,自我救贖,然後攀岩淩然傲上。
比起這些來,檀逸之的絕美容貌,倒是要排在第二位了。
即使不是第一次見麵,鍾漢朗還是忍不住感慨,世間竟然有如此驚艷的人物。
心想,果真是上天不憐憫,大燕的齊王或者是楚王,若是能有如此風姿和本事,怕是滿朝帝王將相也不至於走到了「求和」的這一步。
鍾漢朗略微整了整自己的衣衫,上前一步恭恭敬敬的行了個禮。
他是來和談的,自己這方處於弱勢,姿態當然要放得低一些。
雖然是見到故人,可檀逸之的聲音聽不出喜怒,淡淡的說了一句,「鍾尚書,你我兩人還真是有緣,又見麵了。」
鍾漢朗在心內暗嘆一聲,若非是極為不得已,誰願意再來與你見這一麵。
他一麵感慨,一麵又不得不將大燕求和的訊息委婉的表達出來,他職責所在,便要盡力促成此事。
盡人事聽天命,至於成與不成,那就不是他最終所能決定的了。
檀逸之的臉色陰晴不定,卻又突然間浮起了一絲笑意。
「西秦數萬兵馬浩浩而來,如果就這樣風平浪靜的撤回去,豈不是白白的興師動眾一場?原本以為大燕的和談是有誠意的,沒想到卻不過是小孩子家的把戲。」
檀逸之微微抬起右手,對楊長史說:「將這位大燕使者再送出去。」
鍾漢朗連忙說:「且慢!世子您若是有什麽要求,盡管可以提出來。」
他話還沒說完,卻眼見著要被人家轟走,立刻補充說:「大燕朝廷會賠償這次西秦兵馬的糧草和一切所需的物資,若是沒有的便用真金白銀來補償。」
楊長史在一旁笑了笑,算是鬆口了,這才有了一些求和的意思。
本身大燕就是戰敗一方,處於弱勢,若是再端著這個架子,就要是揣著明白裝糊塗了,根本沒有一點想要和談的誠意。
鍾漢朗繼續說:「西秦和大燕本來就是友邦,兩國之間興起戰爭隻會讓百姓不堪其重,生靈塗炭,民不聊生,還望世子看在天下蒼生的份兒上,為這些無辜的百姓們考慮考慮吧。」
楊長史剛才有所緩和的臉色,頓時冷了下來。
好一個冠冕堂皇的藉口,將天下大義壓在別人的頭上,你鍾尚書可真是說的一席「好話」。
檀逸之不與他兜圈子,直接諷刺說:「這倒是奇怪了,平日裏燕皇多次惹出民怨,苛捐雜稅弄得百姓生活貧寒,民間怨聲載道,怎麽那個時候你不上奏勸一勸他?要修建行宮時,大肆揮霍民脂民膏,那時你又在哪?」
「鍾尚書,這個時候拿百姓說事,可有些說不通啊。況且,西秦律令如山,兵馬一路行來何曾傷害過無辜的百姓?路過村莊時從不驚擾,連田地裏的莊稼都不曾隨意毀壞過一顆!」
這話說的句句在理,把鍾漢朗臊得直抬不起頭來。
他是大燕的臣子,難道不知道提及燕皇時所說的事,是編造的還是實情。
可是,放在當時他哪裏敢去勸。
一些先人的教訓擺在那裏,如果當時他寫奏摺規勸了燕皇,此時怕是已經不能完好的站在這裏了,早就入獄了,此刻估計在嶺南忍受瘴氣之毒了。
如果當時沒有為民請命,這時候拿蒼生做冠冕堂皇的藉口就顯得很可笑了。
檀逸之覺得,大燕的君臣們還是不懂得他們到底輸在了哪裏,歸根究底上就是「民心」二字。
從西秦的灃京出發已經一月有餘,他一路行來,親眼所見,才知道大燕處處苛政,情況遠遠比想像中還要惡劣得多,已經是沉屙舊疾,須得根治。
不過,那些遠在金陵繁華地的老爺們當然不知道了。
尤其是燕皇,怕是還沉浸在自己盛世的幻想當中,總以為自己是多麽的英明神武,治理有方,殊不知,這一切都是虛假的泡沫罷了。
鍾尚書無話可說,顯然在言語交鋒中檀逸之已經占據了上風。
就這,還是他念及在南越時,鍾漢朗曾經幫蕭易安混入宮宴內,口下留情了。
否則,以他的能言善辯和譏諷本身,直接說的鍾漢朗羞愧到找個地方一頭撞死,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好了,鍾尚書既然說完了,那現在該本王提條件了。」
檀逸之伸手一指,從疆域圖上齊整整的虛畫下來了一片輪廓。
「十五座城池,再加上青州、定州、常州、秦州,全部劃到西秦的疆域版圖裏,由西秦派人接管治理,大燕從此不得插手!」
鍾漢朗抬頭看去,隻見他的身後掛著一幅「大燕疆域圖」。
大燕的山川河流地貌盡顯眼前,其中的每一條山川、河流、小道、路徑都繪製的清清楚楚,再詳細不過了,應該是繪製此圖的親自踏足過了這些土地。
隻是所書寫的文字清麗娟秀,筆法稍顯柔弱圓潤,鋒尖不足,好像是出自一個女子之手。
怪不得西秦的兵馬在作戰中,有幾次被地形所限製,最後卻兵分幾路,從意想不到的地方闖了出來,繼續作戰。
有些時候,甚至比大燕的人還清楚地形構造和每一條小路所在,令人驚奇,原本是有這份疆域圖的幫助。
檀逸之讓大燕獻出足足十九座城池,這個要求可謂是輕狂極了。
「這、這怎麽行!」
鍾漢朗的一張老臉憋得通紅,剛才是被羞的,現在則是被氣的,這西秦世子簡直是欺人太甚,這不是要逼得皇上將大半壁江山拱手送人麽。
若是真將這些城池劃給了西秦,那大燕成了什麽,這也成了莫大的恥辱。
首先,皇上肯定不會同意這個和談的條件,齊王慕容晟必然也不會同意。
「行則和,不行則戰。」
檀逸之沒有將他的憤怒放在眼中,若無其事地說:「很簡單,回去問一問你們的皇帝,他是想和,還是想戰,本王隨時奉陪!」
接著做了一個手勢,讓楊長史送人離開。
見檀逸之態度決絕,沒有商量的餘地,鍾漢朗別無他法,隻得蔫蔫兒的離開了。
這時,外麵有世子的侍衛進帳,稟告說:「世子妃派人來傳信說,她會於今日經到達青州地界。」
檀逸之站起身來,立刻追問,「什麽時辰到?」
喜歡廢後重生是顏控請大家收藏:()廢後重生是顏控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