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越王雖然好色,但並不是真的不關心家國政事,他向來是喜歡選擇兩者兼得,缺一不可。
否則南越也不可能被治理的那麽好,百姓生活的安居樂業,商戶繁榮,大家對南越王的廣納姬妾一事頗有微詞,可是也沒有生出不滿之心。
南越王當初見大燕初立,國力強盛,既然會出戰西秦,絲毫沒有停止幹戈之意,他為了擔心受到牽連,暫且忍耐而選擇假意投降稱臣。
如今大燕國力之衰,就沒必要再有畏懼之心了,隻是南越王並不僅僅想的是保全自身,還想更進一步擭取利益。
南越王輕輕地轉動著,自己十指上帶著的那些不同的翡翠寶石和黃金的扳指與裝飾。
滿滿當當的戴滿了雙手,雖然看上去略顯累贅,但是這種充滿著富貴華麗的表麵裝飾,是南越王最喜歡的風格。
就如同這座最華麗的宮殿一樣,外表看來極盡奢華,。
黃金鋪地,白玉為柱,象牙雕琢為床,珠玉掛滿帷帳,抬頭就能看到翡翠瑪瑙裝飾的星河璀璨,低頭能看到黃金熠熠刻成的步步生蓮,更不用說殿內的擺件無一不貴重,堪稱美輪美奐。
但是住在這麽一座宮殿裏,什麽都有,卻唯獨沒有活生生的煙火氣,處處都是用金錢堆疊起來的腐朽,瀰漫著噁心的味道。
外人看起來雖然會覺得欣羨,但是隻有真正住在這裏麵的人才知道,這是一種靈魂被掏空的虛假,看起來的美好毫無用處,內裏像是空洞的幻想。
南越王看了一眼月夫人,「此事,原不該與你談及。但並不是信不過你,而是你的故土在大燕,恐怕會憂心為難……可是這王宮之中能與孤王聊及此事的人,也就隻有你了。」
心月淡淡的笑著,神情之中看不出來有絲毫厭煩,現在的她,已經能很好的隱藏自己的真實情緒了。
「大王能如此置身處地的為妾身考慮,實在是體貼入微,大燕雖然是故土,可又怎麽敵得上這份恩情?」
「誠然如大王所說,如今大燕已經是強弩之末,何必再向往常那樣虛與委蛇,若是不讓世人見識一下,恐怕他們還會以為大王隻是一個軟弱之輩,隻會一味的稱臣納貢。恐怕也永遠都不會知道,大王其實才是一個真正有膽有謀有大智慧的人。」
這一番話說出來,明吹暗捧,把南越王都說得飄飄然,都快不知道自己姓「赫連」了。
莫說是旁的大臣了,連他的那些姬妾都對南越王愛搭不理,世子赫連鈺隻會頂撞,何曾有人說過這種話撫慰人心和吹捧的話。
南越王不僅嘴角翹上天,心裏這個滋味更是高興自得到無法言喻,沒有什麽語言能形容他此刻的心情。
過了好一會兒才微微消減下來,開口說:「你真是孤王的解語花,就知道來這裏肯定沒錯。」
南越王說:「此事世子極力反對,還幾次三番的頂撞了孤王,同他多番解釋不通,直弄得是心力交瘁,不勝其煩。幸好有愛妃你,能堅定的站在孤王這一邊。」
心月的眸子閃了閃,「世子年紀還小,不懂大王的良苦用心。父子間不可傷了感情,您千萬不要責怪他,慢慢教導就是了。」
南越王的手掌撫上了她的左肩,在最靠近心口的地方,那輕薄的衣料下麵紋著一朵薔薇花,美艷不可方物,是他親手紋出來的得意之作。
他感慨說:「如果愛妃你能早生二十年就好了,你如此通情達理,這麽晚才遇到你真是孤王生平的一大損失。」
「當年要向大燕稱臣的時候,有多少臣子反對,說孤王軟弱,未動一兵一卒未動就要繳械投降,可那不隻是為了保全國土百姓的權宜之計嗎?若非無奈之舉,難道孤王願意投降嗎?
還有那些主張寧可戰死當黃泉亡魂,不願苟且當陽間降臣的人,當初勾踐如果像他們這麽想,哪裏還有臥薪嚐膽?遞了降表之後他們也都活得好好的,沒見著有誰羞愧自殺的,當初那麽大言不慚,結果個個都是沒皮沒臉的。」
心月的內心毫無波瀾,她對這些陳年往事的大倒苦水,沒有任何興趣。
嘴上卻勸慰說:「是啊,大王當年麵對爭議時一定有諸多不易,明明是為了南越,為了百姓,竟然沒有人能夠體會您的良苦用心。」
南越王越說越動情,看得出這些年來他是真委屈的不行。
「當初孤王忍受了多少非議,麵對了多少的指責。慕容烈那個人暴戾無常,連自己的兄弟和父親都敢殺,焉知他不會帶兵攻進南越!到時候大肆殺戮,誰能跑得了,陳朝皇室不就是前車之鑑嗎?」
說著,他還哼哼唧唧了兩聲,順勢倚在了月夫人的身上。
「如今南越兵強馬壯,大燕卻因為重文輕武,朝中連個可用的武將都派不出來,此戰隻要兵馬糧草準備齊備,計劃得當,必定成摧枯拉朽之勢,一舉拿下金陵,到時候孤王一定帶愛妃你去皇宮的摘星台,俯瞰整個天下……」
說完,南越王突然想起自己還有個王妃,尷尬的停住了話。
李白在《夜宿山寺》中寫道:「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摘星台,是皇宮內最高的地方,可以俯瞰整個金陵城的走勢和風光,同時也是舉行封帝封後大典的地方。
不過,心月壓根不關心南越王許下的什麽承諾,也根本不在乎自己能不能當皇後。
她在乎的,是南越的兵馬一定要攻進金陵,然後將燕皇慕容烈亂刀分屍,以報小姐的懸屍示眾之仇。
為當初那正在青春年華卻突然逝去的生命報仇,大概是她此生唯一的執念了。
除了這個,世上好像也沒有什麽可留戀的人和事了。
現在時機大好,心月顯然要再為南越王的情緒添上一把火。
「可是妾身當初隻是大燕漁村裏一個漂泊無依的可憐人,如今能夠住在富麗堂皇的宮殿裏,已經是不勝感激了,不敢再奢求更多。隻希望大王能實現宏圖偉業,向世人證明,究竟誰是真正雄才偉略的人。」
南越王頓時大受鼓舞,臉上的表情喜不自勝仿佛自己現在已經攻入了金陵,坐上了皇位。
他被說的信心大振,之前的那點擔憂和疑慮盡皆煙消雲散,恨不得現在就整頓兵馬,立刻出征。
心月在一旁看著他的表情變化,心裏大為快慰。
都說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可是對於真正要報仇的人而言,這種壓抑痛苦的心情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種煎熬。
經過今晚,南越王對月夫人的待遇更上一層樓。
在外人的眼裏,依舊不懂月夫人為什麽能夠榮眷長盛不衰,恩寵絲毫不減。
這日,壽康郡主進宮,首先就去了太妃的寢殿裏。
如果以前王妃在的時候,她還會去與王妃聊上幾句,但是現在王妃的人遠在城外道觀,名號形同虛設,自然不用再客氣了。
壽康郡主可以破例乘坐輦轎,直到殿外才讓人止步停下,門口的侍女立刻進去通報太妃。
進了大殿內,行禮道:「臣女給母妃請安。」
香菸繚繞的宮殿內,太妃撥開帷帳從後麵走了出來,她精神矍鑠,雙目炯炯有神,滿頭黑髮無一根銀絲,哪裏像是六十有餘的老人家。
「不用行禮了,咱們母女還講究什麽虛禮,以後你在私底下見了哀家都不必行禮。」
「是。」壽康郡主的麵容同樣保養得宜,肌膚細膩,看上去比實際年齡要小一些。
母女的兩人在眉目間有幾分相似,隻不過太妃氣度華貴,歲月積澱多年的成熟讓她除卻魅力之外,更有威嚴,這點壽康郡主就遠遠及不上了。
等侍女上完茶,全部退出去後,太妃開口問,「那件事情,怎麽樣了?」
壽康郡主麵色一滯,「還在試藥的階段,現在已經有了很大的進展了,母妃再耐心等一段時日,總會大功告成的。」
太妃說:「不必緊張,哀家不是在催你,隻是問一問進程罷了。這藥當然要穩妥,萬無一失了,否則出了什麽岔子,那受害的人豈不還是咱們自身。」
壽康郡主鬆了口氣,她可不敢告訴母妃,前幾日試藥的幾個人都莫名其妙的渾身發熱,高燒不退丟了性命。
她說:「這方法用在白鼠身上還是靈驗的,可到了人的身上,就引發了些小小的不適,到底人是萬物生靈之長,情況不同的原因。不過現在臣女已經派人在加緊研究了,應該很快就能聽到好消息了。」
「但願如此吧。」太妃想起自己的年齡,嘆氣一聲,「就怕哀家等不到那個時候了。」
壽康郡主急忙說:「母妃千萬別這麽說,您福如東海,長命百歲,哪裏能說這些喪氣話!若是母妃真的走了,那……那臣女也不活了,就一條白綾跟了您去!」
「你這孩子又在胡說,不怕別人聽到了笑話!這種喪氣話,也是能隨便說的嗎?」
雖然是斥責的話語,可是太妃語氣間沒有半點責怪之意。
太妃和郡主雖然一個六十有餘,一個將近四十的年紀,可是兩人的聊天還是宛若當年,一個母親看著女兒初長成,欣慰之餘,滿目中俱然是自己過去的影子。
壽康郡主問道:「王兄今日不在宮中嗎?」
「他帶著月夫人出遊了,如今正是春季,萬物欣欣向榮,草長鶯飛三月天,一大早就帶著人離了王宮,不知道去哪裏賞花看景了。」
「王兄對月夫人可真是寵愛得很啊。」壽康郡主說,「不過這位月夫人善解人意,溫柔體貼,別說王兄,就連我也喜歡得很。」
太妃微微點頭,以示贊成,「一個普通的漁女,倒出落的模樣很好,而且為人低調得體,不似王宮裏其他姬妾打扮的妖妖嬈嬈,或者是清高自傲,隻知道吟些酸詩。」
當然,兩人還都有一個共同的理由沒說。
那就是月夫人每次得到賞賜之物,都免不了給她們送來幾件最珍貴的罕見之物,說是表示心意也好,說是巴結討好也罷,反正誰不喜歡白收的禮物呢。
壽康郡主想到什麽,突然說了一句,「這麽多年了,王妃還是不肯回來,不知道到底是怎麽想的?」
太妃甚是感慨,「放著好好的王妃不做,偏偏要出家當了道姑,她就是清高又迂腐的那一類人,腦袋裏灌了水才會和自己過不去。那些年來,鬧得大家的麵子上都不好看,這又何必呢!」
壽康郡主知道自己所住的郡主府占地眾多,奴僕成百上千,有許多人心懷不滿,譬如世子赫連鈺就曾因此而上書勸諫。
幸好王兄置之不理,還專門斥責了他一番,自己才沒有受到任何損害。
今晨入宮時,她又聽到路過的幾個侍女偷偷議論說,前段日子世子之所以會和大王頂撞,還是因為覺得姑母生活驕奢一事。
壽康郡主心想,現在還是個世子就對自己橫加指責。
若是真讓有一天赫連鈺登上王位,成了南越之王,那自己豈不是要沒有容身之地了。
於是,她轉了轉歪腦筋,「母妃,您想的太簡單了。王妃這些年來不回王宮,難道真是因為王兄廣納姬妾的事情而賭氣嗎?」
「除此之外,難道還有別的什麽原因。」
「王妃是名門之後,祖輩父輩世世代代的功勳,她心高氣傲這很正常。可是王兄不過是納幾個姬妾而已,無關緊要的小事,難道能動搖她王妃的地位嗎?她反而鬧得沸沸揚揚,成了王室的一樁醜聞!」
壽康郡主煽風點火是一把好手,繼續說:「她什麽時候將母妃您放在眼裏了?什麽時候將南越王室放在眼裏了?但凡有一點孝心,都不會讓這種事情發生。」
「她可真是打的一副好算盤,現在裝出清高的模樣。可是王兄百年之後,世子一登上王位,她立刻就變成太妃了,世子是個孝義之人,難道會不迎生母回宮?那時,置母妃您於何地呢?」
喜歡廢後重生是顏控請大家收藏:()廢後重生是顏控更新速度最快。
否則南越也不可能被治理的那麽好,百姓生活的安居樂業,商戶繁榮,大家對南越王的廣納姬妾一事頗有微詞,可是也沒有生出不滿之心。
南越王當初見大燕初立,國力強盛,既然會出戰西秦,絲毫沒有停止幹戈之意,他為了擔心受到牽連,暫且忍耐而選擇假意投降稱臣。
如今大燕國力之衰,就沒必要再有畏懼之心了,隻是南越王並不僅僅想的是保全自身,還想更進一步擭取利益。
南越王輕輕地轉動著,自己十指上帶著的那些不同的翡翠寶石和黃金的扳指與裝飾。
滿滿當當的戴滿了雙手,雖然看上去略顯累贅,但是這種充滿著富貴華麗的表麵裝飾,是南越王最喜歡的風格。
就如同這座最華麗的宮殿一樣,外表看來極盡奢華,。
黃金鋪地,白玉為柱,象牙雕琢為床,珠玉掛滿帷帳,抬頭就能看到翡翠瑪瑙裝飾的星河璀璨,低頭能看到黃金熠熠刻成的步步生蓮,更不用說殿內的擺件無一不貴重,堪稱美輪美奐。
但是住在這麽一座宮殿裏,什麽都有,卻唯獨沒有活生生的煙火氣,處處都是用金錢堆疊起來的腐朽,瀰漫著噁心的味道。
外人看起來雖然會覺得欣羨,但是隻有真正住在這裏麵的人才知道,這是一種靈魂被掏空的虛假,看起來的美好毫無用處,內裏像是空洞的幻想。
南越王看了一眼月夫人,「此事,原不該與你談及。但並不是信不過你,而是你的故土在大燕,恐怕會憂心為難……可是這王宮之中能與孤王聊及此事的人,也就隻有你了。」
心月淡淡的笑著,神情之中看不出來有絲毫厭煩,現在的她,已經能很好的隱藏自己的真實情緒了。
「大王能如此置身處地的為妾身考慮,實在是體貼入微,大燕雖然是故土,可又怎麽敵得上這份恩情?」
「誠然如大王所說,如今大燕已經是強弩之末,何必再向往常那樣虛與委蛇,若是不讓世人見識一下,恐怕他們還會以為大王隻是一個軟弱之輩,隻會一味的稱臣納貢。恐怕也永遠都不會知道,大王其實才是一個真正有膽有謀有大智慧的人。」
這一番話說出來,明吹暗捧,把南越王都說得飄飄然,都快不知道自己姓「赫連」了。
莫說是旁的大臣了,連他的那些姬妾都對南越王愛搭不理,世子赫連鈺隻會頂撞,何曾有人說過這種話撫慰人心和吹捧的話。
南越王不僅嘴角翹上天,心裏這個滋味更是高興自得到無法言喻,沒有什麽語言能形容他此刻的心情。
過了好一會兒才微微消減下來,開口說:「你真是孤王的解語花,就知道來這裏肯定沒錯。」
南越王說:「此事世子極力反對,還幾次三番的頂撞了孤王,同他多番解釋不通,直弄得是心力交瘁,不勝其煩。幸好有愛妃你,能堅定的站在孤王這一邊。」
心月的眸子閃了閃,「世子年紀還小,不懂大王的良苦用心。父子間不可傷了感情,您千萬不要責怪他,慢慢教導就是了。」
南越王的手掌撫上了她的左肩,在最靠近心口的地方,那輕薄的衣料下麵紋著一朵薔薇花,美艷不可方物,是他親手紋出來的得意之作。
他感慨說:「如果愛妃你能早生二十年就好了,你如此通情達理,這麽晚才遇到你真是孤王生平的一大損失。」
「當年要向大燕稱臣的時候,有多少臣子反對,說孤王軟弱,未動一兵一卒未動就要繳械投降,可那不隻是為了保全國土百姓的權宜之計嗎?若非無奈之舉,難道孤王願意投降嗎?
還有那些主張寧可戰死當黃泉亡魂,不願苟且當陽間降臣的人,當初勾踐如果像他們這麽想,哪裏還有臥薪嚐膽?遞了降表之後他們也都活得好好的,沒見著有誰羞愧自殺的,當初那麽大言不慚,結果個個都是沒皮沒臉的。」
心月的內心毫無波瀾,她對這些陳年往事的大倒苦水,沒有任何興趣。
嘴上卻勸慰說:「是啊,大王當年麵對爭議時一定有諸多不易,明明是為了南越,為了百姓,竟然沒有人能夠體會您的良苦用心。」
南越王越說越動情,看得出這些年來他是真委屈的不行。
「當初孤王忍受了多少非議,麵對了多少的指責。慕容烈那個人暴戾無常,連自己的兄弟和父親都敢殺,焉知他不會帶兵攻進南越!到時候大肆殺戮,誰能跑得了,陳朝皇室不就是前車之鑑嗎?」
說著,他還哼哼唧唧了兩聲,順勢倚在了月夫人的身上。
「如今南越兵強馬壯,大燕卻因為重文輕武,朝中連個可用的武將都派不出來,此戰隻要兵馬糧草準備齊備,計劃得當,必定成摧枯拉朽之勢,一舉拿下金陵,到時候孤王一定帶愛妃你去皇宮的摘星台,俯瞰整個天下……」
說完,南越王突然想起自己還有個王妃,尷尬的停住了話。
李白在《夜宿山寺》中寫道:「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摘星台,是皇宮內最高的地方,可以俯瞰整個金陵城的走勢和風光,同時也是舉行封帝封後大典的地方。
不過,心月壓根不關心南越王許下的什麽承諾,也根本不在乎自己能不能當皇後。
她在乎的,是南越的兵馬一定要攻進金陵,然後將燕皇慕容烈亂刀分屍,以報小姐的懸屍示眾之仇。
為當初那正在青春年華卻突然逝去的生命報仇,大概是她此生唯一的執念了。
除了這個,世上好像也沒有什麽可留戀的人和事了。
現在時機大好,心月顯然要再為南越王的情緒添上一把火。
「可是妾身當初隻是大燕漁村裏一個漂泊無依的可憐人,如今能夠住在富麗堂皇的宮殿裏,已經是不勝感激了,不敢再奢求更多。隻希望大王能實現宏圖偉業,向世人證明,究竟誰是真正雄才偉略的人。」
南越王頓時大受鼓舞,臉上的表情喜不自勝仿佛自己現在已經攻入了金陵,坐上了皇位。
他被說的信心大振,之前的那點擔憂和疑慮盡皆煙消雲散,恨不得現在就整頓兵馬,立刻出征。
心月在一旁看著他的表情變化,心裏大為快慰。
都說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可是對於真正要報仇的人而言,這種壓抑痛苦的心情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種煎熬。
經過今晚,南越王對月夫人的待遇更上一層樓。
在外人的眼裏,依舊不懂月夫人為什麽能夠榮眷長盛不衰,恩寵絲毫不減。
這日,壽康郡主進宮,首先就去了太妃的寢殿裏。
如果以前王妃在的時候,她還會去與王妃聊上幾句,但是現在王妃的人遠在城外道觀,名號形同虛設,自然不用再客氣了。
壽康郡主可以破例乘坐輦轎,直到殿外才讓人止步停下,門口的侍女立刻進去通報太妃。
進了大殿內,行禮道:「臣女給母妃請安。」
香菸繚繞的宮殿內,太妃撥開帷帳從後麵走了出來,她精神矍鑠,雙目炯炯有神,滿頭黑髮無一根銀絲,哪裏像是六十有餘的老人家。
「不用行禮了,咱們母女還講究什麽虛禮,以後你在私底下見了哀家都不必行禮。」
「是。」壽康郡主的麵容同樣保養得宜,肌膚細膩,看上去比實際年齡要小一些。
母女的兩人在眉目間有幾分相似,隻不過太妃氣度華貴,歲月積澱多年的成熟讓她除卻魅力之外,更有威嚴,這點壽康郡主就遠遠及不上了。
等侍女上完茶,全部退出去後,太妃開口問,「那件事情,怎麽樣了?」
壽康郡主麵色一滯,「還在試藥的階段,現在已經有了很大的進展了,母妃再耐心等一段時日,總會大功告成的。」
太妃說:「不必緊張,哀家不是在催你,隻是問一問進程罷了。這藥當然要穩妥,萬無一失了,否則出了什麽岔子,那受害的人豈不還是咱們自身。」
壽康郡主鬆了口氣,她可不敢告訴母妃,前幾日試藥的幾個人都莫名其妙的渾身發熱,高燒不退丟了性命。
她說:「這方法用在白鼠身上還是靈驗的,可到了人的身上,就引發了些小小的不適,到底人是萬物生靈之長,情況不同的原因。不過現在臣女已經派人在加緊研究了,應該很快就能聽到好消息了。」
「但願如此吧。」太妃想起自己的年齡,嘆氣一聲,「就怕哀家等不到那個時候了。」
壽康郡主急忙說:「母妃千萬別這麽說,您福如東海,長命百歲,哪裏能說這些喪氣話!若是母妃真的走了,那……那臣女也不活了,就一條白綾跟了您去!」
「你這孩子又在胡說,不怕別人聽到了笑話!這種喪氣話,也是能隨便說的嗎?」
雖然是斥責的話語,可是太妃語氣間沒有半點責怪之意。
太妃和郡主雖然一個六十有餘,一個將近四十的年紀,可是兩人的聊天還是宛若當年,一個母親看著女兒初長成,欣慰之餘,滿目中俱然是自己過去的影子。
壽康郡主問道:「王兄今日不在宮中嗎?」
「他帶著月夫人出遊了,如今正是春季,萬物欣欣向榮,草長鶯飛三月天,一大早就帶著人離了王宮,不知道去哪裏賞花看景了。」
「王兄對月夫人可真是寵愛得很啊。」壽康郡主說,「不過這位月夫人善解人意,溫柔體貼,別說王兄,就連我也喜歡得很。」
太妃微微點頭,以示贊成,「一個普通的漁女,倒出落的模樣很好,而且為人低調得體,不似王宮裏其他姬妾打扮的妖妖嬈嬈,或者是清高自傲,隻知道吟些酸詩。」
當然,兩人還都有一個共同的理由沒說。
那就是月夫人每次得到賞賜之物,都免不了給她們送來幾件最珍貴的罕見之物,說是表示心意也好,說是巴結討好也罷,反正誰不喜歡白收的禮物呢。
壽康郡主想到什麽,突然說了一句,「這麽多年了,王妃還是不肯回來,不知道到底是怎麽想的?」
太妃甚是感慨,「放著好好的王妃不做,偏偏要出家當了道姑,她就是清高又迂腐的那一類人,腦袋裏灌了水才會和自己過不去。那些年來,鬧得大家的麵子上都不好看,這又何必呢!」
壽康郡主知道自己所住的郡主府占地眾多,奴僕成百上千,有許多人心懷不滿,譬如世子赫連鈺就曾因此而上書勸諫。
幸好王兄置之不理,還專門斥責了他一番,自己才沒有受到任何損害。
今晨入宮時,她又聽到路過的幾個侍女偷偷議論說,前段日子世子之所以會和大王頂撞,還是因為覺得姑母生活驕奢一事。
壽康郡主心想,現在還是個世子就對自己橫加指責。
若是真讓有一天赫連鈺登上王位,成了南越之王,那自己豈不是要沒有容身之地了。
於是,她轉了轉歪腦筋,「母妃,您想的太簡單了。王妃這些年來不回王宮,難道真是因為王兄廣納姬妾的事情而賭氣嗎?」
「除此之外,難道還有別的什麽原因。」
「王妃是名門之後,祖輩父輩世世代代的功勳,她心高氣傲這很正常。可是王兄不過是納幾個姬妾而已,無關緊要的小事,難道能動搖她王妃的地位嗎?她反而鬧得沸沸揚揚,成了王室的一樁醜聞!」
壽康郡主煽風點火是一把好手,繼續說:「她什麽時候將母妃您放在眼裏了?什麽時候將南越王室放在眼裏了?但凡有一點孝心,都不會讓這種事情發生。」
「她可真是打的一副好算盤,現在裝出清高的模樣。可是王兄百年之後,世子一登上王位,她立刻就變成太妃了,世子是個孝義之人,難道會不迎生母回宮?那時,置母妃您於何地呢?」
喜歡廢後重生是顏控請大家收藏:()廢後重生是顏控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