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葉蓁蓁看見來人卻甚是親切,凝重的心情都有所緩解。
有他在就好。
灼華不顧萬總管就在旁邊,膽大妄為地朝葉蓁蓁拋去一個媚眼,還衝她笑,搞得葉蓁蓁麵紅耳赤但又怕萬總管發覺,隻得垂下頭不看灼華。
而萬總管看見灼華的動作,也隻得眨眨眼睛當做什麽都沒看見。
主子的事,做奴才的最好不要多管。
這時去通傳的守衛出來了,看見灼華便首先向他行禮:“屬下拜見越王殿下!”
灼華抬了下手示意其免禮,隨後問道:“陛下與齊王可在殿中?”
守衛畢恭畢敬地回道:“都在,梁王也在。”
萬總管轉向灼華笑問道:“越王殿下是來找陛下商討伐秦一事吧?這齊王與梁王估計也是為此而來,隻是事關重大,卻不見太子殿下露麵。”
灼華似乎聽懂了他的弦外之音:“太子的想法陛下定然知曉,無需再多言。”
葉蓁蓁在一旁聽得雲裏霧裏,但她也沒多問。
萬總管則笑嗬嗬地點頭道:“也是,那殿下您先請進。”
灼華輕笑:“一起。”
隨之大步跨進昭陽殿。
萬總管不知灼華這話是在對他說,還是在對他身旁那人說,總之都一個樣,遂領著葉蓁蓁緊隨其後。
進入大殿,葉蓁蓁果然一眼就看見了殿中的蘇筠連和蘇玄機。
而坐在上殿那位身著明黃龍袍的人大概就是皇帝了。
他麵色肅然,頗具威嚴。
皇帝似乎在和蘇筠連兩人說著什麽,幾人皆是聚精會神專心致誌,隻是在葉蓁蓁進來後,蘇玄機往她這邊看了一眼,而皇帝和蘇筠連則視若無睹。
萬總管見此情形,便對葉蓁蓁說道:“三娘子先在旁邊候著吧,陛下還在商議要事。”
“好。”
葉蓁蓁主動站到大殿邊側,乖乖低垂著眼簾不往大殿上多看一眼。
萬總管對上殿的皇帝遙遙行了一禮,然後就退下了,灼華則緩步走上前,與此同時,皇帝與蘇筠連不約而同向他看了過來。
灼華俯首行禮:“兒臣參見父皇。”
“四郎來了?”蘇漾原本麵無表情的臉上終於顯露一絲溫和,看待灼華的眼神有些微變化,“你近來身子骨可還有何不適?若是有,務必要立刻讓太醫來瞧。”
“謝父皇掛心,兒臣的身子骨已無礙。”灼華笑容明亮,語態恭謙。
在沒有得到君王示意的情況下,灼華便主動走上前停在蘇筠連兩人身側,顯然是要參與此次商討,而君王竟也未曾反感,反而詢問道:“四郎也是為伐秦人選之事而來?隻是你長兄是儲君,要留守國都,而你大病初愈,也是不能親自領兵出征的。”
葉蓁蓁聽著皇帝這話,好像就是在說灼華是為了爭奪領兵出征的機會才來的,忍不住往上殿瞅了一眼。
蘇漾剛好就在此時掃了一眼蘇筠連兩人,而蘇筠連兩人皆低頭不語。
看來這他們就是為爭奪主帥而來的。
葉蓁蓁又忍不住腹誹皇帝沒眼光,她的小狐狸是與眾不同的,不會和蘇筠連這等人一樣急功好利。
隨後果然就聽見灼華不慌不忙地否決道:“父皇,這主帥之位無論是兄長,還是兒臣,都無意爭奪。兒臣確實是為伐秦人選之事而來,但僅是希望推選能人居之,如此才能順利奪回我朝被秦國占領的疆域。”
葉蓁蓁也聽出了他的話外音——功利不及大夏河山完好無缺重要。
這是想讓蘇筠連兩人自慚形穢。
掛帥出征方能建功立業,從而獲得更多民心,拉攏更多勢力。
蘇漾似是了然有悟,忽而別有深意地笑了笑:“那依四郎之見,二郎與三郎可是能人之才?”
“他們當然是能人之才。”灼華先是認同地點點頭,隨後嘴角微揚勾出一抹同樣意味深長的笑,“但他們並非是最卓越的將帥之才,二哥與三哥皆無領兵出征的經驗,而這次是在敵國領域作戰,周邊皆是敵國的勢力,一個不當心就會造成孤軍深入的局麵,屆時很容易被敵國剿滅。”
灼華稍作停頓,見蘇玄機張嘴似乎想要反駁,他便又緊接著說道:“當然了,人都有第一次,可當下的局麵卻不能拿來給二哥試手,北方的那些鄰國還在對我們虎視眈眈。二哥與三哥第一次領兵出征,勞民傷財無可避免,最為主要的是若耗時太久,北方鄰國趁虛而入,定會打我們一個措手不及,屆時的損耗無可估量。”
他說完之後,眾人皆是好一陣沉默。
葉蓁蓁悄悄抬眸看向灼華,那侃侃而談運籌帷幄的樣子,當真是意氣風發。
蘇玄機終於有了反駁他的機會,嗤笑一聲嘲諷道:“這說來說去,四弟不就是想讓你和大哥的人掛帥出征嗎?何必跟我們繞彎子。”
灼華笑得極為從容:“三哥,這還真不見得。”
他神情坦蕩,似是問心無愧且胸有成竹,蘇漾倒真來了興致:“那四郎認為何人最為合適?”
灼華卻在此時看向殿下站著的葉蓁蓁,在眾人迷惑不解之際,他才緩緩開口:“大司徒之子威武將軍,也就是葉娘子的長兄,其年少有為,縱橫沙場多年,也曾與秦軍交過手,應當是最為合適的人選。”
葉蓁蓁本來還好奇灼華為何看她,原來是想提她的長兄,葉家嫡長子。
隻是他這一看,便將蘇筠連的目光也引了過來,所幸他隻看了葉蓁蓁一眼,很快就別開了視線。隻是就在他這一眼中,葉蓁蓁就看到了厭惡與不屑,非常明顯。
這人還是那麽討厭她啊。
第38章 危機(03)
大殿之上鴉雀無聲,一片沉寂,眾人都各懷心思。
君王的目光就落在葉蓁蓁身上,盯得葉蓁蓁心裏發毛,緊緊低著頭動都不敢動一下。沒辦法,君王有著與生俱來的威嚴,壓迫感太強烈了。
就在葉蓁蓁精神緊繃之際,君王終於收回了視線。
他的神情很微妙,似笑非笑:“這確實是個不錯的人選,四郎很有遠見。”
眼下葉氏一族與齊王府已經沒有聯姻了,葉庚沒必要一定站在蘇筠連的陣營,也就算是中立,派葉家長子領兵出征,不管於哪一方都無利無害。
而且皇帝認同了灼華所言。
身為帝王,同時也身為父親,他自然不想打壓任何一個兒子,但也不希望他們的氣焰過於強盛。
聽見君王所言,蘇筠連仍是麵沉如水,不疾不徐地開口道:“威武將軍曾數立戰功,威名顯赫,的確可以威懾敵軍,隻不過……曲江葉氏多數族人都在朝為官,大司徒更是身居宰相之位,這次若是又讓葉氏族人立了戰功,往後恐生異心,功高震主。”
君王麵色微沉,靜默不語。
身為帝王,最忌諱臣子功高震主,謀權篡位。
這是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葉蓁蓁有點擔憂,灼華不會就這樣被吃住了吧?
她倒是想幫灼華說話,隻不過心有餘而力不足,她也不能確定葉氏族人往後會不會生異心。
但見蘇筠連眼中略顯得色,兩人的氣焰蹭的一下就漲上來了,葉蓁蓁極為看不順眼。格局一點都不如灼華,卻還隻會找茬!
君王不言,便是說他也在意此事。
葉蓁蓁有些急了,視線迫切地緊盯灼華。
似乎察覺到了她的注視,灼華竟悄然側過頭來,衝葉蓁蓁眨眼一笑,像是在安慰她慌亂的心一般。
而他還是從容淡定,一點都不顯心慌。
“二哥是懷疑大司徒有反心?”
灼華悠悠笑著,卻是越笑越讓人心慌意亂,嗓音清潤,一字一句都似弦樂般悅耳:“曲江葉氏世代效忠我皇族,當初也曾輔佐高祖打下這大夏江山,可以說於我們皇族有恩,二哥這般不信任葉氏一族,豈不讓人心寒?”
話音未落,就見蘇玄機張嘴欲反駁,灼華又緊接著道:“當然了,防人之心不可無,以曲江葉氏現在的勢力,還不足以與皇族對抗,正好借此機會試一試大司徒,看他們會不會居功自傲。”
他轉向君王,笑得愈發迷人心魂:“父皇覺得如何?”
雖然君威甚嚴,但灼華對他也隻是人與人之間最起碼的敬重,姿態一點都不低下。
灼華的氣勢也並不明顯,但他和君王站在一起,在葉蓁蓁看來就比君王的氣場還要強大,君王都是在跟著他的思路走。
……嗯,就很強。
“如此甚好。”
君王很讚同地回了這麽一句,看他的樣子似乎並無不滿,望向灼華的目光中亦是帶著欣慰:“吾兒有此格局與謀略,吾心甚喜!”
灼華恭謙垂首:“這也是兄長的意思。”
“好!那就這麽定了!”君王臉上難得顯露笑容,轉而望向蘇筠連兩人,笑意微斂頗為語重心長,“二郎三郎,朕知曉你們捍衛大夏疆土的意誌,但是此戰極有可能深入敵境,關乎我大夏聲威,而你們沒有領兵出征的經驗,沙場凶險,變幻莫測,為你們的安危著想,這次朕隻能派司徒家的長子掛帥出征。”
“可是父皇,二哥……”蘇玄機明顯對這個決策不滿,他還想再說些什麽,隻是君王已然轉過身去,表明不予理會。
蘇筠連則悄然抬了下手,示意蘇玄機不必再多言。
蘇筠連麵無表情,隻是眼底隱隱透著不甘。
君王想一碗水端平,可他明顯是更偏向灼華與太子,灼華的舉薦他滿口認同,蘇筠連和蘇玄機的提議他卻視若無睹。
葉司徒看上去是中立的臣子,可他的嫡次女還與灼華有著婚約。
伐秦人選一事已定,無需再商討,君王這會終將目光落在殿下候著的少女身上:“你便是司徒家的三姑娘,清河堂妹之女?”
葉蓁蓁走上前盈盈一拜:“回陛下,正是臣女。”
聽見她的聲音,蘇筠連便側目看了看她,眼前之人才不過是個十六七歲的少女,可是麵對君王的審視,她卻絲毫都不怯懦慌張,這倒與從前的她大不相同。
蘇筠連越來越覺得她像心間那人了,雖然他明知不應該,也曾極力克製,但就是無法阻止這種想法在他心底肆意萌生。
他忍不住想多看她兩眼……
察覺到蘇筠連的注視,葉蓁蓁感覺很莫名其妙,但她現在一點都不帶慌的,隻要有灼華在這,沒人能把她怎樣。
葉蓁蓁也不知哪來的自信,但她就是這麽覺得,並且義無反顧。
君王一聲冷笑,麵色早已失了溫和:“那你可知罪?”
葉蓁蓁低著頭心裏很無語,這啥都不跟她說不跟她透露,她能知道啥罪啊,咱又不是未卜先知的神仙!
直覺告訴葉蓁蓁不能輕易認罪,否則不管她有沒有錯,這罪名她都背定了。
灼華知道葉蓁蓁很茫然,不知如何回答才最為妥當,便麵向君王笑著問道:“父皇,不知蓁蓁表妹是犯了何事?這其中也許有什麽誤解。”
“誤解?”
君王仍是冷笑,眼中還浮現了慍色,“朕問你,皇後現在所用的胭脂水粉,是不是從你那店鋪裏訂購的?”
還真是胭脂水粉出了問題。
葉蓁蓁心緒微沉,老實回道:“回陛下,是。”
有他在就好。
灼華不顧萬總管就在旁邊,膽大妄為地朝葉蓁蓁拋去一個媚眼,還衝她笑,搞得葉蓁蓁麵紅耳赤但又怕萬總管發覺,隻得垂下頭不看灼華。
而萬總管看見灼華的動作,也隻得眨眨眼睛當做什麽都沒看見。
主子的事,做奴才的最好不要多管。
這時去通傳的守衛出來了,看見灼華便首先向他行禮:“屬下拜見越王殿下!”
灼華抬了下手示意其免禮,隨後問道:“陛下與齊王可在殿中?”
守衛畢恭畢敬地回道:“都在,梁王也在。”
萬總管轉向灼華笑問道:“越王殿下是來找陛下商討伐秦一事吧?這齊王與梁王估計也是為此而來,隻是事關重大,卻不見太子殿下露麵。”
灼華似乎聽懂了他的弦外之音:“太子的想法陛下定然知曉,無需再多言。”
葉蓁蓁在一旁聽得雲裏霧裏,但她也沒多問。
萬總管則笑嗬嗬地點頭道:“也是,那殿下您先請進。”
灼華輕笑:“一起。”
隨之大步跨進昭陽殿。
萬總管不知灼華這話是在對他說,還是在對他身旁那人說,總之都一個樣,遂領著葉蓁蓁緊隨其後。
進入大殿,葉蓁蓁果然一眼就看見了殿中的蘇筠連和蘇玄機。
而坐在上殿那位身著明黃龍袍的人大概就是皇帝了。
他麵色肅然,頗具威嚴。
皇帝似乎在和蘇筠連兩人說著什麽,幾人皆是聚精會神專心致誌,隻是在葉蓁蓁進來後,蘇玄機往她這邊看了一眼,而皇帝和蘇筠連則視若無睹。
萬總管見此情形,便對葉蓁蓁說道:“三娘子先在旁邊候著吧,陛下還在商議要事。”
“好。”
葉蓁蓁主動站到大殿邊側,乖乖低垂著眼簾不往大殿上多看一眼。
萬總管對上殿的皇帝遙遙行了一禮,然後就退下了,灼華則緩步走上前,與此同時,皇帝與蘇筠連不約而同向他看了過來。
灼華俯首行禮:“兒臣參見父皇。”
“四郎來了?”蘇漾原本麵無表情的臉上終於顯露一絲溫和,看待灼華的眼神有些微變化,“你近來身子骨可還有何不適?若是有,務必要立刻讓太醫來瞧。”
“謝父皇掛心,兒臣的身子骨已無礙。”灼華笑容明亮,語態恭謙。
在沒有得到君王示意的情況下,灼華便主動走上前停在蘇筠連兩人身側,顯然是要參與此次商討,而君王竟也未曾反感,反而詢問道:“四郎也是為伐秦人選之事而來?隻是你長兄是儲君,要留守國都,而你大病初愈,也是不能親自領兵出征的。”
葉蓁蓁聽著皇帝這話,好像就是在說灼華是為了爭奪領兵出征的機會才來的,忍不住往上殿瞅了一眼。
蘇漾剛好就在此時掃了一眼蘇筠連兩人,而蘇筠連兩人皆低頭不語。
看來這他們就是為爭奪主帥而來的。
葉蓁蓁又忍不住腹誹皇帝沒眼光,她的小狐狸是與眾不同的,不會和蘇筠連這等人一樣急功好利。
隨後果然就聽見灼華不慌不忙地否決道:“父皇,這主帥之位無論是兄長,還是兒臣,都無意爭奪。兒臣確實是為伐秦人選之事而來,但僅是希望推選能人居之,如此才能順利奪回我朝被秦國占領的疆域。”
葉蓁蓁也聽出了他的話外音——功利不及大夏河山完好無缺重要。
這是想讓蘇筠連兩人自慚形穢。
掛帥出征方能建功立業,從而獲得更多民心,拉攏更多勢力。
蘇漾似是了然有悟,忽而別有深意地笑了笑:“那依四郎之見,二郎與三郎可是能人之才?”
“他們當然是能人之才。”灼華先是認同地點點頭,隨後嘴角微揚勾出一抹同樣意味深長的笑,“但他們並非是最卓越的將帥之才,二哥與三哥皆無領兵出征的經驗,而這次是在敵國領域作戰,周邊皆是敵國的勢力,一個不當心就會造成孤軍深入的局麵,屆時很容易被敵國剿滅。”
灼華稍作停頓,見蘇玄機張嘴似乎想要反駁,他便又緊接著說道:“當然了,人都有第一次,可當下的局麵卻不能拿來給二哥試手,北方的那些鄰國還在對我們虎視眈眈。二哥與三哥第一次領兵出征,勞民傷財無可避免,最為主要的是若耗時太久,北方鄰國趁虛而入,定會打我們一個措手不及,屆時的損耗無可估量。”
他說完之後,眾人皆是好一陣沉默。
葉蓁蓁悄悄抬眸看向灼華,那侃侃而談運籌帷幄的樣子,當真是意氣風發。
蘇玄機終於有了反駁他的機會,嗤笑一聲嘲諷道:“這說來說去,四弟不就是想讓你和大哥的人掛帥出征嗎?何必跟我們繞彎子。”
灼華笑得極為從容:“三哥,這還真不見得。”
他神情坦蕩,似是問心無愧且胸有成竹,蘇漾倒真來了興致:“那四郎認為何人最為合適?”
灼華卻在此時看向殿下站著的葉蓁蓁,在眾人迷惑不解之際,他才緩緩開口:“大司徒之子威武將軍,也就是葉娘子的長兄,其年少有為,縱橫沙場多年,也曾與秦軍交過手,應當是最為合適的人選。”
葉蓁蓁本來還好奇灼華為何看她,原來是想提她的長兄,葉家嫡長子。
隻是他這一看,便將蘇筠連的目光也引了過來,所幸他隻看了葉蓁蓁一眼,很快就別開了視線。隻是就在他這一眼中,葉蓁蓁就看到了厭惡與不屑,非常明顯。
這人還是那麽討厭她啊。
第38章 危機(03)
大殿之上鴉雀無聲,一片沉寂,眾人都各懷心思。
君王的目光就落在葉蓁蓁身上,盯得葉蓁蓁心裏發毛,緊緊低著頭動都不敢動一下。沒辦法,君王有著與生俱來的威嚴,壓迫感太強烈了。
就在葉蓁蓁精神緊繃之際,君王終於收回了視線。
他的神情很微妙,似笑非笑:“這確實是個不錯的人選,四郎很有遠見。”
眼下葉氏一族與齊王府已經沒有聯姻了,葉庚沒必要一定站在蘇筠連的陣營,也就算是中立,派葉家長子領兵出征,不管於哪一方都無利無害。
而且皇帝認同了灼華所言。
身為帝王,同時也身為父親,他自然不想打壓任何一個兒子,但也不希望他們的氣焰過於強盛。
聽見君王所言,蘇筠連仍是麵沉如水,不疾不徐地開口道:“威武將軍曾數立戰功,威名顯赫,的確可以威懾敵軍,隻不過……曲江葉氏多數族人都在朝為官,大司徒更是身居宰相之位,這次若是又讓葉氏族人立了戰功,往後恐生異心,功高震主。”
君王麵色微沉,靜默不語。
身為帝王,最忌諱臣子功高震主,謀權篡位。
這是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葉蓁蓁有點擔憂,灼華不會就這樣被吃住了吧?
她倒是想幫灼華說話,隻不過心有餘而力不足,她也不能確定葉氏族人往後會不會生異心。
但見蘇筠連眼中略顯得色,兩人的氣焰蹭的一下就漲上來了,葉蓁蓁極為看不順眼。格局一點都不如灼華,卻還隻會找茬!
君王不言,便是說他也在意此事。
葉蓁蓁有些急了,視線迫切地緊盯灼華。
似乎察覺到了她的注視,灼華竟悄然側過頭來,衝葉蓁蓁眨眼一笑,像是在安慰她慌亂的心一般。
而他還是從容淡定,一點都不顯心慌。
“二哥是懷疑大司徒有反心?”
灼華悠悠笑著,卻是越笑越讓人心慌意亂,嗓音清潤,一字一句都似弦樂般悅耳:“曲江葉氏世代效忠我皇族,當初也曾輔佐高祖打下這大夏江山,可以說於我們皇族有恩,二哥這般不信任葉氏一族,豈不讓人心寒?”
話音未落,就見蘇玄機張嘴欲反駁,灼華又緊接著道:“當然了,防人之心不可無,以曲江葉氏現在的勢力,還不足以與皇族對抗,正好借此機會試一試大司徒,看他們會不會居功自傲。”
他轉向君王,笑得愈發迷人心魂:“父皇覺得如何?”
雖然君威甚嚴,但灼華對他也隻是人與人之間最起碼的敬重,姿態一點都不低下。
灼華的氣勢也並不明顯,但他和君王站在一起,在葉蓁蓁看來就比君王的氣場還要強大,君王都是在跟著他的思路走。
……嗯,就很強。
“如此甚好。”
君王很讚同地回了這麽一句,看他的樣子似乎並無不滿,望向灼華的目光中亦是帶著欣慰:“吾兒有此格局與謀略,吾心甚喜!”
灼華恭謙垂首:“這也是兄長的意思。”
“好!那就這麽定了!”君王臉上難得顯露笑容,轉而望向蘇筠連兩人,笑意微斂頗為語重心長,“二郎三郎,朕知曉你們捍衛大夏疆土的意誌,但是此戰極有可能深入敵境,關乎我大夏聲威,而你們沒有領兵出征的經驗,沙場凶險,變幻莫測,為你們的安危著想,這次朕隻能派司徒家的長子掛帥出征。”
“可是父皇,二哥……”蘇玄機明顯對這個決策不滿,他還想再說些什麽,隻是君王已然轉過身去,表明不予理會。
蘇筠連則悄然抬了下手,示意蘇玄機不必再多言。
蘇筠連麵無表情,隻是眼底隱隱透著不甘。
君王想一碗水端平,可他明顯是更偏向灼華與太子,灼華的舉薦他滿口認同,蘇筠連和蘇玄機的提議他卻視若無睹。
葉司徒看上去是中立的臣子,可他的嫡次女還與灼華有著婚約。
伐秦人選一事已定,無需再商討,君王這會終將目光落在殿下候著的少女身上:“你便是司徒家的三姑娘,清河堂妹之女?”
葉蓁蓁走上前盈盈一拜:“回陛下,正是臣女。”
聽見她的聲音,蘇筠連便側目看了看她,眼前之人才不過是個十六七歲的少女,可是麵對君王的審視,她卻絲毫都不怯懦慌張,這倒與從前的她大不相同。
蘇筠連越來越覺得她像心間那人了,雖然他明知不應該,也曾極力克製,但就是無法阻止這種想法在他心底肆意萌生。
他忍不住想多看她兩眼……
察覺到蘇筠連的注視,葉蓁蓁感覺很莫名其妙,但她現在一點都不帶慌的,隻要有灼華在這,沒人能把她怎樣。
葉蓁蓁也不知哪來的自信,但她就是這麽覺得,並且義無反顧。
君王一聲冷笑,麵色早已失了溫和:“那你可知罪?”
葉蓁蓁低著頭心裏很無語,這啥都不跟她說不跟她透露,她能知道啥罪啊,咱又不是未卜先知的神仙!
直覺告訴葉蓁蓁不能輕易認罪,否則不管她有沒有錯,這罪名她都背定了。
灼華知道葉蓁蓁很茫然,不知如何回答才最為妥當,便麵向君王笑著問道:“父皇,不知蓁蓁表妹是犯了何事?這其中也許有什麽誤解。”
“誤解?”
君王仍是冷笑,眼中還浮現了慍色,“朕問你,皇後現在所用的胭脂水粉,是不是從你那店鋪裏訂購的?”
還真是胭脂水粉出了問題。
葉蓁蓁心緒微沉,老實回道:“回陛下,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