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西郊,西渭橋,又稱便橋。
漢代修建時因與漢長安城便門相對,故稱便橋,至唐時,百姓俗稱鹹陽橋。
唐突兩支大軍,隔著一座一裏多長的渭橋遙相對峙。
秦瓊大營。
秦琅率許敬宗、魏昶、阿黃等過來宣旨。
“門下,製曰:京室殷阜,鉤陳嚴秘,肅遏警巡,職務尤重......宣風作牧,親賢是寄。左衛大將軍使持節涼甘瓜鄯肅會蘭河廓九州諸軍事涼州大都督上柱國齊國公瓊,任惟心膂,功著二南,典戎敷化,聲績備舉。”
“宜攝九門,總司八校,可雍州牧、鎮軍大將軍,其左衛大將軍使持節涼甘瓜鄯肅會蘭河廓九州諸軍事涼州大都督上柱國齊國公如故。”
兒子親自給父親宣旨,還是道加封旨意,這份榮耀可是少有。
秦琅宣讀完,秦瓊接旨。
敕旨交接完,秦琅便趕緊跟秦瓊對調了個方向,向秦琅叉手道賀,“恭喜大人!”
剛才這道敕旨,可是道措辭非常用心的嘉獎了,大意便是雍州牧做為京畿長官,位置十分重要,要選用得力忠誠大臣。而秦瓊呢,在軍中威望高,戰績好,所以現在皇帝特拜秦瓊為雍州牧這個要職,並且還給秦瓊加了一級散官。
原來秦瓊是正三品冠軍大將軍的武階,現在正式晉升為鎮軍大將軍這個從二品武階。
此外,依然讓秦瓊繼續兼任涼州大都督這個職務。
雍州牧兼涼州總管,曾經是李世民擔任過的職務,此後由楊恭仁主持雍州衙門,由李幼良接任涼州。但是楊恭仁主持雍州時,也隻是以治中從事的佐貳官主持的。
楊恭仁後,由高士廉擔任了這個職位,再由李道宗接任,而現在李道宗受傷,李世民讓秦瓊接任,但卻不是雍州別駕或治中從事這樣的副官,而是直接給了雍州牧一職,並依然兼任涼州大都督職。
這份信任,無與倫比。
秦瓊都聽的很意外。
“雍州牧位置特殊,我一異姓外臣豈敢擔任?我當向陛下麵辭!”
“阿爺,其實陛下這旨意很明顯,江夏王本是陛下選用的長安保衛戰的指揮大將,可誰料出了點意外受傷,如今無法繼續視事,因此隻能另用他人。現在是兵部尚書杜公暫代主持,可杜公畢竟是文臣。”
秦瓊畢竟是李世民龍潛之時麾下第一大將,不論是能力還是忠心都無法挑剔的,尤其是眼下這種節骨眼上,比秦瓊指揮能力更好的肯定會有,資曆威望更高的也有,比如河間王李孝恭,比如劉弘基,長孫順德,再比如李藝、李靖、李世績,這些都是軍中威望資曆不比秦瓊差的。
可這些人對於李世民來說,都不夠貼心,都不夠可信。
所以能取代李道宗,可放心主持長安長防的也就是如今趕來勤王並打了個大勝仗的秦瓊了。
“阿爺不如先接下,待擊退突厥之後,再辭職也不遲。”
雍州牧這個職位確實太重要了,就如比北宋的開封府尹,這種要職,一般都是由親王擔任的,而且往往都是親王遙領,實際派個重臣任副職實際主持。
曆史上,貞觀之初,楊恭仁在罷相後確實擔任過幾年雍州牧,但最後也是調任揚州大都督府長史,最後再改調洛州都督。等到貞觀中後期開始,這雍州牧、大都督,或是後來的幾京府尹,其實都已經不再輕易授給外臣了。
不過眼下若李世民要用秦瓊做長安保衛戰的指揮官,那暫時讓他擔任這個雍州牧之職,確實也挺合適,這樣便可壓製李孝恭劉弘基長孫順德等老資曆大將,要不然,也不會在大戰之前,又給秦瓊加了一級武階,直升鎮軍大將軍。
這可是二品武階,不管是劉弘基還是長孫順德等,那都是三品階、三品職。
別看是二品武階,這在大唐現在,都相當於是後世開國的授大將銜了,畢竟雖還有更高的驃騎大將軍和輔國大將軍,但現在都沒有授過人。
秦瓊簡單的收拾了下,便讓家將老鐵槍帶親兵押著烏沒啜等俘虜回長安。
父子倆一個身披暗金鎧甲猩紅披風,一個繡衣錦袍千牛刀,並轡而行。
“這次陛下登基大典我沒趕上,否則我定會請求陛下不要封賞你那麽高。”
在秦瓊看來,秦琅雖於皇帝有些功勞,可畢竟年輕,如今這年紀就實封一千戶,排到實封功臣第八,太過突出顯眼了。
“阿耶,安氏兄弟不也俱封國公?”
“那不一樣!”
剛從涼州回來的秦瓊對安氏兄弟能並封國公的內情很清楚,安氏家族本就是河西世代豪強,他們家本是西域安息王後代,是粟特族。從北魏時期,安氏家族就世居涼州,逐漸成為當地豪門望族。
在武德初年,安興貴居於長安,而安修仁在涼州,一個仕李淵,一個仕李軌。後來安興貴主動向李淵請求去河西說服李軌歸附,李淵也就姑且信之,安興貴便獨自一人前往河西,沒帶一兵一卒。
後來安興貴果然不負李淵所望,他通過在李軌手下的兄弟安修仁,最後成功的幹掉了西涼皇帝李軌,說服了整個西涼勢力全都歸附了長安李淵,為此安氏兄弟並封國公,皆給實封。
而就算安氏兄弟此後都入長安為官,擔任大將軍之職,但實際上到此時,河西之地,安家影響巨大,許多人都是安氏舊部,他們在當地的影響力比朝廷的還大。
安氏兄弟在河西的影響力,就跟李藝在幽州,跟李世績在山東的影響力一樣。
總的來說,安氏兄弟其實根本就是河西地方豪強們在朝中的代表,李淵為了控製河西地區,所以對安氏兄弟這兩個代表那是極為客氣的。
這就好比李淵對李藝,對李世績,對嶺南的馮盎等豪酋一樣。
但說到底,這些人是被朝廷所猜忌提防的,就如當年杜伏威入朝後沒多久被殺一樣,找到機會就會被幹死,這些人永遠也成為了皇帝信任的人。
李淵當皇帝是這樣,李世民當皇帝也是一樣的。
秦瓊父子不一樣,秦瓊那是李世民的心腹。
“你程叔都才封七百戶呢。”
秦琅笑笑,“這次實封功臣,又不是簡單的以功勞來論的,若真要論功勞,那我說李靖於國功勞極大,起碼也得封個一千五一千三的,可實際呢,才三百戶。”
侯君集原來不過是個五品的小軍官,可就因為當天控製了李淵,所以這次直接論功第一。還有張亮,也是秦王府的小軍官,也一樣封國公。至於公孫武達、李孟嚐等數人,原本更隻是李世民的侍衛而已,也皆得實封,各封國公或是郡公,為何?不就是因為當天他們隨著李世民拋頭顱灑熱血的兵變奪位嗎?
這樣論起來,秦琅的功績並不比侯君集小,比公孫武達等人當然要高的多。
至於裴寂和李藝這些人,那都不過是安撫他們。
“你還年輕,沒必要緊盯著這些東西,陛下是個寬仁重情之人,跟著他的弟兄,不會虧待的。你本來可以適當的推讓一下的。”
秦瓊始終認為,秦琅如果在這四十六功臣裏排在中後點的位置更好些。
秦琅倒覺得,這都是我憑本事賺的,甚至是拿命拚來的,沒必要推,推就矯情了。畢竟不說玄武門,就是平幽州王君廓李瑗,那也是大功一件啊。曆史上王君廓可是憑此功,封一千三百戶。
秦琅看著馬上越發英武自信的兒子,忍不住道,“剛過易折。”
“沒事,我現在是皇帝女婿,有這層關係就不再是普通的外臣,阿爺難道不明白?”
秦瓊搖頭苦笑了笑,“哎,也是。”
“那個鄭十三娘還在你府上?你打算如何安置她?”秦瓊想到另一件事情。
“要不送去親仁坊?”
秦瓊嚇了一跳,“送我那做什麽?”
“鄭十三娘相貌才藝俱是上佳,我覺得不如讓她到親仁坊去教妹妹們禮儀,當個女先生。”
滎陽鄭家的家教是很嚴格的,女子從小接受各種才藝規矩等訓練,秦琅覺得讓她去當秦家的女家教不錯。
“阿爺你常不在家中,府裏上下都要崔娘子一人打理,教導妹妹們也肯定有照顧不周的地方,不如讓鄭十三娘去幫忙。”
秦瓊打量秦琅,“你之前那般犯忌冒險也要收留鄭氏女,我以為你是看上她了。”
秦琅隻是嗬嗬一笑,“我是認真的,鄭十三娘給妹妹們做家教確實不錯的。”
“你真舍得?”
“有什麽舍不得的。”
秦瓊笑道,“其實陛下既然已經把她賜給你了,就說明陛下其實已經是把她任你處置,包括你收用她為妾。鄭氏女也挺可憐的,你跟她這牽絆也算是有些緣分,倒不如就收了。”
秦琅承認自己貪財好色,鄭十三娘各方麵都是上選,不過吧,眼下兩人的關係說來有些複雜,他也不想做那霸王硬上弓的事情。
如玉簫那樣,郎有情妾有意,這才符合他的性子。
就算好色,那也是有底線的,以金錢權勢引誘威逼這種行為,就太渣了。
秦瓊承認自己有些看不懂自己這個兒子了,做事依然有些我行我素,甚至是魯莽,但好多事情經他這麽一說,又似乎挺有道理,這些魯莽之後,似乎故意隱藏了點什麽,是在刻意而為之。
一想到這,他不禁懷疑起自己的猜測來,兒子才十六啊,衝動魯莽不應當才是他這個年齡該有的表現嗎?如果他老謀深算,過份理智這才可怕吧?
隻怕就算是皇帝,也更願意看到的是衝動莽撞的秦琅吧?
漢代修建時因與漢長安城便門相對,故稱便橋,至唐時,百姓俗稱鹹陽橋。
唐突兩支大軍,隔著一座一裏多長的渭橋遙相對峙。
秦瓊大營。
秦琅率許敬宗、魏昶、阿黃等過來宣旨。
“門下,製曰:京室殷阜,鉤陳嚴秘,肅遏警巡,職務尤重......宣風作牧,親賢是寄。左衛大將軍使持節涼甘瓜鄯肅會蘭河廓九州諸軍事涼州大都督上柱國齊國公瓊,任惟心膂,功著二南,典戎敷化,聲績備舉。”
“宜攝九門,總司八校,可雍州牧、鎮軍大將軍,其左衛大將軍使持節涼甘瓜鄯肅會蘭河廓九州諸軍事涼州大都督上柱國齊國公如故。”
兒子親自給父親宣旨,還是道加封旨意,這份榮耀可是少有。
秦琅宣讀完,秦瓊接旨。
敕旨交接完,秦琅便趕緊跟秦瓊對調了個方向,向秦琅叉手道賀,“恭喜大人!”
剛才這道敕旨,可是道措辭非常用心的嘉獎了,大意便是雍州牧做為京畿長官,位置十分重要,要選用得力忠誠大臣。而秦瓊呢,在軍中威望高,戰績好,所以現在皇帝特拜秦瓊為雍州牧這個要職,並且還給秦瓊加了一級散官。
原來秦瓊是正三品冠軍大將軍的武階,現在正式晉升為鎮軍大將軍這個從二品武階。
此外,依然讓秦瓊繼續兼任涼州大都督這個職務。
雍州牧兼涼州總管,曾經是李世民擔任過的職務,此後由楊恭仁主持雍州衙門,由李幼良接任涼州。但是楊恭仁主持雍州時,也隻是以治中從事的佐貳官主持的。
楊恭仁後,由高士廉擔任了這個職位,再由李道宗接任,而現在李道宗受傷,李世民讓秦瓊接任,但卻不是雍州別駕或治中從事這樣的副官,而是直接給了雍州牧一職,並依然兼任涼州大都督職。
這份信任,無與倫比。
秦瓊都聽的很意外。
“雍州牧位置特殊,我一異姓外臣豈敢擔任?我當向陛下麵辭!”
“阿爺,其實陛下這旨意很明顯,江夏王本是陛下選用的長安保衛戰的指揮大將,可誰料出了點意外受傷,如今無法繼續視事,因此隻能另用他人。現在是兵部尚書杜公暫代主持,可杜公畢竟是文臣。”
秦瓊畢竟是李世民龍潛之時麾下第一大將,不論是能力還是忠心都無法挑剔的,尤其是眼下這種節骨眼上,比秦瓊指揮能力更好的肯定會有,資曆威望更高的也有,比如河間王李孝恭,比如劉弘基,長孫順德,再比如李藝、李靖、李世績,這些都是軍中威望資曆不比秦瓊差的。
可這些人對於李世民來說,都不夠貼心,都不夠可信。
所以能取代李道宗,可放心主持長安長防的也就是如今趕來勤王並打了個大勝仗的秦瓊了。
“阿爺不如先接下,待擊退突厥之後,再辭職也不遲。”
雍州牧這個職位確實太重要了,就如比北宋的開封府尹,這種要職,一般都是由親王擔任的,而且往往都是親王遙領,實際派個重臣任副職實際主持。
曆史上,貞觀之初,楊恭仁在罷相後確實擔任過幾年雍州牧,但最後也是調任揚州大都督府長史,最後再改調洛州都督。等到貞觀中後期開始,這雍州牧、大都督,或是後來的幾京府尹,其實都已經不再輕易授給外臣了。
不過眼下若李世民要用秦瓊做長安保衛戰的指揮官,那暫時讓他擔任這個雍州牧之職,確實也挺合適,這樣便可壓製李孝恭劉弘基長孫順德等老資曆大將,要不然,也不會在大戰之前,又給秦瓊加了一級武階,直升鎮軍大將軍。
這可是二品武階,不管是劉弘基還是長孫順德等,那都是三品階、三品職。
別看是二品武階,這在大唐現在,都相當於是後世開國的授大將銜了,畢竟雖還有更高的驃騎大將軍和輔國大將軍,但現在都沒有授過人。
秦瓊簡單的收拾了下,便讓家將老鐵槍帶親兵押著烏沒啜等俘虜回長安。
父子倆一個身披暗金鎧甲猩紅披風,一個繡衣錦袍千牛刀,並轡而行。
“這次陛下登基大典我沒趕上,否則我定會請求陛下不要封賞你那麽高。”
在秦瓊看來,秦琅雖於皇帝有些功勞,可畢竟年輕,如今這年紀就實封一千戶,排到實封功臣第八,太過突出顯眼了。
“阿耶,安氏兄弟不也俱封國公?”
“那不一樣!”
剛從涼州回來的秦瓊對安氏兄弟能並封國公的內情很清楚,安氏家族本就是河西世代豪強,他們家本是西域安息王後代,是粟特族。從北魏時期,安氏家族就世居涼州,逐漸成為當地豪門望族。
在武德初年,安興貴居於長安,而安修仁在涼州,一個仕李淵,一個仕李軌。後來安興貴主動向李淵請求去河西說服李軌歸附,李淵也就姑且信之,安興貴便獨自一人前往河西,沒帶一兵一卒。
後來安興貴果然不負李淵所望,他通過在李軌手下的兄弟安修仁,最後成功的幹掉了西涼皇帝李軌,說服了整個西涼勢力全都歸附了長安李淵,為此安氏兄弟並封國公,皆給實封。
而就算安氏兄弟此後都入長安為官,擔任大將軍之職,但實際上到此時,河西之地,安家影響巨大,許多人都是安氏舊部,他們在當地的影響力比朝廷的還大。
安氏兄弟在河西的影響力,就跟李藝在幽州,跟李世績在山東的影響力一樣。
總的來說,安氏兄弟其實根本就是河西地方豪強們在朝中的代表,李淵為了控製河西地區,所以對安氏兄弟這兩個代表那是極為客氣的。
這就好比李淵對李藝,對李世績,對嶺南的馮盎等豪酋一樣。
但說到底,這些人是被朝廷所猜忌提防的,就如當年杜伏威入朝後沒多久被殺一樣,找到機會就會被幹死,這些人永遠也成為了皇帝信任的人。
李淵當皇帝是這樣,李世民當皇帝也是一樣的。
秦瓊父子不一樣,秦瓊那是李世民的心腹。
“你程叔都才封七百戶呢。”
秦琅笑笑,“這次實封功臣,又不是簡單的以功勞來論的,若真要論功勞,那我說李靖於國功勞極大,起碼也得封個一千五一千三的,可實際呢,才三百戶。”
侯君集原來不過是個五品的小軍官,可就因為當天控製了李淵,所以這次直接論功第一。還有張亮,也是秦王府的小軍官,也一樣封國公。至於公孫武達、李孟嚐等數人,原本更隻是李世民的侍衛而已,也皆得實封,各封國公或是郡公,為何?不就是因為當天他們隨著李世民拋頭顱灑熱血的兵變奪位嗎?
這樣論起來,秦琅的功績並不比侯君集小,比公孫武達等人當然要高的多。
至於裴寂和李藝這些人,那都不過是安撫他們。
“你還年輕,沒必要緊盯著這些東西,陛下是個寬仁重情之人,跟著他的弟兄,不會虧待的。你本來可以適當的推讓一下的。”
秦瓊始終認為,秦琅如果在這四十六功臣裏排在中後點的位置更好些。
秦琅倒覺得,這都是我憑本事賺的,甚至是拿命拚來的,沒必要推,推就矯情了。畢竟不說玄武門,就是平幽州王君廓李瑗,那也是大功一件啊。曆史上王君廓可是憑此功,封一千三百戶。
秦琅看著馬上越發英武自信的兒子,忍不住道,“剛過易折。”
“沒事,我現在是皇帝女婿,有這層關係就不再是普通的外臣,阿爺難道不明白?”
秦瓊搖頭苦笑了笑,“哎,也是。”
“那個鄭十三娘還在你府上?你打算如何安置她?”秦瓊想到另一件事情。
“要不送去親仁坊?”
秦瓊嚇了一跳,“送我那做什麽?”
“鄭十三娘相貌才藝俱是上佳,我覺得不如讓她到親仁坊去教妹妹們禮儀,當個女先生。”
滎陽鄭家的家教是很嚴格的,女子從小接受各種才藝規矩等訓練,秦琅覺得讓她去當秦家的女家教不錯。
“阿爺你常不在家中,府裏上下都要崔娘子一人打理,教導妹妹們也肯定有照顧不周的地方,不如讓鄭十三娘去幫忙。”
秦瓊打量秦琅,“你之前那般犯忌冒險也要收留鄭氏女,我以為你是看上她了。”
秦琅隻是嗬嗬一笑,“我是認真的,鄭十三娘給妹妹們做家教確實不錯的。”
“你真舍得?”
“有什麽舍不得的。”
秦瓊笑道,“其實陛下既然已經把她賜給你了,就說明陛下其實已經是把她任你處置,包括你收用她為妾。鄭氏女也挺可憐的,你跟她這牽絆也算是有些緣分,倒不如就收了。”
秦琅承認自己貪財好色,鄭十三娘各方麵都是上選,不過吧,眼下兩人的關係說來有些複雜,他也不想做那霸王硬上弓的事情。
如玉簫那樣,郎有情妾有意,這才符合他的性子。
就算好色,那也是有底線的,以金錢權勢引誘威逼這種行為,就太渣了。
秦瓊承認自己有些看不懂自己這個兒子了,做事依然有些我行我素,甚至是魯莽,但好多事情經他這麽一說,又似乎挺有道理,這些魯莽之後,似乎故意隱藏了點什麽,是在刻意而為之。
一想到這,他不禁懷疑起自己的猜測來,兒子才十六啊,衝動魯莽不應當才是他這個年齡該有的表現嗎?如果他老謀深算,過份理智這才可怕吧?
隻怕就算是皇帝,也更願意看到的是衝動莽撞的秦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