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得隱界的庇護,大多數凡人得以幸免於難。而等到天地恢複平靜,他們便從藏身之地出來,重建家園。


    關於這次災禍,眾人都知道是傳說中辰元珠之故,但為何沒有毀天滅地,並沒有許多人知道。


    蜚短流長,眾說紛紜,各種各樣的說法層出不窮。


    有的說,那所謂的陰陽扭轉,其實不過如此,並無毀天滅地的本事;


    有的說,辰元珠是女媧所化,她曾創造了萬物,自然不舍得將萬物毀滅;


    有的說,那是白凜神君出手,阻止了一切……


    但雖然沒有人能把真相說清,有一件事,卻是所有人都能感受到的。


    天庭消失了。


    人們不再見過神仙,關於神仙的種種神奇之處,也隻在故事之中流傳。


    據說,因為沒有了上神,天庭再也無法維持,也無法再統治三界。


    上界的三十三重天離凡間越來越遠,仙人們不再能與下界往來。傳說有不少人騰雲駕霧,到天上一探究竟。可就算他們飛出天際,也在找不到天門,遑論那三十三重天。


    而隨著天庭的消逝,冥界也不再存在。


    萬物生靈不再有來世,每個人都隻有一世,死如燈滅。


    與此同時,凡間的妖魔也越來越少。修習道術,再也不能長生不老,更不能登仙,那些教習法術的門派,也逐漸荒廢。


    傳說,天地重新為自然規則所掌控,而仙力和法術皆不在這規則之中,在大地上漸漸消退,變得無用。


    但也有人說,仙力和法術隻是在大地之中式微。


    大地之外的茫茫大洋之中,仍有許多散落的邊鄙島嶼。在那些地方,仙術法術之類的不願意放棄法術的凡人、精怪甚至仙人,紛紛遷居到了那些地方。


    當然,許多人並不相信這些。


    他們仍舊虔誠拜神,祈求消災解難,為自己積攢陰德。世間各處仍有不少香火興旺的廟宇,向神靈們祈願還願的善男信女,絡繹不絕。


    “……那辰元珠本是女媧神力煉出,天庭沒了,它也遁入太虛,追隨女媧而去。”街市上,一處熱鬧的茶樓裏,說書人老楊站在台上,聲音抑揚頓挫,說罷一段,將手中撫尺在案上一打,道,“至此,世間也再無辰元珠。”


    圍坐在下方的食客們,或是喝茶,或是吃飯飲酒,無不聽得聚精會神。


    “既是如此,那辰元珠托生的女子,後來如何了?”一名食客道,“她既是辰元珠續的命,辰元珠沒了,她豈非也要死了?”


    “那是不會。”老楊擺擺手,道,“女媧何許人也?創造萬物,修補天漏,乃最是人間始祖。辰元珠是女媧的,自有女媧好生之德,斷不會讓她死了。”


    “她在何處?”


    老楊“嘿嘿”笑了兩聲,擺手:“天機不可泄露。”


    食客們不滿:“天庭沒了,哪裏還有什麽天機。”


    有人又好奇問道:“那麽白凜神君麽,這就這麽死了?”


    老楊撫著胡須,道:“這個麽,須得看如何稱之為死。世間再無上神,若說的是神君,那自是沒了;可若說白凜本尊,那卻是未必。”


    “怎講?”


    “盤古開天辟地之後,身體化為江河,發膚化為草木,這可算得死去?”老楊道,“還有女媧、伏羲等神祇,亦早已離去,他們可算得死去?”


    那問話的人想了想,道:“不能算。他們的魂魄皆遁入太虛沉睡,人間亦祭祀不斷,不能算死去。”


    老楊笑道:“這便是了。他們尚不能算死去,而白凜神君隻是身體毀滅,又如何稱得上死?他失去的,乃是那上神之軀。”


    眾人聽著,麵麵相覷。


    “照你所言,白凜神君的魂靈也不曾進入太虛,莫非還留在這世間?”又一人吃驚地問道,“他在何處?”


    老楊卻又一臉神秘,擺手:“天機不可泄露。”


    眾人不樂意了。


    “你這老楊,神神叨叨的,話說一半不說一半,把人吊得慌!”


    “就是,我看你說的這些都是編出來誆我們的吧!”


    老楊卻是一笑,道:“說不說在我,聽不聽在諸位。不過我老楊說書多年,別的故事是編的,沾上神仙的可從來不編。諸位也是經過那大災的,不若細想,若我說的不對,那這事又該如何解釋?”


    食客們麵麵相覷。


    說來,雖然那天庭之事眾說紛紜,但能自圓其說,能掰扯個所以然的,卻沒有幾個。這 老楊嘴裏說的,確實是倒也頭頭是道,有因有果。


    “你說的這些若是真的,不知又是從哪位高人那裏聽來的?”有人伸著頭,打聽道。


    老楊笑了笑,不緊不慢道:“哪裏有什麽高人。我前幾日不是說過齊晏和鬼門之事麽?不瞞諸位,我就是鬼門裏的弟子,一直住在長樂村裏。”


    眾人聞言,哄堂大笑起來。


    “自從災患過去,那長樂村便消失得無影無蹤。”有人道,“哪裏還有什麽長樂村,你又誆人。”


    老楊並不反駁,隻笑而不語,給自己倒杯酒,自斟自酌。


    午後,食客們大多吃飽喝足,各自散去。


    隻有老楊仍坐在自己的桌邊上,慢慢吃著菜。


    過了一會,坐在窗邊上的女子走過來。


    “老楊。”她說,“別來無恙。”


    那聲音有幾分熟悉,老楊抬頭,正見到女子撩開羃離。


    看到那羃離下的臉,老楊愣住。


    “啪”一聲,手上的筷子掉了下來。


    *


    出了鎮子,往東走幾十裏,便是起伏不斷的山巒。


    正逢春天,山明水秀,風景宜人。


    荼蘼撩著車幃,望著外麵。


    新栽下的秧苗油綠可愛,在陽光下連綿不斷。老楊趕著馬車走在土路上,搖搖晃晃,顛簸不斷。


    風拂在臉上,清醒而濕潤。


    “在下從前一直跟在老方和老金身邊做事。”老楊笑著說,“那大災之後,接連幾年都是風調雨順,世道竟是好了。長樂村的流民本都是有家鄉的,紛紛回到故土去,人走了,村子裏也就空了。老方說,人走了,說明外頭有了活路,乃是好事。加上這些年,他的法術漸漸不靈了,就算鬼門弟子們幫忙,那隱界也愈發支撐不住。我等商議商議,便遷了出來。老方可真是了不得,靠著鬼門那點家底,掙下了好大的產業。如今這片田土,就是老方從前來下的。他把錢財都拿了出來,分給所有鬼門弟子,大家要闖蕩的闖蕩,要留下的留下。留下的人,就遷到這個村子裏來,取名空行村。”


    荼蘼聽著他說話,問道:“沈戢和慈窨,也在空行村之中?”


    “正是。”老楊說著,笑起來,“你說這是不是一家人?慈窨的母親秦夫人舍不得離開鬼門,慈窨舍不得離開母親,沈戢又舍不得慈窨。這舍不得那舍不得,最終便隻能過到一起去了。”


    荼蘼注視著外麵,臉上終於露出微笑。


    傍晚時分,馬車走入空行村之中。


    人們都認得老楊,跟他打招呼。而看到馬車裏下來的荼蘼,俱是愣住,而後,皆露出驚喜之色。


    “荼蘼!是荼蘼!”青樾和幾個與荼蘼熟識的鬼門弟子跑過來,與她打招呼。


    沈戢和慈窨也很快聞訊而來,看到荼蘼,二人皆不可置信。


    “你終是回來了。”沈戢千言萬語化作一聲長歎,看著荼靡,神色欣慰。


    掌燈時分,秦氏親自做了菜,端到荼蘼麵前。


    “慈窨不食煙火,故而平日裏,隻有我和沈戢用膳。”她溫聲道,“如今終於能多一個人嚐嚐了。”


    荼蘼笑了笑,謝過。


    她看到秦氏的頭上已經有了白發,道:“你們這些年,一直都在此間住著?”


    “正是。”秦氏微笑,道,“想當年我剛剛重生之時,和慈窨站在一起,別人隻說我們是姊妹。現在一晃二十年,我終於是老了,慈窨仍是原來模樣,別人才真信我們是母女。”


    荼蘼頷首,又看向沈戢。


    隻見他的模樣和慈窨一般,不曾變過。


    “沈戢的修為,離成仙隻差一步,雖仍不得長生,卻可不老。”大約是看出她的心思,慈窨道,“我們想著,過些日子就帶母親到仙山上去。”


    荼蘼微微頷首。


    沈戢看著她:“聽說那時候,紫英仙人將你從清墟之中交給了南海仙翁。這些年,你一直在伏龍仙山上沉睡?”


    荼蘼道:“正是。辰元珠隨天庭一道毀滅,雖不曾帶走我的性命,但我的元神卻如同當年死去之時孱弱。這些年,師父一直將我養在紫垣之中,待元神恢複,方才醒來。”


    慈窨沉默片刻,道:“如此說來,你不再是半仙了?”


    “是啊,”荼蘼苦笑,“我不再是了。”


    “也好,當半仙本就沒什麽好的。”秦氏親自給荼蘼布菜,道,“再說,如今在這大地上,會法術也使不出來。”


    沈戢看著低頭用膳的荼蘼,隻見她的麵容仍與當年一般,眉間卻似添了許多的思慮。


    “你此來,是為了什麽?”少頃,他忽而問道,“為了找白凜麽?”


    荼蘼的筷子頓了頓。


    她抬眼,隻見沈戢緩緩道:“若是為了他,我勸你切莫 抱太大希望。這些年,無論是北極星君還是南海仙翁,或是我和慈窨以及一眾鬼門弟子,無不在盡心盡力尋找。可翻遍了天下,全然毫無頭緒。你或許該想一想,也許他不會再回來了。”


    荼蘼的目光黯下,卻不為所動。


    “他會回來的。”她說。


    “你怎知?”


    ——不必擔心,我會等你醒來……


    “我就是知道。”荼蘼望著燈台上的燭火,輕聲道。


    *


    京城裏,正值開市的日子,大街上人來人往,接踵摩肩。


    二十年前的一場天災,京城幾乎毀於一旦。


    那之後,天下人心有了變化。


    挺過了大災的人們,發現這災禍對皇家和達官顯貴們全然毫無影響,他們仍然能夠作威作福,奢侈享樂。一時間,民怨沸騰,各地揭竿而起,攻入破敗的京城,將舊製推翻,建立新朝。


    新帝名叫趙庭,本是個讀書人。他家中本有些薄田,勉強度日,但年景不好,又兼貪官汙吏橫行,以致家業破敗父母離世。趙庭憤而投筆從戎,立誌改變世道。後來遇得天災,戰亂四起,趙庭嶄露頭角,漸漸成勢,最終得眾望所歸,一統天下。


    他登基之後,將土地分與天下百姓,鼓勵耕織,勵精圖治,曆經二十年,天下竟比從前更為欣欣向榮。


    近來,京城的人們議論的最多的,是新帝的小兒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長生荼蘼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海青拿天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海青拿天鵝並收藏長生荼蘼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