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真是心急。聽說債券上市一般都要一個季度,你一個月就弄上市了。再一個季度就預備要賣完。”
黎夏笑道:“缺錢呢,都缺得被人堵門了。”
“那黎總賣債券的錢,全投進小區的修建?”
黎夏點頭,“我之前手頭就沒預留這錢,如今不都得修麽。這賣債券的錢當初申請的時候用途就寫的修房子,肯定專款專用。”
現在的房價,黎夏所在的南二環內,大概是7000到8500。
7000這種最低價聽聽就好,全小區最差那一兩套戶型。
所以均價應該是8000左右了。比她買小四合院的時候直接翻倍了。
“今天叫大家來,是想問問大家如今正修著的這些盤預備什麽時候開盤。黎總,你在修的樓盤有十幾個,最多!你先給兄弟夥交個底唄。”
短期內進入市場的房子多了,相對意義上供過於求,那肯定會把房價打壓下去一截的。
估計這也不是要把地產作為支柱產業的政府想看到的場景。
不過他們也知道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這幫商人肯定有辦法應對的。
擬定經濟政策的人,早把方方麵麵都想到了。
黎夏道:“咱們開盤預售,主要是因為資金不足。我現在賣債券籌錢修房子,隻要債券能順利賣出去,應該在建房這塊是不缺資金的。”
隻要開盤了,就得給買房的人承諾交房期限,一般兩年為限。
所以黎夏言下之意很明白了,她沒打算修幾層樓就預售。
她到目前為止開了六個盤了,越後麵開的越貴。
省城那個百畝大盤,第二期比第一期每平方貴500,第三期又比第二期貴500。
第一期買的人高興壞了,還沒搬進去呢,一個平方漲一千了。
黎夏涉足住宅房產才三年,開了六個盤不算少了。但是,和她囤了幾十塊地相比,就不能算多。
眾人聞言,互相看看,果然打的這個主意!
左手借銀行五十億買地,右手賣十六億債券修房子。
完全是借雞生蛋!而且她還沒有動用杠杆,沒有一失敗就得傾家蕩產幾十倍賠付給人的危險。
可以很從容的買地、蓋房。
現在政策逼著兩年內必須修那就修唄,電梯公寓正常也要修兩年。
如果故意拖一拖,就更不知道是多久了。反正隻要開工了,國家就沒法子把地收回去。
但這個法子在座很少人能效仿。向銀行貸款是得提供優質抵押品的。
賣債券更是得有良好的群眾基礎,讓人相信能償還得起,買了不虧。
在座不少人可沒法玩這手。很多人都得借銀行的錢以及提前預售弄錢來修房子。
而且也沒像黎夏之前創闖下這麽大、這麽好的名聲。
不過,她最多也就拖三年吧?
銀行欠將近40億,債券這裏又16億。銀行的錢不論,但債券的19.84億三年後是必須還的。
她如今就是全國首負!
但是想想她還有幾個很賺錢的行當,每年現金利潤超過十億,三年,足夠她騰挪了。
那等她消化了手上40塊地皮,首富的位置是不是都要到手了?這是強敵啊。
他們今天本來隻是想要黎夏一句準話:在他們捂盤待漲的時候,她不會把大量房子上市。
但這麽一細想,很嚇人啊!怪不得有人費那麽多心思想要搶她的產業,還把老夏都弄出來當代理人了。
黎夏看眾人盯著她不說話,夾了個蝦球道:“都別這麽看著我了。房地產是這十來年的風口不錯,但下一個風口看你的已經在醞釀中了。而且,想更快、更多的斂財那都上市。我除了互聯網子公司都不打算上市的。”
她腦子進水了才會把十幾個樓盤一起開盤打壓房價。
這可是董特首都搞不定的事。他一心為老百姓謀福利,結果卻被老百姓示威遊行趕下了台。
她是哪個牌麵上的人,能解決這樣的難題?
現在隻要順勢而為就好。大家都知道房價越往後越漲,何況重生回來的她?
現在的房價比她在北京買第一套房時翻了一番。這是過去了六年了才翻的一番。
現在看起來多,但比起今後幾年的漲幅算什麽?
三四年後的房價差不多又能是現在的倍兩呢,她肯定不會為了做好事就逆勢而為。
她不想落得董特首那樣的收場。
到了房價該被打壓的時候,國家會出台政策限購的。她到時候隨著國家政策走就好。
而且從一個商人的角度,明知道三四年後南二環內的房價可能衝上兩萬一平,讓她現在開盤八千賣掉,這也不符合人性啊!
董特首她是很佩服的,但她著實不舍得那麽多錢。一個平方虧1萬2,十幾個盤得虧多少?
在商言商!
她可以為地震、特大洪水、科技強兵慷慨解囊,但頂著兩麵不討好放著這樣的錢不賺,她不幹!
“黎總,那你還繼續囤地麽?”
黎夏搖頭,“我都被住建部盯上了還囤?在咱們國家經商,肯定是得好好體會上意才成的。我那十六億是明確寫了用來蓋房子才能這麽快批下來的。我要寫的是發展房地產,現在還在擱置中呢。”
第654章
“你要是在地皮拍賣現場看到我,那我肯定是衝著夏總去的。我買地唯一可能,就是夏總他扛不住中途撤了,不要了。那我叫了價,我得吃下來啊。不然我豈不得得承當法律責任?”
夏明奇不在,但有與他相熟的人在。
“黎總,你不會一直這麽盯著老夏吧?商業手段而已。要不給我一個麵子,我叫他擺酒給你認錯?”
黎夏看著對方,“三次,他堵我六天門,我坑他三次不過。”
是個差強人意的結果了,也不好再過多要求。
不過也可以看出來,黎總去抬價私怨隻占很小部分。
她總得讓自己的下屬覺得跟著她不憋屈。也得殺雞儆猴,讓敢打她主意的人心生忌憚。
接下來黎夏就基本吃吃吃,不發言了。
今天餐會菜色的檔次自然是極高的。倒不是高在食材,食材其實比較普通。
但真正的大廚的本事就是把普通的食材做得極不普通。
這一次餐會達成的共識就是:不方便囤地皮了,那就捂盤唄。
至於那些人覺得她把幾十塊地皮消化了就能變成首富,這個倒是既有可能。
不過,等互聯網公司熬過明年,就能陸陸續的上市了。那才是一夜暴富。
還有地產,過幾年也會陸續上市造富。碧桂園上市不是直接誕生了最年輕的女首富麽。
這個名頭,也就如今賣債券比較於使用價值。其實很多隱富比所謂的首富有錢多了。
人家不上市,你就不能知道具體的數。不像她,做的產業都比較公開透明。
現在一百多億就能做首富,以後這個門檻也會暴漲的。
而且,內地首富又如何,李超人早就身家千億計,華人首富了。
他會一直穩坐這把交椅15年。後來這把椅子換了內地富豪輪流做,但也很多人說他把資產隱匿了。
內地首富這個名頭要是現在能給黎夏,她倒是挺樂意接著。這是給她鍍了一層金,債券會更加的好賣。
但過了這個關卡,她已經騰挪過來了,那就沒什麽意義了。
楊先生10月12號喬遷之喜,黎夏他們一家三口都登門道賀了。他買的兩進的四合院離他們住的地方不算遠。
修這座宅邸的四品官是要上早朝的,肯定也不敢住遠了。五更上朝,那才早上七點鍾呢。
就算早起不堵車,起碼六點以前也得起了。不容易啊!
而且老北京城也比如今的北京小多了,差不多就是如今的二環以內吧。
所以這些老宅子基本不出這個範圍。
黎夏順口問了一下這棟宅子的售價。
楊先生翻來覆去比了兩次二。
1200平,比她的小四百平米。沒帶老式家具、擺件,而且離天x門還遠些。單價都快兩萬了!
那她的現在賣三千二三百萬應該不成問題。
當日楊先生替朋友問黎夏和彭誌傑房子還租不租。
黎夏說租,不過得雙向選擇。
她肯定不能隨意讓一個人租自己的一二進院。如今一年百來萬的租金對她來說不算什麽。
主要是宅子長期沒人就容易破敗。
當初小四合院,佑佑心直口快說可以用來拍鬼片。她可不想如今的宅子也變成那樣。
但她現在帶著兒子住在第三進,肯定不能把宅子租給比較複雜的人。
今天楊先生就把想租房子的朋友蔣先生介紹給他們認識。
這會兒蔣先生、蔣太太就在和黎夏、彭誌傑搭話。
黎夏自己抱著兒子站在池塘邊,程程要看金魚。
“天冷,魚沉下去了,水裏要比外頭暖和些。進去吧,這滿池殘荷的你愛看啊?”
程程有些鬱悶,轉頭趴在黎夏肩頭。
黎夏對蔣太太道:“我們進屋裏說話吧。”
這會兒十月中旬,北京已經入秋了。程程裏頭一件衛衣,外頭還穿了件外套。
蔣太太道:“好啊。”
黎夏笑道:“缺錢呢,都缺得被人堵門了。”
“那黎總賣債券的錢,全投進小區的修建?”
黎夏點頭,“我之前手頭就沒預留這錢,如今不都得修麽。這賣債券的錢當初申請的時候用途就寫的修房子,肯定專款專用。”
現在的房價,黎夏所在的南二環內,大概是7000到8500。
7000這種最低價聽聽就好,全小區最差那一兩套戶型。
所以均價應該是8000左右了。比她買小四合院的時候直接翻倍了。
“今天叫大家來,是想問問大家如今正修著的這些盤預備什麽時候開盤。黎總,你在修的樓盤有十幾個,最多!你先給兄弟夥交個底唄。”
短期內進入市場的房子多了,相對意義上供過於求,那肯定會把房價打壓下去一截的。
估計這也不是要把地產作為支柱產業的政府想看到的場景。
不過他們也知道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這幫商人肯定有辦法應對的。
擬定經濟政策的人,早把方方麵麵都想到了。
黎夏道:“咱們開盤預售,主要是因為資金不足。我現在賣債券籌錢修房子,隻要債券能順利賣出去,應該在建房這塊是不缺資金的。”
隻要開盤了,就得給買房的人承諾交房期限,一般兩年為限。
所以黎夏言下之意很明白了,她沒打算修幾層樓就預售。
她到目前為止開了六個盤了,越後麵開的越貴。
省城那個百畝大盤,第二期比第一期每平方貴500,第三期又比第二期貴500。
第一期買的人高興壞了,還沒搬進去呢,一個平方漲一千了。
黎夏涉足住宅房產才三年,開了六個盤不算少了。但是,和她囤了幾十塊地相比,就不能算多。
眾人聞言,互相看看,果然打的這個主意!
左手借銀行五十億買地,右手賣十六億債券修房子。
完全是借雞生蛋!而且她還沒有動用杠杆,沒有一失敗就得傾家蕩產幾十倍賠付給人的危險。
可以很從容的買地、蓋房。
現在政策逼著兩年內必須修那就修唄,電梯公寓正常也要修兩年。
如果故意拖一拖,就更不知道是多久了。反正隻要開工了,國家就沒法子把地收回去。
但這個法子在座很少人能效仿。向銀行貸款是得提供優質抵押品的。
賣債券更是得有良好的群眾基礎,讓人相信能償還得起,買了不虧。
在座不少人可沒法玩這手。很多人都得借銀行的錢以及提前預售弄錢來修房子。
而且也沒像黎夏之前創闖下這麽大、這麽好的名聲。
不過,她最多也就拖三年吧?
銀行欠將近40億,債券這裏又16億。銀行的錢不論,但債券的19.84億三年後是必須還的。
她如今就是全國首負!
但是想想她還有幾個很賺錢的行當,每年現金利潤超過十億,三年,足夠她騰挪了。
那等她消化了手上40塊地皮,首富的位置是不是都要到手了?這是強敵啊。
他們今天本來隻是想要黎夏一句準話:在他們捂盤待漲的時候,她不會把大量房子上市。
但這麽一細想,很嚇人啊!怪不得有人費那麽多心思想要搶她的產業,還把老夏都弄出來當代理人了。
黎夏看眾人盯著她不說話,夾了個蝦球道:“都別這麽看著我了。房地產是這十來年的風口不錯,但下一個風口看你的已經在醞釀中了。而且,想更快、更多的斂財那都上市。我除了互聯網子公司都不打算上市的。”
她腦子進水了才會把十幾個樓盤一起開盤打壓房價。
這可是董特首都搞不定的事。他一心為老百姓謀福利,結果卻被老百姓示威遊行趕下了台。
她是哪個牌麵上的人,能解決這樣的難題?
現在隻要順勢而為就好。大家都知道房價越往後越漲,何況重生回來的她?
現在的房價比她在北京買第一套房時翻了一番。這是過去了六年了才翻的一番。
現在看起來多,但比起今後幾年的漲幅算什麽?
三四年後的房價差不多又能是現在的倍兩呢,她肯定不會為了做好事就逆勢而為。
她不想落得董特首那樣的收場。
到了房價該被打壓的時候,國家會出台政策限購的。她到時候隨著國家政策走就好。
而且從一個商人的角度,明知道三四年後南二環內的房價可能衝上兩萬一平,讓她現在開盤八千賣掉,這也不符合人性啊!
董特首她是很佩服的,但她著實不舍得那麽多錢。一個平方虧1萬2,十幾個盤得虧多少?
在商言商!
她可以為地震、特大洪水、科技強兵慷慨解囊,但頂著兩麵不討好放著這樣的錢不賺,她不幹!
“黎總,那你還繼續囤地麽?”
黎夏搖頭,“我都被住建部盯上了還囤?在咱們國家經商,肯定是得好好體會上意才成的。我那十六億是明確寫了用來蓋房子才能這麽快批下來的。我要寫的是發展房地產,現在還在擱置中呢。”
第654章
“你要是在地皮拍賣現場看到我,那我肯定是衝著夏總去的。我買地唯一可能,就是夏總他扛不住中途撤了,不要了。那我叫了價,我得吃下來啊。不然我豈不得得承當法律責任?”
夏明奇不在,但有與他相熟的人在。
“黎總,你不會一直這麽盯著老夏吧?商業手段而已。要不給我一個麵子,我叫他擺酒給你認錯?”
黎夏看著對方,“三次,他堵我六天門,我坑他三次不過。”
是個差強人意的結果了,也不好再過多要求。
不過也可以看出來,黎總去抬價私怨隻占很小部分。
她總得讓自己的下屬覺得跟著她不憋屈。也得殺雞儆猴,讓敢打她主意的人心生忌憚。
接下來黎夏就基本吃吃吃,不發言了。
今天餐會菜色的檔次自然是極高的。倒不是高在食材,食材其實比較普通。
但真正的大廚的本事就是把普通的食材做得極不普通。
這一次餐會達成的共識就是:不方便囤地皮了,那就捂盤唄。
至於那些人覺得她把幾十塊地皮消化了就能變成首富,這個倒是既有可能。
不過,等互聯網公司熬過明年,就能陸陸續的上市了。那才是一夜暴富。
還有地產,過幾年也會陸續上市造富。碧桂園上市不是直接誕生了最年輕的女首富麽。
這個名頭,也就如今賣債券比較於使用價值。其實很多隱富比所謂的首富有錢多了。
人家不上市,你就不能知道具體的數。不像她,做的產業都比較公開透明。
現在一百多億就能做首富,以後這個門檻也會暴漲的。
而且,內地首富又如何,李超人早就身家千億計,華人首富了。
他會一直穩坐這把交椅15年。後來這把椅子換了內地富豪輪流做,但也很多人說他把資產隱匿了。
內地首富這個名頭要是現在能給黎夏,她倒是挺樂意接著。這是給她鍍了一層金,債券會更加的好賣。
但過了這個關卡,她已經騰挪過來了,那就沒什麽意義了。
楊先生10月12號喬遷之喜,黎夏他們一家三口都登門道賀了。他買的兩進的四合院離他們住的地方不算遠。
修這座宅邸的四品官是要上早朝的,肯定也不敢住遠了。五更上朝,那才早上七點鍾呢。
就算早起不堵車,起碼六點以前也得起了。不容易啊!
而且老北京城也比如今的北京小多了,差不多就是如今的二環以內吧。
所以這些老宅子基本不出這個範圍。
黎夏順口問了一下這棟宅子的售價。
楊先生翻來覆去比了兩次二。
1200平,比她的小四百平米。沒帶老式家具、擺件,而且離天x門還遠些。單價都快兩萬了!
那她的現在賣三千二三百萬應該不成問題。
當日楊先生替朋友問黎夏和彭誌傑房子還租不租。
黎夏說租,不過得雙向選擇。
她肯定不能隨意讓一個人租自己的一二進院。如今一年百來萬的租金對她來說不算什麽。
主要是宅子長期沒人就容易破敗。
當初小四合院,佑佑心直口快說可以用來拍鬼片。她可不想如今的宅子也變成那樣。
但她現在帶著兒子住在第三進,肯定不能把宅子租給比較複雜的人。
今天楊先生就把想租房子的朋友蔣先生介紹給他們認識。
這會兒蔣先生、蔣太太就在和黎夏、彭誌傑搭話。
黎夏自己抱著兒子站在池塘邊,程程要看金魚。
“天冷,魚沉下去了,水裏要比外頭暖和些。進去吧,這滿池殘荷的你愛看啊?”
程程有些鬱悶,轉頭趴在黎夏肩頭。
黎夏對蔣太太道:“我們進屋裏說話吧。”
這會兒十月中旬,北京已經入秋了。程程裏頭一件衛衣,外頭還穿了件外套。
蔣太太道:“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