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二人都同意,楚章也不再堅持。
於他而言,隻是將孩子送去寺廟住兩天,便可另府中眾人,尤其是母親放心,也未嚐不可。
至於什麽兩個孩子犯衝,楚曦又命格極貴,之類的話,楚章自是不信。
老夫人年紀一大,便如同孩子,想做什麽就務必要做好。
便連夜吩咐下去,叫二位姑娘收拾行李,翌日一大早出門去弘法寺。
楚枝得了消息的時候,正在計劃開春再屯一些糧食的事。
聽了玲瓏來說,便問道:“玲瓏姐姐,好端端的祖母會叫我們去弘法寺祈福?”
老夫人擔心此時說出去對孩子們影響不大好,畢竟是女兒家,就說兩人是為了府中親人,去寺廟祈福。
聽姑娘問話,冬兒極有眼色的往玲瓏手裏塞了一塊碎銀子。
“姑娘這是作甚?可使不得!”
“姐姐快拿著!”楚枝笑道,“你在祖母跟前伺候辛苦了,這點是我這些做晚輩的心意。”
聞言,玲瓏識趣收到袖子裏,隻是說道:“五姑娘切莫如此,奴婢一個下人,當不得您這聲‘姐姐’。”
待玲瓏將今日之事說與楚枝聽後,楚枝笑而不語。
不知為何,玲瓏覺得五姑娘雖然笑著很是親切,可那雙如水的眸子裏,卻散發著冷光,叫人心尖發怵。
便多說了一句:“其實老夫人是不信的,不過是那道士胡說,老夫人這才應景走個過場罷了。”
楚枝點頭:“我知道了,時間不早了,玲瓏姐姐快些回去罷!祖母那兒離不開你。”
見楚枝如此看重她,玲瓏自然欣喜,便順從回了榮寧堂。
玲瓏一走,冬兒關起門窗來,恨恨罵道:“哪裏來的牛鼻子老道,盡是胡說!姑娘好端端的怎麽就跟她犯衝了?要奴婢說,該是她命中帶煞才是,什麽命格極貴,我呸!”
“姑娘。”錢嬤嬤隱含擔憂,“如今該怎麽辦?”
楚枝不大反問:“嬤嬤怎麽看?”
錢嬤嬤道:“這事擺明了是衝姑娘來的。”
表麵上沒說她們姑娘一句壞話,卻誇了楚曦,又說了犯衝,別說是老夫人,就是不相幹的人聽了,都會下意識認定是她們姑娘的原因。
“若是真像老夫人說的,隻是去弘法寺祈福七日那麽簡單就好了,奴婢擔心不止如此。”
“自然。”楚枝點頭,“楚曦能擺這麽一出局來等我,定然不會善罷甘休。”
“姑娘是說這事是六姑娘做的?”錢嬤嬤微微驚呼,“這……這怎麽可能?”
買通道士陷害嫡姐可是大罪,何況楚曦又不是楚家血脈,即便有四皇子護著,一旦東窗事發,名聲就徹底壞了。
“怎麽不可能?”
如此熟悉的作案手法,前世的楚曦沒少使用。
楚枝搖頭笑道:“嬤嬤你還是不夠了解她。”
楚曦為了對付她,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這點手段算什麽。
此法鋌而走險,卻極為好用。
畢竟府中人多眼雜,可弘法寺就不一樣了,發生點什麽誰也不知道,到時候還不是任由她一張嘴上下一碰,想怎麽說就怎麽說。
“要不姑娘裝病罷?”冬兒道,“您病了老夫人自然不會再叫您去了。”
還不待楚枝開口,錢嬤嬤就道:“老夫人前腳說叫您去祈福,您後腳就說病了,未免太刻意太笨了些。”
“那如何是好?”
“怕什麽?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楚曦既布了這局,那就一道兒去瞧瞧,看她的葫蘆裏到底想賣什麽藥。”楚枝說罷,將話音一轉,“對了,我叫你查的事怎麽樣了?”
冬兒道:“姑娘果真料事如神,夫人還真不是病了,而是用了相克的香料導致心神不穩,夜不能寐,難免多夢魘。”
<a href="http:///"></a>
“明日一早我就要去弘法寺,嬤嬤你留下,叫冬兒的人繼續盯著楚曦的院子和那名大夫,再對黃姨娘說一聲,叫她帶話給李誌,查查那道士什麽來路,務必暗中跟好了,日後怕是會用到。”
自府楚曦“病了”後,府中的下人便接二連三倒了下去,連吳氏都不能幸免。
剛開始楚枝還真以為吳氏患了風寒,隻是她去侍疾時,聞到吳氏房中的香料換了。
秦嬤嬤說是吳氏新買的香料,很是喜歡,還說這香料是番邦來的,吳氏一聞就喜歡的不得了,連她用了十幾年的芍藥香都不用了。
這香料乍一聞到有些刺鼻,但聞得久了,仿佛有一種魔力,越聞越香,越聞越想聞。
加之吳氏向來喜歡這些風花雪月的事物,楚枝便沒有放在心上。
可後來在吳氏房中呆久了,才一出門她就覺得腦殼發悶,難受的喘不過氣。
那天夜裏輾轉難眠,第二日更是渾身無力,錢嬤嬤隻當她是沒休息好。
過了一日,楚枝又去吳氏房中,等再出來時,又發覺不對勁,便立馬斷定吳氏用的香料有問題。
便命冬兒去查,果然被她猜中了。
至於這香怎麽來的,楚枝並不著急知道,她相信,不久之後,自會有人送上門來。
第二日天尚未亮,楚枝便帶著冬兒和幾個護衛楚府了,楚曦的馬車在後麵。
吳氏拖著弱不禁風的身子,拉著楚曦的手難舍難分。
如今楚曦一有了好東西就給吳氏送去,畢竟是自己親自養大的女兒,見楚曦如此,吳氏隻當自己先前糊塗,便心生愧疚,對楚曦愈發要好。
眼下楚曦不過是去弘法寺幾日,便用帕子抹著眼淚。
直說她的女兒受苦了,萬般不舍。
見吳氏隻管自己,不管楚枝,楚曦又故技重施,抱著吳氏哭了好一會兒,言語之間皆表孝心,惹得吳氏愈發難過。
楚枝坐在馬車上,纖若白玉的手指撩開簾子,看的津津有味。
她早就知道,楚曦的哭法是跟著吳氏學的,眼下師徒二人遇到一塊兒,到底還是吳氏略高一籌。
不信你看,在二人難舍難分時,楚枝來了一句:“母親既然這般舍不得妹妹,不如叫妹妹留在府中陪您吧?女兒去弘法寺,妹妹留在府中在您跟前盡孝,算是兩全,想來佛祖不會怪罪的。”
於他而言,隻是將孩子送去寺廟住兩天,便可另府中眾人,尤其是母親放心,也未嚐不可。
至於什麽兩個孩子犯衝,楚曦又命格極貴,之類的話,楚章自是不信。
老夫人年紀一大,便如同孩子,想做什麽就務必要做好。
便連夜吩咐下去,叫二位姑娘收拾行李,翌日一大早出門去弘法寺。
楚枝得了消息的時候,正在計劃開春再屯一些糧食的事。
聽了玲瓏來說,便問道:“玲瓏姐姐,好端端的祖母會叫我們去弘法寺祈福?”
老夫人擔心此時說出去對孩子們影響不大好,畢竟是女兒家,就說兩人是為了府中親人,去寺廟祈福。
聽姑娘問話,冬兒極有眼色的往玲瓏手裏塞了一塊碎銀子。
“姑娘這是作甚?可使不得!”
“姐姐快拿著!”楚枝笑道,“你在祖母跟前伺候辛苦了,這點是我這些做晚輩的心意。”
聞言,玲瓏識趣收到袖子裏,隻是說道:“五姑娘切莫如此,奴婢一個下人,當不得您這聲‘姐姐’。”
待玲瓏將今日之事說與楚枝聽後,楚枝笑而不語。
不知為何,玲瓏覺得五姑娘雖然笑著很是親切,可那雙如水的眸子裏,卻散發著冷光,叫人心尖發怵。
便多說了一句:“其實老夫人是不信的,不過是那道士胡說,老夫人這才應景走個過場罷了。”
楚枝點頭:“我知道了,時間不早了,玲瓏姐姐快些回去罷!祖母那兒離不開你。”
見楚枝如此看重她,玲瓏自然欣喜,便順從回了榮寧堂。
玲瓏一走,冬兒關起門窗來,恨恨罵道:“哪裏來的牛鼻子老道,盡是胡說!姑娘好端端的怎麽就跟她犯衝了?要奴婢說,該是她命中帶煞才是,什麽命格極貴,我呸!”
“姑娘。”錢嬤嬤隱含擔憂,“如今該怎麽辦?”
楚枝不大反問:“嬤嬤怎麽看?”
錢嬤嬤道:“這事擺明了是衝姑娘來的。”
表麵上沒說她們姑娘一句壞話,卻誇了楚曦,又說了犯衝,別說是老夫人,就是不相幹的人聽了,都會下意識認定是她們姑娘的原因。
“若是真像老夫人說的,隻是去弘法寺祈福七日那麽簡單就好了,奴婢擔心不止如此。”
“自然。”楚枝點頭,“楚曦能擺這麽一出局來等我,定然不會善罷甘休。”
“姑娘是說這事是六姑娘做的?”錢嬤嬤微微驚呼,“這……這怎麽可能?”
買通道士陷害嫡姐可是大罪,何況楚曦又不是楚家血脈,即便有四皇子護著,一旦東窗事發,名聲就徹底壞了。
“怎麽不可能?”
如此熟悉的作案手法,前世的楚曦沒少使用。
楚枝搖頭笑道:“嬤嬤你還是不夠了解她。”
楚曦為了對付她,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這點手段算什麽。
此法鋌而走險,卻極為好用。
畢竟府中人多眼雜,可弘法寺就不一樣了,發生點什麽誰也不知道,到時候還不是任由她一張嘴上下一碰,想怎麽說就怎麽說。
“要不姑娘裝病罷?”冬兒道,“您病了老夫人自然不會再叫您去了。”
還不待楚枝開口,錢嬤嬤就道:“老夫人前腳說叫您去祈福,您後腳就說病了,未免太刻意太笨了些。”
“那如何是好?”
“怕什麽?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楚曦既布了這局,那就一道兒去瞧瞧,看她的葫蘆裏到底想賣什麽藥。”楚枝說罷,將話音一轉,“對了,我叫你查的事怎麽樣了?”
冬兒道:“姑娘果真料事如神,夫人還真不是病了,而是用了相克的香料導致心神不穩,夜不能寐,難免多夢魘。”
<a href="http:///"></a>
“明日一早我就要去弘法寺,嬤嬤你留下,叫冬兒的人繼續盯著楚曦的院子和那名大夫,再對黃姨娘說一聲,叫她帶話給李誌,查查那道士什麽來路,務必暗中跟好了,日後怕是會用到。”
自府楚曦“病了”後,府中的下人便接二連三倒了下去,連吳氏都不能幸免。
剛開始楚枝還真以為吳氏患了風寒,隻是她去侍疾時,聞到吳氏房中的香料換了。
秦嬤嬤說是吳氏新買的香料,很是喜歡,還說這香料是番邦來的,吳氏一聞就喜歡的不得了,連她用了十幾年的芍藥香都不用了。
這香料乍一聞到有些刺鼻,但聞得久了,仿佛有一種魔力,越聞越香,越聞越想聞。
加之吳氏向來喜歡這些風花雪月的事物,楚枝便沒有放在心上。
可後來在吳氏房中呆久了,才一出門她就覺得腦殼發悶,難受的喘不過氣。
那天夜裏輾轉難眠,第二日更是渾身無力,錢嬤嬤隻當她是沒休息好。
過了一日,楚枝又去吳氏房中,等再出來時,又發覺不對勁,便立馬斷定吳氏用的香料有問題。
便命冬兒去查,果然被她猜中了。
至於這香怎麽來的,楚枝並不著急知道,她相信,不久之後,自會有人送上門來。
第二日天尚未亮,楚枝便帶著冬兒和幾個護衛楚府了,楚曦的馬車在後麵。
吳氏拖著弱不禁風的身子,拉著楚曦的手難舍難分。
如今楚曦一有了好東西就給吳氏送去,畢竟是自己親自養大的女兒,見楚曦如此,吳氏隻當自己先前糊塗,便心生愧疚,對楚曦愈發要好。
眼下楚曦不過是去弘法寺幾日,便用帕子抹著眼淚。
直說她的女兒受苦了,萬般不舍。
見吳氏隻管自己,不管楚枝,楚曦又故技重施,抱著吳氏哭了好一會兒,言語之間皆表孝心,惹得吳氏愈發難過。
楚枝坐在馬車上,纖若白玉的手指撩開簾子,看的津津有味。
她早就知道,楚曦的哭法是跟著吳氏學的,眼下師徒二人遇到一塊兒,到底還是吳氏略高一籌。
不信你看,在二人難舍難分時,楚枝來了一句:“母親既然這般舍不得妹妹,不如叫妹妹留在府中陪您吧?女兒去弘法寺,妹妹留在府中在您跟前盡孝,算是兩全,想來佛祖不會怪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