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頁
六零年代曲成圓[重生] 作者:敦敦敦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個榜樣事跡作為成功範本,在援疆知青圈中廣為流傳。
「有意向想去考察的知青, 找柏宣報名,參觀事宜由他負責。名額有限,先到先得。」王指導員最後拍了板。
「成圓,交給我。」郭二妞拍拍她的手背,回頭朝吳迪一記眼神提醒。
吳迪點點頭,示意收到,請領導放心。
「誒嘿!這就行了?你們什麽時候這麽熟了?」曲成圓小聲打趣。
郭二妞臉紅紅,顧左右而言他。偏偏小仙女不依不饒湊上前,在她耳邊清唱:
「他已經懂了,他還是懂了,點頭是想要去報名,一個眼神能代表所有,一個擁抱能代替所有,愛絕對能動搖我3。」
小姑娘害羞捂臉,又是被舍友調戲的一天。
*** ***
豐收農場人口不多,常備嘎斯卡車隻有一輛,這種中型卡車,露天車鬥裏最多能擠下二十五人。
時值早春,戈壁灘隨便颳起一陣倒春寒冷風,能把人的嘴吹歪。
帆布車篷比蟬翼還薄,根本擋不了什麽風,幸虧知青人多,擠在一起抱團取暖正合適。
郭二妞雙手摟著曲成圓的腰,舒舒服服調整好坐姿,腦袋又往她頸窩處尋了尋,小仙女身上就是香。
柏宣坐在郭二妞對麵,將她小狗兒似的扒在曲成圓身上的動作盡收眼底,輕嘆口氣,平復了下難以言喻的心情。
他抿抿唇,雙手抱肩,依舊坐得筆直,表現得格外平靜。
曲成圓仰頭看他,想起兩人從烏市火車站第一次前往豐收農場,也是這麽擠在一輛嘎斯卡車的車廂裏。
隻是當時大高個沒開竅,沒給她好臉色,現在再仔細偷瞄他,就會發現霜降哥的嘴角悄悄掛起一抹若有若無的笑意。
感受到對麵姑娘投來的視線,柏宣閉上雙眼,微微勾起嘴角。
她太可愛,感覺自己要是再多看一眼就要露餡了。
閉了一會眼,柏宣自己先忍不住,睜眼看她。
終於等到柏宣睜眼,曲成圓故意瞪他一眼,為了表示自己根本就不在意他,微微側頭不再看他。
柏宣的心髒重重一跳,表情有些著急,雙手撐在座位上,身子也沒那麽筆直,往前傾了傾身。
曲成圓眼角餘光裏瞥到大高個的身影動了動,她才彎起嘴角,學著他剛才的樣子閉目休息。
柏宣見姑娘笑了,明白過來剛才是在逗他,心情忽地放鬆下來。
天空碧藍無垠,卡車沿著天山山脈,朝著眼前雲霧繚繞的大山前進。
車外的風景漸漸從瞭望無際的戈壁荒原,變成鬱草叢叢,雪山頂流下的雪水,是最好的天然灌溉。即使天寒地凍,植物依舊充滿了生機和活力。
墨綠色的嘎斯汽車在寒風中疾馳了兩個半小時。
距離豐收農場最近的是高山牧場第九支隊,眼下正逢漢族傳統的春節假期,仍有不少當地的哈薩克族鄉親自願留下輔助牧場工作。
哈薩克族自古被稱為「馬上的民族」,很多人從小就過著「逐水草而居」的遊牧生活,習慣按季節轉移牧場。大部分哈薩克族人精通放牧,長大後依舊從事熟悉的畜牧業。
第九支隊的負責人正是哈薩克族青年米依孜和布爾蘭拜,夫婦倆在通往牧場大門的山路口等待已久。
曲成圓曾經聽過哈薩克族女孩性格爽朗,帶著草原人的豪邁霸氣,敢用鞭子追打男人。
他們還沒下車,就先聽到銀鈴般的笑聲仿佛從山穀傳來。
米依孜是個溫柔的女人,約莫二十五六的年紀,一條黑粗的麻花辮從雪白的絨帽裏延伸而出,落在肩膀上。
「歡迎同誌們來到高山牧場第九支隊。」米依孜的普通話講得很標準,說話時笑眼彎彎。
她丈夫布爾蘭拜的個子很高,跟柏宣差不多,身形更魁梧,卻乖乖站在妻子旁,時不時補充一句:「歡迎你們。」
他的普通話帶著濃厚的口音,笑容和妻子一致地燦爛。
「老王沒來嗎?原想給他好好展示一下我們第九支隊的細毛羊呢。」米依孜抬頭在人群裏尋了一圈熟悉的身影。
王指導員在高山牧場初建時待過半年,這次的考察機會有限,他就讓給了其他知青。
「王指導員沒來,我是領隊,我叫柏宣。」柏宣說完,又用維吾爾族語介紹了下自己。
米依孜和布爾蘭拜聞言,臉色隨即一亮。
維吾爾族和哈薩克族語言都屬於阿爾泰語係,語法幾乎一模一樣,發音稍有區別,互相聽得懂,交流上沒有太大障礙。
米依孜仿佛見到了許久未見的老朋友,上前挽著柏宣,打量了一番,用哈語說:「難怪覺得你很麵熟,你的眼睛和柏恩長得一模一樣。」
知青們就地分成三組,柏宣來高山牧場的目的是真考察真約會,並不完全徇私。
布爾蘭拜帶著柏宣和吳迪一行人去考察近期「知青界的頂流」——傳聞中的細毛羊。
另外兩組分別是米依孜帶領的高山牛考察組,和牧場同事負責的哈薩克馬考察組。
男知青們對給牛擠奶這事興趣缺缺,紛紛傾向於去看英姿颯爽的民族馬。
郭二妞小時候被牛角頂過,有童年陰影,極度怕牛。於是隻有小齊隊醫和曲成圓選擇跟著米依孜去看牛。
*** ***
「其實今天來正好,上個月牧場裏產了三隻小牛犢,可愛得緊。」米依孜故意做出可惜的表情,小聲道:「他們都不懂,不識貨。」
「有意向想去考察的知青, 找柏宣報名,參觀事宜由他負責。名額有限,先到先得。」王指導員最後拍了板。
「成圓,交給我。」郭二妞拍拍她的手背,回頭朝吳迪一記眼神提醒。
吳迪點點頭,示意收到,請領導放心。
「誒嘿!這就行了?你們什麽時候這麽熟了?」曲成圓小聲打趣。
郭二妞臉紅紅,顧左右而言他。偏偏小仙女不依不饒湊上前,在她耳邊清唱:
「他已經懂了,他還是懂了,點頭是想要去報名,一個眼神能代表所有,一個擁抱能代替所有,愛絕對能動搖我3。」
小姑娘害羞捂臉,又是被舍友調戲的一天。
*** ***
豐收農場人口不多,常備嘎斯卡車隻有一輛,這種中型卡車,露天車鬥裏最多能擠下二十五人。
時值早春,戈壁灘隨便颳起一陣倒春寒冷風,能把人的嘴吹歪。
帆布車篷比蟬翼還薄,根本擋不了什麽風,幸虧知青人多,擠在一起抱團取暖正合適。
郭二妞雙手摟著曲成圓的腰,舒舒服服調整好坐姿,腦袋又往她頸窩處尋了尋,小仙女身上就是香。
柏宣坐在郭二妞對麵,將她小狗兒似的扒在曲成圓身上的動作盡收眼底,輕嘆口氣,平復了下難以言喻的心情。
他抿抿唇,雙手抱肩,依舊坐得筆直,表現得格外平靜。
曲成圓仰頭看他,想起兩人從烏市火車站第一次前往豐收農場,也是這麽擠在一輛嘎斯卡車的車廂裏。
隻是當時大高個沒開竅,沒給她好臉色,現在再仔細偷瞄他,就會發現霜降哥的嘴角悄悄掛起一抹若有若無的笑意。
感受到對麵姑娘投來的視線,柏宣閉上雙眼,微微勾起嘴角。
她太可愛,感覺自己要是再多看一眼就要露餡了。
閉了一會眼,柏宣自己先忍不住,睜眼看她。
終於等到柏宣睜眼,曲成圓故意瞪他一眼,為了表示自己根本就不在意他,微微側頭不再看他。
柏宣的心髒重重一跳,表情有些著急,雙手撐在座位上,身子也沒那麽筆直,往前傾了傾身。
曲成圓眼角餘光裏瞥到大高個的身影動了動,她才彎起嘴角,學著他剛才的樣子閉目休息。
柏宣見姑娘笑了,明白過來剛才是在逗他,心情忽地放鬆下來。
天空碧藍無垠,卡車沿著天山山脈,朝著眼前雲霧繚繞的大山前進。
車外的風景漸漸從瞭望無際的戈壁荒原,變成鬱草叢叢,雪山頂流下的雪水,是最好的天然灌溉。即使天寒地凍,植物依舊充滿了生機和活力。
墨綠色的嘎斯汽車在寒風中疾馳了兩個半小時。
距離豐收農場最近的是高山牧場第九支隊,眼下正逢漢族傳統的春節假期,仍有不少當地的哈薩克族鄉親自願留下輔助牧場工作。
哈薩克族自古被稱為「馬上的民族」,很多人從小就過著「逐水草而居」的遊牧生活,習慣按季節轉移牧場。大部分哈薩克族人精通放牧,長大後依舊從事熟悉的畜牧業。
第九支隊的負責人正是哈薩克族青年米依孜和布爾蘭拜,夫婦倆在通往牧場大門的山路口等待已久。
曲成圓曾經聽過哈薩克族女孩性格爽朗,帶著草原人的豪邁霸氣,敢用鞭子追打男人。
他們還沒下車,就先聽到銀鈴般的笑聲仿佛從山穀傳來。
米依孜是個溫柔的女人,約莫二十五六的年紀,一條黑粗的麻花辮從雪白的絨帽裏延伸而出,落在肩膀上。
「歡迎同誌們來到高山牧場第九支隊。」米依孜的普通話講得很標準,說話時笑眼彎彎。
她丈夫布爾蘭拜的個子很高,跟柏宣差不多,身形更魁梧,卻乖乖站在妻子旁,時不時補充一句:「歡迎你們。」
他的普通話帶著濃厚的口音,笑容和妻子一致地燦爛。
「老王沒來嗎?原想給他好好展示一下我們第九支隊的細毛羊呢。」米依孜抬頭在人群裏尋了一圈熟悉的身影。
王指導員在高山牧場初建時待過半年,這次的考察機會有限,他就讓給了其他知青。
「王指導員沒來,我是領隊,我叫柏宣。」柏宣說完,又用維吾爾族語介紹了下自己。
米依孜和布爾蘭拜聞言,臉色隨即一亮。
維吾爾族和哈薩克族語言都屬於阿爾泰語係,語法幾乎一模一樣,發音稍有區別,互相聽得懂,交流上沒有太大障礙。
米依孜仿佛見到了許久未見的老朋友,上前挽著柏宣,打量了一番,用哈語說:「難怪覺得你很麵熟,你的眼睛和柏恩長得一模一樣。」
知青們就地分成三組,柏宣來高山牧場的目的是真考察真約會,並不完全徇私。
布爾蘭拜帶著柏宣和吳迪一行人去考察近期「知青界的頂流」——傳聞中的細毛羊。
另外兩組分別是米依孜帶領的高山牛考察組,和牧場同事負責的哈薩克馬考察組。
男知青們對給牛擠奶這事興趣缺缺,紛紛傾向於去看英姿颯爽的民族馬。
郭二妞小時候被牛角頂過,有童年陰影,極度怕牛。於是隻有小齊隊醫和曲成圓選擇跟著米依孜去看牛。
*** ***
「其實今天來正好,上個月牧場裏產了三隻小牛犢,可愛得緊。」米依孜故意做出可惜的表情,小聲道:「他們都不懂,不識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