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咱們九爺已經做好了消極怠工的準備, 為了這神仙般的逍遙日子, 晚回去幾日,被老四念叨一頓、受他幾個冷眼又算得了什麽事?
隻是,人算不如天算。誰能想到太子好端端地竟會突然起兵造反呢?結果倒好,這篡位一旦開始馬上就被扼殺在了搖籃裏,還把自己給搭了進去。
這也算了,連帶著康熙也氣出了個好歹,這不, 京城來了急函, 命咱們榮郡王回去侍疾呢。
胤禟站在窗前不語,那眉頭皺的都能夾死蒼蠅了。他實在想不通,老二的腦子裏難道裝的都是糞水嗎?明明獨得聖寵,太子之位又牢牢攥在手裏, 這是吃飽了沒事做閑得慌嗎?你丫一個準皇帝都跑去造反了,讓他們這些後爹養的情何以堪, 這不越發襯的他們不思進取了嗎?
其次,就你手上那點兵權自己心裏難道都沒點數嗎?蝦兵蟹將三兩隻的,也敢學人家造反, 天不亡你都對不起你那豬一般的智商。
還有這老爺子也真是奇怪, 你後宮佳麗三千, 又有奴僕太醫無數, 哪個不是伺候人的好手,何必非要讓他們這些不爭氣的兒子去跟前亂晃呢,這不是互相找添堵的嘛。
「爺,東西都收拾好了,咱們是不是該啟程了?」一聽到消息,初心便命人收拾起了行李,索性這帶來的和要帶回的東西都不多,整理起來也很方便。
胤禟心事重重的,自然沒有注意到身邊突然多了一個人,猛的一聽聲音,倒嚇了一跳,忙拍下胸脯,道:「等孩子們過來了,就出發吧。」
心裏又接著把太子怨了一通,平日有好處總沒兄弟們的份,這下好了,出了事連帶著他們這些當兄弟的也跟著受罪。
初心點頭,順著窗戶抬頭望了一眼天空,剛才還是湛藍的,一眨眼的功夫瞧著都快下雨了,於是嘆道:「這天真是說變就變。」
比起上次的廢太子風波,這次的事顯然大多了。這要放在普通人身上,造反之罪當誅九族,就算對方是皇太子,這一個大逆不道的罪名下來,不死也得脫層皮,這次恐怕就不單單是圈禁這點事了。
胤禟輕笑,可不是,京城的天恐怕又得變了。隻是,也不知道這次又有誰會受到無妄之災,而誰又能腳踏青雲呢。
回去的路上,氣氛明顯壓抑了很多。弘念和弘想雖然懵懵懂懂的,但從大人的表情也能看出一二,自然不敢多言。而弘暉則是愁眉緊鎖,阿瑪和太子一向交情深厚,也不知道這場風波會不會波及自家?
胤禟將初心母子三人送回府後,一刻也未停留,便快馬加鞭趕到了五阿哥那。
如今這形勢太詭異了,他幾日又不在朝堂,還真摸不清楚情況,自然得找個靠譜的人問問才是。思來復去,最放心的也就隻有這個親哥哥了,至於老十,雖然他是時而清醒時而糊塗的,不過,在胤禟看來,他一年裏可能也就清醒那麽兩三次罷了。
五阿哥雖然從來不參與爭名奪利的事兒,可他心裏清明的很,一見胤禟風塵僕僕的,便已知其來意,隨手就寫下四個字:靜觀其變。
胤禟:...五哥什麽時候變得這麽神神叨叨了?他是來問事的,又不是來算命的,至於搞得這麽緊張兮兮嗎?
五阿哥也很無奈,真不是他想裝深沉,其實是他也搞不明白這個中緣由,才不敢妄下言論。可他怎麽說也是一個做哥哥的,豈能在弟弟麵前失了臉麵?還不如學學四哥,寡言少語不也挺酷?
再說康熙這病,其實也沒什麽大不了的,不過是一時怒火攻心所致,這兩天早就緩過來了。可他心裏是真堵得慌,想他這些年費盡心思寄予厚望的,結果就培養出了這麽一個狼心狗肺的東西,叫他焉能釋懷?
他老人家活了五十多歲,也算博古通今、見多識廣。自古以來,造反人士的理由盡管五花八門,但大多也算師出有名。可這不孝子呢,竟然是嫌自己當了三十多年的太子時間太長了,換而言之,還不就是嫌他這個老不死的命太長了?
這要是都能忍,那他就不是康熙了。
可老二都被關起來了,這氣也沒法朝他撒出去不是。不過,咱們康熙爺最不缺的就是出氣筒了,老二是倒下了,可他不是還有一長溜的數字軍團嗎?沒關係,老二倒了老三頂上,老三倒了不是還有老四嗎?若不是他早年折了幾個兒子,這侍疾一個月都能不帶重人的。
當然了,對於這樣花式磋磨兒子,他可沒有半點不舍。想他掏心掏肺地對待的老二,還不是一個白眼狼?更別說那些他從來都沒有費過幾分心思的了,十有八九也都是不孝的,否則就真是他老人家人品堪憂了。
不過,雖然剩下的那些兔崽子們,一個兩個的也很不招人待見,可橫看豎看那也比太子那個不爭氣的強太多了。
老大雖然脾氣暴戾、性情張揚了些,可好歹也是自己一槍一刀地在戰場上拚出來的,論起行軍打仗,還真是一把好手,絕對的將帥之才。
老三是迂腐了些,又有些假清高,可肚子裏的墨水也都是他自己一字一句地從書上學來的,這要是身在普通人家,沒準還能考個秀才舉人的光宗耀祖呢。
老四是性子太冷,可他自小就沒了養母,又不受親娘待見,性格有些怪異那也是能理解的。再說了,這些年老四甭管是在哪裏辦差,哪件事不是完成的無可挑剔?說明人辦事能力強啊,這要是普通官員,估計早就位極人臣了。
隻是,人算不如天算。誰能想到太子好端端地竟會突然起兵造反呢?結果倒好,這篡位一旦開始馬上就被扼殺在了搖籃裏,還把自己給搭了進去。
這也算了,連帶著康熙也氣出了個好歹,這不, 京城來了急函, 命咱們榮郡王回去侍疾呢。
胤禟站在窗前不語,那眉頭皺的都能夾死蒼蠅了。他實在想不通,老二的腦子裏難道裝的都是糞水嗎?明明獨得聖寵,太子之位又牢牢攥在手裏, 這是吃飽了沒事做閑得慌嗎?你丫一個準皇帝都跑去造反了,讓他們這些後爹養的情何以堪, 這不越發襯的他們不思進取了嗎?
其次,就你手上那點兵權自己心裏難道都沒點數嗎?蝦兵蟹將三兩隻的,也敢學人家造反, 天不亡你都對不起你那豬一般的智商。
還有這老爺子也真是奇怪, 你後宮佳麗三千, 又有奴僕太醫無數, 哪個不是伺候人的好手,何必非要讓他們這些不爭氣的兒子去跟前亂晃呢,這不是互相找添堵的嘛。
「爺,東西都收拾好了,咱們是不是該啟程了?」一聽到消息,初心便命人收拾起了行李,索性這帶來的和要帶回的東西都不多,整理起來也很方便。
胤禟心事重重的,自然沒有注意到身邊突然多了一個人,猛的一聽聲音,倒嚇了一跳,忙拍下胸脯,道:「等孩子們過來了,就出發吧。」
心裏又接著把太子怨了一通,平日有好處總沒兄弟們的份,這下好了,出了事連帶著他們這些當兄弟的也跟著受罪。
初心點頭,順著窗戶抬頭望了一眼天空,剛才還是湛藍的,一眨眼的功夫瞧著都快下雨了,於是嘆道:「這天真是說變就變。」
比起上次的廢太子風波,這次的事顯然大多了。這要放在普通人身上,造反之罪當誅九族,就算對方是皇太子,這一個大逆不道的罪名下來,不死也得脫層皮,這次恐怕就不單單是圈禁這點事了。
胤禟輕笑,可不是,京城的天恐怕又得變了。隻是,也不知道這次又有誰會受到無妄之災,而誰又能腳踏青雲呢。
回去的路上,氣氛明顯壓抑了很多。弘念和弘想雖然懵懵懂懂的,但從大人的表情也能看出一二,自然不敢多言。而弘暉則是愁眉緊鎖,阿瑪和太子一向交情深厚,也不知道這場風波會不會波及自家?
胤禟將初心母子三人送回府後,一刻也未停留,便快馬加鞭趕到了五阿哥那。
如今這形勢太詭異了,他幾日又不在朝堂,還真摸不清楚情況,自然得找個靠譜的人問問才是。思來復去,最放心的也就隻有這個親哥哥了,至於老十,雖然他是時而清醒時而糊塗的,不過,在胤禟看來,他一年裏可能也就清醒那麽兩三次罷了。
五阿哥雖然從來不參與爭名奪利的事兒,可他心裏清明的很,一見胤禟風塵僕僕的,便已知其來意,隨手就寫下四個字:靜觀其變。
胤禟:...五哥什麽時候變得這麽神神叨叨了?他是來問事的,又不是來算命的,至於搞得這麽緊張兮兮嗎?
五阿哥也很無奈,真不是他想裝深沉,其實是他也搞不明白這個中緣由,才不敢妄下言論。可他怎麽說也是一個做哥哥的,豈能在弟弟麵前失了臉麵?還不如學學四哥,寡言少語不也挺酷?
再說康熙這病,其實也沒什麽大不了的,不過是一時怒火攻心所致,這兩天早就緩過來了。可他心裏是真堵得慌,想他這些年費盡心思寄予厚望的,結果就培養出了這麽一個狼心狗肺的東西,叫他焉能釋懷?
他老人家活了五十多歲,也算博古通今、見多識廣。自古以來,造反人士的理由盡管五花八門,但大多也算師出有名。可這不孝子呢,竟然是嫌自己當了三十多年的太子時間太長了,換而言之,還不就是嫌他這個老不死的命太長了?
這要是都能忍,那他就不是康熙了。
可老二都被關起來了,這氣也沒法朝他撒出去不是。不過,咱們康熙爺最不缺的就是出氣筒了,老二是倒下了,可他不是還有一長溜的數字軍團嗎?沒關係,老二倒了老三頂上,老三倒了不是還有老四嗎?若不是他早年折了幾個兒子,這侍疾一個月都能不帶重人的。
當然了,對於這樣花式磋磨兒子,他可沒有半點不舍。想他掏心掏肺地對待的老二,還不是一個白眼狼?更別說那些他從來都沒有費過幾分心思的了,十有八九也都是不孝的,否則就真是他老人家人品堪憂了。
不過,雖然剩下的那些兔崽子們,一個兩個的也很不招人待見,可橫看豎看那也比太子那個不爭氣的強太多了。
老大雖然脾氣暴戾、性情張揚了些,可好歹也是自己一槍一刀地在戰場上拚出來的,論起行軍打仗,還真是一把好手,絕對的將帥之才。
老三是迂腐了些,又有些假清高,可肚子裏的墨水也都是他自己一字一句地從書上學來的,這要是身在普通人家,沒準還能考個秀才舉人的光宗耀祖呢。
老四是性子太冷,可他自小就沒了養母,又不受親娘待見,性格有些怪異那也是能理解的。再說了,這些年老四甭管是在哪裏辦差,哪件事不是完成的無可挑剔?說明人辦事能力強啊,這要是普通官員,估計早就位極人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