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魏軍沒有了障礙之後,追擊蜀軍的速度也變得更快了,而兩翼的合圍更是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快速地合攏過來。
錢進的目的就是要將蜀軍給包了餃子,雖然看起來這個餃子皮有些薄,餡有些大,萬一搞不好就可能會露餡了。
這確實是錢進先前最為擔憂的一點,不過現在看來,所有的擔憂和疑慮都一掃而空了,隨著一半左右的蜀軍拱手而降之後,魏軍包餃子的進程是越來越快了,除了一少部分騎兵以及本身就是後隊人馬跑得快的緣故,他們此刻能逃出魏軍的合圍之外,其餘大部分的蜀軍已經再沒有機會逃出去了。
魏軍的合圍相當的順利,在清除了最後一撥的抵抗力量之後,左右兩翼的魏軍終於碰麵了,同時也形成了一道銅牆鐵壁,將蜀軍的隊伍攔腰截斷,將大部分的蜀軍困在了包圍圈之中。
寧隨騎著馬,速度自然是旁人所比不上的,他自然率先地突出了重圍,但大概地檢點了一下人馬,撐死也隻有一千多人突圍了出來,剩餘的九千人,全部被魏軍給包了餃子。
包圍圈之中的魏軍還在做著最後的掙紮,不過顯然這種掙紮隻能是徒勞,蜀軍的軍心早就散了,想要突圍出去,隻能是憑著自己單打獨鬥的能力。
而蜀軍之中也沒有什麽單獨獨鬥的高手,如果真有些武藝高強或者是能力出眾的士兵,也早就被各個精銳部隊給挑走了,最後混到預備隊之中的,幾乎全是被淘汰下來的兵員,讓他們在魏軍的包圍圈之中絕處逢生,那豈不比登天還能難麽?
所以,一旦包圍圈合攏,被困在其中的蜀軍不管你是益州兵還是荊州兵,都再無逃跑的機會,抵抗下去,隻有死路一條,想要活命,其實荊州兵已經給了他們明確的榜樣,那就是投降,不管你樂不意樂意,這也是唯一的活命途徑了。
對於絕大多數的蜀兵來說,還真沒有那種血戰到底的勇氣,當然如果這支蜀軍有一個有血性的將領帶領,或許還有機會搏一把的,許多的士兵都被灌輸了服從命令聽指揮的思想,隻要主將有血性有擔當,蜀軍也不至於這麽一敗塗地。
可惜他偏偏遇到了貪生怕死的寧隨,他主動地放棄了搏一把機會,也主動地放棄了軍隊的指揮權,自顧自地逃命去了,剩下的人,也就是成了一幫烏合之眾。
雖然軍隊之中還有校尉、司馬、軍侯這樣的中下層軍官,但以他們的能力,在這種大雪崩似的潰敗之中也起不到什麽太大的作用,反正就連主將寧隨都逃了,其他的軍官更是無心戀戰,身為軍官的他們同樣也是有座騎的,逃命的機會要遠高於普通的士兵,所以大部分的軍官也緊跟著寧隨的步伐,率先地逃出包圍圈了。
其實最後困在包圍圈裏的,大部分都是蜀軍最底層的士兵,他們當兵,一是為兵役所迫,另一方麵也是為了混口飯吃,並沒有多少有人以死報國的念頭。
更何況,身為主將的寧隨都率先逃了,那些校尉司馬中層的軍官也不見了人影,隻剩下那些下層的軍官和普通的士兵被困包圍圈內,這個時候還希望他們能舍死忘死地和魏軍拚到底,那根本就是不現實的。
先前荊州兵大批投降的時候,益州兵這邊還是嗤之以鼻,認為荊州兵很沒有骨氣,但此刻他們深陷重圍之後,節操自然也是碎了一地,許多的益州兵也是紛紛投降,放棄了抵抗。
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其他的一切都是扯淡!
蜀軍的崩潰比預想的都要快得多,這顯然和寧隨的率先逃跑有著莫大的關係,正是因為寧隨不顧一切地自己逃跑了,才會導致一萬多人的蜀軍成為了一盤散沙,不戰而潰。
以寧隨的想法,這次他采用的是斷尾逃生,舍棄掉有如累贅一般的荊州兵,隻剩下行軍速度更快一些的益州兵,突出重圍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
再不濟,逃得出一大半人也不是什麽難度吧?隻要主力尚存,寧隨就不會太失敗。
去西陵的道路被魏軍切斷了,回援西陵的計劃也自然而然地泡了湯,接下來寧隨可以率兵撤回到四風山,再不行前往猇亭和司馬倫會合,總而言之,他的退路還是有很多的。
但讓寧隨沒有想到的是,魏軍的圍殲速度更快,除了他和一千多蜀兵逃出來之外,其他的人馬全部陷入到了魏軍的包圍圈之中,一萬蜀軍,幾乎是全軍覆滅。
這樣的結果,讓寧隨是震驚不已,如果僅僅損失一部分的人馬,他還能向薑維交待得了,但此一戰就損失了近九成的兵馬,將來麵見薑維之時,如何交待?
雖然說寧隨是薑維的親信心腹,但並不能說寧隨就可以肆意妄為,想怎麽樣就怎麽樣,蒙受了如此重大的損失,恐怕薑維和他關係再好,也難恕其罪了。
一念至此,寧隨是冷汗涔涔,這事就是他咎由自取,本來他隻是耍了個小聰明,結果卻是聰明反被聰明誤,栽了一個大跟頭。
如果在遭遇魏軍伏擊的時候,寧隨能拚死而戰,那怕最後將一萬人全部拚光了,全軍覆滅,薑維也不一定會怪罪他,畢竟他盡力了,打不過也沒有辦法。
而寧隨此次沒有選擇和魏軍死戰,而是選擇了撤退,當了一名可恥的逃兵,如果他能全師而退或者是少損一部分人馬的話,那倒還沒有什麽問題,說明寧隨的這個決定是明智的,保全了大部分的人。
但遺憾的是,寧隨非但沒有保全大部分的人,反而是損失慘重,折損了將近九千人,那他的這次撤退,就是不折不扣的臨陣脫逃,身為主將,他不僅沒有身先士卒,反而是第一個逃離戰場,別人都陣亡或被俘了,唯獨他卻能獨善其身。
隻怕將來見到了薑維,會治他一個臨陣脫逃之罪,一樣也得掉腦袋。
錢進的目的就是要將蜀軍給包了餃子,雖然看起來這個餃子皮有些薄,餡有些大,萬一搞不好就可能會露餡了。
這確實是錢進先前最為擔憂的一點,不過現在看來,所有的擔憂和疑慮都一掃而空了,隨著一半左右的蜀軍拱手而降之後,魏軍包餃子的進程是越來越快了,除了一少部分騎兵以及本身就是後隊人馬跑得快的緣故,他們此刻能逃出魏軍的合圍之外,其餘大部分的蜀軍已經再沒有機會逃出去了。
魏軍的合圍相當的順利,在清除了最後一撥的抵抗力量之後,左右兩翼的魏軍終於碰麵了,同時也形成了一道銅牆鐵壁,將蜀軍的隊伍攔腰截斷,將大部分的蜀軍困在了包圍圈之中。
寧隨騎著馬,速度自然是旁人所比不上的,他自然率先地突出了重圍,但大概地檢點了一下人馬,撐死也隻有一千多人突圍了出來,剩餘的九千人,全部被魏軍給包了餃子。
包圍圈之中的魏軍還在做著最後的掙紮,不過顯然這種掙紮隻能是徒勞,蜀軍的軍心早就散了,想要突圍出去,隻能是憑著自己單打獨鬥的能力。
而蜀軍之中也沒有什麽單獨獨鬥的高手,如果真有些武藝高強或者是能力出眾的士兵,也早就被各個精銳部隊給挑走了,最後混到預備隊之中的,幾乎全是被淘汰下來的兵員,讓他們在魏軍的包圍圈之中絕處逢生,那豈不比登天還能難麽?
所以,一旦包圍圈合攏,被困在其中的蜀軍不管你是益州兵還是荊州兵,都再無逃跑的機會,抵抗下去,隻有死路一條,想要活命,其實荊州兵已經給了他們明確的榜樣,那就是投降,不管你樂不意樂意,這也是唯一的活命途徑了。
對於絕大多數的蜀兵來說,還真沒有那種血戰到底的勇氣,當然如果這支蜀軍有一個有血性的將領帶領,或許還有機會搏一把的,許多的士兵都被灌輸了服從命令聽指揮的思想,隻要主將有血性有擔當,蜀軍也不至於這麽一敗塗地。
可惜他偏偏遇到了貪生怕死的寧隨,他主動地放棄了搏一把機會,也主動地放棄了軍隊的指揮權,自顧自地逃命去了,剩下的人,也就是成了一幫烏合之眾。
雖然軍隊之中還有校尉、司馬、軍侯這樣的中下層軍官,但以他們的能力,在這種大雪崩似的潰敗之中也起不到什麽太大的作用,反正就連主將寧隨都逃了,其他的軍官更是無心戀戰,身為軍官的他們同樣也是有座騎的,逃命的機會要遠高於普通的士兵,所以大部分的軍官也緊跟著寧隨的步伐,率先地逃出包圍圈了。
其實最後困在包圍圈裏的,大部分都是蜀軍最底層的士兵,他們當兵,一是為兵役所迫,另一方麵也是為了混口飯吃,並沒有多少有人以死報國的念頭。
更何況,身為主將的寧隨都率先逃了,那些校尉司馬中層的軍官也不見了人影,隻剩下那些下層的軍官和普通的士兵被困包圍圈內,這個時候還希望他們能舍死忘死地和魏軍拚到底,那根本就是不現實的。
先前荊州兵大批投降的時候,益州兵這邊還是嗤之以鼻,認為荊州兵很沒有骨氣,但此刻他們深陷重圍之後,節操自然也是碎了一地,許多的益州兵也是紛紛投降,放棄了抵抗。
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其他的一切都是扯淡!
蜀軍的崩潰比預想的都要快得多,這顯然和寧隨的率先逃跑有著莫大的關係,正是因為寧隨不顧一切地自己逃跑了,才會導致一萬多人的蜀軍成為了一盤散沙,不戰而潰。
以寧隨的想法,這次他采用的是斷尾逃生,舍棄掉有如累贅一般的荊州兵,隻剩下行軍速度更快一些的益州兵,突出重圍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
再不濟,逃得出一大半人也不是什麽難度吧?隻要主力尚存,寧隨就不會太失敗。
去西陵的道路被魏軍切斷了,回援西陵的計劃也自然而然地泡了湯,接下來寧隨可以率兵撤回到四風山,再不行前往猇亭和司馬倫會合,總而言之,他的退路還是有很多的。
但讓寧隨沒有想到的是,魏軍的圍殲速度更快,除了他和一千多蜀兵逃出來之外,其他的人馬全部陷入到了魏軍的包圍圈之中,一萬蜀軍,幾乎是全軍覆滅。
這樣的結果,讓寧隨是震驚不已,如果僅僅損失一部分的人馬,他還能向薑維交待得了,但此一戰就損失了近九成的兵馬,將來麵見薑維之時,如何交待?
雖然說寧隨是薑維的親信心腹,但並不能說寧隨就可以肆意妄為,想怎麽樣就怎麽樣,蒙受了如此重大的損失,恐怕薑維和他關係再好,也難恕其罪了。
一念至此,寧隨是冷汗涔涔,這事就是他咎由自取,本來他隻是耍了個小聰明,結果卻是聰明反被聰明誤,栽了一個大跟頭。
如果在遭遇魏軍伏擊的時候,寧隨能拚死而戰,那怕最後將一萬人全部拚光了,全軍覆滅,薑維也不一定會怪罪他,畢竟他盡力了,打不過也沒有辦法。
而寧隨此次沒有選擇和魏軍死戰,而是選擇了撤退,當了一名可恥的逃兵,如果他能全師而退或者是少損一部分人馬的話,那倒還沒有什麽問題,說明寧隨的這個決定是明智的,保全了大部分的人。
但遺憾的是,寧隨非但沒有保全大部分的人,反而是損失慘重,折損了將近九千人,那他的這次撤退,就是不折不扣的臨陣脫逃,身為主將,他不僅沒有身先士卒,反而是第一個逃離戰場,別人都陣亡或被俘了,唯獨他卻能獨善其身。
隻怕將來見到了薑維,會治他一個臨陣脫逃之罪,一樣也得掉腦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