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協也是乘坐了頭一艘戰船率先渡江的,身為先鋒,他自然要親自去探路,畢竟此刻的長江北岸是何狀況,步協也搞不清楚,唯有親自登陸過去,才能一看究竟。
先頭部隊一萬人,但船隻的運力有限,隻能運載七千人左右,剩餘的三千人,步協便安排副將左奕率領,在碼頭上等候陸抗的到來,自己先行一步,前往北岸去探路。
離開武昌之後,吳軍一直走得都是南路,對北路的情況完全是一無所知,如果魏軍搶先一步趕到巴丘對麵,並設下埋伏的話,那麽吳軍全師而渡之後,不就一腳踏進魏軍的埋伏圈了嗎?
所以步協的這次首渡探路,極為的重要,隻有在探明北岸確實沒有魏軍的埋伏之後,才能讓大部隊過江的。
江麵上水流平緩,長江在荊州之一段,稱之為荊江,荊州素有九曲回腸之稱,不但江道狹窄彎曲,而且落差小,每到汛期,就經常出現洪水泛濫的現象,長江兩岸大大小小的湖泊以及廣袤遼闊的雲夢澤,就是因為荊江長年泛濫決口洪水下瀉所形成的。
巴丘是長江中遊的一個極為重要的渡口,是連接東西南北的重要交通樞紐,所以陸抗才把這裏選擇為北渡長江的渡江點。
但不管從何處渡江,都必須要保證對岸沒有魏軍的隊伍,因為魏軍一旦出現在對岸,那吳軍根本就不可能渡江成功,步協深為先鋒,自然是要先去把路給探明的,如果對岸真有魏軍的話,那就得分情況來對待了。
如果對岸僅僅隻是小股的魏軍,步協就會發起強行登陸攻擊,為大部隊開辟出一塊有縱深的灘頭陣地來。
如果是大批的魏軍把守江防,那步協隻能知難而退了,登陸作戰原本就是最為困難的一種作戰模式,難度甚至是不亞於攻城作戰的,尤其是在魏強吳弱的這種局麵之下,吳軍想要虎口撥牙,基本上是沒有可能的。
蒙衝戰艦一船當先,衝在了最前麵,接近岸邊之時,步協仔細地打量著對麵渡口的情況,看看有沒有魏軍的埋伏。
此時的北岸渡口上,空無一人,步協沒有輕舉妄動,而是先派了一小隊的斥侯登上了岸,並向縱深方向展開偵察,斥侯本來就是偵察兵,最危險的地方都有他們的身影。
不過這次斥侯兵深入江北之後,並沒有發現有什麽異常的情況,也看不到魏軍的任何身影,隨即便將情況稟報給了步協。
步協這才暗暗地鬆了一口氣,下令全員棄船登陸,吳軍是蜂擁而出,有的船靠到了碼頭邊上,可以順利地跳上岸,更多的船隻是停泊在外圍,好在水不太深,吳軍士兵紛紛地跳下船,趟著齊腰深的水,向著岸上衝去。
登岸之後,步協下令各部人馬向縱深推進,搶占製高點,就算是沒有魏軍的蹤跡也不能大意,他們的責職就是控製灘頭陣地,為後續的主力部隊過江創造條件。
先頭部隊全部上岸之後,步協便下令所有的船隻調頭再去接人,按說這個時候,陸抗率領的主力部隊就已經趕到巴丘了,步協親自坐鎮北岸,等候陸抗過江。
所有的戰船和漁船都陸陸續續地返回了南岸渡口,正如步協所預料的,陸抗此刻已經率領著主力部隊趕到了巴丘,左奕和徐春趕忙上前去迎接。
陸抗簡單地問詢了一下情況,知道步協已經率領七千人先行渡江了,陸抗微微地點點頭,這原本就是他計劃好的事情,倒也沒有什麽意外的,陸抗和施績直接趕往了渡口,等待步協那邊將消息給傳回來。
陸抗並沒有等待太久的時間,江麵上的船隻便是滿江而來,同時也給陸抗帶來了一個好消息,那就是江北岸那邊並沒有發現魏軍的蹤跡,一切順利。
這倒沒有出乎陸抗的意料,畢竟北岸那邊的江漢平原,幾乎都是河流湖泊沼澤,比起南岸的官道來,那兒的道路簡直就是糟得不能再糟了,如果魏軍同時地從武昌派兵從南北兩路進行追擊的話,走北路的那支軍隊,速度遠遠是要慢於走南路的軍隊的,所以此刻魏軍沒有在巴丘北麵進行阻擊,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
這對吳軍而言,完全是一種利好,隻要從巴丘北上,他們就可以進入到了雲夢澤之中,泥濘難行的道路,對魏軍騎兵絕對是一場噩夢,而熟知地理的吳軍完全可以輕易地擺脫魏軍的追擊,在雲夢澤,那就是吳軍的主場,可以充分地發揮出他們的戰鬥力來。
這個時候,所有的戰船和漁船開始紛紛地靠岸,陸抗當即下令,各部人馬分批過江。
最先登船的還是先頭部隊剩餘的那三千人,由左奕率領,他們將會率先上船,與已經渡江的步協進行會合,斷續地向縱深方向推進,並為主力部隊向江陵方向前進開辟出一條道路來。
相比於在南路當先頭部隊,進入雲夢澤後,他們的職責將會更為地艱辛,許多路段被洪水所淹沒,甚至都無法通行了,步協的主要任務就是開路修路,為主力部隊的通行提供便利。
當然除了先頭部隊之外,後續部隊的過江也必須要抓緊才行,魏軍水路兩路的追兵就在身後,天知道他們什麽時候就會殺到,吳軍隻有盡早地渡過江去,才能安枕無憂。
在陸抗的指揮下,各部隊有序地開始登船,一艘船載滿之後,便立刻出發,朝著北岸駛去,江麵上的船隻絡繹不絕,川流不息。
那些暫時沒有輪到的部隊,則在後麵原地休息進行等待,許多人還打了個盹,畢竟這一路的急行軍,曉行夜宿,幾夜都沒有睡一個囫圇覺了,每個人都熬得雙眼通紅,抓住這個時間,還能補上一個小覺,恢得一下體力和精力。
就在許多吳兵鼾聲四起的時候,突然傳來了驚恐地呼喊聲:“追兵來了!”
先頭部隊一萬人,但船隻的運力有限,隻能運載七千人左右,剩餘的三千人,步協便安排副將左奕率領,在碼頭上等候陸抗的到來,自己先行一步,前往北岸去探路。
離開武昌之後,吳軍一直走得都是南路,對北路的情況完全是一無所知,如果魏軍搶先一步趕到巴丘對麵,並設下埋伏的話,那麽吳軍全師而渡之後,不就一腳踏進魏軍的埋伏圈了嗎?
所以步協的這次首渡探路,極為的重要,隻有在探明北岸確實沒有魏軍的埋伏之後,才能讓大部隊過江的。
江麵上水流平緩,長江在荊州之一段,稱之為荊江,荊州素有九曲回腸之稱,不但江道狹窄彎曲,而且落差小,每到汛期,就經常出現洪水泛濫的現象,長江兩岸大大小小的湖泊以及廣袤遼闊的雲夢澤,就是因為荊江長年泛濫決口洪水下瀉所形成的。
巴丘是長江中遊的一個極為重要的渡口,是連接東西南北的重要交通樞紐,所以陸抗才把這裏選擇為北渡長江的渡江點。
但不管從何處渡江,都必須要保證對岸沒有魏軍的隊伍,因為魏軍一旦出現在對岸,那吳軍根本就不可能渡江成功,步協深為先鋒,自然是要先去把路給探明的,如果對岸真有魏軍的話,那就得分情況來對待了。
如果對岸僅僅隻是小股的魏軍,步協就會發起強行登陸攻擊,為大部隊開辟出一塊有縱深的灘頭陣地來。
如果是大批的魏軍把守江防,那步協隻能知難而退了,登陸作戰原本就是最為困難的一種作戰模式,難度甚至是不亞於攻城作戰的,尤其是在魏強吳弱的這種局麵之下,吳軍想要虎口撥牙,基本上是沒有可能的。
蒙衝戰艦一船當先,衝在了最前麵,接近岸邊之時,步協仔細地打量著對麵渡口的情況,看看有沒有魏軍的埋伏。
此時的北岸渡口上,空無一人,步協沒有輕舉妄動,而是先派了一小隊的斥侯登上了岸,並向縱深方向展開偵察,斥侯本來就是偵察兵,最危險的地方都有他們的身影。
不過這次斥侯兵深入江北之後,並沒有發現有什麽異常的情況,也看不到魏軍的任何身影,隨即便將情況稟報給了步協。
步協這才暗暗地鬆了一口氣,下令全員棄船登陸,吳軍是蜂擁而出,有的船靠到了碼頭邊上,可以順利地跳上岸,更多的船隻是停泊在外圍,好在水不太深,吳軍士兵紛紛地跳下船,趟著齊腰深的水,向著岸上衝去。
登岸之後,步協下令各部人馬向縱深推進,搶占製高點,就算是沒有魏軍的蹤跡也不能大意,他們的責職就是控製灘頭陣地,為後續的主力部隊過江創造條件。
先頭部隊全部上岸之後,步協便下令所有的船隻調頭再去接人,按說這個時候,陸抗率領的主力部隊就已經趕到巴丘了,步協親自坐鎮北岸,等候陸抗過江。
所有的戰船和漁船都陸陸續續地返回了南岸渡口,正如步協所預料的,陸抗此刻已經率領著主力部隊趕到了巴丘,左奕和徐春趕忙上前去迎接。
陸抗簡單地問詢了一下情況,知道步協已經率領七千人先行渡江了,陸抗微微地點點頭,這原本就是他計劃好的事情,倒也沒有什麽意外的,陸抗和施績直接趕往了渡口,等待步協那邊將消息給傳回來。
陸抗並沒有等待太久的時間,江麵上的船隻便是滿江而來,同時也給陸抗帶來了一個好消息,那就是江北岸那邊並沒有發現魏軍的蹤跡,一切順利。
這倒沒有出乎陸抗的意料,畢竟北岸那邊的江漢平原,幾乎都是河流湖泊沼澤,比起南岸的官道來,那兒的道路簡直就是糟得不能再糟了,如果魏軍同時地從武昌派兵從南北兩路進行追擊的話,走北路的那支軍隊,速度遠遠是要慢於走南路的軍隊的,所以此刻魏軍沒有在巴丘北麵進行阻擊,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
這對吳軍而言,完全是一種利好,隻要從巴丘北上,他們就可以進入到了雲夢澤之中,泥濘難行的道路,對魏軍騎兵絕對是一場噩夢,而熟知地理的吳軍完全可以輕易地擺脫魏軍的追擊,在雲夢澤,那就是吳軍的主場,可以充分地發揮出他們的戰鬥力來。
這個時候,所有的戰船和漁船開始紛紛地靠岸,陸抗當即下令,各部人馬分批過江。
最先登船的還是先頭部隊剩餘的那三千人,由左奕率領,他們將會率先上船,與已經渡江的步協進行會合,斷續地向縱深方向推進,並為主力部隊向江陵方向前進開辟出一條道路來。
相比於在南路當先頭部隊,進入雲夢澤後,他們的職責將會更為地艱辛,許多路段被洪水所淹沒,甚至都無法通行了,步協的主要任務就是開路修路,為主力部隊的通行提供便利。
當然除了先頭部隊之外,後續部隊的過江也必須要抓緊才行,魏軍水路兩路的追兵就在身後,天知道他們什麽時候就會殺到,吳軍隻有盡早地渡過江去,才能安枕無憂。
在陸抗的指揮下,各部隊有序地開始登船,一艘船載滿之後,便立刻出發,朝著北岸駛去,江麵上的船隻絡繹不絕,川流不息。
那些暫時沒有輪到的部隊,則在後麵原地休息進行等待,許多人還打了個盹,畢竟這一路的急行軍,曉行夜宿,幾夜都沒有睡一個囫圇覺了,每個人都熬得雙眼通紅,抓住這個時間,還能補上一個小覺,恢得一下體力和精力。
就在許多吳兵鼾聲四起的時候,突然傳來了驚恐地呼喊聲:“追兵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