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陳倉的城牆無法輕易地破壞,那羊祜也不準備在城牆上麵浪費太多的石彈,他下令投石車抬高攻擊仰角,將石彈砸向城頭或城內,對城頭的防禦設施進行破壞,對守軍的司馬軍進行打擊。
投石車攻城已經成為了魏軍攻城時的一種常用戰術,如果是夯土城牆的話,魏軍會使用投石車一轟到底,轟塌敵軍的城牆之後再發起進攻,這樣就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地拿下城池了。
但如果遇到類似於陳倉這樣堅固的石砌城牆,短時間內投石車無法轟塌城牆,魏軍就會改變投石車的攻擊戰術,將投石車和蟻附攻城方式結合起來,先使用投石車進行犁庭掃穴般地攻擊,掃清城頭上的防禦障礙,打擊守軍的防備力量,給攻城的部隊開辟出一條道路來,這樣遠比步兵直接發動蟻附攻城所付出的代價要小的多。
投石車的攻擊,可以有效地打亂守軍的防禦布署,有效的破壞守軍的防禦設施,城牆可以做到牢不可破,但城上的人員和防禦設施卻做不到這一點,在如此密集的石彈打擊之下,再充分的防禦準備也會被打得七零八亂,而趁著守軍混亂的時候,魏軍步兵展開突擊,便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羊祜的指揮之下,投石車的投手紛紛地調高了投石車的攻擊仰角,那些原本砸向城牆的石彈飛得更高了,有的直接就命中了城頭的目標,力度稍微大點的,就飛過了城牆,落在了城內。
落在城內的石彈也不一定就毫無作用,司馬軍撤離城牆之後,其實都躲藏在城牆的下麵,因為一旦魏軍步兵發起攻城的話人,他們必須要在第一時間內就趕到城頭上去,所以司馬軍不可能離城牆太遠。
而石彈落下的位置,大多是司馬軍躲藏的位置,這一下那些以為躲到這裏便可以逃過一劫的司馬兵可算是遭了殃,石彈落到誰的頭上,誰便倒了楣,不是被砸得腦漿四濺,就是骨斷腿折,一片慘呼四起,司馬兵有如驚弓之鳥,拚命地想要去躲避。
但石彈的落下完全是隨機性的,根本就沒有指定的目標,隻能說砸中誰算是誰倒楣,那些司馬兵惶恐不安地時時盯著頭頂上的天空,生怕突然飛來一枚石彈砸中自己。
但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他們躲在城牆下,那些石彈飛過城牆落下來的時候,下墜時的速度就是極快的,宛如一顆顆的流星,往往速度是迅雷不及掩耳,司馬軍的士兵想躲過去又談何容易。
而且那些石彈落地之後,還會跳動滾動,無論是滾出多遠,都自帶殺傷屬性,挨著即傷,碰著即殘,有時候遇著一段下坡路,一枚石彈就可以橫掃一大片。
盡管落到城內的石彈數量並不是太多,但給司馬軍帶來的恐慌卻是難以言喻的,畢竟這些石彈的破壞力太驚人了,而且幾乎沒有什麽東西能擋得住,能不能逃過此劫,完全是各憑運氣的問題。
城頭上更是成為了投石車的打擊目標,無數的石彈呼嘯著落了下來,無情地摧毀著城上的防禦設施,就連城牆垛子都不放過,一般情況下,這些帶射擊孔瞭望口的城垛並不是石頭築成的,而是磚砌的,強度自然要比石砌的低上不少,很輕易地就被石彈給摧毀了,那些躲在城垛後麵的司馬兵,也都失去了掩體,紛紛遭殃,一個個在石雨之中抱頭鼠竄,要多狼狽有多狼狽。
魏軍的投石車手經過了短暫地調整之後,命中精度已經是大大提高了,他們嫻熟裝填石彈,瞄準發射,每一枚石彈的落點都誤差不超過五尺,陳倉的城頭,完全籠罩在一片石雨之中。
羊祜看了看,認為攻城的時機已經是成熟了,便下令步兵部隊發起攻城。
早已經候命的各個步兵營聞鼓而進,如果潮水一般地湧向了陳倉城,他們推著攻城車,抬著雲梯,爆發出山呼海嘯一般的呐喊之聲,漫山遍野地向著陳倉城衝去。
步兵發起攻擊之後,投石車的攻擊自然而然地停止了,如果投石車繼續攻擊的話,很可能會誤傷到自己人,所以投石車的進攻隻是魏軍進攻的一個前奏,一旦攻擊進入主旋律,將會是步兵部隊粉墨登場的時候。
盡管投石車無數徹底地破壞陳倉的城牆,給步兵的進攻造成了一定的困難,但魏軍的士氣卻是無比高漲的,他們一路從並州殺到了這裏,多少的艱難險阻都無法擋得住他們的步伐,所以在魏軍的眼中,一座小小的陳倉城又算得了什麽,他們奮勇向前,勢如猛虎,隻為第一個能站到陳倉的城頭上。
隨著魏軍的地盤越來越大,得到了疆土越來越多,以後眼看著得到軍功的機會越來越少,所以每打完一場仗,便會少一場仗,這此魏軍士兵想要改變自己的命運,就必須玩命的努力了,誰能率先攻上城頭,這首功便是誰的,從此魚躍龍門飛黃騰達自不在話下。
州泰立在城頭之上,看著如潮水般洶湧撲來的魏軍,也暗暗地感到頭皮有些發麻,魏軍的殺氣衝天,這種陣勢雖又能擋之?
不過州泰可不是一個輕易就認輸的主兒,他既然奉司馬倫之令來鎮守陳倉這座要塞城池,那便絕不會陽奉陰違,暗中去投降魏國。
盡管司馬軍降魏跑路的人士兵並不太多,但此刻幾乎所有的兵力都潛藏在城下,趁著魏軍投石車進攻的停止之後,州泰趕緊下令各部人馬各就各位,去和魏軍進行肉搏,無論如何,都必須要保證陳倉城的安危。
城在人在,城亡人亡,是州泰給自己暗暗立下的誓言,司馬倫如此地器重於他,州泰當然不能辜負司馬倫的信任,他要誓死而戰,那怕真得埋骨於此,也絕不會後退半步,州泰已經抱著必死之決心,主動領命前來,就是要幹一番偉業的。
投石車攻城已經成為了魏軍攻城時的一種常用戰術,如果是夯土城牆的話,魏軍會使用投石車一轟到底,轟塌敵軍的城牆之後再發起進攻,這樣就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地拿下城池了。
但如果遇到類似於陳倉這樣堅固的石砌城牆,短時間內投石車無法轟塌城牆,魏軍就會改變投石車的攻擊戰術,將投石車和蟻附攻城方式結合起來,先使用投石車進行犁庭掃穴般地攻擊,掃清城頭上的防禦障礙,打擊守軍的防備力量,給攻城的部隊開辟出一條道路來,這樣遠比步兵直接發動蟻附攻城所付出的代價要小的多。
投石車的攻擊,可以有效地打亂守軍的防禦布署,有效的破壞守軍的防禦設施,城牆可以做到牢不可破,但城上的人員和防禦設施卻做不到這一點,在如此密集的石彈打擊之下,再充分的防禦準備也會被打得七零八亂,而趁著守軍混亂的時候,魏軍步兵展開突擊,便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羊祜的指揮之下,投石車的投手紛紛地調高了投石車的攻擊仰角,那些原本砸向城牆的石彈飛得更高了,有的直接就命中了城頭的目標,力度稍微大點的,就飛過了城牆,落在了城內。
落在城內的石彈也不一定就毫無作用,司馬軍撤離城牆之後,其實都躲藏在城牆的下麵,因為一旦魏軍步兵發起攻城的話人,他們必須要在第一時間內就趕到城頭上去,所以司馬軍不可能離城牆太遠。
而石彈落下的位置,大多是司馬軍躲藏的位置,這一下那些以為躲到這裏便可以逃過一劫的司馬兵可算是遭了殃,石彈落到誰的頭上,誰便倒了楣,不是被砸得腦漿四濺,就是骨斷腿折,一片慘呼四起,司馬兵有如驚弓之鳥,拚命地想要去躲避。
但石彈的落下完全是隨機性的,根本就沒有指定的目標,隻能說砸中誰算是誰倒楣,那些司馬兵惶恐不安地時時盯著頭頂上的天空,生怕突然飛來一枚石彈砸中自己。
但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他們躲在城牆下,那些石彈飛過城牆落下來的時候,下墜時的速度就是極快的,宛如一顆顆的流星,往往速度是迅雷不及掩耳,司馬軍的士兵想躲過去又談何容易。
而且那些石彈落地之後,還會跳動滾動,無論是滾出多遠,都自帶殺傷屬性,挨著即傷,碰著即殘,有時候遇著一段下坡路,一枚石彈就可以橫掃一大片。
盡管落到城內的石彈數量並不是太多,但給司馬軍帶來的恐慌卻是難以言喻的,畢竟這些石彈的破壞力太驚人了,而且幾乎沒有什麽東西能擋得住,能不能逃過此劫,完全是各憑運氣的問題。
城頭上更是成為了投石車的打擊目標,無數的石彈呼嘯著落了下來,無情地摧毀著城上的防禦設施,就連城牆垛子都不放過,一般情況下,這些帶射擊孔瞭望口的城垛並不是石頭築成的,而是磚砌的,強度自然要比石砌的低上不少,很輕易地就被石彈給摧毀了,那些躲在城垛後麵的司馬兵,也都失去了掩體,紛紛遭殃,一個個在石雨之中抱頭鼠竄,要多狼狽有多狼狽。
魏軍的投石車手經過了短暫地調整之後,命中精度已經是大大提高了,他們嫻熟裝填石彈,瞄準發射,每一枚石彈的落點都誤差不超過五尺,陳倉的城頭,完全籠罩在一片石雨之中。
羊祜看了看,認為攻城的時機已經是成熟了,便下令步兵部隊發起攻城。
早已經候命的各個步兵營聞鼓而進,如果潮水一般地湧向了陳倉城,他們推著攻城車,抬著雲梯,爆發出山呼海嘯一般的呐喊之聲,漫山遍野地向著陳倉城衝去。
步兵發起攻擊之後,投石車的攻擊自然而然地停止了,如果投石車繼續攻擊的話,很可能會誤傷到自己人,所以投石車的進攻隻是魏軍進攻的一個前奏,一旦攻擊進入主旋律,將會是步兵部隊粉墨登場的時候。
盡管投石車無數徹底地破壞陳倉的城牆,給步兵的進攻造成了一定的困難,但魏軍的士氣卻是無比高漲的,他們一路從並州殺到了這裏,多少的艱難險阻都無法擋得住他們的步伐,所以在魏軍的眼中,一座小小的陳倉城又算得了什麽,他們奮勇向前,勢如猛虎,隻為第一個能站到陳倉的城頭上。
隨著魏軍的地盤越來越大,得到了疆土越來越多,以後眼看著得到軍功的機會越來越少,所以每打完一場仗,便會少一場仗,這此魏軍士兵想要改變自己的命運,就必須玩命的努力了,誰能率先攻上城頭,這首功便是誰的,從此魚躍龍門飛黃騰達自不在話下。
州泰立在城頭之上,看著如潮水般洶湧撲來的魏軍,也暗暗地感到頭皮有些發麻,魏軍的殺氣衝天,這種陣勢雖又能擋之?
不過州泰可不是一個輕易就認輸的主兒,他既然奉司馬倫之令來鎮守陳倉這座要塞城池,那便絕不會陽奉陰違,暗中去投降魏國。
盡管司馬軍降魏跑路的人士兵並不太多,但此刻幾乎所有的兵力都潛藏在城下,趁著魏軍投石車進攻的停止之後,州泰趕緊下令各部人馬各就各位,去和魏軍進行肉搏,無論如何,都必須要保證陳倉城的安危。
城在人在,城亡人亡,是州泰給自己暗暗立下的誓言,司馬倫如此地器重於他,州泰當然不能辜負司馬倫的信任,他要誓死而戰,那怕真得埋骨於此,也絕不會後退半步,州泰已經抱著必死之決心,主動領命前來,就是要幹一番偉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