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翠華山回來後,樂安便有些不一樣了。


    這是冬梅姑姑觀察得出的結論,其具體不一樣之處體現在,樂安突然又對那些熟人們辦的宴會有了些興趣,會挑挑揀揀地參加一些宴會,還主動請了交情好的幾個朝臣如聶謹禮等在府中小聚,人也不像前陣子那般,經常無精打采地模樣——自從婚前那一遭後,冬梅姑姑便額外注意樂安的心情狀況,加之睢鷺臨走前還特意跟她囑咐過,因此這次冬梅姑姑便及時注意到了她的變化,但注意到也沒有辦法,無論冬梅姑姑說什麽安慰開解的話,樂安都仍舊是那副模樣。


    但現在,也不知怎麽,她突然不再無精打采了,就連聽她說那些從老姐妹口中聽來的朱門八卦時,都又像很久以前一樣津津有味了。


    冬梅姑姑尋思著莫不是駙馬在信中又施展了什麽靈丹妙藥,才讓樂安好起來,又或者是希微道長的功勞?


    但不論是誰的功勞,隻要公主好起來就行!


    冬梅姑姑歡欣鼓舞。


    這個變化,李承平也察覺到了。


    自睢鷺走後,李承平登門見樂安的頻率,便與樂安成親前無異,甚至比之前更甚,隻要有空,他總會來公主府看看樂安,和她說幾句話,甚至也會向她詢問朝政上的事,甚至主動問她要不要幹預一些朝事。


    他急切想修複兩人之前產生的那一絲裂痕,以及填補睢鷺離開後她可能會有的孤獨幽怨,但是樂安並沒有表現出什麽,她對他言笑晏晏,仿佛一切都未發生,她和他之間從來沒有過嫌隙,仍舊是最親密的親人。


    但是李承平的確感覺到了。


    她的厭倦和不開心。


    哪怕對著他笑,可笑裏也全是敷衍和漫不經心,就好像他是不得不應付的差事,是胡攪蠻纏不得不哄著的小孩子。


    他想讓她像過去一樣指點甚至批評自己,讓她走在前方,引導著自己,可是她已經不想在走在他前方,甚至不願與他同行,不論他說什麽,做什麽,她都說好,不會提出任何異議,仿佛那些順從的朝臣。


    可是,這分明不是她。


    她也並非真的對他如此順從。


    她隻是厭倦了他。


    不獨是他,連同這座城,和這座城裏的許多人,都被她厭倦了。


    她想離開這裏。


    她想去那個遙遠的瓊州。


    李承平看出了她的心意。


    所以愈發不安和惶恐。


    可是她不說,不表現,他便也沒有勇氣揭穿,更沒有勇氣說,姑姑,你去吧,去那個地方吧,不必再管我了。


    然後便一直自欺自人到現在。


    但現在,樂安看著他的眼神終於變了。


    變得不再敷衍,不再漫不經心,變得像很久很久以前一樣,會嘴角噙著笑,縱容又珍惜地看著他,會仔細認真聆聽他的話,會分析他作為的得失,會指點他如何行事……


    就像很久很久以前一樣。


    就像兩人之間從未有過嫌隙一樣。


    李承平大喜過望,他越發頻繁地造訪公主府,像小時候一樣依賴著她,將朝政巨細無遺地都說給她聽,甚至後宮有什麽苦惱也都說給她聽,他以為一切都回到了最初,他以為她已經斷了那個離開的念想。


    直到某一天——


    樂安再也收不到睢鷺的信。


    那是平平無奇的秋日的一天。


    京城已經入了秋,但樂安收到的睢鷺寄來的信,所描繪的卻還是盛夏的光景,因為瓊州與京城有著一個多月的“時差”,所以雖然幾乎每日都能收到瓊州來的信,信上的內容和睢鷺的處境,卻是隔了許久的,那最後一封信上,睢鷺說他要帶人去一處據說極為凶悍的山民聚居地,寫信的第二日就去,還開玩笑說希望這處山民的首領不要再看上他了。


    但睢鷺的第二封信遲遲沒有到來。


    起初樂安並未在意。


    從京城到瓊州,山長水遠,哪怕是用官驛寄信,信件送遲了也是常有之事,雖然睢鷺是一天寫一封信,但樂安經常是好幾天收不到一封,然後又在同一天收到好幾封。


    雖然這次,已經接連五六天都再沒有收到來信。


    但也還算正常。


    但五六天正常,七八天、十來天、甚至半個月呢?


    連續半個月沒有收到來信,樂安終於按捺不住,甚至主動派人去離京城近的幾個驛站去問。


    驛站卻說一個多月前的信早就都派發完了,就連新送來的信件也已經派送。


    樂安還查了以往信件上,從瓊州到京城各地驛站的印戳,又找李承平詢問各地驛站有無什麽水旱災害可能導致信件堵塞延期。


    得到的答案,卻是一切正常。


    那麽隻剩下一個可能——


    睢鷺出事了。


    第101章 士為知己者死


    失去睢鷺音訊的第十六天。


    樂安醒地很早, 從天邊剛現魚肚白到天光大亮,她雙手抱膝,一動不動地坐著, 看著窗外的天光越發明亮, 門外有侍女窸窸窣窣徘徊走動的聲音,卻沒有一人敢敲門或問一句。


    因為自從失去睢鷺音訊,樂安的睡眠便變得不太好, 總是輾轉很久才能睡著,於是冬梅姑姑便不許侍女們在早晨打擾她, 好讓她能補覺。


    但她今日卻早早地醒了。


    “還不叫公主嗎?已經這個時候了……”到了早膳的時間,外麵的侍女開始小聲耳語。


    樂安睫毛微動,看著門外的人影,嗓子裏終於發出幹啞的一聲:“進來。”


    侍女們魚貫而入。


    樂安抬頭看她們。


    平日她最親近的是春夏秋冬四個侍女,這會兒冬梅姑姑和夏枝不在,進來的是秋果和春石, 還有兩個麵熟的小侍女, 都是年輕的麵孔, 最少的也在她身邊服侍了兩三年。


    樂安下了床, 侍女們便圍上來,端水的端水, 拿衣的拿衣, 秋果用溫水濕了布巾為她淨麵, 春石在衣架尚挑挑揀揀。


    “記得你小女兒快周歲了。”溫熱的布巾蓋在臉上時, 樂安對秋果說道。


    秋果臉上登時露出驚喜的笑,一邊小心給樂安擦著臉一邊道:“嗯,三天後就是了。”


    樂安對下人很好,尤其是貼身服侍的婢女, 婚喪嫁娶,兒女成年抓周,她都會記得,甚至還會親自參加,為她們祝賀,但最近,因為睢鷺的事,誰都看得出來樂安的異樣,因此秋果自然不會再拿這種小事去打擾她。


    樂安嘴角微微露出一絲笑意,低頭打開梳妝匣,挑了個色澤溫潤的白玉鐲,舉起來,道:“提前給你小女兒的抓周禮。”


    “謝公主!”


    秋果歡歡喜喜地接過鐲子。


    卻是直到樂安梳洗結束,又拒絕了早膳的安排,而是直接盛裝入宮後,才突然疑惑——抓周禮為何要提前給?


    *


    樂安進宮時,早朝剛剛結束。


    她沒有去後宮,沒有去紫宸殿,而是直接去了上朝的含元殿。


    文武百官從含元殿魚貫而出,路過她的轎輿,有人驚喜,有人驚詫,有人驚疑,許多人上前行禮,樂安都微笑以對,卻對他們的試探毫無回應。


    直到百官都散盡了,她才緩步行著,走到了大殿前。


    殿門兩旁的守衛看見她,驚訝地麵麵相覷,卻無一人上前阻攔,反而在對視一眼後齊聲下拜,“見過公主!”


    樂安笑著讓他們起身。


    仔細瞧了瞧左邊守衛的臉,從腦海裏翻出久遠的記憶,笑著問道:“你是崔家的?延熙十七年開始在含元殿當差?”


    沒想到樂安還記得他,那守衛小哥瞪大眼,身子登時標槍一般筆直:“是!公主!”


    雖然也擔了個崔姓的名頭,但他隻是崔家一支最不起眼旁支的庶子,不管在家中還是在整個家族,都是不起眼的小人物,因此也就混了個皇宮禁衛當,偏偏守的地兒又是含元殿,天天地看著那些文武百官權相寵臣,愈發顯得自個兒卑微如塵。


    卻萬萬沒想到,自己這麽個小人物,竟然還能被樂安公主這般人物記住。


    於是,慷慨激昂地回答後,守衛小哥忍不住又小聲說了句:“公主您記性真好……”


    記性好嗎?


    樂安笑了笑。


    其實不是記性好。


    隻是當人在失去時,便格外注重起以往那些或許根本沒有在意的尋常的、細微的東西,因為,正是這無數尋常和細微的東西,才組成了完整的生活。


    也是她即將失去的生活。


    她慢慢走著,登上含元殿前,那長長的、高高的漢白玉石階,衣擺拖著地,發出沙沙聲,仿佛很久很久以前,她第一次獨自登上這個大殿,看著高高的殿宇,內心忐忑地問自己:我能不能做好?


    一晃眼,已是二十餘載。


    二十年來,原本陌生的大殿變得無比熟悉,無論是殿外的守衛,還是殿前的石階,即便在已經離開這裏的四五年後,仍然在重新看見的一瞬間,便湧現出無盡的回憶。


    “公主?”


    身前急匆匆跑來一個內侍,彎腰躬身喚道。


    不是王內侍,也不是她熟悉的其他什麽內侍,而是個徹徹底底的生麵孔。


    是了。


    再怎麽熟悉的地方,也已經不是她的地方,再多熟悉的人和物,也早已有了新的人和物。


    “陛下正和幾位大人議事,聽說您來了,便讓小的來迎您,陛下一會兒就到。”陌生麵孔的內侍彎著腰恭敬道。


    樂安點點頭,沒說什麽,任由那陌生內侍引著去了等候的偏殿。


    *


    “陛下,公主已到偏殿等候。”


    那位樂安陌生的內侍從偏殿回來後,便向李承平稟報。


    而李承平,卻並未像內侍說的那樣跟官員議事——不,準確地說,他的確在議事,但並非跟“幾位大人”議事,而所議論的,也並非常理而言的朝廷大事。


    “吩咐偏殿的人小心伺候著公主,不可有一絲怠慢。”李承平朝那內侍揮揮手,隨即便又將目光轉向“議事”的對象,焦急地問:


    “敬貞,你說那睢鷺真的可能出事了?”


    李承平察覺到睢鷺可能出事的時間,並不比樂安晚太多。


    因為睢鷺在給樂安一日一封信的同時,也幾乎是每隔十來日便往中央寄來奏章,寫明到任後遇到的種種問題,和他要做以及想要做的舉措等,本來這奏章直接上到吏部,由吏部或內閣處理皆可,但因著一點兒私心,李承平每次都會親自看這些奏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她風華正茂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溫涼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溫涼盞並收藏她風華正茂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