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他說,方才長明燈險些滅火是大家都見到的,已驚得那幾位戒律僧以及近處的僧人全都噤住了。
全場頓時鴉雀無聲。
童殊這才緩緩坐直了,臉色陡冷,放出狠話:「我奉勸你們最好不要搞小動作,你們要敢動我一根毫毛,我便是死,也要先將這長明燈砸了。」
他這話又狠又絕,神情冷毅,讓人不禁都要相信他是真的會與這長明燈同歸於盡。
於是有某個門派的首座便出來勸道:「不過是一無知小兒,聽他說便是,你們佛法難道還會被他比下去不成?一癡大師莫要因小失大。」
一癡隻好點頭,強壓著怒氣,聽那小公子夾槍帶棒的長篇大論:「大和尚不肯說,那便我來說。酒肉穿腸過的典故乃是來自一位法號破山的禪師。戰亂年間破山見一將領嗜殺成性,他心中難忍,勸解將領戒除不必要的殺業。然將領見破山嚴持戒律、不食酒肉,反而說『你隻要吃肉,我就不殺人。』破山當即與將領立約,含淚開了酒肉之戒,心中默念以酒代茶、以肉代素當著將領的麵吃盡酒肉,破山此舉挽救了一方生靈,此句從此傳為千古名言。」
佛門中人哪有不知道這典故的,在場僧人聽得皆是垂下頭去,童殊看在眼裏,心中冷笑,轉身向兩位佐證高僧道:「兩位高僧,我說的可有錯處?」
素衣高僧答:「施主正確。」
淨衣高僧已冷汗簌簌,然而這典故知者甚多,沒有強行爭辯的餘地,在所有人等待的目光中,小心翼翼地道:「沒有錯……」
童殊目光再轉向一癡:「三問:酒肉穿腸過,犯了何戒?」
一癡隻硬著頭皮道:「若心中有佛,並無犯戒。否則破山禪師又怎可流芳百世?修心重於修口,心好心善才是修行要義。」
童殊沒料到對方身為方丈,竟能如此厚臉皮地強辯,他不由提高了聲,不留情麵地道:「強詞奪理!若按你所說,那我問你,若一殺人者,自稱心好,殺人隻是以犯戒來修心,其可有罪?」
一癡麵不改色道:「不可作比。」
童殊反詰:「同樣以修心為遮掩而犯戒,有何不似之處?那我再給你舉一例,我見你與幾位淨衣高僧的禪房裏所供水果,比這給佛供的還要個大鮮美,請問這般修口重於修心,可是犯戒?心中可還有佛祖?」
一癡沒料到這小公子竟還去摸過自己禪房,當下臉色一變,心想也不知這小公子還有沒有其他證據,他心中飛轉著掂量著,正待開口。
那邊慧燈身為監院執事,臉色一膻,立刻否認道:「寺裏供品皆由典座執事負責,全是挑最好的呈供佛祖,各殿各堂一視同仁。方丈日夜理佛,禪房裏亦是供了佛祖的,那些果子亦是供品,與別處的並無差別。」
童殊涼涼瞥慧燈一眼道:「你待強自狡辯,不如請現場賓客去方丈禪房一看便知。你們連對佛祖都缺少敬奉之意,舉輕以明重,你等所謂的修心又能剩下幾分好心?」
經慧燈搶言,一癡已緩了心思,道:「小公子若要裁髒嫁貨,貧僧便是有口也難辨。我寺上下對佛祖之心,天地可鑑。而且,小公子借法家之言,並非佛家之義。」
童殊笑出聲:「混淆視聽!聖人曾言戒除殺盜淫妄酒,才算心好,這是天下共識之理,你怎不知。那便讓我來教教你這個方丈——酒肉穿腸過共犯四戒:其一,酒肉下咽犯酒戒;其二,酒壯人膽犯妄戒;其三殺其身、食其肉犯殺戒;其四個人用度取之香油,犯盜戒!五戒之中已犯四戒,大和尚還敢說是修心?」
一癡對此早已顛來倒去論證多次,皮笑肉不笑道:「小公子此言差矣。你方才幾問,像是論法,其實是聽信市井之言來嘲弄我寺。我便據實告訴你:一來酒乃素糧所釀,沒有殺生,況且我寺並未存酒,何來僧人飲酒?二來我寺食肉事出有因,十六年前曾收一剛出生小兒,稚子可憐,隻好煮奶烹肉餵養長大,並非人人皆食。」
說到這裏,一癡有意無意望了一眼傅謹,期待傅謹出麵替他解圍,然而傅謹隻是目視前方。此事知者甚多,也向傅謹投去徵詢的目光,傅謹亦是事不關已般不為所動。
落在眾僧隊尾的情空猛地聽到一癡以自己為由拿來強辨,這已經不是自己第一次被拿出來當擋箭牌了,然而他還是難堪的低下頭去。
尤其這一次是在大庭廣眾之下,他麵紅耳赤,無地自容,屈辱無比。
明知不能期待那個人會替他說話,卻還是不由抬眸飛快的看了傅謹一眼,果然對方巋然不動。
他無聲地攥緊了手,指甲深陷進掌心,卻有熟悉的輕拍落在他肩頭,他強忍著不敢抬頭去看念空。
眼淚已無聲的滑落。
手卻被握進一個滿著繭子的溫暖掌心。
那邊,一癡隻好咬牙繼續:「三來,我寺用度取自香油隻占少數,貢奉之資我寺均以布施百姓。而寺內用度大多乃僧人自產自製,何來盜用?小公子莫要聽信流言而來詆毀我寺淨衣僧。淨衣僧,本是取心淨之義,並未放鬆戒律。甘苦寺上下一心向佛,其心可鑑。小公子空口無憑,便要壞我寺千年之名,是何用心?貧僧無能,才讓小公子有機可趁,以長明燈來要挾債款全寺上下,此乃我之罪過,未在此向歷代先僧請罪。」
一癡說得痛心疾首,做勢便要下跪。
全場頓時鴉雀無聲。
童殊這才緩緩坐直了,臉色陡冷,放出狠話:「我奉勸你們最好不要搞小動作,你們要敢動我一根毫毛,我便是死,也要先將這長明燈砸了。」
他這話又狠又絕,神情冷毅,讓人不禁都要相信他是真的會與這長明燈同歸於盡。
於是有某個門派的首座便出來勸道:「不過是一無知小兒,聽他說便是,你們佛法難道還會被他比下去不成?一癡大師莫要因小失大。」
一癡隻好點頭,強壓著怒氣,聽那小公子夾槍帶棒的長篇大論:「大和尚不肯說,那便我來說。酒肉穿腸過的典故乃是來自一位法號破山的禪師。戰亂年間破山見一將領嗜殺成性,他心中難忍,勸解將領戒除不必要的殺業。然將領見破山嚴持戒律、不食酒肉,反而說『你隻要吃肉,我就不殺人。』破山當即與將領立約,含淚開了酒肉之戒,心中默念以酒代茶、以肉代素當著將領的麵吃盡酒肉,破山此舉挽救了一方生靈,此句從此傳為千古名言。」
佛門中人哪有不知道這典故的,在場僧人聽得皆是垂下頭去,童殊看在眼裏,心中冷笑,轉身向兩位佐證高僧道:「兩位高僧,我說的可有錯處?」
素衣高僧答:「施主正確。」
淨衣高僧已冷汗簌簌,然而這典故知者甚多,沒有強行爭辯的餘地,在所有人等待的目光中,小心翼翼地道:「沒有錯……」
童殊目光再轉向一癡:「三問:酒肉穿腸過,犯了何戒?」
一癡隻硬著頭皮道:「若心中有佛,並無犯戒。否則破山禪師又怎可流芳百世?修心重於修口,心好心善才是修行要義。」
童殊沒料到對方身為方丈,竟能如此厚臉皮地強辯,他不由提高了聲,不留情麵地道:「強詞奪理!若按你所說,那我問你,若一殺人者,自稱心好,殺人隻是以犯戒來修心,其可有罪?」
一癡麵不改色道:「不可作比。」
童殊反詰:「同樣以修心為遮掩而犯戒,有何不似之處?那我再給你舉一例,我見你與幾位淨衣高僧的禪房裏所供水果,比這給佛供的還要個大鮮美,請問這般修口重於修心,可是犯戒?心中可還有佛祖?」
一癡沒料到這小公子竟還去摸過自己禪房,當下臉色一變,心想也不知這小公子還有沒有其他證據,他心中飛轉著掂量著,正待開口。
那邊慧燈身為監院執事,臉色一膻,立刻否認道:「寺裏供品皆由典座執事負責,全是挑最好的呈供佛祖,各殿各堂一視同仁。方丈日夜理佛,禪房裏亦是供了佛祖的,那些果子亦是供品,與別處的並無差別。」
童殊涼涼瞥慧燈一眼道:「你待強自狡辯,不如請現場賓客去方丈禪房一看便知。你們連對佛祖都缺少敬奉之意,舉輕以明重,你等所謂的修心又能剩下幾分好心?」
經慧燈搶言,一癡已緩了心思,道:「小公子若要裁髒嫁貨,貧僧便是有口也難辨。我寺上下對佛祖之心,天地可鑑。而且,小公子借法家之言,並非佛家之義。」
童殊笑出聲:「混淆視聽!聖人曾言戒除殺盜淫妄酒,才算心好,這是天下共識之理,你怎不知。那便讓我來教教你這個方丈——酒肉穿腸過共犯四戒:其一,酒肉下咽犯酒戒;其二,酒壯人膽犯妄戒;其三殺其身、食其肉犯殺戒;其四個人用度取之香油,犯盜戒!五戒之中已犯四戒,大和尚還敢說是修心?」
一癡對此早已顛來倒去論證多次,皮笑肉不笑道:「小公子此言差矣。你方才幾問,像是論法,其實是聽信市井之言來嘲弄我寺。我便據實告訴你:一來酒乃素糧所釀,沒有殺生,況且我寺並未存酒,何來僧人飲酒?二來我寺食肉事出有因,十六年前曾收一剛出生小兒,稚子可憐,隻好煮奶烹肉餵養長大,並非人人皆食。」
說到這裏,一癡有意無意望了一眼傅謹,期待傅謹出麵替他解圍,然而傅謹隻是目視前方。此事知者甚多,也向傅謹投去徵詢的目光,傅謹亦是事不關已般不為所動。
落在眾僧隊尾的情空猛地聽到一癡以自己為由拿來強辨,這已經不是自己第一次被拿出來當擋箭牌了,然而他還是難堪的低下頭去。
尤其這一次是在大庭廣眾之下,他麵紅耳赤,無地自容,屈辱無比。
明知不能期待那個人會替他說話,卻還是不由抬眸飛快的看了傅謹一眼,果然對方巋然不動。
他無聲地攥緊了手,指甲深陷進掌心,卻有熟悉的輕拍落在他肩頭,他強忍著不敢抬頭去看念空。
眼淚已無聲的滑落。
手卻被握進一個滿著繭子的溫暖掌心。
那邊,一癡隻好咬牙繼續:「三來,我寺用度取自香油隻占少數,貢奉之資我寺均以布施百姓。而寺內用度大多乃僧人自產自製,何來盜用?小公子莫要聽信流言而來詆毀我寺淨衣僧。淨衣僧,本是取心淨之義,並未放鬆戒律。甘苦寺上下一心向佛,其心可鑑。小公子空口無憑,便要壞我寺千年之名,是何用心?貧僧無能,才讓小公子有機可趁,以長明燈來要挾債款全寺上下,此乃我之罪過,未在此向歷代先僧請罪。」
一癡說得痛心疾首,做勢便要下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