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景寒這個新科進士為引、做靠山, 想來何家很快就能從普通農戶轉向地主之家, 乃至於成為耕讀之家、書香門第。
寒門出貴子這句話可不是一句空話, 但凡寒門能培養出一位舉人、進士, 那就有機會魚躍龍門, 從最底層的莊稼戶成為家庭條件不錯的地主戶。
景寒答應了何成平要照拂何家, 這份照拂當然不是僅限於物質方麵。
如果隻是從物質方麵改善何家的家境, 給何家買地送錢, 那何家富不過幾代就會被打回原形, 重新跌落到社會最底層的層次, 繼續苦哈哈的過日子——
因為何家守不住景寒送給他們的榮華富貴,排除掉景寒這個因素後,整個何家都沒有人擁有匹配財富、權勢和尊榮的能力。
想讓何家昌盛不衰,那麽精神層麵的建設也要做到位。
不僅要給予何家「財」,也要給予何家子弟「德」, 絕不能忽視人才的培養, 否則給何家再多的金銀財寶,他們也隻會坐吃山空,徒費景寒的饋贈。
如果有朝一日,何家人才輩出, 世代都有能力出眾的子弟出頭, 那麽何家就不必發愁他們隻能煊赫一時的事情了。
何家有足夠多的有才之士誕生, 這才能讓何家興盛百年乃至數百年, 而不是如曇花一現般瞬間璀璨卻又迅速凋零。
不過, 在培育人才的這件事情上, 景寒隻能給何家一個機會,隻能給他們提供物質基礎,至於何家能不能把握住這個機會,培養出真正屬於何家的人才來,那景寒就無法保證了。
在何家村停留的一個月裏,景寒會大力推動何家族學的興辦,這,就是他給予整個何氏的機會,也是何家真正走上興盛之路的開端。
想要何家保持長久的興盛和富貴,隻靠何成平一家是很難做到的,因為何成平死後,他就隻剩下兩個弟弟,誰也不能保證他這兩個弟弟能不能成材。
想要整個何氏興旺,隻靠一家一戶的努力是很難做到的,要整個何氏一起努力、一起奮鬥才可以做到。
所以,景寒打算給所有的何氏族人一個讀書的機會,讓何家有天賦、願意努力讀書的子弟不再因為家境貧寒而錯失讀書的機會,錯失鯉躍龍門的希望。
但凡在他之後,何氏能再出一個進士,或者一個舉人、幾個秀才,那麽何家的根基就算是穩固了,不再那麽搖搖欲墜,被人暗罵成沒有底蘊的「暴發戶」。
不過,景寒雖然是會照拂整個何氏,但他照拂何氏子弟時肯定會有所偏向,至少,他會給何成平的兩個弟弟安排更好的學習道路,給他們提供更好的條件。
在何成平死後,何成平的兩個弟弟才是何父何母唯二剩下的兒子,他們也是何父何母真正的指望。
雖然有對何成平的承諾在,景寒肯定會照顧何父何母,但是想也知道,他們肯定更希望是自己的親兒子考上進士當大官,而不是景寒這個「假兒子」。
不管景寒對何家有多好,照拂了何家多少,在何父何母看來,他都不如他們的親兒子可靠,這並不是什麽令人出奇的事情,不過是人之常情罷了。
沒有過多的耽誤時間,來到何家村的第二日,景寒就開始著手他早早計劃好的幾件事情,買田、蓋房、辦族學還有培養何成平的兩個親弟弟。
忙碌的時候時間過得很快,轉瞬一個月的時間就過去了,景寒的探親假也到了結束的時候,他該離開何家村,返回京城去翰林院銷假正式上任了。
在景寒離開京城、待在何家村這一個月裏,陳宣帝也沒有浪費時間,沒有白白虛度這一個月的時間。
在將自己打算立女兒為皇太女的意圖告知柔嘉公主和陳涵知曉後,陳宣帝就不再遮遮掩掩,而是在皇宮中光明正大的培養起柔嘉公主的執政能力。
柔嘉公主原本從未想過自己也有登臨帝位的一日,如今有這樣的機會,不必再向設想中的那樣在陳琅登位後仰人鼻息,自然是無比珍惜這個機會,學得極其用心,半點也不敢放鬆。
而陳涵,雖然他非常苦惱自己被迫捲入到了立皇太女這樣的政治漩渦中,但他除了老老實實聽話以外,根本沒有第二條路可以走。
因為……他這個細胳膊,根本拗不過陳宣帝那個粗大腿,就算是把他母親、他外祖福王一起綁上,他們一家子也根本違逆不了陳宣帝的話。
福王確實在宗室當中聲望很高,可他也隻是聲望高而已,福王手中掌握的權力並不大,這些年來福王有意避開那些權力爭鬥,一心隻想做閑王。
陳涵可不敢背叛陳宣帝,因為他知道,就算他有那個膽子背叛陳宣帝,也沒有人能護住背叛陳宣帝的他,沒有人能夠作為他背叛後投奔的對象。
在端王、陳琅一係倒台後,短時間內,朝堂上再沒有一個勢力、一個黨派敢於和陳宣帝掰手腕,敢用自己的性命去測度一番陳宣帝的氣量有多大。
在沒有萬全的把握能保住自己的性命,保住母親和外祖福王的性命之前,陳涵根本連想都不敢想「背叛」這兩個字。
他反正是下定決心了,不管陳宣帝和柔嘉公主是不是要挑戰女子為帝這件冒天下之大不韙的事情,反正他就是個小嘍囉,老大(陳宣帝)怎麽說他就怎麽做唄。
背叛陳宣帝的下場一定是個「死」字,可如果盡力配合陳宣帝的計劃,那未嚐沒有可能從中收穫天大的好處,畢竟陳涵他可是柔嘉公主的未來皇夫!
寒門出貴子這句話可不是一句空話, 但凡寒門能培養出一位舉人、進士, 那就有機會魚躍龍門, 從最底層的莊稼戶成為家庭條件不錯的地主戶。
景寒答應了何成平要照拂何家, 這份照拂當然不是僅限於物質方麵。
如果隻是從物質方麵改善何家的家境, 給何家買地送錢, 那何家富不過幾代就會被打回原形, 重新跌落到社會最底層的層次, 繼續苦哈哈的過日子——
因為何家守不住景寒送給他們的榮華富貴,排除掉景寒這個因素後,整個何家都沒有人擁有匹配財富、權勢和尊榮的能力。
想讓何家昌盛不衰,那麽精神層麵的建設也要做到位。
不僅要給予何家「財」,也要給予何家子弟「德」, 絕不能忽視人才的培養, 否則給何家再多的金銀財寶,他們也隻會坐吃山空,徒費景寒的饋贈。
如果有朝一日,何家人才輩出, 世代都有能力出眾的子弟出頭, 那麽何家就不必發愁他們隻能煊赫一時的事情了。
何家有足夠多的有才之士誕生, 這才能讓何家興盛百年乃至數百年, 而不是如曇花一現般瞬間璀璨卻又迅速凋零。
不過, 在培育人才的這件事情上, 景寒隻能給何家一個機會,隻能給他們提供物質基礎,至於何家能不能把握住這個機會,培養出真正屬於何家的人才來,那景寒就無法保證了。
在何家村停留的一個月裏,景寒會大力推動何家族學的興辦,這,就是他給予整個何氏的機會,也是何家真正走上興盛之路的開端。
想要何家保持長久的興盛和富貴,隻靠何成平一家是很難做到的,因為何成平死後,他就隻剩下兩個弟弟,誰也不能保證他這兩個弟弟能不能成材。
想要整個何氏興旺,隻靠一家一戶的努力是很難做到的,要整個何氏一起努力、一起奮鬥才可以做到。
所以,景寒打算給所有的何氏族人一個讀書的機會,讓何家有天賦、願意努力讀書的子弟不再因為家境貧寒而錯失讀書的機會,錯失鯉躍龍門的希望。
但凡在他之後,何氏能再出一個進士,或者一個舉人、幾個秀才,那麽何家的根基就算是穩固了,不再那麽搖搖欲墜,被人暗罵成沒有底蘊的「暴發戶」。
不過,景寒雖然是會照拂整個何氏,但他照拂何氏子弟時肯定會有所偏向,至少,他會給何成平的兩個弟弟安排更好的學習道路,給他們提供更好的條件。
在何成平死後,何成平的兩個弟弟才是何父何母唯二剩下的兒子,他們也是何父何母真正的指望。
雖然有對何成平的承諾在,景寒肯定會照顧何父何母,但是想也知道,他們肯定更希望是自己的親兒子考上進士當大官,而不是景寒這個「假兒子」。
不管景寒對何家有多好,照拂了何家多少,在何父何母看來,他都不如他們的親兒子可靠,這並不是什麽令人出奇的事情,不過是人之常情罷了。
沒有過多的耽誤時間,來到何家村的第二日,景寒就開始著手他早早計劃好的幾件事情,買田、蓋房、辦族學還有培養何成平的兩個親弟弟。
忙碌的時候時間過得很快,轉瞬一個月的時間就過去了,景寒的探親假也到了結束的時候,他該離開何家村,返回京城去翰林院銷假正式上任了。
在景寒離開京城、待在何家村這一個月裏,陳宣帝也沒有浪費時間,沒有白白虛度這一個月的時間。
在將自己打算立女兒為皇太女的意圖告知柔嘉公主和陳涵知曉後,陳宣帝就不再遮遮掩掩,而是在皇宮中光明正大的培養起柔嘉公主的執政能力。
柔嘉公主原本從未想過自己也有登臨帝位的一日,如今有這樣的機會,不必再向設想中的那樣在陳琅登位後仰人鼻息,自然是無比珍惜這個機會,學得極其用心,半點也不敢放鬆。
而陳涵,雖然他非常苦惱自己被迫捲入到了立皇太女這樣的政治漩渦中,但他除了老老實實聽話以外,根本沒有第二條路可以走。
因為……他這個細胳膊,根本拗不過陳宣帝那個粗大腿,就算是把他母親、他外祖福王一起綁上,他們一家子也根本違逆不了陳宣帝的話。
福王確實在宗室當中聲望很高,可他也隻是聲望高而已,福王手中掌握的權力並不大,這些年來福王有意避開那些權力爭鬥,一心隻想做閑王。
陳涵可不敢背叛陳宣帝,因為他知道,就算他有那個膽子背叛陳宣帝,也沒有人能護住背叛陳宣帝的他,沒有人能夠作為他背叛後投奔的對象。
在端王、陳琅一係倒台後,短時間內,朝堂上再沒有一個勢力、一個黨派敢於和陳宣帝掰手腕,敢用自己的性命去測度一番陳宣帝的氣量有多大。
在沒有萬全的把握能保住自己的性命,保住母親和外祖福王的性命之前,陳涵根本連想都不敢想「背叛」這兩個字。
他反正是下定決心了,不管陳宣帝和柔嘉公主是不是要挑戰女子為帝這件冒天下之大不韙的事情,反正他就是個小嘍囉,老大(陳宣帝)怎麽說他就怎麽做唄。
背叛陳宣帝的下場一定是個「死」字,可如果盡力配合陳宣帝的計劃,那未嚐沒有可能從中收穫天大的好處,畢竟陳涵他可是柔嘉公主的未來皇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