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從那毒性極烈的慢性毒就可以知道,端王和陳琅是誓要將陳宣帝殺死,讓已是嗣子的陳琅早日「名正言順」的登基,成為大陳新的帝王。
在經歷過嫡親弟弟、嗣子(侄子)的狠心背叛後,陳宣帝已經心灰意冷,他真的很不情願再選一個嗣子,很不甘心把自己的皇位傳給宗室的孩子。
就連他的嫡親弟弟和親侄子都可以毫不猶豫地背叛他,如何能保證其他的皇室宗親不會像端王、陳琅一樣背叛他,會一直對他抱有忠誠?
說到底,從宗室裏選出來的嗣子並非是陳宣帝親生的孩子,而是過繼來的別人的孩子 。
嗣子有自己的親生父母,也有自己親生的兄弟姊妹,無論如何嗣子也不可能把陳宣帝當成自己的親生父親,把柔嘉公主當成親生姊妹,隔閡從一開始就存在。。
「還有不到五年的時間,朕要為柔嘉鋪好登位的路,為她掃清障礙和反對者。」閉了閉眼,陳宣帝往後靠在椅背上,神情略帶疲憊地低嘆一聲。
和之前相比,本就瘦削病弱的陳宣帝越發虛弱,臉色枯黃黯淡,頭髮直接白了一半,看上去不像年逾不惑的中年人,倒像是五六十的年老之人。
端王、陳琅為了確保陳宣帝中毒後早日毒發身亡,特意尋來了毒性極為強烈的慢性劇毒,雖然陳宣帝反應及時,可毒素已經深入他的身體,即使毒解了,他的身體依舊被透支得很厲害。
閉眼靠坐在寬大的座椅上,陳宣帝神情悵然地長長嘆息道:「希望柔嘉不要讓朕失望,也希望日後……她不要怪朕逼她走上這樣一條路。」
陳宣帝很清楚,一旦女兒柔嘉踏上那條冒天下之大不韙的登帝之路,將會發生什麽、將要麵對什麽,她所承受的阻攔、反抗和詆毀將超出她的預料,會比她以為的還要多出一百倍。
在景寒忽悠陳宣帝推舉柔嘉公主為帝時,他之所以猶豫不決,不僅僅是因為以前從未有過女子為帝的先例,還因為他心疼女兒,不想讓她走上登帝的路。
但最後,陳宣帝還是為心中的不甘和憤怒選擇了推女兒為帝,徹底杜絕了再選嗣子繼位的可能。
景寒於禦書房消失,離開皇宮,回到自己在京城買下的小院,是直接出現在他之前一人獨處的書房裏。
從頭到尾,小院裏的書童、廚娘和管家,都沒有察覺到景寒曾短暫的消失過一段時間,他們依舊無知無覺地在做自己的事。
畢竟,這些時日以來,景寒經常一個人待在書房裏「苦讀」,借春闈科考的名目在書房裏勤奮讀書,複習功課——嗯,至少明麵上是這樣。
景寒一段時間不出房門,不叫人伺候,院子裏的其他幾人根本不會覺得奇怪,隻會認為景寒又在苦讀,根本不會想到景寒就在他們眼皮子底下離開了院子,去了皇宮一趟。
坐在書桌後,景寒有些興致缺缺地拿起書桌上擺著的書看了兩眼,撇了撇嘴哼道:「還有好幾個月才是春闈,真是麻煩,還要耽誤好一段時間。」
看著眼前那些懶得多翻、多看幾眼的四書五經,景寒坐姿散漫地斜倚在木椅上,有些百無聊賴和無所事事,他實在不想把時間浪費在看書上。
就在景寒糾結著,要不要在書房裏再待一會兒、假裝勤奮苦讀時,他突然想起一件事情來,不由長眉微揚,屈指輕輕敲了幾下書桌。
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景寒自言自語道:「陳涵……原來是他,我就說這個名字怎麽有些耳熟。」
在原本沒有景寒亂入的劇情線中,陳宣帝最終是為了大陳江山、祖宗基業捏著鼻子忍下了陳琅和端王下毒害他的仇。
原劇情中,陳宣帝隻處置了端王,放過了天命主角陳琅,依舊按原計劃那般立陳琅為太子,並在病死後將大陳天下交託到了陳琅手中。
陳琅繼位後,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為自己的親生父親端王平反,追封端王為皇帝,並將流放嶺南的親人盡數赦免,恢復他們的身份地位、徹底推翻了陳宣帝對他們的處置。
而接下來,陳琅做的第二件事情,就是下旨讓柔嘉公主和親塞外蠻族,將已有婚約在身、年僅十七歲的柔嘉公主嫁給蠻族已經四十多歲的蠻王。
陳宣帝故去前,自然有為唯一的女兒指婚,有為她挑選出一個樣樣出色的夫婿,盡量保證女兒未來的生活能夠幸福安康。
但在陳宣帝死後,已經登基為帝的陳琅根本不管柔嘉公主已有婚約在身,態度非常強硬地要將她嫁去蠻族和親。
在陳琅下了和親聖旨後,與柔嘉公主定親的徐家根本不敢反抗聖旨,一個字都不敢說,竟然是直接推諉了與柔嘉公主的親事,徹底推翻了陳宣帝從前的指婚旨意。
在柔嘉公主將要被逼著嫁去蠻族時,宗室裏隻有一向好玩紈絝的閑散親王福王站出來為柔嘉公主說話。
可惜的是福王手中並不掌權,雖然他有勇氣為柔嘉公主說話,卻也無力反抗已是帝王的陳琅,最後柔嘉公主還是被扭送上了和親蠻族的車隊。
福王顧念著柔嘉公主孤苦無依,特意將自己的外孫陳涵塞進了護送和親的隊伍中,想讓自己的外孫一路上多加照顧柔嘉公主,至少不要讓她再受磋磨。
去往蠻族和親的路上,陳琅有試圖幫著柔嘉公主逃跑,可惜和親一路上都有陳琅派出的精銳侍衛盯著,最後柔嘉公主也沒能成功逃脫。
在經歷過嫡親弟弟、嗣子(侄子)的狠心背叛後,陳宣帝已經心灰意冷,他真的很不情願再選一個嗣子,很不甘心把自己的皇位傳給宗室的孩子。
就連他的嫡親弟弟和親侄子都可以毫不猶豫地背叛他,如何能保證其他的皇室宗親不會像端王、陳琅一樣背叛他,會一直對他抱有忠誠?
說到底,從宗室裏選出來的嗣子並非是陳宣帝親生的孩子,而是過繼來的別人的孩子 。
嗣子有自己的親生父母,也有自己親生的兄弟姊妹,無論如何嗣子也不可能把陳宣帝當成自己的親生父親,把柔嘉公主當成親生姊妹,隔閡從一開始就存在。。
「還有不到五年的時間,朕要為柔嘉鋪好登位的路,為她掃清障礙和反對者。」閉了閉眼,陳宣帝往後靠在椅背上,神情略帶疲憊地低嘆一聲。
和之前相比,本就瘦削病弱的陳宣帝越發虛弱,臉色枯黃黯淡,頭髮直接白了一半,看上去不像年逾不惑的中年人,倒像是五六十的年老之人。
端王、陳琅為了確保陳宣帝中毒後早日毒發身亡,特意尋來了毒性極為強烈的慢性劇毒,雖然陳宣帝反應及時,可毒素已經深入他的身體,即使毒解了,他的身體依舊被透支得很厲害。
閉眼靠坐在寬大的座椅上,陳宣帝神情悵然地長長嘆息道:「希望柔嘉不要讓朕失望,也希望日後……她不要怪朕逼她走上這樣一條路。」
陳宣帝很清楚,一旦女兒柔嘉踏上那條冒天下之大不韙的登帝之路,將會發生什麽、將要麵對什麽,她所承受的阻攔、反抗和詆毀將超出她的預料,會比她以為的還要多出一百倍。
在景寒忽悠陳宣帝推舉柔嘉公主為帝時,他之所以猶豫不決,不僅僅是因為以前從未有過女子為帝的先例,還因為他心疼女兒,不想讓她走上登帝的路。
但最後,陳宣帝還是為心中的不甘和憤怒選擇了推女兒為帝,徹底杜絕了再選嗣子繼位的可能。
景寒於禦書房消失,離開皇宮,回到自己在京城買下的小院,是直接出現在他之前一人獨處的書房裏。
從頭到尾,小院裏的書童、廚娘和管家,都沒有察覺到景寒曾短暫的消失過一段時間,他們依舊無知無覺地在做自己的事。
畢竟,這些時日以來,景寒經常一個人待在書房裏「苦讀」,借春闈科考的名目在書房裏勤奮讀書,複習功課——嗯,至少明麵上是這樣。
景寒一段時間不出房門,不叫人伺候,院子裏的其他幾人根本不會覺得奇怪,隻會認為景寒又在苦讀,根本不會想到景寒就在他們眼皮子底下離開了院子,去了皇宮一趟。
坐在書桌後,景寒有些興致缺缺地拿起書桌上擺著的書看了兩眼,撇了撇嘴哼道:「還有好幾個月才是春闈,真是麻煩,還要耽誤好一段時間。」
看著眼前那些懶得多翻、多看幾眼的四書五經,景寒坐姿散漫地斜倚在木椅上,有些百無聊賴和無所事事,他實在不想把時間浪費在看書上。
就在景寒糾結著,要不要在書房裏再待一會兒、假裝勤奮苦讀時,他突然想起一件事情來,不由長眉微揚,屈指輕輕敲了幾下書桌。
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景寒自言自語道:「陳涵……原來是他,我就說這個名字怎麽有些耳熟。」
在原本沒有景寒亂入的劇情線中,陳宣帝最終是為了大陳江山、祖宗基業捏著鼻子忍下了陳琅和端王下毒害他的仇。
原劇情中,陳宣帝隻處置了端王,放過了天命主角陳琅,依舊按原計劃那般立陳琅為太子,並在病死後將大陳天下交託到了陳琅手中。
陳琅繼位後,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為自己的親生父親端王平反,追封端王為皇帝,並將流放嶺南的親人盡數赦免,恢復他們的身份地位、徹底推翻了陳宣帝對他們的處置。
而接下來,陳琅做的第二件事情,就是下旨讓柔嘉公主和親塞外蠻族,將已有婚約在身、年僅十七歲的柔嘉公主嫁給蠻族已經四十多歲的蠻王。
陳宣帝故去前,自然有為唯一的女兒指婚,有為她挑選出一個樣樣出色的夫婿,盡量保證女兒未來的生活能夠幸福安康。
但在陳宣帝死後,已經登基為帝的陳琅根本不管柔嘉公主已有婚約在身,態度非常強硬地要將她嫁去蠻族和親。
在陳琅下了和親聖旨後,與柔嘉公主定親的徐家根本不敢反抗聖旨,一個字都不敢說,竟然是直接推諉了與柔嘉公主的親事,徹底推翻了陳宣帝從前的指婚旨意。
在柔嘉公主將要被逼著嫁去蠻族時,宗室裏隻有一向好玩紈絝的閑散親王福王站出來為柔嘉公主說話。
可惜的是福王手中並不掌權,雖然他有勇氣為柔嘉公主說話,卻也無力反抗已是帝王的陳琅,最後柔嘉公主還是被扭送上了和親蠻族的車隊。
福王顧念著柔嘉公主孤苦無依,特意將自己的外孫陳涵塞進了護送和親的隊伍中,想讓自己的外孫一路上多加照顧柔嘉公主,至少不要讓她再受磋磨。
去往蠻族和親的路上,陳琅有試圖幫著柔嘉公主逃跑,可惜和親一路上都有陳琅派出的精銳侍衛盯著,最後柔嘉公主也沒能成功逃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