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清淺不自覺的往桌邊瞟,桌角上擺著他的日常點心盒子,他看看日誌,再瞥瞥盒子,一副要死要死的樣兒,伸手撈起一塊龍鬚糖扔嘴裏,瞧那稀罕勁兒的,哪裏就那麽好吃了?又酥又脆,都不敢咬,糖渣渣隨便就灑一桌子,最嫌麻煩了,用他巴巴的把廚子送過來?
一小本日誌,記了他們分別的這一個多月光陰,從頭翻到尾,最後水清淺手裏把玩著短箋,
『長歌煮酒無人和,清風明月寄相思』
嘁,說得比唱得還好聽,還不是給看不給摸!
水清淺收拾好短箋,回信倆字,「已閱。」
說不見就不見!
在『儀式』之前,水清淺就打算晾著某人了。
說禁足三個月,姬昭沒指望清淺真的能堅持三個月閉門不見客,總歸就是創造一個讓他靜心考前突擊的機會罷了,官家又不是真的計較。朝中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甚至認定官家發怒是一時之氣,遲早心軟。這些年還看不明白嗎?官家就樂意當人家的野生家長,所以子不教父之過,寧仁侯大公子一闖禍,挨頓罵之後,官家得上趕著唧唧的給他擦屁股……
但這一次,水清淺還真的就在家生生憋了三個月,連新年宮宴和宮中的上元宴都沒出席。不是官家心腸硬了,水清淺閉門思過不到兩個月,宮裏就開始打著各種旗號給寧仁侯府送東西,一會兒送書,一會兒送筆的。但跟吃瓜群眾預想的不同,水清淺並沒有借坡下驢有進宮謝恩的意思,可官家不僅沒發怒,上元宴,上趕著又給寧仁侯府賜了八道菜。
一切一切的內中玄妙,在會試當日被揭曉了,水清淺轉身被接進考場。什麽禁足啊,什麽思過啊,全是扯蛋,官家在這瞞天過海呢!
那隻小飛天要放棄武官身份,走正統文路了?
軍部和樞密院得知消息的時候,當場就開鍋了。
可惜,太遲。
會試大院的門一關,不到時間,天皇老子來了也絕不開門。等開了門,難道他們還能指望水清淺交白卷嗎?
梅將軍端著書,眼皮子都沒抬,「既然你們都知道事實無法改變,跟我這兒叫,有用嗎?」
某將,「那那那就什麽都不做啦?」
某將,「他們敢搶人,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膽……」
梅將軍放下書,掃過一片同僚、屬下,頭一次開始擔心帝國的安危,如果他們的將軍們都這麽後知後覺,遲鈍到蠢。都早幹嘛去了?三個月的禁足,難道就不能讓你們產生哪怕一點點的懷疑?官家什麽時候罰過水清淺這麽狠,那位慣孩子家長真是……一言難盡,唉,但說這些都沒用了。
「考了,不一定會取中;取中,不一定會入職;入職,他不一定會接受。放心吧,清淺是什麽脾氣,你覺得他會樂意穿身蛤、蟆綠(七品),在六部衙門給別人端茶遞水,伏低做小?」
某將,「…………」
某將,「確實。」
某將,「那那他是為啥?」
嗬,既然有本事,憑什麽不去?梅將軍同為讀書人相當理解水清淺的選擇,所以,他也懶得多費唇舌,重新撿起書,敷衍道,「他閑得吧。」
某、某、某將:…………
會試的出題,或多或少問的都跟當下國策有關,就算考官兼師長們本著公平原則不能給他透題,水清淺自己也能押題。更有監國太子隔三差五就送禮物、送情詩,附帶日誌若幹篇,朝上爭執,派係想法……水清淺什麽都知道。所以,當他看到題目要求討論邊疆藩鎮『外重內輕,外輕內重,各有得論』時一點都不意外。他不止明白朝中各派的取捨傾向,他自己對各種策略的優劣也有看法。
以水清淺的眼界,格局,閱讀的範圍,知識文章的水平,書法造詣……他應該可以取中,但文章到底是什麽水準,是勉強夠線,還是一騎絕塵,他會不會馬失前蹄,都很難講,考試臨場發揮有很多運氣的成分,哪能鐵口直斷?外加太多人對他抱著極大的希望,希望越大,帶來的壓力也越大。想想官家的期待,太學的麵子,鍾先生的聲譽,文武派係暗中較勁兒的後果。很多人甚至無法想像如果他萬一失手的後果。就算名分取中,文章質量不過關,也不好往太高的位置排,若真是個中庸水準,那還真不如不取,反正他還小,下一場也不過弱冠之年。
貢院大門重新開啟的那天,宮裏宮外,好幾位大咖人物用腳畫圈生生磨了一天地板。偏偏某考生全無自覺,從貢院一出來就一頭悶在府裏足不出戶,不進宮報備,不拜訪他家先生,不做人脈經營,也不出來打聽消息。三個月禁足隻是藉口罷了,怎地,他還非要蹲完吶,這中二狗子又鬧什麽脾氣呢!
忍了兩天,率先坐不住的,竟然是姬昭。
「我去看看他。」
嘉佑帝→_→哼!出息的樣兒!這些天巴巴送了多少好東西,人家清淺待見你了嗎?
嘉佑帝原本把姬昭對清淺的癡戀不放在心上,年輕人嘛,頭腦一時發熱,誰叫清淺是個顏好的。而清淺以實際行動三個月不見姬昭,晾著他,在聖人看來,此舉動再正常不過了。理智上說,清淺若再冷淡些,就當幫昭兒快刀斬亂麻,未嚐不是好事;感情上講,官家看著清淺長大,也是盼著他能早日娶妻生子,圓圓滿滿,順順利利的度過一生。怎地也好過跟昭兒攪合到一起,弄個孤獨終老。
一小本日誌,記了他們分別的這一個多月光陰,從頭翻到尾,最後水清淺手裏把玩著短箋,
『長歌煮酒無人和,清風明月寄相思』
嘁,說得比唱得還好聽,還不是給看不給摸!
水清淺收拾好短箋,回信倆字,「已閱。」
說不見就不見!
在『儀式』之前,水清淺就打算晾著某人了。
說禁足三個月,姬昭沒指望清淺真的能堅持三個月閉門不見客,總歸就是創造一個讓他靜心考前突擊的機會罷了,官家又不是真的計較。朝中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甚至認定官家發怒是一時之氣,遲早心軟。這些年還看不明白嗎?官家就樂意當人家的野生家長,所以子不教父之過,寧仁侯大公子一闖禍,挨頓罵之後,官家得上趕著唧唧的給他擦屁股……
但這一次,水清淺還真的就在家生生憋了三個月,連新年宮宴和宮中的上元宴都沒出席。不是官家心腸硬了,水清淺閉門思過不到兩個月,宮裏就開始打著各種旗號給寧仁侯府送東西,一會兒送書,一會兒送筆的。但跟吃瓜群眾預想的不同,水清淺並沒有借坡下驢有進宮謝恩的意思,可官家不僅沒發怒,上元宴,上趕著又給寧仁侯府賜了八道菜。
一切一切的內中玄妙,在會試當日被揭曉了,水清淺轉身被接進考場。什麽禁足啊,什麽思過啊,全是扯蛋,官家在這瞞天過海呢!
那隻小飛天要放棄武官身份,走正統文路了?
軍部和樞密院得知消息的時候,當場就開鍋了。
可惜,太遲。
會試大院的門一關,不到時間,天皇老子來了也絕不開門。等開了門,難道他們還能指望水清淺交白卷嗎?
梅將軍端著書,眼皮子都沒抬,「既然你們都知道事實無法改變,跟我這兒叫,有用嗎?」
某將,「那那那就什麽都不做啦?」
某將,「他們敢搶人,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膽……」
梅將軍放下書,掃過一片同僚、屬下,頭一次開始擔心帝國的安危,如果他們的將軍們都這麽後知後覺,遲鈍到蠢。都早幹嘛去了?三個月的禁足,難道就不能讓你們產生哪怕一點點的懷疑?官家什麽時候罰過水清淺這麽狠,那位慣孩子家長真是……一言難盡,唉,但說這些都沒用了。
「考了,不一定會取中;取中,不一定會入職;入職,他不一定會接受。放心吧,清淺是什麽脾氣,你覺得他會樂意穿身蛤、蟆綠(七品),在六部衙門給別人端茶遞水,伏低做小?」
某將,「…………」
某將,「確實。」
某將,「那那他是為啥?」
嗬,既然有本事,憑什麽不去?梅將軍同為讀書人相當理解水清淺的選擇,所以,他也懶得多費唇舌,重新撿起書,敷衍道,「他閑得吧。」
某、某、某將:…………
會試的出題,或多或少問的都跟當下國策有關,就算考官兼師長們本著公平原則不能給他透題,水清淺自己也能押題。更有監國太子隔三差五就送禮物、送情詩,附帶日誌若幹篇,朝上爭執,派係想法……水清淺什麽都知道。所以,當他看到題目要求討論邊疆藩鎮『外重內輕,外輕內重,各有得論』時一點都不意外。他不止明白朝中各派的取捨傾向,他自己對各種策略的優劣也有看法。
以水清淺的眼界,格局,閱讀的範圍,知識文章的水平,書法造詣……他應該可以取中,但文章到底是什麽水準,是勉強夠線,還是一騎絕塵,他會不會馬失前蹄,都很難講,考試臨場發揮有很多運氣的成分,哪能鐵口直斷?外加太多人對他抱著極大的希望,希望越大,帶來的壓力也越大。想想官家的期待,太學的麵子,鍾先生的聲譽,文武派係暗中較勁兒的後果。很多人甚至無法想像如果他萬一失手的後果。就算名分取中,文章質量不過關,也不好往太高的位置排,若真是個中庸水準,那還真不如不取,反正他還小,下一場也不過弱冠之年。
貢院大門重新開啟的那天,宮裏宮外,好幾位大咖人物用腳畫圈生生磨了一天地板。偏偏某考生全無自覺,從貢院一出來就一頭悶在府裏足不出戶,不進宮報備,不拜訪他家先生,不做人脈經營,也不出來打聽消息。三個月禁足隻是藉口罷了,怎地,他還非要蹲完吶,這中二狗子又鬧什麽脾氣呢!
忍了兩天,率先坐不住的,竟然是姬昭。
「我去看看他。」
嘉佑帝→_→哼!出息的樣兒!這些天巴巴送了多少好東西,人家清淺待見你了嗎?
嘉佑帝原本把姬昭對清淺的癡戀不放在心上,年輕人嘛,頭腦一時發熱,誰叫清淺是個顏好的。而清淺以實際行動三個月不見姬昭,晾著他,在聖人看來,此舉動再正常不過了。理智上說,清淺若再冷淡些,就當幫昭兒快刀斬亂麻,未嚐不是好事;感情上講,官家看著清淺長大,也是盼著他能早日娶妻生子,圓圓滿滿,順順利利的度過一生。怎地也好過跟昭兒攪合到一起,弄個孤獨終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