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祠遭雷劈是去年秋冬的舊聞,按著時間上說,跟天人張府在拍賣會上被打臉根本不挨著,可巧消息最近被爆出來,這一前一後的就仿佛天人府挨了詛咒一樣。打雷下雨都是老天爺的安排,所以,你說怎麽就好巧不巧的雷劈祠堂上?吃瓜群眾難免這樣八卦。
事件聽著不太光彩,所以本來也沒有宣揚出去,可是後續修祖墳,修祠堂都算家族大事,不知怎地,後來天人徐府又要趁機會修族譜,好幾百年傳承下來的家族,子又生孫,子子孫孫無窮盡,所以消息範圍不可避免的擴大,一來二去,他家被雷劈的消息就年後傳開了,於是,吃瓜群眾也聽到了。這個吃瓜群眾,甚至包括南瓜胡同這種二流富商家族裏的孩子。
蘇小胖跟水清淺暗搓搓的八卦他們的鄰居丁字巷街頭的徐家,
「他們家這支祖上是庶出,還夠著夠著的要回老家修祠堂……聽說,是為了修族譜,我不太懂,但徐二說,能不能上族譜,能不能在族譜上占據顯要位置——就看這次了,所以必須不能缺席。」
水清淺完全不知道徐家的事,他不待見那個徐二,本來接觸就少,搬家之後,上學他又去高大上的來儀書院,跟徐璈的接觸就又少了一個機會。蘇小胖的八卦消息他覺得還挺新鮮的。就是有一點不靠譜,都入冬了還會打雷?打雷又偏偏那麽巧的打在人家祖墳祠堂上,巧合得都有點像說書了。
「秋冬就不打雷了?」吃瓜群眾一臉茫然。
「嗯,很少,很少,書上是這麽總結的。你說本來就很少很少了,還偏偏落在祖墳上……這是要顯靈啊。」水清淺忽然摸摸手臂上的雞皮疙瘩,感覺好怕怕。
蘇小胖也嚇得一個激靈,趕緊咬口雞腿壓壓驚。他忽然找到一個可能鬧鬼的緣由,「嗯……我聽說,徐家的營生不太好,說不定真是天道顯靈。」
「什麽意思?」
「我也不太懂,但是感覺,你知道吧。大人他們尋常說起生意經都說,李家的綢緞營生,王家的榨油營生,這個營生那個營生的,可提到徐家的時候,他們說『那個勾當』,勾當不是好詞兒吧。」蘇小胖得到水清淺的首肯,底氣越發十足,「我有一次聽他們說什麽倡寮子……那是什麽?」
水清淺知道,一本正經的解釋,「就是妓子唱歌跳舞做生意的地方。」至於妓子做什麽具體生意,書上就沒有說了。水清淺忽然想起來,「徐家不是開飯店的嗎?」
「有吃飯的,也有『別的』吃喝玩樂的營生,我問過,可是被罵了~~(>_<)~~,嬤嬤教『小孩子不許瞎打聽。』」
在這個問題上,兩個矮冬瓜都憤憤不已,大人們總是這樣。
「說不定他們自己也不知道,卻用這樣的話來搪塞,還有一句,『你長大以後就明白了。』」水清淺氣鼓鼓一張包子臉,多大是長大吖。他都已經很大啦!
第37章 嘉佑帝
天人徐府的熱鬧在春暖花開的時候八卦熱議好了一陣子,不過,隨著各家嫡枝旁支嫡出庶出的徐氏族人前前後後奔赴祖宅祖墳祖祠,帝都裏這股議論熱度就慢慢降下去了。對於上流社會的大多數人家來說,眼下朝廷中樞暗流湧動的新熱點,才是關乎自己未來幾十年的身家性命的關鍵。
皇長子殿下意外離世引出的各種後果,在帝國各個方麵都按部就班的照常運轉下慢慢修正,伴隨著這種修正,儲位問題漸漸凸顯。太子殿下去了,但太子殿下有多年經營的勢力還在,有正值壯年的遺孀和出身再正統不過的嫡子,盡管年紀尚小資質未明,但根正苗紅,足以維繫原班太子人馬。皇帝陛下坐得還很穩當,身體也好,再拖十年八年不成問題。到時候,這孫兒就長大了,未嚐不是一種可能。但皇上還有數位皇子。太子哥哥在的時候,沒人有異議,但大哥去了,太子留下的蘿蔔坑,多少雙弟弟的眼睛都盯著呢,怎麽可能拱手讓給某個乳臭未幹的侄子?就算眼下沒有人直接提皇儲問題,那也不妨礙各位皇子龍孫及其背後的支持者努力表現,積極刷存在感。
「子律,今日偷得半日閑,陪朕去釣釣魚吧。」散了小朝之後,嘉佑帝叫住他的首席大律政官。
石恪心裏嘆了口氣。本來今天他答應鍾雋去來儀書院給學子們講一堂律政課(真實目的是看孫子),但是如今意外,又不能算很意外的,接到了聖人的邀請。
「官家相邀,臣求之不得。」
對帝王將相這一級別的人來說,釣魚是個好活動,輕鬆、悠閑、安靜,坐在開闊的水邊,甩開魚竿,在等魚上鉤的時間裏說說話,既可以是無關緊要的閑扯,也可以討論某些機密,還不虞有人偷聽。
皇帝就是心情不好。
帝國沒了皇儲,他死了兒子,然後一個冬天過去,新的一年來臨,沒有人再懷念那個敦厚仁愛的太子殿下,反而他留下的蘿蔔坑成為火熱焦點的存在。大概唯一還在掛念那個人的,就隻有老年喪子的皇帝陛下了。
兩人坐在水邊沉默了半晌,嘉佑帝「子律,你怎麽不說話?」
石恪想苦笑,要他說什麽呢。「官家心情不好,臣知道。為什麽會心情不好,臣大概也能猜出一點來。」
因為西北有幾個空缺,今□□上就有吏部官員舉薦了幾個原太子詹事,太子府長史去任職。本來五品官員的調動不應該拿到朝上說,但畢竟涉及原太子的人馬,調動什麽的該給陛下通個氣。然後又有鍾雋告老,他原是太子太傅,又任著太學和官學的兩重山長,品行高,聲譽好,桃李遍天下,人脈也廣,擱在哪兒都是一大助力。太子去世之後,鍾大人也跟著大病一場,現在精神不濟了,說是要告老。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那麽嚴重,但石恪知道,以鍾大人所在的位置,這些日子恐怕不好受。不是私下被拉攏不斷,就是暗地裏有人想讓他騰位置。一個一心教書育人的學者都不得清淨,難怪鍾大人會上請老的摺子。換上是石恪,早就翻臉了。
事件聽著不太光彩,所以本來也沒有宣揚出去,可是後續修祖墳,修祠堂都算家族大事,不知怎地,後來天人徐府又要趁機會修族譜,好幾百年傳承下來的家族,子又生孫,子子孫孫無窮盡,所以消息範圍不可避免的擴大,一來二去,他家被雷劈的消息就年後傳開了,於是,吃瓜群眾也聽到了。這個吃瓜群眾,甚至包括南瓜胡同這種二流富商家族裏的孩子。
蘇小胖跟水清淺暗搓搓的八卦他們的鄰居丁字巷街頭的徐家,
「他們家這支祖上是庶出,還夠著夠著的要回老家修祠堂……聽說,是為了修族譜,我不太懂,但徐二說,能不能上族譜,能不能在族譜上占據顯要位置——就看這次了,所以必須不能缺席。」
水清淺完全不知道徐家的事,他不待見那個徐二,本來接觸就少,搬家之後,上學他又去高大上的來儀書院,跟徐璈的接觸就又少了一個機會。蘇小胖的八卦消息他覺得還挺新鮮的。就是有一點不靠譜,都入冬了還會打雷?打雷又偏偏那麽巧的打在人家祖墳祠堂上,巧合得都有點像說書了。
「秋冬就不打雷了?」吃瓜群眾一臉茫然。
「嗯,很少,很少,書上是這麽總結的。你說本來就很少很少了,還偏偏落在祖墳上……這是要顯靈啊。」水清淺忽然摸摸手臂上的雞皮疙瘩,感覺好怕怕。
蘇小胖也嚇得一個激靈,趕緊咬口雞腿壓壓驚。他忽然找到一個可能鬧鬼的緣由,「嗯……我聽說,徐家的營生不太好,說不定真是天道顯靈。」
「什麽意思?」
「我也不太懂,但是感覺,你知道吧。大人他們尋常說起生意經都說,李家的綢緞營生,王家的榨油營生,這個營生那個營生的,可提到徐家的時候,他們說『那個勾當』,勾當不是好詞兒吧。」蘇小胖得到水清淺的首肯,底氣越發十足,「我有一次聽他們說什麽倡寮子……那是什麽?」
水清淺知道,一本正經的解釋,「就是妓子唱歌跳舞做生意的地方。」至於妓子做什麽具體生意,書上就沒有說了。水清淺忽然想起來,「徐家不是開飯店的嗎?」
「有吃飯的,也有『別的』吃喝玩樂的營生,我問過,可是被罵了~~(>_<)~~,嬤嬤教『小孩子不許瞎打聽。』」
在這個問題上,兩個矮冬瓜都憤憤不已,大人們總是這樣。
「說不定他們自己也不知道,卻用這樣的話來搪塞,還有一句,『你長大以後就明白了。』」水清淺氣鼓鼓一張包子臉,多大是長大吖。他都已經很大啦!
第37章 嘉佑帝
天人徐府的熱鬧在春暖花開的時候八卦熱議好了一陣子,不過,隨著各家嫡枝旁支嫡出庶出的徐氏族人前前後後奔赴祖宅祖墳祖祠,帝都裏這股議論熱度就慢慢降下去了。對於上流社會的大多數人家來說,眼下朝廷中樞暗流湧動的新熱點,才是關乎自己未來幾十年的身家性命的關鍵。
皇長子殿下意外離世引出的各種後果,在帝國各個方麵都按部就班的照常運轉下慢慢修正,伴隨著這種修正,儲位問題漸漸凸顯。太子殿下去了,但太子殿下有多年經營的勢力還在,有正值壯年的遺孀和出身再正統不過的嫡子,盡管年紀尚小資質未明,但根正苗紅,足以維繫原班太子人馬。皇帝陛下坐得還很穩當,身體也好,再拖十年八年不成問題。到時候,這孫兒就長大了,未嚐不是一種可能。但皇上還有數位皇子。太子哥哥在的時候,沒人有異議,但大哥去了,太子留下的蘿蔔坑,多少雙弟弟的眼睛都盯著呢,怎麽可能拱手讓給某個乳臭未幹的侄子?就算眼下沒有人直接提皇儲問題,那也不妨礙各位皇子龍孫及其背後的支持者努力表現,積極刷存在感。
「子律,今日偷得半日閑,陪朕去釣釣魚吧。」散了小朝之後,嘉佑帝叫住他的首席大律政官。
石恪心裏嘆了口氣。本來今天他答應鍾雋去來儀書院給學子們講一堂律政課(真實目的是看孫子),但是如今意外,又不能算很意外的,接到了聖人的邀請。
「官家相邀,臣求之不得。」
對帝王將相這一級別的人來說,釣魚是個好活動,輕鬆、悠閑、安靜,坐在開闊的水邊,甩開魚竿,在等魚上鉤的時間裏說說話,既可以是無關緊要的閑扯,也可以討論某些機密,還不虞有人偷聽。
皇帝就是心情不好。
帝國沒了皇儲,他死了兒子,然後一個冬天過去,新的一年來臨,沒有人再懷念那個敦厚仁愛的太子殿下,反而他留下的蘿蔔坑成為火熱焦點的存在。大概唯一還在掛念那個人的,就隻有老年喪子的皇帝陛下了。
兩人坐在水邊沉默了半晌,嘉佑帝「子律,你怎麽不說話?」
石恪想苦笑,要他說什麽呢。「官家心情不好,臣知道。為什麽會心情不好,臣大概也能猜出一點來。」
因為西北有幾個空缺,今□□上就有吏部官員舉薦了幾個原太子詹事,太子府長史去任職。本來五品官員的調動不應該拿到朝上說,但畢竟涉及原太子的人馬,調動什麽的該給陛下通個氣。然後又有鍾雋告老,他原是太子太傅,又任著太學和官學的兩重山長,品行高,聲譽好,桃李遍天下,人脈也廣,擱在哪兒都是一大助力。太子去世之後,鍾大人也跟著大病一場,現在精神不濟了,說是要告老。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那麽嚴重,但石恪知道,以鍾大人所在的位置,這些日子恐怕不好受。不是私下被拉攏不斷,就是暗地裏有人想讓他騰位置。一個一心教書育人的學者都不得清淨,難怪鍾大人會上請老的摺子。換上是石恪,早就翻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