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出聲提醒:“請帖會發,但大長公主如今臥病,應該不會親自前來。”


    懷英大長公主以病倒的理由拖延了文昌伯世子和六公主的婚事,並且成功解除了婚約。她知道這樣做肯定會在熙寧帝心裏留下一點陰霾,所以她很識趣,沒有在解除婚約後立刻生龍活虎的痊愈,而是仍然對外宣布病倒在床,以此表示對皇帝的恭敬。


    “本宮知道。”景曦微笑道,“這次不來,還有下次。”


    她回想起中午雲秋進來回報,說睿王已經入宮求見熙寧帝,心情變得更好了些,唇角的笑容也越來越大。


    ---


    除夕宮宴之前,京城裏最大的一場宴會當屬晉陽公主府。從封地回來的晉陽公主景曦廣發請帖,大宴賓客,幾乎滿京城受邀的貴胄都親身到了。


    這位公主曾經能和昭文太子、全盛時的吳王分庭抗禮,不落下風。而今昭文太子身死,吳王失了聖心,晉陽公主卻自封地完好無損的歸來。


    在這場三個人的爭鬥裏,昭文太子被迫提前離場,吳王形勢慘淡,閉門謝客,而晉陽公主依舊維持著煊赫的排場風光。


    雖然回京這些天,她沒有什麽大動作,但許多朝臣還是注意到,有幾個不算太重要的位置已經換了人。


    至少在這一刻,就算是京中近來炙手可熱的睿王也不能和她相比。


    來客中自然沒有吳王。他閉門謝客多日,唯有霍妃派人送來了一份禮物。


    睿王倒是來了,帶著他的王妃。席間,睿王和晉陽公主彼此敬酒,談天問候了幾句,雖然算不得十分親密,但回想一下晉陽公主和昭文太子、吳王之間的針鋒相對,她和睿王之間已經稱得上兄友妹恭了。


    這副景象落在了有心人的眼裏,有些人開始猜測晉陽公主即將要選擇和睿王聯手,但更多的人還在觀望。


    作為駙馬的親族,丞相府來的是謝雲殊的生母裴夫人,以及餘下幾房的年輕一代。


    裴夫人一心想看孫女,更想借機看看兒子在公主府待遇如何,露麵不久就到公主府後院去了,將其餘謝家人全部拋在了場間。


    雖然裴夫人已經喪夫多年,雖然她早就已經離開謝家,住在自己陪嫁的別院裏緬懷亡夫,雖然人們對她的稱呼都從謝大夫人變成了裴夫人,但她依舊是謝丞相嫡長子的夫人,謝家嫡長孫的生母,在場最有資格代表謝家的一位。


    裴夫人離去,其餘謝家人被留在原地,承受著場中人投來的似有若無的怪異眼神,感覺十分不適。


    ——誰都知道,謝家最出眾、最有名的琳琅兒謝雲殊由一道匆忙的聖旨,匆忙指給了晉陽公主,甚至連一場正式的、盛大的大婚典禮都沒有辦,匆匆隨晉陽公主離京。


    就好像辦不起婚禮的窮人家娶親,新娘子拎著包袱自己到夫家去了,沒有三書六禮、三媒六聘。這是很失禮的一件事,但凡家中有一點餘錢的人家,都丟不起這個臉。


    如果放在尋常人家,倍受羞辱的自然是女方。但放在皇家公主身上,就要反過來了。公主是君,駙馬是臣,公主出降臣子,而非臣子娶公主。


    所以真正感到羞辱的應該是謝雲殊,以及謝家。


    承受最多的謝雲殊心態太好,也太溫和,他很擅長排遣不好的情緒。


    但是謝家其他年輕人不行。


    這件事由於是皇帝下旨,礙於聖上和謝丞相,並沒有人敢公開說三道四。但前幾個月,晉陽公主和謝雲殊的孩子出生了,而謝家沒有開宗祠請族譜,將孩子的姓名加到族譜上。


    於是所有人都大惑不解:雖然有的家族不會將女子姓名寫上族譜,但這位郡主是晉陽公主親生,有著一半的皇室血脈,謝家是瘋了不成?


    然後他們才知道,原來這位郡主根本不姓謝。晉陽公主請旨,賜姓為景,並且將她的姓名寫在了皇族玉牒之上。


    玉牒是皇族的族譜。


    無疑,這又讓謝家成為了一個笑話。


    隨著這個消息傳出,很多流言也在京中慢慢傳開了。甚至有極惡毒的猜測,將新生的小郡主同楚國公府不久之前剛剛更換的那位世子聯係在一起。


    在場的謝家人中,年紀最小的是三房的一位小公子。感受著那些異樣的目光,十分尷尬羞怒,待要起身發作,肩頭多出了一隻手,那隻手將他牢牢按在了座位上。


    謝雲移盯著他,示意他不要失態。


    作為謝家第三代在場最年長的一位,謝雲移成功地壓製住了其他人,沒有讓他們輕舉妄動。


    半晌,謝雲移輕輕歎了一聲:“雲殊實在是很不容易!”


    即使是他,也隻能忍受那些異樣的眼光和猜測一時,然而謝雲殊,卻是每時每刻都置身其中。


    公主府的後院裏,除了裴夫人,還有另一位客人。


    流言傳不進銅牆鐵壁一般的公主府,後院裏極其安靜,隻有望舒偶爾發出幾聲啼哭。


    睿王端坐椅中,聽著一牆之隔傳來的幼女的哭聲,微笑道:“聽這哭聲,想來升平一定生的極其健壯。”


    “多謝皇兄誇獎。”景曦隨手端起茶盞,抿了口,微笑道,“提前預祝皇兄心想事成了。”


    饒是睿王,在即將給予吳王致命一擊的時候,也不由得露出幾分喜色來。他微一舉杯,笑道:“你我同喜。”


    即使是這一刻,他在麵對景曦時,眼底也有一分深埋的防備忌憚。


    景曦察覺到了,但她神色絲毫未變。


    ---


    熙寧二十二年的除夕夜宮宴和去年相比,冷清了很多。


    去年的除夕夜,昭文太子回宮不久,深夜毒發,幾日之後就死在了東宮裏。他的死不能阻攔今年的除夕宮宴繼續舉辦,但多多少少還是帶來了一些影響。


    顧賢妃和六公主沒有出席,據說抱病在床;先太子妃和河陵王都沒有來,屬於河陵王府的位置也空著;吳王妃死,吳王孤零零一個坐在席位上,霍側妃坐在不遠處,眼底滿是黯然失落。


    熙寧帝蒼老了很多。在這一年裏,他迎來的打擊既多且大,衰老是很正常的。唯有在看到景曦時,他十分欣悅地將望舒接過來抱了抱。


    除了景曦以外,唯一一個堪稱炙手可熱的是睿王。很多宗親朝臣前來給他敬酒,席前圍滿了人。原本備受歡迎的吳王席前卻冷清很多。


    不遠處吳王靜靜看著,神色平靜,隱含莫測之意。


    不知為什麽,看著吳王平靜的麵色,霍側妃突然有些寒冷,情不自禁地縮了縮身子。


    夜宴近半時,殿外突然傳來一些奇怪的響動。像是很多人疾步逼近,又像是金鐵相擊之聲。


    但這些聲音均被殿內舞樂之聲掩蓋下去了,大部分人並沒有注意到。


    直到一聲淒厲的嘶叫聲劃破長空。


    “啊——”


    那叫聲淒厲幾近垂死,像一根鋼針,楔入了層層夜色,劃破了舞樂之聲,驚動了整座承天殿!


    殿內眾人,人人變色!


    “吳王人呢?”不知是誰急聲問道。


    這時眾人才發現,不知何時,吳王的席位已經空了,隻留下一個滿麵惶然的華服女子坐在席上,神情不安。


    正是霍側妃。


    “我不知道。”麵對著四麵八方投來的目光,霍側妃神情惶然,“王爺,王爺從來不跟我說他要去做什麽的!”


    就在這時,禦座上的熙寧帝開口了。


    “禁衛何在!”


    往常帝王召喚時,身為戍守京畿皇城、近身護衛帝王的禁衛應該立刻出現,然而今日不知為何,熙寧帝話音落下,殿內禁衛確實動了,殿外的禁衛卻毫無聲音。


    謝雲殊本能地看向景曦,卻見她神色平靜,在謝雲殊手背上輕拍兩下,示意他平靜。


    謝雲殊的內心突然詭異地安定下來。


    殿裏已經有些騷動,禦台上熙寧帝喝道:“龍驤衛!”


    一陣極其輕的風拂過,數名黑衣人不知從哪裏冒了出來,將熙寧帝圍在中央。


    他們仿佛一直隱匿在殿內的暗影裏,當聽到帝王的召喚,立刻應聲而來。


    落地的同時,他們手裏都多了一把寒氣森森的刀,


    下一刻,承天殿門轟然洞開!


    熙寧帝自龍驤衛中抬起頭,直視著殿門處的方向,幾乎是從牙縫中硬擠出了兩個字。


    ——“吳王!”


    作者有話要說:


    不好意思估計錯誤,今天沒能送走吳王,明天一定!


    第90章 被擒 ·


    眾人聞聲望去, 震驚無語。


    ——不知何時,承天殿外空曠的廣場上,出現了一支全副鎧甲的軍隊!


    這支軍隊最前方, 殿階之上,站著不知何時離開殿內的吳王。他身旁左右立著數名手持刀兵的軍士, 將吳王牢牢護在中央。


    月色下, 他們手中的刀鋒反射著刺眼的寒芒。


    “吳王。”熙寧帝的聲音冷凝, 宛如南州城下不散的風雪,“你這是要逼宮謀反嗎?”


    殿內氣氛陷入了死寂,很多人感覺到刻骨的寒冷。這種寒冷不是來源於身體, 而是來源於恐懼。


    吳王沒有立刻回答,他提步朝著殿門走近。隨著他的步伐,殿階下的軍隊也齊齊向前邁步,距離之近幾乎隨時都能登上殿階,衝進麵前這座巍峨的大殿。


    殿內有女眷再忍不住驚慌,低低地啜泣出聲。哭聲因為竭力控製而顯得低啞,卻在無形中令人更加恐懼。


    好在吳王隻走了幾步,他在殿門的門檻前停下了腳步,隨著他的停步, 背後所有人也都停住了腳步。


    吳王說∶“是的。”


    很多人一時心生迷茫,不明白吳王這句“是的”是什麽意思。直到他們意識到, 吳王這句話是對方才熙寧帝那句問話的回答,臉色變得更加蒼白。


    少傅雷淵猛然起身,蒼老的眼裏射出怒火∶“吳王,你竟敢行此等悖逆之舉!”


    吳王沒有理會這位氣得渾身發抖的老大人, 隻是靜靜注視著禦座上的熙寧帝∶“皇城禁衛已經殺的差不多了,不會有援軍再來, 父皇,請您效仿前朝明帝,傳位與我。”


    前朝明帝,因為忌憚惠和太子勢力強大,動心要殺惠和太子,卻提前走漏風聲,遭到瘋狂反撲。最終明帝不得已寫下傳位詔書提前退位,惠和太子登基,即後來的武帝。


    剛強直理曰武,威強睿德曰武。能以武為諡號,說明這位皇帝文治武功出眾,威而有德,是一位非常出眾的帝王。


    吳王請熙寧帝效仿前朝明帝,自然是自比武帝,雄心勃勃。


    “泰路兩道的巡檢司?”熙寧帝沒有因吳王的話爆發出滔天怒火,反而看著吳王身後廣場上黑壓壓的軍隊,問出了一個風馬牛不相及的問題。


    “是。”吳王平靜道。


    他這種平靜固然可以理解為大勢在手,無所擔憂,所以平靜。但實際上,熙寧帝過分平靜的態度讓吳王有些提防,所以他不準備再說下去。


    他道∶“呈上紙筆,請父皇下旨傳位。”


    吳王此刻在殿外,他的人簇擁在身邊身後,那這句話他是對誰說的?


    眾人的疑問很快得到了解答。殿後有腳步聲傳來,一個穿著太監服飾的人手中端著托盤走了出來,托盤裏擺著禦筆、禦墨、禦硯,以及一卷空白的聖旨。


    “三福!”坐在熙寧帝身側的柔貴妃最先看清了這個人的臉,驚叫起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公主決定登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清淮曉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清淮曉色並收藏公主決定登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