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曦和她聊了兩句,已經知道劉三小姐本名劉擷,是建州劉氏嫡脈三房的姑娘。


    景曦早就聽聞,劉氏第二代接管家業的是二房,大房雖然是家中嫡長子,卻一心沉迷詩文,不理家中產業。


    世家公子精擅詩文為的是裝點門麵,但也不能光要麵子不要裏子——沒人打點家業,全族一起坐吃山空不成?


    所以劉氏族長是大房繼承,但家主卻是二房。不過這位沉迷詩文之道的劉族長還真有些天分,如今已經是建州當地有名的大儒,由他來品評這次燈台的詩文,倒還真是讓人挑不出錯。


    “那兩位是誰?”景曦問。


    劉三小姐搖了搖頭:“那兩位我也不知道是誰,不過應該是大伯的朋友。”


    景曦連劉氏族長本人都不太關心,當然更不會關心名氣似乎比他還要弱的人。然而台上這些建州的讀書人卻仿佛都聽說過他們的尊姓大名,一個個激動的臉色發紅,有幾個竟然已經捂著胸口做搖搖欲墜狀。


    或許是聽說有大儒出現,越來越多的人朝著台下蜂擁而來,已經擠成了一團。景曦越看越想皺眉,悄悄對承影使眼色,示意讓他去找巡檢司的人維護秩序,免得發生踩踏事故。


    遲來的讀書人還有想往台上擠的,卻都被劉家的家仆擋住,因為台上的幾張長桌前已經擠滿了人。景曦靠著不錯的眼力,勉強還能看到台上人群中那個戴著冪籬的謝雲殊。


    不甘心的讀書人在台下吵嚷起來,好說歹說都不管用的劉家家仆不得不叫來護衛,將他們驅趕開。


    “怎麽這樣!”劉三小姐嫉惡如仇,對著自己家的家仆也毫不徇私,“明明把人家吸引過來了,又不讓上去!”


    景曦倒覺得很自然。


    劉氏幫人揚名的方式,應該是來自建州大儒的褒獎,以及劉家書局刊印出的文集。如果當真要把整個晉陽的讀書人拉來比文采決出頭名的話,還不如直接下場考春闈來得快。


    這話就不好對著怒氣衝天的劉三小姐說了。


    “開始吧。”那邊台上,劉氏族長已經開了口。


    他聲音不高,中氣也不十分充足。然而他一開口,台上台下的讀書人就都安靜下來。


    這就是大儒在讀書人心中的號召力。


    景曦坐在茶攤上看著,卻隻覺得心底發寒。


    一個世家占據了一地的大部分財富和資源,然後廣蓄婢仆,招攬護衛,還能捧出一二大儒,受當地士子崇拜敬仰。


    那在這片土地上,當家作主的到底是景氏皇族,還是世家呢?


    世家是齊朝土地上根深蒂固的毒瘤。景曦又想起了宣皇後留給她的這句教誨。


    這一刻,景曦心中對世家的忌憚達到了頂峰。


    劉衛楚三家,劉氏聲名最盛。


    她不能將這三家一起除掉,那樣就是逼著世家造反。但她可以利用衛氏楚氏先將劉氏這個毒瘤除掉,然後慢慢削弱世家的影響力。


    景曦心下稍安,再抬頭看向台上。


    冪籬垂下的白紗之後,謝雲殊輕垂的長睫一閃。


    詩以月為題,這一點謝雲殊倒是猜到了。畢竟中秋這個題實在太大,而提起中秋,十個有八個文人都會詠月。


    往日裏謝雲殊低調處事,但他多多少少還是沾上了幾分名士行事的做派。被人譏諷藏頭露尾,謝雲殊再好的脾氣,也不大可能全無火氣。


    他開頭起的中規中矩“清輝天外散,蟾臥青冥間。”然而接下來鋪墊了沒幾句,筆鋒就是一轉“寒魄霜輝冷,氣宇碧霄寬。”


    及至最後一句寫完,謝雲殊將筆放下,等仆從過來將他的詩箋直接投入懷中抱著的箱子裏,也不讓人署名。


    詩箱被抱到屏風後品評去了,謝雲殊自己在心裏將最後一句念了幾遍,總覺得最後一句可能有點過頭。


    不過自幼被裴氏族中宿儒培養出來的自信讓謝雲殊很快又放下心來。他性格溫和,不代表真的事事謙恭,雖然對外看上去很謙虛且平易近人,實際上他對自己的水平還是自信的。


    人雖然多,不過這些讀書人能寫出來的好詩有限。至少能夠讓劉氏族長一眼驚豔的沒有幾個,他是族長,家中做主的卻是二弟,早聽二弟說這次燈台就是走個過場,其中有一首詩是早就準備好的,那首詩就是魁首。


    劉氏族長是個文人宿儒,就多多少少有點執拗和清高。他十分看不上這種公然作弊造勢的行為,奈何身為族長,不能拆族裏的台,盡管坐在這裏看詩,臉色卻不怎麽好看。


    和他一起當評委的有兩個,一個姓葉,一個姓武,都是建州當地有名的文人。也都不是寒門子弟,家中有積澱,才能縱容他們一把年紀既不出仕又不經營,整日沉醉琴棋書畫。


    “這首不錯。”葉修文將一首詩遞過來,“《中秋旅懷》,最後一句借月思親之意很是真摯,堪為魁首。”


    這首詩就是內定的那首,劉氏族長一看,心情更壞了。葉修文不知情,單看這首詩覺得很不錯,但他心裏清楚這首詩是準備好的,先對它看低了三分,含糊道:“好,等看完一並決出前三名再說。”


    葉修文一笑:“劉兄啊,你就是太謹慎了點,以我之見,這裏的詩倒真有幾個有靈氣的,可惜是未經雕琢的璞玉,還要打磨,這首已經很不錯了!”


    “等一等。”一旁的武思鴻突然打斷了葉修文的話,“我這裏倒有一首,你們看看。”


    “寒魄霜輝冷,氣宇碧霄寬……”劉氏族長低聲念道,“倒真是不錯,至少……”


    他後半句沒說出來。


    ——至少遠勝出這首《中秋旅懷》!


    葉修文默念到最後一句,也是一驚:“這……這未免太狂了!”


    垂覽世間事,天下仰頭看。


    這最後兩句寫的是月亮,又何嚐不是寫詩的這個人?


    他情不自禁地抬眼向人群中掃了一眼,一群人臉上帶著緊張的神色,不安地注視著屏風。


    很難想象緊張至此的一群人,能寫出這樣高妙的句子。


    劉氏族長禁不住感歎道:“這兩句有燕章公之風!”


    燕章公指的是有天下名士第一人的裴燕章。這句稱譽一出,劉氏族長就知道不好,趕緊閉嘴,卻已經來不及了,因為武思鴻已經道:“你說的是,我以為這篇堪為魁首。”


    葉修文心裏還是覺得這首詩有點狂,但是他想了想,還是決定不因個人喜好判定——畢竟如此出眾的一首詩,能寫出來的必然也是英才,值得重點培養,於是也道:“不錯,劉兄,你怎麽認為?”


    不多時,屏風再次開了。


    台上所有人的目光頓時緊緊盯了過去,謝雲殊也不例外。


    他心想如果不是有一位天降文曲星能壓他一頭,首名再落不到他頭上,那建州劉氏作弊未免也太過分了。


    文人大儒當然不可能扯著嗓子喊,一旁的書童接過詩箋來,高聲道:“經劉公、葉公、武公共同評判,三名是《中秋燈台賞月有感》。”


    緊接著他把第三名的詩高聲念了一遍,畢竟文無第一武無第二,萬一哪個不服爭吵起來就不太好了。念完之後,書童又高聲朗讀了一遍三位大儒的評價和肯定。


    這樣一來,就算有人仍然不服,也不敢公然嚷出來。


    “第二名《中秋旅懷》!”


    這首詩被念出來的時候,台上一個月白錦袍的年輕人就愣在了那裏。


    他旁邊的書生知道他寫的正是《中秋旅懷》,連連拱手,歆羨道:“朱兄大才,小弟敬服!”


    書生沒恭維兩句,突然注意到這位朱兄臉色發青,像是死了爹媽一樣,壓根沒有半點喜色,手尷尬地頓在空中,低聲問:“朱兄,這首難道是同名?”


    台上的人紛紛望過來,朱正錦臉色變了又變,明知道這一站出來可能是笑話,但還是舉起手臂,高呼一聲:“且慢,學生不服!”


    一群人滿頭問號地看過去,屏風後的武思鴻已經不耐地問:“你是何人?”


    朱正錦咬了咬牙,拱手道:“小子朱正錦,這首《中秋旅懷》正是小子所作!”


    武思鴻滿頭問號:“你有何不服?”還不等朱正錦回答,他就猜出了什麽,差點氣笑出來:“你覺得該給你魁首才能心服不成?”


    台上台下頓時大嘩。畢竟讀書人講究一個顏麵,朱正錦的詩雖然好,卻也沒有到了能把魁首那首《觀月》壓下去的地步——何況大家都聽了,方才剛念完魁首那首詩,寫的是真的高妙——就是狂了點。


    朱正錦被無數眼睛緊盯著,嘲笑聲仿佛近在耳旁,手心裏都是汗水,卻隻能硬撐著。


    他是建州劉氏力捧起來的才子,早就知道這次的魁首該是他的。隻要一朝揚名,來日錦繡前程唾手可得,如今好端端不知出了什麽變故,自己居然掉到了第二,那豈不是意味著自己馬上要被劉氏放棄了?


    他原本家境極好,要不是家道中落,也不至於要依附劉氏,心心念念隻等著一個重新出人頭地的機會。錯過了這一次,就不知道還有沒有下一次了。


    所以他必須得再搏一把。


    “笑話!”武思鴻大怒。


    “《觀月》是我寫的。”一個非常清潤的聲音突然插了進來。


    眾人下意識沿著聲音傳來的方向望去,看見了一頂非常眼熟的冪籬。


    謝雲殊就站在不遠處,靜靜地問朱正錦:“你有什麽不服?”


    作者有話要說: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陋室銘》


    對不起我拖了小謝後腿,他真的很有文化,沒文化的是我。


    謝雲殊的詩句化用自《中秋夜君山腳下看月》


    [ 唐 ] 無可


    洶湧吹蒼霧,朦朣吐玉盤。


    雨師清滓穢,川後掃波瀾。


    氣射繁星滅,光籠八表寒。


    來驅雲漲晚,路上碧霄寬。


    熠耀遊何在,蟾蜍食漸難。


    棹飛銀電碎,林映白虹攢。


    水魄連空合,霜輝壓樹幹。


    夜深高不動,天下仰頭看。


    第37章 野望 ·


    謝雲殊涵養很好, 沒有諷刺手下敗將的習慣,他是當真認認真真在問朱正錦到底有哪裏不服。


    然而這句話落在旁人耳中就不是這個意思了。


    武思鴻一愣,旋即大笑道:“好!果然有‘垂覽世間事, 天下仰頭看’的傲氣!”


    在景曦心裏,武思鴻是她壓根沒聽過名字的小角色。但在建州當地, 武思鴻就是博學宿儒。


    他這一句讚歎出來, 朱正錦臉色頓時更慘淡了。


    朱正錦勉力定神, 不再去看武思鴻,轉向謝雲殊:“在下朱正錦,不知兄台尊姓大名, 為何不肯以真麵目示人?”


    “兄台當不起。”謝雲殊淡淡道。


    他一看朱正錦的頭發用發冠束起,就知道對方肯定已經及冠。謝雲殊今年年方十七,比對方年紀小,當然不能被稱一聲兄台。


    緊接著他又補了一句:“是否以真麵目示人,與你何幹?方才你說不能心服,有何處不服?”


    謝雲殊刻意忽略了朱正錦對他姓名的發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公主決定登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清淮曉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清淮曉色並收藏公主決定登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