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道路平坦, 市集規範, 百姓碌而不憂,忙而不亂。唐知縣治下, 花山可謂煥然一新啊。」閆誌高笑道。
唐挽端了茶杯, 兩人遙遙一舉,低頭喝茶。唐挽道:「挽何德何能,全靠前麵幾代縣令的積累。」
閆誌高卻擺擺手:「唐知縣謙虛了。你那前任知縣, 迂腐不堪。我與他話都說不了兩句。他哪裏有您的才幹呢。」
這種調調唐挽很熟悉。官場吹捧,就講究個你來我往。於是也說道:「聽說銅冶縣今年上繳的糧稅又在咱們府搏了頭籌。閆知縣, 厲害啊。」
她說著, 有模有樣地豎起了大拇指。
閆誌高笑得紅光滿麵, 道:「承讓了。唐知縣今年紅火,光是這花山石的收入,足夠做個漂亮的帳麵了吧?」
地方官做政績主要靠稅收。因此以閆誌高為首的其餘幾位縣令都以能多收稅為指導一切的宗旨。唐挽卻不同,她這一年各種減稅免稅,以扶持棗農。若不是花山石開採帶來一筆橫財,恐怕縣衙今年都沒法過冬。
可不管賺了多少錢,她一分也不想交給府衙。
「花山積貧已久,一時半會的,緩不過來。我打算今年繼續申請減稅。」唐挽道。
「這......」閆誌高心想,全天下都知道今年花山石賣出了天價。你還想去府衙哭窮?羅知府豈會相信。轉念又一想,前些日子聽舅舅說小閣老要調地方官回京,唐挽這裏難道沒有消息嗎?
閆誌高眸光一閃,壓低了聲音道:「今年可是有風聲,京城有職缺了,可能要從地方官裏拔擢。唐大人何不籌劃籌劃?以您和小閣老的關係,不該是個難事兒啊。」
唐挽挑眉,沒想到這人的消息還挺靈通。前些日子元朗來信確實提到過有拔擢地方官入京的趨勢。不過這等好事,怎麽也輪不到自己頭上。
「青梧的確曾提起這件事。不過我三年任期未滿,這麽調動不合規矩。」唐挽心思百轉,卻神色如常,道,「閆知縣明年初該到任了吧?您是正經的閆氏子弟,不該委屈在這窮鄉僻壤啊。」
閆誌高臉上閃過一絲尷尬神色。他聽到風聲,早早就託了舅舅斡旋,結果到現在都沒有消息。他是等不及了,才來唐挽這裏投石問路。
「啊,我和我舅舅說來著,他興許是忙,忘了這回事兒了。」
前日唐挽接到閆誌高的拜帖時,還不明白對方的來意。此時聽話音看神色,她已猜出了大概。原來閆誌高是找自己探聽消息來了。唐挽暗自一笑,他既然來了,就不能輕易放他走。
「閆知縣,你是不是有什麽事得罪了小閣老啊。」唐挽問。
「啊?沒有吧。」小閣老都不知道閻誌高是誰,閆誌高哪兒能得罪他呢。
唐挽嘆了口氣,道:「不瞞你說,打從我知道這個消息,就已經向青梧舉薦了你。青梧給我回了一封信,內容一言難盡。本來不打算跟你說的,但是今兒你來了,不妨看看。」
閆誌高的心瞬間提到了嗓子眼。他沒想到唐挽會主動向小閣老舉薦自己,心中既興奮,又忐忑。興奮的是,自己終於通過唐挽和小閣老產生了聯繫,隻希望上回送去的賀禮能有點作用,留個好印象。忐忑的則是小閣老的反應。究竟是什麽樣的回信,能讓唐挽用一言難盡這四個字來形容?
唐挽從袖中取出一個信封,遞給閆誌高。閆誌高接過來一看,信封紅漆上有閆府字樣,還有沿途各官驛的章,一看就是千裏迢迢從京城來的。閆誌高鄭重地將信封打開,再展開信紙。入目隻有三個字:「知道了。」
「這是什麽意思?」閆誌高抬頭問唐挽。
「我還想問你呢,」唐挽道,「你若沒有得罪過他,那便更不好了。」
閆誌高頓時緊張起來:「怎麽講?」
唐挽咂了咂嘴,說道:「小閣老......恐怕沒看上你。」
閆誌高仿佛被人兜頭澆了一盆涼水:「這......我自上任來,年年政績考核都是拔尖的。小閣老還看不上嗎?」
唐挽擺擺手:「閆知縣有所不知,小閣老用人有自己的風格。他敬大儒、重書生,對於政績什麽的,倒看得很淡。我且問你,你上任這些年,銅冶縣出過幾個秀才?又有幾個舉人,幾個進士?」
閆誌高一頭的汗。他重農不重學,這些年莫說舉人進士,就連個秀才都沒出過。
可興文教不是種莊稼。莊稼一年可產糧,文教十年才能顯成效。閆誌高卻等不了十年。
「唐知縣啊,我的好兄弟。你與小閣老相熟,你給哥哥出個主意,怎麽才能挽回小閣老對我的印象呢?哥哥的前程可都在你手上了!」
「你這可難為我了。容我想想,想想......」唐挽故作深沉地思索一番,忽然側目,道,「閆知縣,願意花錢嗎?」
「太願意了!」閆誌高認為,不論辦什麽事,隻要錢能花出去,事兒就成了一半。最怕的就是有錢都不知道往哪兒送。
唐挽降低了聲音,道:「這個事啊,我沒和別人說過。要不是看在咱倆這關係,我也不至於跟你說。」
「兄弟你說吧。」閆誌高道。
「我打算修建一個書院,就在花山西北的石頭村裏。占地得有兩百畝,我已派了人專門從蘇州請能工巧匠來負責建造。建成之後,將會邀請天下名士前來講學,把它打造成咱臨清府獨一份的風雅之地。」唐挽雙目微眯,似一隻覓食的狐狸,「怎麽樣,閆知縣有沒有興趣參與一下?」
唐挽端了茶杯, 兩人遙遙一舉,低頭喝茶。唐挽道:「挽何德何能,全靠前麵幾代縣令的積累。」
閆誌高卻擺擺手:「唐知縣謙虛了。你那前任知縣, 迂腐不堪。我與他話都說不了兩句。他哪裏有您的才幹呢。」
這種調調唐挽很熟悉。官場吹捧,就講究個你來我往。於是也說道:「聽說銅冶縣今年上繳的糧稅又在咱們府搏了頭籌。閆知縣, 厲害啊。」
她說著, 有模有樣地豎起了大拇指。
閆誌高笑得紅光滿麵, 道:「承讓了。唐知縣今年紅火,光是這花山石的收入,足夠做個漂亮的帳麵了吧?」
地方官做政績主要靠稅收。因此以閆誌高為首的其餘幾位縣令都以能多收稅為指導一切的宗旨。唐挽卻不同,她這一年各種減稅免稅,以扶持棗農。若不是花山石開採帶來一筆橫財,恐怕縣衙今年都沒法過冬。
可不管賺了多少錢,她一分也不想交給府衙。
「花山積貧已久,一時半會的,緩不過來。我打算今年繼續申請減稅。」唐挽道。
「這......」閆誌高心想,全天下都知道今年花山石賣出了天價。你還想去府衙哭窮?羅知府豈會相信。轉念又一想,前些日子聽舅舅說小閣老要調地方官回京,唐挽這裏難道沒有消息嗎?
閆誌高眸光一閃,壓低了聲音道:「今年可是有風聲,京城有職缺了,可能要從地方官裏拔擢。唐大人何不籌劃籌劃?以您和小閣老的關係,不該是個難事兒啊。」
唐挽挑眉,沒想到這人的消息還挺靈通。前些日子元朗來信確實提到過有拔擢地方官入京的趨勢。不過這等好事,怎麽也輪不到自己頭上。
「青梧的確曾提起這件事。不過我三年任期未滿,這麽調動不合規矩。」唐挽心思百轉,卻神色如常,道,「閆知縣明年初該到任了吧?您是正經的閆氏子弟,不該委屈在這窮鄉僻壤啊。」
閆誌高臉上閃過一絲尷尬神色。他聽到風聲,早早就託了舅舅斡旋,結果到現在都沒有消息。他是等不及了,才來唐挽這裏投石問路。
「啊,我和我舅舅說來著,他興許是忙,忘了這回事兒了。」
前日唐挽接到閆誌高的拜帖時,還不明白對方的來意。此時聽話音看神色,她已猜出了大概。原來閆誌高是找自己探聽消息來了。唐挽暗自一笑,他既然來了,就不能輕易放他走。
「閆知縣,你是不是有什麽事得罪了小閣老啊。」唐挽問。
「啊?沒有吧。」小閣老都不知道閻誌高是誰,閆誌高哪兒能得罪他呢。
唐挽嘆了口氣,道:「不瞞你說,打從我知道這個消息,就已經向青梧舉薦了你。青梧給我回了一封信,內容一言難盡。本來不打算跟你說的,但是今兒你來了,不妨看看。」
閆誌高的心瞬間提到了嗓子眼。他沒想到唐挽會主動向小閣老舉薦自己,心中既興奮,又忐忑。興奮的是,自己終於通過唐挽和小閣老產生了聯繫,隻希望上回送去的賀禮能有點作用,留個好印象。忐忑的則是小閣老的反應。究竟是什麽樣的回信,能讓唐挽用一言難盡這四個字來形容?
唐挽從袖中取出一個信封,遞給閆誌高。閆誌高接過來一看,信封紅漆上有閆府字樣,還有沿途各官驛的章,一看就是千裏迢迢從京城來的。閆誌高鄭重地將信封打開,再展開信紙。入目隻有三個字:「知道了。」
「這是什麽意思?」閆誌高抬頭問唐挽。
「我還想問你呢,」唐挽道,「你若沒有得罪過他,那便更不好了。」
閆誌高頓時緊張起來:「怎麽講?」
唐挽咂了咂嘴,說道:「小閣老......恐怕沒看上你。」
閆誌高仿佛被人兜頭澆了一盆涼水:「這......我自上任來,年年政績考核都是拔尖的。小閣老還看不上嗎?」
唐挽擺擺手:「閆知縣有所不知,小閣老用人有自己的風格。他敬大儒、重書生,對於政績什麽的,倒看得很淡。我且問你,你上任這些年,銅冶縣出過幾個秀才?又有幾個舉人,幾個進士?」
閆誌高一頭的汗。他重農不重學,這些年莫說舉人進士,就連個秀才都沒出過。
可興文教不是種莊稼。莊稼一年可產糧,文教十年才能顯成效。閆誌高卻等不了十年。
「唐知縣啊,我的好兄弟。你與小閣老相熟,你給哥哥出個主意,怎麽才能挽回小閣老對我的印象呢?哥哥的前程可都在你手上了!」
「你這可難為我了。容我想想,想想......」唐挽故作深沉地思索一番,忽然側目,道,「閆知縣,願意花錢嗎?」
「太願意了!」閆誌高認為,不論辦什麽事,隻要錢能花出去,事兒就成了一半。最怕的就是有錢都不知道往哪兒送。
唐挽降低了聲音,道:「這個事啊,我沒和別人說過。要不是看在咱倆這關係,我也不至於跟你說。」
「兄弟你說吧。」閆誌高道。
「我打算修建一個書院,就在花山西北的石頭村裏。占地得有兩百畝,我已派了人專門從蘇州請能工巧匠來負責建造。建成之後,將會邀請天下名士前來講學,把它打造成咱臨清府獨一份的風雅之地。」唐挽雙目微眯,似一隻覓食的狐狸,「怎麽樣,閆知縣有沒有興趣參與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