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
這就是……周琛啊。
當年梧州夜雨,殺機暗湧,周琛也不是懷著一腔熱忱,特地前來見她了嗎?
孤勇、凜然、天真、淳厚……
這就是,她曾經愛過的,秦王周琛啊。
·
·
周瑾緊緊地攥著茶盞,指節都握至發白,萬般心緒起伏,最後化為了一聲蒼冷的歎息:
“……原來,是家宴啊。”
他不是心軟了。
周瑾隻是突然記起,自己還有一位敬佩的兄長,乃是關西秦王,二殿下周琛。
·
·
【注】
*1:“少年情/事老來悲”出自薑夔《鷓鴣天·正月十一日觀燈》。
第76章 斷天命(上) 關西秦王
兩個時辰之前。
上京城, 長安巷,秦王府。
長雲暗雨,殘紅汙錦。周琛邁出朱紅高檻, 順著抄手回廊,穿過一重又一重的門。
周琛微微睜大了眼:
“喻輔國?”
七旬老臣靜靜地跪在回廊中央,一肩一袖都是豔麗的碎紅花瓣, 顯然是在此等待多時了。
周琛哪裏擔得起這等大禮,連忙躬下身去:“老師快快請起……”
老人把頭埋得更低,沒有要起身的意思:
“老臣,與殿下, 相識二十有六;追隨殿下,一十九年。”
周琛怔愣片刻,收回手去,默默地站直了。
喻輔國跪在周琛跟前, 聲音蒼老, 語氣悲愴:
“殿下為人淳厚, 性情剛直,從未枉曲, 從未折節。”
“殿下奉命戍邊,櫛風沐雨, 老臣記得;殿下斷臂求生,向死而生, 老臣記得。”
“殿下……”喻輔國溝壑縱橫的額頭, 慢慢地觸在了地麵上,冷得老人發起抖來,“……實乃大英雄也。”
周琛漠然片刻,隨即一哂:“老師……”
“殿下——!!!”
喻輔國縱聲悲號:“殿下有賢君之相, 明主之風!他日榮登大寶,手持國柄,定能安定河山,成就一方霸業!”
“這釣魚台,不可去,不可去啊!!!”
周琛輕輕地笑了起來:
“老師,學生,心意已決。”
喻輔國愴然閉眼,老淚縱橫。
“你們都覺得我適合當皇帝……”周琛笑著歎息一聲,“也沒人問過我,想不想當這個孤家寡人。”
關西張氏日益膨脹的野望,已經超出了周琛的控製。再過不了多少時日,張氏定會與周瑾兵戎相見:屆時又是一河鮮血,一山白骨,一國大難。
有必要麽?
該結束了,該結束了。這場皇權之爭,早該結束了。
·
·
周琛閉上眼睛:
“老師,我很累。”
“我皇兄造反,與我大哥有牽係的人,都像是豬狗一樣被屠了個幹淨;
“我父皇暴斃,連一句遺言都來不及說,眼睛怎麽也合不上;
“我母妃落獄,在天牢中惶惶不可終日,我連去看一眼的權力都沒有。”
“——老師啊,你告訴我,”周琛半跪下來,對上了喻輔國,被眼淚燒得通紅的昏花老眼,“是不是所有周家人,都得雙手沾滿親人的鮮血,才能活下去?”
喻輔國泣不成聲,惶惶地伸出手去,握住了周琛的手。
這是皇子的手,養尊處優,膚色白皙;這是將軍的手,疤痕遍布,刀繭叢生;這是文人的手,手指削長,骨肉勻停。
喻輔國握著周琛的手,像是多年以前那樣,君臣一心,互相扶持,共赴這潑天風雨。
周琛搖頭道:
“我累了,老師,我真的累了。”
——而正值壯年的秦王殿下,卻要主動放開老臣的手了。
喻輔國死死地攥著周琛的手:
“殿下,殿下,此事定有轉圜之機!北恒公狼子野心,一意孤行,讓老臣去遊說……”
周琛愴然一笑:“老師,學生試過,學生早就試過了。你當我母妃,你當我外祖父,你當整個關西張氏,不知道我無意於東宮主位?”
然後呢?
便是關西張氏迫不及待地要除掉周瑾;便是雲裳樓那場荒唐又可笑的鬧劇!
喻輔國哽住了,老人知道此地已是絕境,愈發用力地攥住周琛的手;周琛無奈地看著老人,眼裏湧動著溫柔又悲哀的淚光。
“……殿下,殿下既然要赴宴,”喻輔國喃喃道,“便拿老臣的頭去吧!臣代君死,天經地義,吳王必能……”
周琛沉默地搖頭。
他就是為了讓更多人活著,才要去赴這釣魚台之宴的。
他堅定地、緩慢地、溫和地,把自己的手,從老人枯枝般的手指裏,一點點地抽了出來。
黑發秦王放開了白發老臣的手。
喻輔國惶恐起來,他身為一國重臣,三朝元老,從未露出過如此慌張的神色,以至於急急地拽住了周琛的袖子:
“殿下!!!”
周琛沉聲喝道:“我意已決!!”
喻輔國痛聲道:“殿下還年輕啊——!!!”
你尚年輕,還有希望,還有可能!
你還沒見過自己的兒女,你還沒與相愛之人白頭偕老,你還沒享過子孫繞膝的天倫之樂。
殿下,你怎麽,就走上絕路了?
周琛笑道:“不小了。”
——當年林尚書以死進諫,也是這個年紀吧?
·
·
我是秦王周琛,我是天子骨肉,我是叱吒關西的雲麾大將!
我周琛難道還比一介文臣更沒有骨氣麽?!
既然周瑾要爭;張氏要爭;薄止要爭;——那我周琛,就讓他們,都爭無可爭!
這場雨,該停了!
·
·
上京城,釣魚台。
屏風後的步練師,渾身發抖,臉色驚白。
回去,回去!
步練師雙耳中嗡嗡作響:
周雲福你給我回去!!
去把你的兵馬帶來,去把小戚王妃帶來!!
去跟周瑾來一場勢均力敵的談判!!!
而不是……而不是……
屏風外,薄霧濃雲,瑞腦殘香。
周瑾緩緩作揖道:“二哥。”
大朔曆平安七年春,秦王周琛、吳王周瑾、豫王周理,相會於釣魚台,後人稱之為,“釣魚台之變”。
·
·
史書這般記載道:
這就是……周琛啊。
當年梧州夜雨,殺機暗湧,周琛也不是懷著一腔熱忱,特地前來見她了嗎?
孤勇、凜然、天真、淳厚……
這就是,她曾經愛過的,秦王周琛啊。
·
·
周瑾緊緊地攥著茶盞,指節都握至發白,萬般心緒起伏,最後化為了一聲蒼冷的歎息:
“……原來,是家宴啊。”
他不是心軟了。
周瑾隻是突然記起,自己還有一位敬佩的兄長,乃是關西秦王,二殿下周琛。
·
·
【注】
*1:“少年情/事老來悲”出自薑夔《鷓鴣天·正月十一日觀燈》。
第76章 斷天命(上) 關西秦王
兩個時辰之前。
上京城, 長安巷,秦王府。
長雲暗雨,殘紅汙錦。周琛邁出朱紅高檻, 順著抄手回廊,穿過一重又一重的門。
周琛微微睜大了眼:
“喻輔國?”
七旬老臣靜靜地跪在回廊中央,一肩一袖都是豔麗的碎紅花瓣, 顯然是在此等待多時了。
周琛哪裏擔得起這等大禮,連忙躬下身去:“老師快快請起……”
老人把頭埋得更低,沒有要起身的意思:
“老臣,與殿下, 相識二十有六;追隨殿下,一十九年。”
周琛怔愣片刻,收回手去,默默地站直了。
喻輔國跪在周琛跟前, 聲音蒼老, 語氣悲愴:
“殿下為人淳厚, 性情剛直,從未枉曲, 從未折節。”
“殿下奉命戍邊,櫛風沐雨, 老臣記得;殿下斷臂求生,向死而生, 老臣記得。”
“殿下……”喻輔國溝壑縱橫的額頭, 慢慢地觸在了地麵上,冷得老人發起抖來,“……實乃大英雄也。”
周琛漠然片刻,隨即一哂:“老師……”
“殿下——!!!”
喻輔國縱聲悲號:“殿下有賢君之相, 明主之風!他日榮登大寶,手持國柄,定能安定河山,成就一方霸業!”
“這釣魚台,不可去,不可去啊!!!”
周琛輕輕地笑了起來:
“老師,學生,心意已決。”
喻輔國愴然閉眼,老淚縱橫。
“你們都覺得我適合當皇帝……”周琛笑著歎息一聲,“也沒人問過我,想不想當這個孤家寡人。”
關西張氏日益膨脹的野望,已經超出了周琛的控製。再過不了多少時日,張氏定會與周瑾兵戎相見:屆時又是一河鮮血,一山白骨,一國大難。
有必要麽?
該結束了,該結束了。這場皇權之爭,早該結束了。
·
·
周琛閉上眼睛:
“老師,我很累。”
“我皇兄造反,與我大哥有牽係的人,都像是豬狗一樣被屠了個幹淨;
“我父皇暴斃,連一句遺言都來不及說,眼睛怎麽也合不上;
“我母妃落獄,在天牢中惶惶不可終日,我連去看一眼的權力都沒有。”
“——老師啊,你告訴我,”周琛半跪下來,對上了喻輔國,被眼淚燒得通紅的昏花老眼,“是不是所有周家人,都得雙手沾滿親人的鮮血,才能活下去?”
喻輔國泣不成聲,惶惶地伸出手去,握住了周琛的手。
這是皇子的手,養尊處優,膚色白皙;這是將軍的手,疤痕遍布,刀繭叢生;這是文人的手,手指削長,骨肉勻停。
喻輔國握著周琛的手,像是多年以前那樣,君臣一心,互相扶持,共赴這潑天風雨。
周琛搖頭道:
“我累了,老師,我真的累了。”
——而正值壯年的秦王殿下,卻要主動放開老臣的手了。
喻輔國死死地攥著周琛的手:
“殿下,殿下,此事定有轉圜之機!北恒公狼子野心,一意孤行,讓老臣去遊說……”
周琛愴然一笑:“老師,學生試過,學生早就試過了。你當我母妃,你當我外祖父,你當整個關西張氏,不知道我無意於東宮主位?”
然後呢?
便是關西張氏迫不及待地要除掉周瑾;便是雲裳樓那場荒唐又可笑的鬧劇!
喻輔國哽住了,老人知道此地已是絕境,愈發用力地攥住周琛的手;周琛無奈地看著老人,眼裏湧動著溫柔又悲哀的淚光。
“……殿下,殿下既然要赴宴,”喻輔國喃喃道,“便拿老臣的頭去吧!臣代君死,天經地義,吳王必能……”
周琛沉默地搖頭。
他就是為了讓更多人活著,才要去赴這釣魚台之宴的。
他堅定地、緩慢地、溫和地,把自己的手,從老人枯枝般的手指裏,一點點地抽了出來。
黑發秦王放開了白發老臣的手。
喻輔國惶恐起來,他身為一國重臣,三朝元老,從未露出過如此慌張的神色,以至於急急地拽住了周琛的袖子:
“殿下!!!”
周琛沉聲喝道:“我意已決!!”
喻輔國痛聲道:“殿下還年輕啊——!!!”
你尚年輕,還有希望,還有可能!
你還沒見過自己的兒女,你還沒與相愛之人白頭偕老,你還沒享過子孫繞膝的天倫之樂。
殿下,你怎麽,就走上絕路了?
周琛笑道:“不小了。”
——當年林尚書以死進諫,也是這個年紀吧?
·
·
我是秦王周琛,我是天子骨肉,我是叱吒關西的雲麾大將!
我周琛難道還比一介文臣更沒有骨氣麽?!
既然周瑾要爭;張氏要爭;薄止要爭;——那我周琛,就讓他們,都爭無可爭!
這場雨,該停了!
·
·
上京城,釣魚台。
屏風後的步練師,渾身發抖,臉色驚白。
回去,回去!
步練師雙耳中嗡嗡作響:
周雲福你給我回去!!
去把你的兵馬帶來,去把小戚王妃帶來!!
去跟周瑾來一場勢均力敵的談判!!!
而不是……而不是……
屏風外,薄霧濃雲,瑞腦殘香。
周瑾緩緩作揖道:“二哥。”
大朔曆平安七年春,秦王周琛、吳王周瑾、豫王周理,相會於釣魚台,後人稱之為,“釣魚台之變”。
·
·
史書這般記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