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社有一座主殿,兩座配殿,還有占地最大,目前還隻有各種空置書架的歷年資料庫。主殿和配殿內,都豎著各種各樣的書架,相對於空蕩蕩的配殿和資料庫,主殿的書架已經放滿了各種書卷,可供任何人翻閱。每個配殿的門欄處,還設有二十位介紹和諮詢的人員,都出自太學的學生,每天都會有學生在這裏輪班,一人半天,誰都可以來此詢問,哪怕是大字不識的老農。
而其之所以會讓大家如此重視,正在於主殿的那些誰都可翻閱、可查看的書卷。每一卷的卷封,不是書籍的名字,而是地名、官位、人名的結合。這裏有所有巧國在職官員的資料,出身、家庭、家族成員、在何地任職、在職幾年、做過什麽事情、有過什麽政績、每年考校的評語、考校的上官是誰,都一一寫明。
主殿因為幾乎讓所有文人大驚失色的書卷聞名,但是其實,最應該讓人驚嘆的,還不是這個。而是目前還沒有發揮威力,空置的東、西兩座配殿。
在東殿,不管是誰,都可以上交對主殿任何官員的評語,上到宰塚,下到村長都可以。哪怕是三歲的稚童,隻要手拿書卷、紙張進入配殿,就有專人接手,不用袒露姓名,不用親自送出,誰都可以表達對任何官員的不滿。接手的人員會直接把文字貼在東殿的牆上,任何人皆可觀看。
西殿則是和東殿相反,所有的書卷都要本人親自送出,蓋上本人的印章,親手把書卷貼在指定的地方。因為西殿是用來辯駁和公布國家處理結果之地。一旦東殿有人貼對官員貼出指控,官員必須在三個月內,到達西殿給出解釋,否則朝堂會出手解決東殿貼文的指控。
此新聞社,還有一個小門,門口開在東殿的右側方,這個門內,隨便寫什麽,東家長李家短的八卦,聽聞某位官員不修邊幅或是嗜好女色、男色,鄰居家的孩子老是被打,我沒辦法解決,想要求助,都可以在這裏寫。
這裏寫的事情,誰都可以說,誰都可以聊,官家不會插手,一切由百姓自主決定,這裏也沒有維護的人,想貼在哪,想去撕毀貼文,也全靠百姓自己動手。幾乎就是未來的變異版八卦論壇。
國家新聞社預計會在每個鄉鎮修一座等比縮小版,如果各個鄉野有不平之事,每半年會有巡館人,在各地巡上三十天,三十天內可以解決的就地解決,不能解決的自有巡館人帶上朝堂,於百官對峙。
對文人來說,新聞社最主要的功能是挾製他們。但是,對百姓來說,這個新聞社是活命的地方,因為它不止是有所謂的書籍,也有炭火和糧食,讓他們在無處可去的時候,多一個藏身之地。
歷年資料庫不止作為資料庫使用,還單獨擁有配殿和倉庫,這兩者是收容患難之人的地方。目前的巧國依舊有難民流落,海客、山客這些沒有身份的人,同樣也是難民的一部分。在資料庫裏,可以以自己的學識、財物、勞力換取或者借貸糧食和禦寒的衣物。
對有身份沒有田地的難民,巡館會帶衛隊護送他們回到出身地,安家落戶分配田地房屋。對沒有身份的人,主殿接待的學生會詢問他們的去處,盡量合理的為他們找到落腳足以度日的地方。哪怕是什麽地方都不想去,沒有落腳之地的人,也可以留在新聞社,做掃灑和幫忙的役人,雖然沒有工錢,吃喝總是不用愁的。
在鴻堯的預想裏,新聞社的主要作用反而不是文人關注的那些,它更多的是一個便民的機構,為了安置越來越多,漂洋過海回家難民的地方,就連小門最初的打算,是想要讓各家張貼招工信息的地方,隻是民情不同,這裏多半不會招生人,因此變成了八卦論壇。
在常世,讀書不止是改變出身,讓自己可以施展滿腔抱腹,最大的,最讓人嚮往的,是讀書甚至可以改變種族,一飛沖天,自此同以往完全是兩種物種。成為士是真正可以庇佑家族上千年的存在,常世的官員遠比海的那邊更讓人艷羨,也更讓人垂涎。
因為一旦擁有官位,官員即可,登上地仙之位,仙人不老不死,別說是生病,就算是被普通武器刺中心髒,隻要不是被官家管製的冬器,連點小傷都不會有。這比什麽有錢人,哪怕是富可敵國的富商都比不上。這裏的士之位,才是真正的一步登天的存在。
常世的階級製度,也因為官位和仙位等同的規矩,變的格外的腐朽和陳舊,成千上萬年,都未有改變。從到迄今為止還在施行的叩首禮就能看出一二,曾經慶國景王,海客中島陽子,在初赦時罷黜跪禮,成為一時佳話,階級問題已經成為了這樣的存在。
而『新聞社』主殿的這些官員的生平,也可以看作是仙人的生平,這樣徹底打破仙人高高在上的位置,把官員事無巨細的放在百姓麵前,任由別人的審視和談論,絕對是前無古人的存在。接受叩首的人清楚的知道,麵前的這位隨時可能在『新聞社』告他一狀。叩首的人也不用把自己低到塵埃裏,因為他雖然卑微,但同樣手握武器。
同文人們對此的議論紛紛相比,各國的君主卻明白,塙王到底做了多偉大的事情,就算有人或許曾經想到過此類的事情,也沒有誰願意花這麽大的力氣,或者沒有誰真的能做到,這些海量的資料收集,查缺補漏的做這件事。
對純靠抄寫、背誦、口耳相傳進行溝通的常世,這是幾乎不可能實現的工程,出現在了這位塙王的手上。哪怕是一開始放在主殿的那些文字資料,想要一筆一筆的寫出要耗費多大的時間和精力就足以讓人乍舌。
而其之所以會讓大家如此重視,正在於主殿的那些誰都可翻閱、可查看的書卷。每一卷的卷封,不是書籍的名字,而是地名、官位、人名的結合。這裏有所有巧國在職官員的資料,出身、家庭、家族成員、在何地任職、在職幾年、做過什麽事情、有過什麽政績、每年考校的評語、考校的上官是誰,都一一寫明。
主殿因為幾乎讓所有文人大驚失色的書卷聞名,但是其實,最應該讓人驚嘆的,還不是這個。而是目前還沒有發揮威力,空置的東、西兩座配殿。
在東殿,不管是誰,都可以上交對主殿任何官員的評語,上到宰塚,下到村長都可以。哪怕是三歲的稚童,隻要手拿書卷、紙張進入配殿,就有專人接手,不用袒露姓名,不用親自送出,誰都可以表達對任何官員的不滿。接手的人員會直接把文字貼在東殿的牆上,任何人皆可觀看。
西殿則是和東殿相反,所有的書卷都要本人親自送出,蓋上本人的印章,親手把書卷貼在指定的地方。因為西殿是用來辯駁和公布國家處理結果之地。一旦東殿有人貼對官員貼出指控,官員必須在三個月內,到達西殿給出解釋,否則朝堂會出手解決東殿貼文的指控。
此新聞社,還有一個小門,門口開在東殿的右側方,這個門內,隨便寫什麽,東家長李家短的八卦,聽聞某位官員不修邊幅或是嗜好女色、男色,鄰居家的孩子老是被打,我沒辦法解決,想要求助,都可以在這裏寫。
這裏寫的事情,誰都可以說,誰都可以聊,官家不會插手,一切由百姓自主決定,這裏也沒有維護的人,想貼在哪,想去撕毀貼文,也全靠百姓自己動手。幾乎就是未來的變異版八卦論壇。
國家新聞社預計會在每個鄉鎮修一座等比縮小版,如果各個鄉野有不平之事,每半年會有巡館人,在各地巡上三十天,三十天內可以解決的就地解決,不能解決的自有巡館人帶上朝堂,於百官對峙。
對文人來說,新聞社最主要的功能是挾製他們。但是,對百姓來說,這個新聞社是活命的地方,因為它不止是有所謂的書籍,也有炭火和糧食,讓他們在無處可去的時候,多一個藏身之地。
歷年資料庫不止作為資料庫使用,還單獨擁有配殿和倉庫,這兩者是收容患難之人的地方。目前的巧國依舊有難民流落,海客、山客這些沒有身份的人,同樣也是難民的一部分。在資料庫裏,可以以自己的學識、財物、勞力換取或者借貸糧食和禦寒的衣物。
對有身份沒有田地的難民,巡館會帶衛隊護送他們回到出身地,安家落戶分配田地房屋。對沒有身份的人,主殿接待的學生會詢問他們的去處,盡量合理的為他們找到落腳足以度日的地方。哪怕是什麽地方都不想去,沒有落腳之地的人,也可以留在新聞社,做掃灑和幫忙的役人,雖然沒有工錢,吃喝總是不用愁的。
在鴻堯的預想裏,新聞社的主要作用反而不是文人關注的那些,它更多的是一個便民的機構,為了安置越來越多,漂洋過海回家難民的地方,就連小門最初的打算,是想要讓各家張貼招工信息的地方,隻是民情不同,這裏多半不會招生人,因此變成了八卦論壇。
在常世,讀書不止是改變出身,讓自己可以施展滿腔抱腹,最大的,最讓人嚮往的,是讀書甚至可以改變種族,一飛沖天,自此同以往完全是兩種物種。成為士是真正可以庇佑家族上千年的存在,常世的官員遠比海的那邊更讓人艷羨,也更讓人垂涎。
因為一旦擁有官位,官員即可,登上地仙之位,仙人不老不死,別說是生病,就算是被普通武器刺中心髒,隻要不是被官家管製的冬器,連點小傷都不會有。這比什麽有錢人,哪怕是富可敵國的富商都比不上。這裏的士之位,才是真正的一步登天的存在。
常世的階級製度,也因為官位和仙位等同的規矩,變的格外的腐朽和陳舊,成千上萬年,都未有改變。從到迄今為止還在施行的叩首禮就能看出一二,曾經慶國景王,海客中島陽子,在初赦時罷黜跪禮,成為一時佳話,階級問題已經成為了這樣的存在。
而『新聞社』主殿的這些官員的生平,也可以看作是仙人的生平,這樣徹底打破仙人高高在上的位置,把官員事無巨細的放在百姓麵前,任由別人的審視和談論,絕對是前無古人的存在。接受叩首的人清楚的知道,麵前的這位隨時可能在『新聞社』告他一狀。叩首的人也不用把自己低到塵埃裏,因為他雖然卑微,但同樣手握武器。
同文人們對此的議論紛紛相比,各國的君主卻明白,塙王到底做了多偉大的事情,就算有人或許曾經想到過此類的事情,也沒有誰願意花這麽大的力氣,或者沒有誰真的能做到,這些海量的資料收集,查缺補漏的做這件事。
對純靠抄寫、背誦、口耳相傳進行溝通的常世,這是幾乎不可能實現的工程,出現在了這位塙王的手上。哪怕是一開始放在主殿的那些文字資料,想要一筆一筆的寫出要耗費多大的時間和精力就足以讓人乍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