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封剛落下帷幕,英國公張懋、黔國公沐琮、定國公徐永寧、信國公湯倫、鄭國公常寧同時進宮辭行,前往地方坐鎮水係清理工程。
張懋前往蘇州吳縣,沐琮前往浙江杭州,徐永寧前往湖廣長沙,湯倫去了江西南昌,常寧去了微山湖。
其實汪舜華私心派魏國公世子徐俌去,但是他如今正在守孝。汪舜華實在不忍心讓女婿奪情,背負不孝的罵名。
這幾個人其實都不是水利專業;要想進行水係清理,明朝有專業技術人員。但是光有技術人員是不夠的,因為水係清理,除了技術上的難題,最基本的就是清理河道、封山育林,這顯然是會得罪人的活。
這幾年得罪的人太多,汪舜華很擔心哪件事就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個稻草;但是不得罪一路人,恐怕就要得罪一城一省人——當年看書,明朝的水旱災害實在太嚴重,除了天災,還有人禍的因素,甚至可以說,人禍勝於天災。
所以,即便有天大的困難,也必須排除。
與此同時,他們還要親自主持一係列惠民工程,文化惠民工程。
汪舜華迫切想要改善和江南士子的關係,維護自己和朝廷的形象,光在瓊林宴上說幾句不行,還得有實實在在的行動。那就是江南地區的文化工程必須盡快上馬。
南京貢院在建極五年進行了重建;與此同時,南京國家圖書館也投入了使用,汪舜華還下令成國公朱儀,主持秦淮河的清理工作。
秦淮河是南京的母親河,十代繁華之地。衣冠文物,盛於江南;文採風流,甲於海內,被稱為「中國第一歷史文化名河」。
明初對秦淮河進行了大幅度的修繕改造,經過這麽些年的發展,這裏已經是全國數一數二繁華所在。
但繁華背後,還是有隱憂。
秦淮河兩岸為低窪圩區,地麵高出丈餘,圩區後麵是丘陵山區,山穀淺,蓄水能力差。每逢暴雨,匯水快而來水猛,圩區的滯洪能力又弱;下遊河道淺而窄,橋樑眾多,束水嚴重,洪水出路不足,易泛濫成災。因此受長江水位和秦淮流域降雨的影響,洪澇和斷流現象經常發生。
秦淮河治理是一個超級大工程,考慮到現在正在進行北方水係治理,汪舜華沒有立刻下旨工程上馬,隻是下令南京工部進行前期調研,提出係統完整的方案;同時讓朱儀進行河道清理:一是拆除所有違規建築,退耕還河。沒有任何討價還價的餘地,考慮到其中有不少貧寒百姓,可以拿到一定的補償;二是進行分段疏淺除淤,尤其是胭脂河。這是南京地區連接太湖、水陽江兩水係的紐帶。隻是遷都北京後,漕運轉向北方,逐步湮塞。現在進行淺灘疏浚、清障。
與此同時,是對南京城尤其名勝古蹟進行修繕,把它打造成真正的國際化的大都市。對孝陵、懿文太子陵和功臣墓進行修繕,增種花木,完善道路和排水設施,加強安保工作。
孝陵自來守衛森嚴。隻是承平日久,什麽事情都有可能發生;尤其前幾年江南土地清理期間,就有不法分子糾集社會閑散人員甚至普通百姓跑到鍾山哭陵,自然與守陵軍士發生激烈衝突。好歹成國公親率甲士趕到,當場殺了一批,又捉拿了一批亡命之徒,這才穩住局麵。
孝陵平白受了一場波及,旁邊的懿文太子也陵不可避免的受到了波及。
懿文太子薨逝之後,太祖心痛之餘,為他興建了宏偉的陵寢。老頭甚至沒有給兒子建立單獨的神道石刻和禦橋,而是讓他和自己共用一條主神道,從而開創了神道共用的製度。
生前共用一套班子,死後共用一條墓道。
這真的是親爹。
建極改元,可能看到汪舜華好說話,不斷有人提出恢復建文帝及朱標的地位的建議,被汪舜華斷然拒絕——她當然知道,傳位給建文帝,確實是太祖自己的意願,跟建文帝會作秀有關,但更與太祖的疑心病和父子情有關。這樣的背景下,建文帝嫡出庶出反而不重要了,反正常妃去世,他媽呂氏側室轉正,就是庶子也成嫡子了。
但這是關乎太宗皇帝「奉天靖難」合法性的原則性問題,也是關乎太宗係正統性的根本性問題。沒有任何討價還價的餘地。
赦免建庶人和吳庶人,赦免建文帝的遺臣之後,是她能做的極限了;除了人道主義,也是不忍心懿文太子這樣的仁厚君子僅有的血脈受苦。跟建文帝本人沒有一毛錢關係。
北京國家圖書館是王振府邸改建的,極其壯麗;但比起南京國家圖書館,卻又相形見絀了。
因為南京國家圖書館是馳名海內的瞻園,也就是太祖皇帝稱帝前的居住的吳王府。
太祖稱帝後,考慮到徐達還沒有府邸,於是賜給徐達。徐達沒有受領,後來就把該府對麵關帝廟作為宅基地,敕建新府,廣造園林。
既然是太祖的潛邸,當年徐達也沒有接受,汪舜華就下旨對瞻園進行修繕擴建,清理水域,改建成國家圖書館。
包括於謙在內,都提出過反對,但汪舜華搖頭。後代的領袖舊居開放成愛國主義基地是再正常不過的事:「用太祖舊居作圖書館,以示朝廷繼承太祖遺誌,育才愛賢之意;同時希望太祖在天有靈,能夠庇佑圖書不受水火侵擾,浸潤世人。」
大家也就不說什麽了。
久負盛名的莫愁湖是當年太祖賜給徐達的,還留下了個「勝棋樓」的傳說。
莫愁湖號稱「江南第一名湖」。園內樓軒亭榭錯列有致,堤岸垂柳,海棠相間,湖水蕩漾,碧波照人。
莫愁湖現在歸魏國公府所有,汪舜華很驚訝太祖居然也有大方的時候。換做她,賞金賞銀什麽都可以,樓也可以送人,湖卻是如何也不肯給的。
汗,真是貧窮限製了想像力。
汪舜華自然不會去算計親家的產業,但是莫愁湖位置特殊。隋唐以前,長江沿南京城西側流過,與秦淮河匯合於石頭城下,後長江改道北移,留下大片淤積地與一係列沼澤、池塘與湖泊,莫愁湖就是其中最大的,南唐時稱橫塘,因其依傍石頭城,故亦稱石城湖。
現在朝廷要整治河道,莫愁湖首當其衝。廢話,就算莫愁湖離長江還有距離,也會有人盡量把兩者聯繫在一起。
群臣鋪天蓋地的奏疏中,還有南京的另外一處名勝白鷺洲,也是徐家的產業,不過現在還沒有什麽名氣。永樂年間,徐皇後把秦淮河畔的這片地方賜給娘家做菜園。直到正德三年,徐達六世孫徐天賜在這裏建設了園林,成為金陵名勝。
汪舜華的手指敲在案幾上。
沒容得及她開口,魏國公徐承宗主動站了出來:「隻要能保南京富庶安康,臣願意把莫愁湖和白鷺洲交由朝廷處置。」
徐承宗是聰明人,當年徐家能在洪武末年的大清洗中獨善其身,甚至在後來的靖難之役中仍然屹立不倒,依靠的自然是徐達和徐皇後兩尊大神,但還有他們的政治智慧:功高不伐,公忠謙遜。
汪太後對宗室和讀書人都不加以退讓,又怎會因為魏國公府改變治水的決心?自家如果不拿出態度,恐怕就是她大義滅親了。
汪舜華對親家的深明大義很是滿意,把徐承宗父子招到西苑,褒獎了徐承宗的高風亮節,順便關心了徐俌最近的狀況,又讓他們去湖邊垂釣,知道徐俌所獲甚豐,極是高興,賞了不少好物件,包括琉球國進貢的極品珊瑚。
此外,在什剎海附近德勝門內大興土木,營建了恢弘壯麗的魏國公府,比不過清朝的恭親王府,但也隻比親王府差一點有限;同時,還把駙馬趙輝在南京營建的府邸補償給魏國公。
徐承宗為自己的機智點讚。
汪舜華下旨:「自今以後,不得以山川湖泊賜勛臣貴戚,亦不得請。此為定製。」
汪舜華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很摳門,但是真的沒必要「損不足以奉有餘」,尤其是在關乎百姓生命財產安全的問題上。
莫愁湖連同附近的小湖泊一起被納入河道清理的範圍,原來緊閉的大門被拆除,成為南京新的遊覽勝地。
白鷺洲上也構建了亭台,種植了大量花木,成為一座小型開放式園林,尤其春水垂楊、辛夷挺秀、紅杏試雨、夭桃吐艷最引人入勝。
重點是秦淮風景區。「錦鏽十裏春風來,千門萬戶臨河開。」六朝以來,這裏就是世家權貴的聚居區,繁華昌盛,金粉樓台,鱗次櫛比。在明代,夫子廟作為國子監科舉考場,考生雲集,因此這裏集中了許多服務行業。綺窗絲幛,十裏珠簾,燈船之盛,甲於天下。
汪舜華當然知道秦淮河的名聲,畢竟那些風流韻事實在太有名。
她當然不會認為明朝敗亡是因為紅顏禍水,混帳的是「衝冠一怒為紅顏」的貳臣;何況當時明朝已經咽下了最後一口氣,早晚的事。
但是秦淮風月必須整頓,這是關乎世道人心的事,也是關乎南京和諧穩定發展的事。
除了對沿河的違規建築進行拆除,還要對青樓妓館進行清理,至少明麵上不能有特殊行業;此外,對沿河的樓閣景觀進行完善。
隻是考慮到江南現在並不太平,宵禁政策還得堅持一段時間。
秦淮河的整治在建極七年初全麵完工,很快恢復了昔日繁華熱鬧的場景,消解了籠罩在江南地區上空的陰霾。
【提示】:如果覺得此文不錯,請推薦給更多小夥伴吧!分享也是一種享受。
張懋前往蘇州吳縣,沐琮前往浙江杭州,徐永寧前往湖廣長沙,湯倫去了江西南昌,常寧去了微山湖。
其實汪舜華私心派魏國公世子徐俌去,但是他如今正在守孝。汪舜華實在不忍心讓女婿奪情,背負不孝的罵名。
這幾個人其實都不是水利專業;要想進行水係清理,明朝有專業技術人員。但是光有技術人員是不夠的,因為水係清理,除了技術上的難題,最基本的就是清理河道、封山育林,這顯然是會得罪人的活。
這幾年得罪的人太多,汪舜華很擔心哪件事就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個稻草;但是不得罪一路人,恐怕就要得罪一城一省人——當年看書,明朝的水旱災害實在太嚴重,除了天災,還有人禍的因素,甚至可以說,人禍勝於天災。
所以,即便有天大的困難,也必須排除。
與此同時,他們還要親自主持一係列惠民工程,文化惠民工程。
汪舜華迫切想要改善和江南士子的關係,維護自己和朝廷的形象,光在瓊林宴上說幾句不行,還得有實實在在的行動。那就是江南地區的文化工程必須盡快上馬。
南京貢院在建極五年進行了重建;與此同時,南京國家圖書館也投入了使用,汪舜華還下令成國公朱儀,主持秦淮河的清理工作。
秦淮河是南京的母親河,十代繁華之地。衣冠文物,盛於江南;文採風流,甲於海內,被稱為「中國第一歷史文化名河」。
明初對秦淮河進行了大幅度的修繕改造,經過這麽些年的發展,這裏已經是全國數一數二繁華所在。
但繁華背後,還是有隱憂。
秦淮河兩岸為低窪圩區,地麵高出丈餘,圩區後麵是丘陵山區,山穀淺,蓄水能力差。每逢暴雨,匯水快而來水猛,圩區的滯洪能力又弱;下遊河道淺而窄,橋樑眾多,束水嚴重,洪水出路不足,易泛濫成災。因此受長江水位和秦淮流域降雨的影響,洪澇和斷流現象經常發生。
秦淮河治理是一個超級大工程,考慮到現在正在進行北方水係治理,汪舜華沒有立刻下旨工程上馬,隻是下令南京工部進行前期調研,提出係統完整的方案;同時讓朱儀進行河道清理:一是拆除所有違規建築,退耕還河。沒有任何討價還價的餘地,考慮到其中有不少貧寒百姓,可以拿到一定的補償;二是進行分段疏淺除淤,尤其是胭脂河。這是南京地區連接太湖、水陽江兩水係的紐帶。隻是遷都北京後,漕運轉向北方,逐步湮塞。現在進行淺灘疏浚、清障。
與此同時,是對南京城尤其名勝古蹟進行修繕,把它打造成真正的國際化的大都市。對孝陵、懿文太子陵和功臣墓進行修繕,增種花木,完善道路和排水設施,加強安保工作。
孝陵自來守衛森嚴。隻是承平日久,什麽事情都有可能發生;尤其前幾年江南土地清理期間,就有不法分子糾集社會閑散人員甚至普通百姓跑到鍾山哭陵,自然與守陵軍士發生激烈衝突。好歹成國公親率甲士趕到,當場殺了一批,又捉拿了一批亡命之徒,這才穩住局麵。
孝陵平白受了一場波及,旁邊的懿文太子也陵不可避免的受到了波及。
懿文太子薨逝之後,太祖心痛之餘,為他興建了宏偉的陵寢。老頭甚至沒有給兒子建立單獨的神道石刻和禦橋,而是讓他和自己共用一條主神道,從而開創了神道共用的製度。
生前共用一套班子,死後共用一條墓道。
這真的是親爹。
建極改元,可能看到汪舜華好說話,不斷有人提出恢復建文帝及朱標的地位的建議,被汪舜華斷然拒絕——她當然知道,傳位給建文帝,確實是太祖自己的意願,跟建文帝會作秀有關,但更與太祖的疑心病和父子情有關。這樣的背景下,建文帝嫡出庶出反而不重要了,反正常妃去世,他媽呂氏側室轉正,就是庶子也成嫡子了。
但這是關乎太宗皇帝「奉天靖難」合法性的原則性問題,也是關乎太宗係正統性的根本性問題。沒有任何討價還價的餘地。
赦免建庶人和吳庶人,赦免建文帝的遺臣之後,是她能做的極限了;除了人道主義,也是不忍心懿文太子這樣的仁厚君子僅有的血脈受苦。跟建文帝本人沒有一毛錢關係。
北京國家圖書館是王振府邸改建的,極其壯麗;但比起南京國家圖書館,卻又相形見絀了。
因為南京國家圖書館是馳名海內的瞻園,也就是太祖皇帝稱帝前的居住的吳王府。
太祖稱帝後,考慮到徐達還沒有府邸,於是賜給徐達。徐達沒有受領,後來就把該府對麵關帝廟作為宅基地,敕建新府,廣造園林。
既然是太祖的潛邸,當年徐達也沒有接受,汪舜華就下旨對瞻園進行修繕擴建,清理水域,改建成國家圖書館。
包括於謙在內,都提出過反對,但汪舜華搖頭。後代的領袖舊居開放成愛國主義基地是再正常不過的事:「用太祖舊居作圖書館,以示朝廷繼承太祖遺誌,育才愛賢之意;同時希望太祖在天有靈,能夠庇佑圖書不受水火侵擾,浸潤世人。」
大家也就不說什麽了。
久負盛名的莫愁湖是當年太祖賜給徐達的,還留下了個「勝棋樓」的傳說。
莫愁湖號稱「江南第一名湖」。園內樓軒亭榭錯列有致,堤岸垂柳,海棠相間,湖水蕩漾,碧波照人。
莫愁湖現在歸魏國公府所有,汪舜華很驚訝太祖居然也有大方的時候。換做她,賞金賞銀什麽都可以,樓也可以送人,湖卻是如何也不肯給的。
汗,真是貧窮限製了想像力。
汪舜華自然不會去算計親家的產業,但是莫愁湖位置特殊。隋唐以前,長江沿南京城西側流過,與秦淮河匯合於石頭城下,後長江改道北移,留下大片淤積地與一係列沼澤、池塘與湖泊,莫愁湖就是其中最大的,南唐時稱橫塘,因其依傍石頭城,故亦稱石城湖。
現在朝廷要整治河道,莫愁湖首當其衝。廢話,就算莫愁湖離長江還有距離,也會有人盡量把兩者聯繫在一起。
群臣鋪天蓋地的奏疏中,還有南京的另外一處名勝白鷺洲,也是徐家的產業,不過現在還沒有什麽名氣。永樂年間,徐皇後把秦淮河畔的這片地方賜給娘家做菜園。直到正德三年,徐達六世孫徐天賜在這裏建設了園林,成為金陵名勝。
汪舜華的手指敲在案幾上。
沒容得及她開口,魏國公徐承宗主動站了出來:「隻要能保南京富庶安康,臣願意把莫愁湖和白鷺洲交由朝廷處置。」
徐承宗是聰明人,當年徐家能在洪武末年的大清洗中獨善其身,甚至在後來的靖難之役中仍然屹立不倒,依靠的自然是徐達和徐皇後兩尊大神,但還有他們的政治智慧:功高不伐,公忠謙遜。
汪太後對宗室和讀書人都不加以退讓,又怎會因為魏國公府改變治水的決心?自家如果不拿出態度,恐怕就是她大義滅親了。
汪舜華對親家的深明大義很是滿意,把徐承宗父子招到西苑,褒獎了徐承宗的高風亮節,順便關心了徐俌最近的狀況,又讓他們去湖邊垂釣,知道徐俌所獲甚豐,極是高興,賞了不少好物件,包括琉球國進貢的極品珊瑚。
此外,在什剎海附近德勝門內大興土木,營建了恢弘壯麗的魏國公府,比不過清朝的恭親王府,但也隻比親王府差一點有限;同時,還把駙馬趙輝在南京營建的府邸補償給魏國公。
徐承宗為自己的機智點讚。
汪舜華下旨:「自今以後,不得以山川湖泊賜勛臣貴戚,亦不得請。此為定製。」
汪舜華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很摳門,但是真的沒必要「損不足以奉有餘」,尤其是在關乎百姓生命財產安全的問題上。
莫愁湖連同附近的小湖泊一起被納入河道清理的範圍,原來緊閉的大門被拆除,成為南京新的遊覽勝地。
白鷺洲上也構建了亭台,種植了大量花木,成為一座小型開放式園林,尤其春水垂楊、辛夷挺秀、紅杏試雨、夭桃吐艷最引人入勝。
重點是秦淮風景區。「錦鏽十裏春風來,千門萬戶臨河開。」六朝以來,這裏就是世家權貴的聚居區,繁華昌盛,金粉樓台,鱗次櫛比。在明代,夫子廟作為國子監科舉考場,考生雲集,因此這裏集中了許多服務行業。綺窗絲幛,十裏珠簾,燈船之盛,甲於天下。
汪舜華當然知道秦淮河的名聲,畢竟那些風流韻事實在太有名。
她當然不會認為明朝敗亡是因為紅顏禍水,混帳的是「衝冠一怒為紅顏」的貳臣;何況當時明朝已經咽下了最後一口氣,早晚的事。
但是秦淮風月必須整頓,這是關乎世道人心的事,也是關乎南京和諧穩定發展的事。
除了對沿河的違規建築進行拆除,還要對青樓妓館進行清理,至少明麵上不能有特殊行業;此外,對沿河的樓閣景觀進行完善。
隻是考慮到江南現在並不太平,宵禁政策還得堅持一段時間。
秦淮河的整治在建極七年初全麵完工,很快恢復了昔日繁華熱鬧的場景,消解了籠罩在江南地區上空的陰霾。
【提示】:如果覺得此文不錯,請推薦給更多小夥伴吧!分享也是一種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