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帝的病體也稍微好些了,又開始處理政務。


    汪舜華深刻的感受到,地位有多高,責任就有多重,景帝不過是患病,下麵就蠢蠢欲動了!


    隻是她的思緒不能不飄到很遠:景帝的身體大不如往常,一旦山陵崩逝,她該怎麽辦?


    這種擔憂在親蠶禮時登上高處更加明顯。看著山下忙忙碌碌的人群,微風吹來,汪舜華不自覺的哆嗦了一下。


    高處不勝寒。


    離開的時候,汪舜華罕見的回頭,也許,這是她皇後生涯最後一次親蠶。


    即便沒有太上皇南宮復辟這一出,今年的事情很多,好在二月裏傳來的都是好消息:柳溥破廣西蠻,方瑛、石璞大破湖廣苗。景帝隨即宣布免了南畿被災秋糧。


    今年是會試的年份,於謙和薛瑄主持了會試,三月初一日舉行了殿試,今年取士380人,比歷史上多出近六十人;黎淳為狀元、徐瓊為榜眼,陳秉中為探花。


    給新進士們授了官,已經差不多三月底。景帝帶著汪舜華還有幾個孩子到西苑走了一趟,又命畫師繪像。景帝的精力明顯不如往常,強撐著坐了一會兒,就閉上眼睛打盹,嘴裏還在咳。


    看著他日漸消瘦的身形,汪舜華心裏知道,這可能就是最後一張全家福了。


    景帝似乎從夢中醒來,突然想起一件事,巡撫四川侍郎羅琦推薦到的神童程敏政已經到北京了。


    說是神童,其實他已經虛歲十三了。


    景帝沒有管這些,兒子終於被立為太子,太上皇也死了,心裏難受是真的,但是一塊巨石落地也是真的;想到兒子快要出閣,他決定給兒子找幾個夥伴。


    程敏政是去年夏天羅琦推薦到北京的,當時景帝病著,實在沒有心情和精力管他,現在招進宮來。幾年不見,這孩子已經長成了小大人,眉清目秀,規規矩矩的。


    其實景泰元年之後,景帝分別在景泰三年、景泰五年召見了李東陽;獨有程敏政,他的父親程信在景泰三年初出為山東布政司右參政,隨後曾祖母汪氏卒,解職守喪;景泰六年七月起復原職,還未到任,十月改任四川。他跟著父親宦海漂泊,也就沒能再次麵聖,不過有關他的新聞可是不少。


    早在景泰二年,他與老僧參禪。


    老僧問「是何許人?」


    答道:「江南。」


    老僧道:「江南草木耳。」


    敏政對道:「草木之中,惟吾獨秀。」


    老僧道:「擇其秀者伐之。」


    敏政對道:「伐為皇家作棟樑。」


    老僧詞窘,罵道:「進三步必死,退三步必亡。」


    敏政對道:「橫行三步又何妨?」


    老僧遂死。


    去年羅琦在奏疏裏把他誇得天花亂墜,景帝也知道這孩子聰明,就把他招進宮來。


    當時出對:「鵬翮高飛,摶扶搖之九萬;」


    敏政對道:「龍墀獨對,陳禮樂之三千。」


    景帝點頭,命賜食,他身體確實不太好,沒有精力再費腦細胞,於是命館閣出題考試。當時宮裏牡丹和月季開得正好,於是命其各賦詩一首,並經義各一篇。他毫不思索,援筆立就,文采燦然,諸閣老、翰林無不嗟嘆。


    及進呈,景帝大喜,對汪舜華說:「這孩子真是聰明,他日必成國家棟樑!我要好好栽培他,輔佐咱們兒子。」


    於是命讀書翰林院,給廩饌。


    汪舜華沒有反對,程敏政是什麽人、結果怎麽樣,那是很多年以後的事了,現在是個聰明伶俐的孩子,大人都會喜歡,這樣的英才花大力氣培養,也能夠彰顯朝廷愛才之意;更何況,他的父親程信、嶽父李賢——也不知道訂婚了沒有,都是朝廷重臣,就算為了這兩個人,這孩子也值得栽培;反正宮裏不缺那點錢。


    隻是到底想起一件事:「那個叫李東陽的孩子怎麽樣了?」


    景帝想了想:「他一直在北京,那孩子朕見過,造化不在敏政之下。」


    於是下旨:「讓李東陽也一起到翰林院讀書。」


    同時,讓程敏政的父親程信回京,任大理寺少卿,方便照顧兒子。


    比程敏政晚幾天接受召見的,還有新任衍聖公孔弘緒,今年剛剛十歲。他是專門入京朝賀冊立太子的。


    畢竟是孔聖人的後代,景帝沒有晾著他,而且抱病接見了他,看他行禮很規矩,很是高興,拉著他的手說話,甚至把他放在膝蓋上問東問西的,還給他換了所大房子。


    回宮後對汪舜華說:「可惜咱們兩個女兒都有了人家,否則我還真想跟孔家結這門親事。」


    汪舜華腦袋立刻就炸了:就是那個天下漢奸第一世家嗎?當年孔夫子講過華夷之辨,結果孔家後人成了國際主義戰士,北宋滅亡,好歹跟著趙家跑到南方,同時向金朝表忠心就不說了;蒙滅金,又向忽必烈表赤子之心,甚至派出大儒張德輝與元好問等覲見忽必烈,跪請他為儒教大宗師——你踏馬的逗我!後代如何評價忽必烈那是另外的事,但在當時,他是劊子手好嗎?好嘛,朱明崛起,你們倒戈;李自成還沒到,就供奉大順國永昌皇帝龍位算怎麽回事?大順沒順幾天跑了,辮子軍來了,你們又上表表忠心,甚至帶頭剃髮,變色龍也不帶這樣的!自己不覺得累嗎?


    真他媽牆頭草、隨風倒啊,忠孝節義,盡忽悠別人去了。


    汪舜華對孔家真是沒有一點好感,當然包括所謂的世家,有家無國。所謂的名士風流,呸,我要生下來就有高官厚祿,連皇帝都不放在眼裏,而且一點機會都不給寒門子弟,能比他們更風流!


    隻是對景帝說這個顯然是不合適的,畢竟孔老夫子在現在有標杆作用;何況膝下沒有適齡的女兒,汪舜華決定不要討這個沒趣。


    不過過了兩天就得到消息,孔弘緒和汪家訂婚了!對象是汪舜華同父異母的親妹妹春華,是後媽寧氏在她入宮做了皇後以後的景泰元年初生的,今年才九歲。


    這是個好消息,至少對於景帝來說,皇後的妹妹嫁進孔家,那麽天下讀書人對他這個皇帝的非難,會少很多,於是下令賞賜,重賞;連著汪舜華也跟著賞了好些東西。


    而對景帝來說,另外一件更重要的事,是命儒臣為太子編纂教科書,此前太祖編過《儲君昭鑒錄》,太宗編過《文華寶鑑》及《聖學心法》,宣宗編了《帝訓四書》,都是皇帝教太子的書;此前景帝倒是想過編這本書,隻是當時的太子是侄子,心裏堵,又有另外兩本書,就暫時放開了,現在就不能再拖了。


    於謙受命,跟在他背後的還有商輅、彭時等人。


    延綏那邊還沒有平定,需要出兵圍剿;山東的饑荒也需要賑濟;隨後以災異數見求直言;接著要免浙江被災稅糧。


    四月下旬,孫太後出殯,和宣宗合葬景陵。出了這樣的事,自然比不得歷史上大張旗鼓、轟轟烈烈,儀式簡化了很多,何況景帝抱病,汪舜華又有身孕,肚子已經很明顯了,都沒有出席;吳太後自然是不願意出席的,因此這個喪禮,很是冷清。


    孫太後是宣宗正室,按禮應當將其神主祔享太廟,然而現在顯然是不可能了,能夠合葬景陵,就是皇帝法外開恩了。


    好在景帝此前下旨,孫太後的家屬隻是奪爵流放,保住了性命;其他的楊善等人,自然是要禍及滿門。


    不過孫太後的幾個兄弟都是養尊處優慣了的,嶺南那邊氣候風物和北京大不一樣,自然日子很是艱難。


    今年的端午節,景帝和汪舜華在奉天殿賜宴,隻是吃著粽子,景帝總覺得哽咽難咽。


    他咳了兩聲,手打開,裏麵是刺眼的鮮紅。


    汪舜華的眼淚掉了下來。


    回到宮裏,景帝安慰她:「你且安心,我總歸能等到你肚子裏的孩子出來,坐滿月子,才能閉上眼睛。」


    然而,景帝還是高估了自己的身體情況。


    不久傳來消息,方瑛平定銅彭藕洞苗民叛亂;又宣布錄囚;接著得到消息,孛來入寇寧夏,參將種興戰死,趕緊讓安遠侯柳溥前往守備,同時讓郭登等加強守備。


    六月初七,大風雨夾雜著冰雹,砸壞奉天門鴟吻,敕修省。


    隻是那天晚上,景帝走到坤寧宮外,被風吹了很久,才被宮人接了回來,之後又臥病了好幾天。


    傍晚時分,他睡得昏昏沉沉的,似乎做著什麽噩夢;醒來以後,看是汪舜華,握著她的手看了她很久,伸手摩挲著她的臉,一路往下,停留在她的脖子上。


    明明帶著熱乎氣,汪舜華卻隻覺得脖子上一涼,眼淚不自覺地就下來,她摸摸自己的肚子,強迫自己不要哭得太難看。


    景帝怔了一下,到底放下了手,似乎用盡了力氣,往床上一仰,閉了眼睛;轉過頭去又想了好些時候,這才下旨明日宣於謙等入宮商量要事。


    於謙出門前,景帝突然喚住他:「聽說你有個孫女,和太子年齡相當,什麽時候把她帶進宮來,我想見見她。」


    於謙第二天帶著孫女芙蓉進宮,景帝在坤寧宮召見了他們。


    芙蓉今年五歲,比太子年長一歲,容貌清麗,行止端正。


    景帝極是高興,說「這孩子有福氣。」一邊問太子:「小姐姐好不好?」


    太子說「好」。


    景帝問:「給你做媳婦好不好?」


    太子說「好」。


    景帝看向汪舜華:「你覺得這孩子給咱們做媳婦好不好?」


    汪舜華笑道:「我也希望有福氣聽這孩子叫一聲母後。」


    景帝笑道:「這孩子得了你的緣法,才是大有福氣。」


    轉頭問於謙:「這孩子叫什麽名字?」


    於謙回:「乳名芙蓉。」


    景帝笑道:「好名字。美在照水,德在拒霜。」


    轉頭看汪舜華:「你跟這孩子有緣,你來給她取個字吧。」


    芙蓉賜字錦鸞,前程錦繡,鸞鳳和鳴。


    景帝則意味深長:「女床之山,有鳥,其狀如翟,名曰鸞鳥,見則天下安寧。」


    他從腰間取下一塊極品鳳凰玉佩,本想親手將其一分為二,到底沒有力氣,讓於謙來。


    於謙墜下淚來。


    汪舜華也掉下淚來。


    景帝招太子和錦鸞上前,看了他們很久,把玉佩分別賜給他們:「這是當年父皇臨終前賜給我的,如今我把它交給你們。希望你們能紹承祖宗基業,綿延子嗣,光大門庭。」


    這門婚事就算定下來。


    六月十三,是汪舜華三十一歲的千秋節,景帝為她舉行了隆重的慶賀典禮,隻是夫妻倆心裏都有數,這是兩口子一起過得最後一個生日了。


    汪舜華馬上就快臨盆,不能太辛苦;何況天氣又熱,但有這種預感,她還是堅持了下來。看著下麵帶著幾個孩子前來行禮,景帝笑嗬嗬的吩咐賞賜,汪舜華卻鼻子有點酸澀。


    七月初,安葬了隱帝夫婦,稱為懷陵。


    景帝病著,但還是送出了午門,下麵這回是真的感嘆起來,說皇帝是重情義的。


    禮部尚書胡濙請示周貴妃等如何安置,景帝嘆氣,很久以後才說:「以後讓皇後定奪吧。」


    他已經得到了消息,當日錢皇後自縊,南宮無主,加之流言紛起,太上皇的好幾位嬪妃受不了,都懸樑自盡了,其中包括那位最得寵愛的唐貴妃,隻是到底是自殺,還是被平日看她不順眼的嬪妃報復,仵作沒有進去校驗,也就說不清楚。


    景帝下旨,已經死了的,給與諡號,一起塞進太上皇的地宮;此外,還有幾位小王子小公主因病夭折,都還來不及序齒。


    這些就隻有一起埋在金山了。


    景帝閉了眼睛,想到了懷獻太子,轉頭就吩咐工部準備壽陵。


    工部還沒反應過來:「隱帝的壽陵已經完工了。」


    景帝笑罵:「不是先帝的,是我的。」


    群臣都呆了。


    景帝沒有再說什麽。


    這樣的盛夏炎天,很容易中暑,尤其景帝現在身子實在很弱。因此,回宮之後他又躺了好幾天。


    隻是沒想到,七月初五,承天門因雷擊起火,在傾盆大雨中化為灰燼;次日,景帝不能不起身,親自前往南郊祝禱,同時遣官遍告太廟、社稷、山川、城隍,並敕群臣修省,隨後宣布大赦,並賞賜諸邊軍士。


    汪舜華知道,奪門之變,尤其是太上皇一家的死,在景帝心裏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心理陰影。


    下麵講求君君臣臣,景帝自己何嚐不是呢?否則怎麽可能一直戰戰兢兢猶豫不決的?


    中元節後,彗星屢屢出現,景帝的身體更加糟糕,甚至對著汪舜華念的奏疏,他也閉著眼,沒有做過多的點評,隻是聽了內閣的票擬,說:「就按他們說的做吧。」


    汪舜華終於掉下淚來。


    七月的最後一天夜裏,彗星犯水位南第二星。


    景帝聞報,沉默了很久:彗星犯,為易主。


    不祥之兆。


    看著於謙等人呈上來的教材初稿,咳嗽著寫下四字標題「文華大訓」,便下旨宣於謙、陳循、高穀、王文、蕭鎡、商輅進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回到明朝當太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雁於飛87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雁於飛87並收藏回到明朝當太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