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們玩在一起,又有課業,胤禔也知趣的不去叨擾「日理萬機」的兒子。他原想趁著這個時間歇歇,誰知道康熙也不知怎地,又將長子抓了壯丁。
「朕看你怎麽愈發憊懶了,每日除了晨昏定省,竟看不見你的影子!」康熙語氣帶著些薄怒:「問弘晗,連他都說你不是遛馬就是在園子裏窩著,朕聽說你還跑到廟裏聽喇嘛念經。」
康熙說道最後給自己氣笑了:「朕怎麽記著你打小就不信神佛,難道是要臨時抱佛腳?」
「回汗阿瑪話,兒臣哪裏有什麽事兒要抱佛腳,就是閑來無事到處逛一逛。山莊外頭的廟裏,正有藏地和蒙古的喇嘛辯經,三弟、四弟要去看,問兒臣要不要同去。」
「有甚麽心得嗎?」皇帝問到:「雖然你不大熱衷,但朕記得,從小你也沒少抄佛經。」
胤禔道:「是,聽他們辯經,深感理不辨不明,但過於鑽研『辯』,很容易變成了詭辯。兒臣還記得幼時汗阿瑪給兒臣們講,辯足以飾非。這樣沉溺於辯論,對佛法本身究竟有多大進益。而一個人喜歡詭辯,對自身不是毫無益處麽。」
辯經考驗的是僧人對佛經的了解程度,胤禔與康熙都明白這一點,他們現在談的事實上已經脫離了宗教範疇。
「詭辯……」康熙點頭道:「喜歡詭辯之人,大多也精通文過飾非。哼!」康熙想起了刑部的案子,富爾祜倫和其他人的密奏裏寫得很清楚,可刑部官員還在叫屈為自己開脫。
「朕叫你過來也不是為了閑話,蒙古諸王陸續也要到了,你……」
胤禔正聽著,不想康熙遲疑,話鋒一轉,道:「你繼續負責山莊的宿衛,蒙古來京尚且免不了有什麽小衝撞,何況在山莊中。倒是人來人往,不止蒙古藩王貝勒,還有來往兩地的商人,萬一出事未免不美。」
「兒臣遵旨。」
胤禔負責宿衛,不隻是外圍的兵卒,連善撲營、前鋒營,驍騎營除領侍衛內大臣之外,直郡王亦要節製過問。胤禔請旨,讓老四跟著一起辦,然後胤禛又拉上了十七歲的胤祥,結果十五歲的胤禎氣憤的覺得四哥居然關心十三哥,不關心他,鬧著也要一起幫忙。
胤禎不敢去鬧直郡王這位長兄,又鬧不著老十三,隻敢鬧騰自己哥哥,給四貝勒煩的恨不能揍這小子一頓。
「這是汗阿瑪交給大哥的差事,你才多大,湊什麽熱鬧!」胤禛沒好氣的斥責道:「老十三這兩年就要成婚開府,你急什麽!」
胤禛是好心,想在胤祥未成婚之後,讓他多少學著辦差,在汗阿瑪跟前也顯示一下這個兒子還是有些才具的。而老十四還有幾年,急什麽呢。
胤禔來尋他,站在院門口就聽見了十四阿哥的嗓門,再聽老四的話,他忍不住笑了起來。哪怕是真話,是真心話,也不能這麽說。
聽見笑聲,屋裏三人走出,一見是胤禔。哥仨都要問安,結果被胤禔給攔了。
「我說老四啊,十四想要辦差也是上進,不過胤禎你歲數還小,汗阿瑪還抓你的學業呢。」胤禔笑道:「等過兩年,你便是不說,你四哥也得急著替你操心了。」
「叫大哥見笑了,這小子!」胤禛擺手:「汗阿瑪不是叫你讀禮記嗎?你快去,小心汗阿瑪考你,答不上來看你怎麽辦!」
胤禔笑看他們兄弟說話,看老十四滿心不情願又不敢再說什麽,委委屈屈的走了。他道:「都是自家兄弟,有什麽見笑的。汗阿瑪既然叫十三跟著你學學,那正好,現在咱們就走罷。」
「大哥,」胤祥小心問道:「弟弟不懂,這就開始辦差了嗎?」
「哈哈,是,這就開始辦差了。」
少年胤祥非常聰明,記性尤其好,兩天的功夫就把山莊各處守備記得清清爽爽。每日聽底下人匯報的時候,聽胤祥口述,倒比對著地形圖看還省事兒。
胤禔就對胤禛道:「想不到老十三在這上頭有才分,沒想到。不怪你特意要帶著他。」
「不瞞大哥,弟弟也沒想到。」胤禛搖頭笑道:「隻是當年我教過他算學,老十三在他額娘去後,也是愈發勤學上進。」所以觸動了胤禛,讓他願意帶帶這個弟弟。
老四算是個心軟的人,隻要沒往恨裏得罪他,他還是願意施以援手,或是給人留退路的。
他們忙的熱火朝天,三貝勒胤祉同簡親王雅爾江阿、額駙班第奉命接待蒙古王公,除了年紀更小的皇子皇孫之外,年長的皇子俱有差事,唯有皇太子閑著。
按理說,儲君有維繫國本、輔佐天子,也是自身學習朝政的任務,也可以說是義務。但出巡在外,太子又不能像皇帝帶著內閣臣子一樣帶著自己的詹事府,於是隻要皇帝不叫他,太子在明麵上,等於和朝政隔絕。
胤礽坐在院子裏擺弄扇子,周圍的太監都小心伺候,而他麵前是他的哈哈珠子。
「既然兄弟們都忙著,那孤就歇歇罷,難得有機會。」胤礽慢慢道:「你說膳房裏的人也要為孤效力?嗬,那就讓他們好生效力罷。」
至於他自己,當然是做個好兒子,哪怕是給汗阿瑪展示力量,表明自己已然不是稚童了,胤礽卻還是希望自己能做個好兒子。
他猶豫過、疑惑過,卻從未真的要對父親做出什麽喪心病狂的事。希望皇父能夠體察他這番心意罷。
「朕看你怎麽愈發憊懶了,每日除了晨昏定省,竟看不見你的影子!」康熙語氣帶著些薄怒:「問弘晗,連他都說你不是遛馬就是在園子裏窩著,朕聽說你還跑到廟裏聽喇嘛念經。」
康熙說道最後給自己氣笑了:「朕怎麽記著你打小就不信神佛,難道是要臨時抱佛腳?」
「回汗阿瑪話,兒臣哪裏有什麽事兒要抱佛腳,就是閑來無事到處逛一逛。山莊外頭的廟裏,正有藏地和蒙古的喇嘛辯經,三弟、四弟要去看,問兒臣要不要同去。」
「有甚麽心得嗎?」皇帝問到:「雖然你不大熱衷,但朕記得,從小你也沒少抄佛經。」
胤禔道:「是,聽他們辯經,深感理不辨不明,但過於鑽研『辯』,很容易變成了詭辯。兒臣還記得幼時汗阿瑪給兒臣們講,辯足以飾非。這樣沉溺於辯論,對佛法本身究竟有多大進益。而一個人喜歡詭辯,對自身不是毫無益處麽。」
辯經考驗的是僧人對佛經的了解程度,胤禔與康熙都明白這一點,他們現在談的事實上已經脫離了宗教範疇。
「詭辯……」康熙點頭道:「喜歡詭辯之人,大多也精通文過飾非。哼!」康熙想起了刑部的案子,富爾祜倫和其他人的密奏裏寫得很清楚,可刑部官員還在叫屈為自己開脫。
「朕叫你過來也不是為了閑話,蒙古諸王陸續也要到了,你……」
胤禔正聽著,不想康熙遲疑,話鋒一轉,道:「你繼續負責山莊的宿衛,蒙古來京尚且免不了有什麽小衝撞,何況在山莊中。倒是人來人往,不止蒙古藩王貝勒,還有來往兩地的商人,萬一出事未免不美。」
「兒臣遵旨。」
胤禔負責宿衛,不隻是外圍的兵卒,連善撲營、前鋒營,驍騎營除領侍衛內大臣之外,直郡王亦要節製過問。胤禔請旨,讓老四跟著一起辦,然後胤禛又拉上了十七歲的胤祥,結果十五歲的胤禎氣憤的覺得四哥居然關心十三哥,不關心他,鬧著也要一起幫忙。
胤禎不敢去鬧直郡王這位長兄,又鬧不著老十三,隻敢鬧騰自己哥哥,給四貝勒煩的恨不能揍這小子一頓。
「這是汗阿瑪交給大哥的差事,你才多大,湊什麽熱鬧!」胤禛沒好氣的斥責道:「老十三這兩年就要成婚開府,你急什麽!」
胤禛是好心,想在胤祥未成婚之後,讓他多少學著辦差,在汗阿瑪跟前也顯示一下這個兒子還是有些才具的。而老十四還有幾年,急什麽呢。
胤禔來尋他,站在院門口就聽見了十四阿哥的嗓門,再聽老四的話,他忍不住笑了起來。哪怕是真話,是真心話,也不能這麽說。
聽見笑聲,屋裏三人走出,一見是胤禔。哥仨都要問安,結果被胤禔給攔了。
「我說老四啊,十四想要辦差也是上進,不過胤禎你歲數還小,汗阿瑪還抓你的學業呢。」胤禔笑道:「等過兩年,你便是不說,你四哥也得急著替你操心了。」
「叫大哥見笑了,這小子!」胤禛擺手:「汗阿瑪不是叫你讀禮記嗎?你快去,小心汗阿瑪考你,答不上來看你怎麽辦!」
胤禔笑看他們兄弟說話,看老十四滿心不情願又不敢再說什麽,委委屈屈的走了。他道:「都是自家兄弟,有什麽見笑的。汗阿瑪既然叫十三跟著你學學,那正好,現在咱們就走罷。」
「大哥,」胤祥小心問道:「弟弟不懂,這就開始辦差了嗎?」
「哈哈,是,這就開始辦差了。」
少年胤祥非常聰明,記性尤其好,兩天的功夫就把山莊各處守備記得清清爽爽。每日聽底下人匯報的時候,聽胤祥口述,倒比對著地形圖看還省事兒。
胤禔就對胤禛道:「想不到老十三在這上頭有才分,沒想到。不怪你特意要帶著他。」
「不瞞大哥,弟弟也沒想到。」胤禛搖頭笑道:「隻是當年我教過他算學,老十三在他額娘去後,也是愈發勤學上進。」所以觸動了胤禛,讓他願意帶帶這個弟弟。
老四算是個心軟的人,隻要沒往恨裏得罪他,他還是願意施以援手,或是給人留退路的。
他們忙的熱火朝天,三貝勒胤祉同簡親王雅爾江阿、額駙班第奉命接待蒙古王公,除了年紀更小的皇子皇孫之外,年長的皇子俱有差事,唯有皇太子閑著。
按理說,儲君有維繫國本、輔佐天子,也是自身學習朝政的任務,也可以說是義務。但出巡在外,太子又不能像皇帝帶著內閣臣子一樣帶著自己的詹事府,於是隻要皇帝不叫他,太子在明麵上,等於和朝政隔絕。
胤礽坐在院子裏擺弄扇子,周圍的太監都小心伺候,而他麵前是他的哈哈珠子。
「既然兄弟們都忙著,那孤就歇歇罷,難得有機會。」胤礽慢慢道:「你說膳房裏的人也要為孤效力?嗬,那就讓他們好生效力罷。」
至於他自己,當然是做個好兒子,哪怕是給汗阿瑪展示力量,表明自己已然不是稚童了,胤礽卻還是希望自己能做個好兒子。
他猶豫過、疑惑過,卻從未真的要對父親做出什麽喪心病狂的事。希望皇父能夠體察他這番心意罷。